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0007发布日期:2019-07-06 10:4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



背景技术:

icu的危重患者,由于治疗需要,需要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大量的血管活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甚至需要使用iabp、eamo等生命仪器支持生命,大大限制了患者活动能力。在临床中,由于低灌注、低氧以及头部翻身工具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气管插管带的固定等原因,导致患者后枕部、左右耳廓发生压力性皮肤损伤,甚至局部出现溃烂等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另外,危重患者由于出现严重低氧血症,需要俯卧位治疗来改善肺功能情况。在留置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容易造成气管插管压迫,导致通气不足,甚至出现气管插管打折,阻断机械通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且俯卧位通气时,额部、鼻子、下颌等受压部位容易出现压力性皮肤损伤,甚至局部出现溃烂等现象。因此,为了解决临床预防后枕、双耳廓、额部、鼻子、下颌等部位压力性皮肤损伤、溃烂等情况,又要保证危重患者俯卧位气管插管的安全使用,需要设计一款多功能枕来解决临床需求。

本发明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icu病房的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具有结构简单、满足患者或仰卧,或左侧卧,或右侧卧、或趴着、或插管引出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枕1和下枕2,所述下枕2中部设有由上往下内凹的避让槽21,头趴着时,所述避让槽21将眼睛、鼻子和嘴巴避让开,头侧放时,所述避让槽21将耳朵避让开,所述下枕2的侧面设有a面魔术贴3,所述上枕1包括能从上往下放入避让槽21中将避让槽21填满的枕芯11,所述枕芯11上端的外侧设有多片能够包在下枕2侧面的固定布12,所述固定布12底部设有能与a面魔术贴3粘贴固定的b面魔术贴4,所述下枕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避让槽21连通并供插管从侧面引出的引管槽22,所述引管槽22底部设有在充气时能够膨胀将引管槽22填满的第一气囊5,所述下枕2位于引管槽22靠内的一端固定有能够拉起盖住第一气囊5和引管槽22的枕布6,所述枕布6的底部设有用于与a面魔术贴3粘贴固定的b面魔术贴4,所述下枕2的底部设有多个分别用于调节下枕2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高度的第二气囊7。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枕2位于避让槽21的底部设有与避让槽21相通的底部通孔23。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枕2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魔术贴3为绒面魔术贴,所述b面魔术贴4为射出钩魔术贴。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布6下端窄,上端宽,且下端宽度小于或等于引管槽22的宽度,中上端的宽度大于引管槽22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7外接有软管8和用于充气的气压球9,所述气压球9和软管8设有用于放气的放气阀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上枕1和下枕2相结合,实现普通头枕和特殊头枕的功能转换,拆下上枕1后,下枕2可以独立使用,并通过避让槽21的避让,仰卧时,预防后枕部位压力性皮肤损伤和溃烂,趴着时,避让槽21将眼睛、鼻子和嘴巴避让开,侧卧时,所述避让槽21将耳朵避让开,以供仰卧、趴着和侧卧三种姿态的安全使用;正躺时,后脑勺放入避让槽21,还可以通过避让槽21对头部定位;通过引管槽22和第一气囊5,在第一气囊5放气后,使引管槽22露出,以供侧卧或俯卧姿势中,头侧着放置时,插管并从引管槽22引出,而且,左右侧头都具有引管槽22引出插管,避免气管插管受压迫或气管插管打折,导致通气不足或通气阻断的风险;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气囊7调整某一侧的高度即可实现,调整下枕2的倾斜角度与倾斜朝向,满足不同体位的头部摆放需求,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上枕和下枕组合作为普通枕头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枕在右侧第一气囊未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枕在第一气囊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枕在第一气囊充满气并盖上枕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枕在右侧引管槽具有引出插管功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下枕的底部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头枕,包括上枕1和下枕2,所述下枕2中部设有由上往下内凹的避让槽21,头趴着时,所述避让槽21将眼睛、鼻子和嘴巴避让开,头侧放时,所述避让槽21将耳朵避让开,所述下枕2的侧面设有a面魔术贴3,所述上枕1包括能从上往下放入避让槽21中将避让槽21填满的枕芯11,所述枕芯11上端的外侧设有多片能够包在下枕2侧面的固定布12,所述固定布12底部设有能与a面魔术贴3粘贴固定的b面魔术贴4,所述下枕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避让槽21连通并供插管从侧面引出的引管槽22,所述引管槽22底部设有在充气时能够膨胀将引管槽22填满的第一气囊5,所述下枕2位于引管槽22靠内的一端固定有能够拉起盖住第一气囊5和引管槽22的枕布6,所述枕布6的底部设有用于与a面魔术贴3粘贴固定的b面魔术贴4,所述下枕2的底部设有多个分别用于调节下枕2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高度的第二气囊7。

所述下枕2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所述a面魔术贴3为绒面魔术贴,所述b面魔术贴4为射出钩魔术贴。由于b面魔术贴4分别固定在固定布12和枕布6的游离端上,采用射出钩结构,表面整齐,避免碰到产生刺感。

所述枕布6下端窄,上端宽,且下端宽度小于或等于引管槽22的宽度,如图6,第一气囊5放气后,以便将枕布6拉起放入引管槽22中并将其压在引管槽22底部,以便插管从引管槽22引出;枕布6中上端的宽度大于引管槽22的宽度,以便拉起时将第一气囊5和引管槽22盖住,避免头部枕在第一气囊5和引管槽22边缘上造成不适。

所述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7外接有软管8和用于充气的气压球9,所述气压球9和软管8设有用于放气的放气阀10。挤压对应的气压球9能够往第一气囊5或第二气囊7中充气,通过放气阀10能够对第一气囊5或第二气囊7放气。

如图1,将上枕1和下枕2组装起来,枕芯11放入避让槽21中将避让槽21填满,固定布12拉到下枕2侧面并通过其上的b面魔术贴4粘贴固定在a面魔术贴3上,作为普通的头枕使用。

如图5,取下上枕1,将下枕2两侧的两个第一气囊5充满气,并拉上枕布6盖住,则下枕2能供头部趴着枕垫,通过避让槽21避开眼睛、鼻子和嘴巴;所述下枕2位于避让槽21的底部设有与避让槽21相通的底部通孔23,则只要配合病床对应的开孔,在病人头趴着时,可以通过底部通孔23引出插管;下枕2也可以供头部正放,后脑勺放入避让槽21,防止头部发生摆动,而且防止后脑勺小面积受压,可以预防后枕部位压力性皮肤损伤和溃烂;也可以供头部侧放,通过避让槽21避开耳朵,防止长时间枕垫时压着耳部,造成耳部不适或双耳廓压力性皮肤损伤。

如图3,当俯卧或者侧卧姿势中,头侧着放置并需要留置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将嘴巴所对一侧的枕布6掀开,并将第一气囊5中的气放掉,如图6,然后将枕布6拉起跨过引管槽22并将枕布6压在引管槽22底部,以便插管从引管槽22引出,避免气管插管受压迫或气管插管打折,导致通气不足或通气阻断的风险。下枕2两侧都设置有引管槽22、第一气囊5和枕布6,以便根据病人体位需求就行选择。

当病人侧卧着佩戴氧疗面罩供养时,避让槽21还可以避让氧疗面罩,引管槽22则供连接氧疗面罩的气管插管引出。

如图7,当需要下枕2倾斜一定的角度,通过第二气囊7调整某一侧的高度即可实现,而高点或低点通过充气量进行调节,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