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4973发布日期:2019-12-03 17:3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椎弓根螺钉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内固定器械之一,椎弓根螺钉的成功、安全的植入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也在各方面取得进步,包括椎弓根螺钉的材质、设计理念等等。椎弓根内固定术的螺钉孔通常用球探(椎弓根查找器)进行探查,外科医生依靠主观触觉的反馈和经验判断来区分阻力较小的松质骨和包裹椎弓根的较坚硬皮质骨,来避免螺钉放置不当,因此,偶尔置钉有偏差在所难免。以常用的椎弓根内固定徒手螺钉植入术为代表的传统的置钉方式仍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病人解剖部位的侧弯、变异、骨质疏松和多次手术,都可影响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植入,并且,椎弓根螺钉的偏差可能会导致血管、神经受到损伤,进而导致并发症。导航系统的使用在提高其准确性和精准度上有很大意义和潜力,可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cas技术应用于骨科以辅助解决当前骨科手术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导航系统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便携性、精确性、可操作性,因此设计与发明一种体积轻便、系统简单、精确度能够的到保证且可以正确连接到骨科入钉装置上的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轻便、构造简单且能保证将内固定手术器械准确定位,以便于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脊柱手术内固定操作进行精确引导。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导向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初始位置校正板,呈板状,具有依次设置且互相平行的矩形开路器放置位、矩形上钉器放置位、矩形丝攻放置位;开路器部,呈长方体状,水平地设置在开路器放置位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传感器环卡组件、开路器上垫片以及开路器下垫片,开路器上垫片和开路器下垫片之间设置有贯穿开路器部两个对应侧面的开路器通孔;上钉器部,呈长方体状,水平地设置在上钉器放置位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传感器环卡组件、上钉器上垫片以及上钉器下垫片,上钉器上垫片和上钉器下垫片之间设置有贯穿上钉器部两个对应侧面的上钉器通孔;以及丝攻部,呈长方体状,水平地设置在丝攻放置位上,包括丝攻器抱卡组件,该丝攻器抱卡组件包括丝攻器抱卡和设置在该丝攻器抱卡上部的传感器,丝攻器抱卡上设置有贯穿丝攻部两个对应侧面的丝攻器通孔,其中,传感器环卡组件分别设置在开路器部的上部和上钉器部的上部,包括传感器和传感器环卡,开路器部对应的传感器的中心点、上钉器部对应的传感器的中心点以及丝攻部对应的传感器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将开路器部至上钉器部距离作为第一间距、将上钉器部至丝攻部作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及第二间距均等于预定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导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开路器放置位、上钉器放置位、丝攻放置位均为贯穿初始位置校正板上下端面的矩形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导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传感器环卡外形呈筒状,用于固定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导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传感器为姿态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导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开路器上垫片为矩形平板,开路器下垫片为中部具有“v”形第一通槽的板体且第一通槽槽口朝向开路器上垫片设置,第一通槽与开路器上垫片共同形成开路器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导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钉器上垫片为长方体,中部设置有第二通槽,该第二通槽具有呈圆弧面的底面,上钉器下垫片为板体,中部设置有第三通槽,该第三通槽具有呈圆弧面的底面,第二通槽槽口与第三通槽槽口相向设置并且相互吻合,第二通槽与第三通槽共同形成上钉器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导向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丝攻器抱卡上部具有平底方形凹陷,该方形凹陷的底面平行于水平面,用于固定传感器,丝攻器通孔设置在方形凹陷下方,从丝攻器通孔的边缘沿平行于方形凹陷底面的方向延伸出一条缝隙,该缝隙将丝攻器抱卡的一侧分成两个自由端。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初始位置校正板、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以及丝攻部,初始位置校正板具有开路器放置位、上钉器放置位以及丝攻放置位;开路器部设置在开路器放置位上且具有开路器通孔;上钉器部设置在上钉器放置位上且具有上钉器通孔;丝攻部设置在丝攻放置位上且具有丝攻器通孔,开路器通孔、上钉器通孔以及丝攻器通孔的孔径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以及丝攻部均设置有传感器,开路器通孔的轴线、上钉器通孔的轴线以及丝攻器通孔的轴线均相互平行。因为初始位置校正板使得多个传感器的相互位置关系保持固定进而使得传感器能与中心管理装置相连接,与装置连接完成后,即可对与传感器连接在一起的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丝攻部进行单独操作并进行中心管理装置跟踪标记,而椎弓根手术内固定器械分别与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以及丝攻部连接在一起。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导向装置将椎弓根手术内固定器械结合传感器一起使用,能对相关固定器械的位置参数实时、准确地上传至相关中心管理装置,进而以标记位置的方式引导脊柱手术内固定操作的进行,如此有助于提高骨科手术操作的精确度,实现导航闭合手术功能,而且还具有全程操作中不产生辐射,连接相应管理装置方便及对应程序操作简单,且该实用新型较以往技术具有更好的便携性、精确性、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的初始位置校正板执行校正功能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的初始位置校正板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的开路器部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的上钉器部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的丝攻部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的丝攻器抱卡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的丝攻器抱卡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与中心管理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管理画面;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按键区域示意图一;以及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按键区域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位导向装置作具体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定位导向装置100,包括初始位置校正板10、开路器部20、上钉器部30以及丝攻部40。

