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蒙医脉泻剂“甘露养心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4885发布日期:2019-09-21 01:02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组合物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

现有技术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

在患CHF时西医常规治疗只能延缓病情,不能逆转病情进展。长期用药损害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压、血钾水平异常,还可导致患者干咳、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并且有些药物在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严重心动过缓、重度急性心衰、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肥厚性心肌病、支气管痉挛性等疾病时不能使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医疗费用高,已成为世界性严重的公共卫生学问题和临床医学急迫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蒙医脉泻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广枣10-30、黄芪10-30、螃蟹10-40、滑石5-10、西红花5-20、车前子 10-20、芒硝10-30、白硇砂5-10、五味子10-40、人参15-40、小茴香15-30、冬青叶10-20、小蜀季花10-20、香附10-30、石榴20-30、山奈5-20、肉豆蔻5-20、海金沙5-20、蒺藜10-40、荜茇15-40、沙棘10-30、白豆蔻10-20、沉香15-40、肉桂10-15。

优选地,本发明为脉泻剂是一种丸剂、散剂、颗粒剂。优选为丸剂

本方以广枣为主药,广枣味甘、酸,性平,具有补心、清心热之功效。辅以利尿三锐海金沙、螃蟹、白硇砂,起到利尿、通脉下泻、消肿、破痞之效,益于将脉道中遗留病根从尿道排除;滑石利尿、通脉下泻、破痞、燥黄水;芒硝破痞、消肿、助胃火;小蜀季花、车前子利尿、消肿、燥黄水;益肝良药西红花清血热、护肝、促赫依血运行;沙棘袪巴达干、促赫依血运行、镇咳、祛痰。佐以黄芪、人参滋补强身;蒺藜补肾、镇肾赫依、利尿、消肿;肾脏良药白豆蔻袪肾寒、镇赫依;冬青叶调和体素、滋养、消肿、镇咳、祛痰、镇刺痛;荜茇祛巴达干赫依、调和体素、平喘、祛痰、助胃火;香附清肺、平喘、镇痛;五味子平喘、开胃。使以心脏良药肉豆蔻、镇心赫依;石榴、山奈祛巴达干赫依、助胃火、消食、开胃;沉香镇赫依、清热、镇刺痛;小茴香镇赫依热、开胃、消肿;肉桂袪巴达干赫依、助胃火。诸药合用共奏养心、通脉、利尿、平喘、助胃火之效。主治慢性心力衰竭、水肿、气喘、脉管栓塞等病症。

本发明依据蒙医学理论,应用蒙医特色脉泻剂,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蒙医脉泻剂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而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联合治疗,可进一步降低了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和提高 LVEF,提高临床疗效水平和患者这生活质量,降低该病住院率和死亡率。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科研研究开拓新领域。

在慢性心衰标准药物治疗背景下,加用蒙医脉泻疗法,进一步降低了CHF 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可对通过开通脉道、缓慢利尿,降低体液潴留,减轻肺淤血,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显示出本发明所述的蒙医脉泻疗剂是一种无不良反应、禁忌症,可对慢性心力衰竭各期和各级均可治疗使用的安全有效的天然绿色治疗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广枣20、黄芪20、螃蟹25、滑石8、西红花15、车前子15、芒硝 20、白硇砂8、五味子25、人参25、小茴香25、冬青叶15、小蜀季花15、香附20、石榴25、山奈15、肉豆蔻15、海金沙15、蒺藜25、荜茇30、沙棘 20、白豆蔻15、沉香25、肉桂28的重量配比准备药材,按常规方法制备成丸剂,每丸含有0.2g的有效药物含量。

其他如散剂、颗粒剂的剂型,以及在本发明技术方案各药物原料范围内的特定用量的技术方案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内调整组合而获得,本发明说明书中无法进行穷举。

实施例2、疗效实验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蒙医脉泻疗法相较于单纯西药组CHF患者的疗效是否更佳。研究方案设计为心衰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60名受试者来源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心脏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总计63名受试者参加本研究,脱落3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脱落具体原因是失联1例,不按照实验方案服药2 例。完成本研究的受试者共60例。所有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2.50岁,男性受试者占60%。CHF的平均病程为4.75±2.8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里面、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口统计学及临床特点分布具有可比性。(表-1)

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x-±s)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与入选、排除标准

1.2.1诊断标准:CHF的诊断标准依据于2014年出版的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

