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艾草精油、磷脂和吡咯喹啉醌为基础的皮肤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843发布日期:2019-05-07 21:03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物皮肤搽剂,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艾草精油、磷脂和吡咯喹啉醌为基础混合组分,并加入香料的皮肤搽剂。
背景技术
:艾草精油是采用萃取法、水蒸汽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等提取方法从艾草中提取的多成份挥发油,主要成份为小分子萜类化合物,也包括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等。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和科学研究,证明艾草精油具有抗菌、抗真菌、平喘、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抗过敏、止痛、消炎、提升免疫力等作用,已广泛地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由于是多种成份组成的混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部分人群出现对其中部分成份过敏反应的现象。同时,因主要成份为脂溶性物质,皮肤吸收速度快,进一步降低了过敏体质人群的耐受性。吡咯喹啉醌简称pqq,是继黄素核苷酸(fmn,fad)和烟酰胺核苷酸(mad,nadp)之后人类发现的第三种辅基,也是一种新型水溶性维生素。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辅基,不仅能参与催化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微量的pqq就能提高生物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机能,具有提高免疫力、防止肝损伤、减少自由基对人体伤害、调理各种神经性疾病、促进氨基酸吸收、促进合成生长因子和谷胱甘肽、防止老年痴呆等作用,甚至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能,因此被称为“免疫之王”。由于pqq在稳定条件下需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通常为一钠盐或二钠盐,脂溶性低,难以穿透进入皮肤,因此一般不直接用作皮肤搽剂,无法起到目前化妆品中广泛使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皮肤的保护作用。如能寻找一种降低皮肤对艾草精油的吸收速度,同时提升皮肤对pqq的吸收能力的方法,则可有效提升人体对艾草精油的耐受性,并发挥pqq强大的生理功能,增加皮肤搽剂的适应人群范围,提高搽剂对皮肤和人体的整体保护效果。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利用表面活性剂磷脂类物质与两种组分组合,并适当添加香料的方法。具体的开发过程如下:加入磷脂对艾草精油皮肤吸收速率的影响:将水蒸汽蒸馏法得到的艾草精油与分散在水中的磷脂混合成乳化液,并与用基础油稀释至10%浓度的艾草精油做对比,将两者涂布在毛玻璃片上作为空白对照,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一定时间后皮肤对精油中有效成份的吸收效果,检测数据以原样中气相色谱所有组分峰面积总和为100%计算:时间磷脂乳化液基础油稀释15min后吸收13.8067.4430min后吸收25.7089.401小时后吸收44.7998.882小时后吸收69.5299.994小时后吸收90.711008小时后吸收99.1410016小时后吸收99.99100备注一:本实验中艾草精油、磷脂、水重量比为10:40:50。备注二:使用毛玻璃涂布目的是因艾草精油自身具有挥发性,空白可以去除挥发损失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备注三:本实验所用磷脂为多种磷脂的混合物。由上表可知,加入表面活性剂磷脂的水乳液后,皮肤对艾草精油成份的吸收速率明显减慢。其原因在于由于磷脂分散后,乳液中的水可以在皮肤与艾草精油间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不同提取方法艾草精油加入磷脂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用正己烷萃取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艾草精油做相同实验,与水蒸汽蒸馏法数据作对比如下表:时间水蒸汽蒸馏法正己烷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15min后吸收13.8017.6411.9530min后吸收25.7032.1722.471小时后吸收44.7953.9939.892小时后吸收69.5278.8363.874小时后吸收90.7195.5286.958小时后吸收99.1499.8098.3016小时后吸收99.9910099.97由上表可见,正己烷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得到的艾草精油在加入磷脂表面活性剂水乳液后同样具有皮肤吸收作用较慢的效果,说明此方法具有较广的适应性。