如图2所示,初始位置校正板10呈长方形平板状,具有依次设置且互相平行的矩形开路器放置位11、矩形上钉器放置位12以及矩形丝攻放置位13。

开路器放置位11、上钉器放置位12、丝攻放置位13可以是凹槽结构或是通孔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开路器放置位11、上钉器放置位12、丝攻放置位1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均优选为贯穿初始位置校正板10上下端面的长方形通孔。

如图3所示,开路器部20呈长方体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传感器环卡组件21、开路器上垫片22、开路器下垫片23以及第一连接螺栓24。

第一传感器环卡组件21设置在开路器部20的上部,包括方形第一传感器211和第一传感器环卡212,第一传感器环卡212为外形呈长方体的无底筒状并通过位于四个侧面的可调节紧定螺丝将第一传感器211固定在第一传感器环卡21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211优选为具有开关及通信状态指示灯的lpms-b2九轴蓝牙姿态传感器,工作温度-20℃-60℃,可充电,满电状态下可持续使用8小时。

开路器上垫片22为矩形金属平板,与第一传感器环卡组件21相邻设置,开路器上垫片22的四角通过第一连接螺栓24与第一传感器环卡组件21连接在一起并相互吻合。

开路器下垫片23形状呈板状,与开路器上垫片22相邻设置,开路器下垫片23的四角通过第一连接螺栓24与开路器上垫片22连接在一起并相互吻合,在开路器下垫片23上端面的中部具有一个横截面为“v”形的第一通槽27,第一通槽27的槽口朝向开路器上垫片22设置。这种槽口设置方式使得第一通槽27与开路器上垫片22共同形成开路器通孔,即在开路器上垫片22和开路器下垫片23之间形成贯穿开路器部20的两个对应侧面的开路器通孔,开路器通孔轴线与开路器部20高度方向垂直,且通过调节第一连接螺栓24可调节开路器上垫片22与开路器下垫片23之间间隙大小进而使得开路器通孔的大小发生变化。

在开路器下垫片23底面上与第一通槽27对应的位置具有一个横截面为梯形的第一凸起26,第一凸起26的上端面的面积小于下端面。从开路器下垫片23正下方往上看去,第一凸起26外形为与开路器放置位11相同的长方形。第一凸起26嵌入开路器放置位11,使得开路器部20水平地嵌在开路器放置位11上。

如图4所示,上钉器部30呈长方体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二传感器环卡组件31、上钉器上垫片32、上钉器下垫片33以及第二连接螺栓34。

第二传感器环卡组件31设置在上钉器部30的上部,包括方形第二传感器311和第二传感器环卡312,第二传感器环卡312为外形呈长方体的无底筒状并通过位于四个侧面的可调节紧定螺丝将第二传感器311固定在第二传感器环卡31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311优选为具有开关及通信状态指示灯的lpms-b2九轴蓝牙姿态传感器,工作温度-20℃-60℃,可充电,满电状态下可持续使用8小时。

上钉器上垫片32为长方体,与第二传感器环卡组件31相邻设置,上钉器上垫片32的四角通过第二连接螺栓34与第二传感器环卡组件31连接在一起并相互吻合。在上钉器上垫片32下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槽36,第二通槽36的底面呈圆弧面,并且第二通槽36各处横截面的面积均相同。