1.2.2入选标准:

(1)年龄在18到75岁之间、性别不限,且至少在入选前三个月内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

(2)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

(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血浆NT-proBNP≥450pg/ml。

1.2.3排除标准: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疾病、心律不齐或者其他非心源性病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未经治疗的心脏瓣膜疾病、左室流出道梗阻、心肌炎、动脉瘤、难以控制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不稳定心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原发性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及血液系统疾;不能控制的精神疾病其他系统性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怀孕或者处于哺乳期女性、已知或怀疑对于治疗药物成分过敏者都不能入选。

1.3.研究方案:符合入选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蒙医脉泻剂。另一组则接受标准抗心衰治疗(分配比例为 1:1)。

研究药物剂量为:治疗组:甘露养心丸,一次服用15丸,一丸剂量为0.2g,一天1-2次。

标准抗心衰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1.4.观察指标:

(1)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测。

(2)测定血浆内NT-proBNP水平。

(3)超声心动图检查、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改良辛普森法进行测量。

1.5研究终点:

(1)主要研究终点为蒙医脉泻剂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程度或者NT-proBNP水平下降至少30%的受试者百分比。

(2)次要终点包括6MWD测试、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

(3)蒙医症候积分。

(4)根据受试者不良事件报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结果评估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1.6.统计分析。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分析。连续变量用平均值±SD表示。2-样本t检验评估连续变量以及必要时用卡方检定检测。

2.结果

2.1血浆NT-proBNP水平降幅度: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水平与基线值相比均有显著下降,但蒙医脉泻剂治疗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蒙医脉泻剂治疗组组中86.6%受试者的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达到至少30%(表-2),而对照组组有63.3%受试者的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达到至少30%(p<0.05)。

表-2血浆NT-ProBNP降幅度及降幅度大于30%的比例的比较(x-±s)

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降幅度与治疗前相比P<0.05,且治疗组降幅度至少为30%的比例优于对照组,(P=0.015)有统计学意义。

2.2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蒙医脉泻剂对血浆 NT-proBNP水平的改善更为有效(表-3)。

表-3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LVEF、6WMD的比较(x-±s)

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LVEF与6MWD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数值为平均值±SD或受试者百分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MWD=6分钟步行距离;CHF=慢性心力衰竭;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

2.3超声心动图测量和6MWD:治疗结束后,所有受试者均实施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和6MWD测试。如表-3所示,蒙医脉泻疗法可提高CHF患者运动耐量和 LVEF,然而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2.4蒙医症候积分:

表-3蒙医症候积分的比较(x-±s)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医症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呼吸困难和水肿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CHF患者发病率、死亡率高,生活质量低,给医疗保健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CHF诊疗之目的旨在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本发明蒙医脉泻剂“甘露养心丸”是依据传统脉泻疗法理论及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方剂基础上,将传统脉泻疗法中有毒性成分的药物剔除,改由其他无毒性蒙医常用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替代而成的制剂。由广枣、肉豆蔻、蒺藜、小蜀季、方海、海金沙、牛蒡子、红花等药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牛蒡子有扩张血管、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等作用;蒺藜有利尿、耐缺氧损伤及增强免疫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海金沙中含黄酮类及酚酸及其糖苷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其中黄酮类和酚类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能明显降低小鼠耗氧量及耗氧速度、提高耐缺氧能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研究表明红花主要活性成分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及血瘀病症中,红花的主要成分可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对血液循环障碍起积极的治疗作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是红花黄色素中含量较高的成分,He H等研究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抑制大鼠梗死心肌中内皮素-1(ET-1)、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及氧化应激作用对抗心肌损伤,从而对大鼠急性和慢性充血性心衰(AHF/CHF)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NT-proBNP是BNP的无生物活性片段,是心肌张力和血管容量增加后心肌所释放的物质。循环系统内NT-proBNP水平增高有助于诊断心力衰竭,并且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增高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蒙医脉泻剂“甘露养心丸”能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这意味着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有所改善。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蒙医脉泻疗法可提高CHF患者运动耐量和LVEF, 然而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结论

在慢性心衰标准药物治疗背景下,加用蒙医脉泻剂“甘露养心丸”,进一步降低了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可通过开通脉道、缓慢利尿,降低体液潴留,减轻肺淤血,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显示出脉泻疗法是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绿色治疗方法,对开拓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作于CHF患者的药物联合治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