空气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7844发布日期:2019-10-09 02:1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空气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人口集中现象加剧,人类每天呼吸所需的空气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类每天使用的化石燃料必然向空气排出对人类有害的污染物质,病毒或细菌等的病原性微细物质等在空气中的浓度也变高,导致人们想呼吸清洁空气的愿望越发强烈。为了满足这种欲望而使用的装置为空气净化器或空气杀菌装置。

空气环境受到悬浮颗粒上沾染的病原,如细菌、病毒等;而室内空气经过装潢装修后挥发性气态污染物,如氡、甲醛、苯系物、氨等;可吸入颗粒,如粉尘、烟雾、花粉等;生活异味,如人自身新城代谢、霉味、垃圾气味等;室外污染空气入侵,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土囊灰尘等;以上也可总称为空气污染,降低或排除这种空气污染的方式为空气消毒。现有技术中,空气杀菌的药物、设备等种类繁多,功能各有优劣,但是,目前的空气杀菌装置普遍存在着杀菌效能不高,成本比较高,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73027.0,申请日:2014年04月25日,公开日:2015年11月04日,专利名称是:一种空气杀菌净化装置,该发明公开一种空气杀菌净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储水罐、电解装置、泵、雾化器、风机和混合室,储水罐与电解装置连接,电解装置通过泵与雾化器连接,雾化器与混合室连通,混合室与壳体的出风口连通,风机与壳体的进风口连通,风机与混合室连通。本发明原料为氯化钠溶液,易得且环保,阳极电解得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消毒效果较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阴极电解得碱性氧化电位水,被输送至储水瓶内,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取出,可用于去污,节省能源。由PLC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系统工作,使雾化器能持续将酸性氧化电位水以雾化的形式喷出,可持续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保证室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无菌净化的状态。

上述专利文献虽然公开了一种空气杀菌净化装置,该发明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得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来净化空气的空气杀菌净化装置,该装置存在杀菌效能不高,成本高,使用不便等技术问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杀菌方式多样,提高空气杀菌效能的空气杀菌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杀菌装置,包括外罩,臭氧产生装置,滤筒,风扇,电源,所述外罩上设置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流路与该滤筒连接;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泵,该泵的输入部分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连接,该泵的输出部分和滤筒连接。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第三流路,所述第三流路与第二流路连通。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超声波产生装置,该超声波产生装置与所述滤筒连接。

所述泵的输入部分为臭氧吸入管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连接。

所述泵的输出部分为臭氧供给管与所述滤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臭氧产生装置进行空气杀菌,使空气杀菌更简便,杀菌效能大大提高;2)本实用新型空气杀菌装置更加稳态化,更加安全,提高了杀菌工作效率;3)本实用新型结合产生装置通过超声波杀菌,不仅增加了杀菌功能,而且杀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杀菌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从上侧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杀菌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上侧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外罩 110:第一流路

120:第二流路 130:第三流路

200:臭氧产生装置 300:滤筒

400:超声波产生部 500:风扇

700:泵

710:臭氧吸入管 720:臭氧供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看图1,图2,该空气杀菌装置,包括外罩100,臭氧产生装置200,滤筒300,风扇500,电源(图未示),所述外罩100上设置有第一流路110和第二流路120,该第一流路110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200连接;所述第二流路120与该滤筒300连接;

所述外罩100上设置有泵700,该泵700的输入部分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200连接,该泵700的输出部分和滤筒300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罩100上设置有第三流路130,所述第三流路130与第二流路120连通。

优选地,所述外罩100上设置有超声波产生装置400,该超声波产生装置400与所述滤筒300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罩100,形成有空气流路;该臭氧产生装置200,通过电极产生臭氧粒子来向空气流路供给;所述滤筒300,可以接收在臭氧产生装置200产生的臭氧来排出含有臭氧及羟基自由基的气泡;所述超声波产生装置400,与滤筒300相连接来产生超声波;所述风扇500,用于向外罩100的空气流路供给空气;以及电源部,用于供给用于驱动臭氧产生装置200、超声波产生装置400及风扇500的电力。

该外罩100包括:第一流路110,用于引导从风扇500供给的空气;第二流路120,用于对在纯水滤筒内的纯水中所产生的气泡中的气体进行引导;以及第三流路130,使得在第一流路110中流动的空气和第二流路120中的气体相混合。该第一流路110的截面积随着远离送风扇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流路120的截面积的一部分恒定,但随着靠近该第一流路110逐渐变大。所述第三流路130的截面积随着原理第一流路110和第二流路120逐渐变大。空气在第一流路110中以乱流(Turbulent Flow)方式流动,在该第三流路130中以层流(Laminar Flow)方式流动。

所述第一流路110中的空气通过文丘里效应来吸入在第二流路120中的气泡中所产生的气体。

所述臭氧产生装置200与该第一流路110相连接,始终向该第一流路110供给通过高电压产生的臭氧。

实施例2

参看图1,图2,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泵700的输入部分为臭氧吸入管710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200连接。

所述泵700的输出部分为臭氧供给管720与所述滤筒300连接。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包括用于向所述滤筒300投入在臭氧产生装置200所产生的一部分臭氧的泵700。

所述泵700通过与该臭氧产生装置200相连接的臭氧吸入管710吸入在臭氧产生装置200产生的一部分臭氧来通过与该滤筒300相连接的臭氧供给管720向滤筒300进行供给。

所述泵700在臭氧产生装置200的工作时间内仅工作一部分时间,例如,每小时仅工作5分钟至10分钟,以此向该滤筒300供给臭氧。由此,可在滤筒300内生成充足的过氧化氢,可防止因向该滤筒300过度投入臭氧而使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变少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