磷脂和艾草精油加入量的控制:当加入过少的水时,磷脂无法有效分散,对混合操作不利,而加入过少的磷脂或过多艾草精油时,无法将艾草精油有效分散在水中,长时间存放会分出艾草精油层。经过综合性实验,磷脂加入重量控制在20~50%,艾草精油加入重量控制在5~15%不影响分散操作,且精油重量增加时磷脂用量也需要增加。同时磷脂的含水量对操作有一定影响,低含水量的磷脂需要降低磷脂和艾草精油比例,相应增加水的比例。磷脂的选择:在众多的磷脂类物质中,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中均含磷脂酰胆碱(pc),对人体有调节血脂、改善记忆、改善肝脂的代谢障碍、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因此选择这两者作为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所述搽剂对人体和皮肤的保护作用。不仅如此,由于pc中含有的季胺碱离子化程度相对于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等不含季胺的磷脂类物质更高,可更有效地与pqq形成离子对化合物,以离子对萃取的形式进入分散体系的精油中,通过协同作用使pqq有效地进入皮肤,不同的磷脂作为表面活性剂时pqq的吸收速率与pqq水溶液直接涂布在皮肤上的数据对比如下:时间pqq水溶液纯pc纯磷脂酰乙醇胺15min后吸收0.239.774.7830min后吸收0.4618.599.331小时后吸收0.9233.7217.792小时后吸收1.8356.0732.424小时后吸收3.6280.7054.338小时后吸收7.1096.2779.1416小时后吸收13.7099.8695.69备注:加入磷脂的配方中艾草精油、磷脂及pqq溶液配比为10:40:50;pqq溶液浓度为0.1%。采用pc配方得到的搽剂存放15天后,我们发现搽剂出现颜色加深、有浓重的腥味的现象,分析可能是卵磷脂中的不饱和化合物氧化后产生的杂质造成。我们将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分别采用氢气、甲酸铵和甲酸作为氢化剂,用钯碳等催化剂催化加氢反应后再制备搽剂,未再出现此现象。因此优选的方法是氢化卵磷脂作为表面活性剂。pqq浓度的选择:pqq浓度过低无法有效起到对皮肤的保护作用,而浓度太高则在水中溶解困难,因此初步选择0.05~0.5%的浓度作为使用浓度。以此范围浓度的pqq水溶液配制成搽剂后,发现超过0.2%的浓度时,由于pqq本身是红色物质,涂布在皮肤上颜色较深,对于裸露皮肤观感不佳,因此最终选择0.1~0.15%作为优选pqq水溶液配制浓度,此浓度下涂布在皮肤上有着类似胭脂的效果,易于让女性使用者接受。pqq溶解ph选择:pqq在酸性条件下难以溶解在水中,但过高的溶解ph虽然溶解度增加,却导致了两个不足,一是过高的ph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二是高ph条件下pqq发生颜色转变,涂布在皮肤上观感下降。通过多次实验,在前述各成份配比下,溶解ph在6~9综合效果最佳。由于精油的挥发性较大,使用过程有一些气味,在艾草精油使用者中,部分用户特别是女性对这种气味感受不佳,甚至因此放弃使用艾草精油产品,即使采用香料进行掩盖也无法完全满足这些用户的要求。而采用以上方法配制的搽剂由于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混合阻隔作用,精油的挥发性明显降低,再加入香料后几乎可以将精油本身的气味完全屏蔽。各种固体、液体香料均有良好的效果,而加入固体香料时需进行微粉,得到的搽剂呈悬浮液状。由于卵磷脂本身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洗去油脂的功能,因此按本专利所述配制的搽剂在使用后可以直接用水洗去,而不再需要使用香皂等洗涤用品,且避免了以基础油配制的艾草精油使用时油腻的使用感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以下通过例子进一步解释或说明本
发明内容,但这些例子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150mgpqq搅拌下加入到45ml纯化水中,缓慢滴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维持该ph继续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50ml。取20g蛋黄卵磷脂和20g大豆卵磷脂,二者均为氢化后产品,搅拌下加入至以上pqq溶解液中,继续搅拌直至呈均匀的分散物,加入10g艾草精油搅拌,直到艾草精油完全分散于整体体系中。再加入50mg微粉后的薄荷醇,搅拌分散完全。实施例2120mgpqq搅拌下加入到60ml纯化水中,缓慢滴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维持该ph继续搅拌至全部溶解,加入纯化水定容至70ml。取25g氢化蛋黄卵磷脂,搅拌下加入至以上pqq溶解液中,继续搅拌直至呈均匀的分散物,加入5g艾草精油和50mg玫瑰精油搅拌,直到精油完全分散于整体体系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