上钉器下垫片33形状呈板状,与上钉器上垫片32相邻设置,在上钉器下垫片33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槽38,第三通槽38的底面呈圆弧面,此圆弧面与第二通槽36底面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上钉器下垫片33的四角通过第二连接螺栓34与上钉器上垫片32连接在一起并相互吻合。

第三通槽38的槽口与第二通槽36的槽口相向设置并且相互吻合,这种槽口设置方式使得第二通槽36与第三通槽38共同形成上钉器通孔,即在上钉器上垫片32和上钉器下垫片33之间形成贯穿上钉器部30的两个对应侧面的上钉器通孔,上钉器通孔轴线与上钉器部30高度方向垂直,且通过调节第二连接螺栓34可调节上钉器上垫片32与上钉器下垫片33之间间隙大小进而使得上钉器通孔的大小发生变化。

在上钉器下垫片33底面上与第三通槽38对应的位置具有一个圆弧形第二凸起37,第二凸起37与第三通槽38的形状相同。

从上钉器下垫片33正下方往上看去,第二凸起37外形为与上钉器放置位12相同的长方形。第二凸起37嵌入上钉器放置位12,使得上钉器部30水平地嵌在上钉器放置位12上。

如图5所示,丝攻部40呈长方体状,包括丝攻器抱卡组件41与调节螺丝42。

丝攻器抱卡组件41包括丝攻器抱卡412和设置在丝攻器抱卡412上部的第三传感器411。

丝攻器抱卡412呈长方体状,上端面具有一个平底方形凹陷4121,方形凹陷4121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丝攻器抱卡412通过位于丝攻器抱卡412四个侧面上部的四个可调节紧定螺丝将方形第三传感器411固定在方形凹陷412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感器411优选为具有开关及通信状态指示灯的lpms-b2九轴蓝牙姿态传感器,工作温度-20℃-60℃,可充电,满电状态下可持续使用8小时。

丝攻器抱卡412上设置有贯穿丝攻部40两个对应侧面的丝攻器通孔4122,丝攻器通孔4122设置在方形凹陷4121的下方,丝攻器通孔4122轴线与丝攻部40高度方向垂直。从丝攻器通孔4122的边缘沿平行于方形凹陷4121底面的方向延伸出一条缝隙4124,缝隙4124将丝攻器抱卡412的一侧分成两个自由端,分别为位于缝隙4124上部的上部自由端b与位于缝隙4124下部的下部自由端a。

如图6,图7所示,下部自由端a靠近丝攻器抱卡412的两个角落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螺纹通孔4126,上部自由端b靠近丝攻器抱卡412的两个角落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螺纹盲孔4125,螺纹盲孔4125与螺纹通孔4126位置相对应,当调节螺丝42旋入螺纹通孔4126与螺纹盲孔4125时,可通过调节调节螺丝旋入螺纹盲孔4125的深度来调节缝隙4124的宽度大小进而使得丝攻器通孔4122产生大小变化。

丝攻器抱卡412的底面中部设置有第三凸起4123,第三凸起4123呈长方体状且长度方向与丝攻器通孔4122轴线方向一致。

从丝攻器抱卡412正下方往上看去,第三凸起4123外形为与丝攻放置位13相同的长方形。第三凸起4123嵌入丝攻放置位13,使得丝攻部40水平地嵌在丝攻放置位13上。

设置在初始位置校正板10上的开路器部20对应的第一传感器211与上钉器部30对应的第二传感器311以及第三传感器411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将开路器部20至上钉器部30距离作为第一间距、将上钉器部30至丝攻部40作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及第二间距均等于预定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预定长度为1cm。

将本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100中应用于椎弓根手术内固定操作时,椎弓根手术内固定操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椎弓根内固定螺钉将断裂椎弓根的断裂处固定在一起,椎弓根手术内固定使用的器械诸如开路器、丝攻器以及上钉器等形状均为笔直的杆状,椎弓根手术内固定操作的时机在前期手术操作已将病人体内的相应椎弓根暴露出来时,定位导向装置100由手术医师操作,具体应用如下:

将开路器部20、上钉器部30以及丝攻部40依次从初始位置校正板10上取下,将第一连接螺栓24、第二连接螺栓34以及调节螺丝42松开。

将椎弓根手术固定用开路器通过开路器通孔穿过开路器部20并拧紧第一连接螺栓24使开路器部20与开路器固定在一起得到开路机构,开路器的头部即为开路机构的头部;将脊柱手术固定用上钉器通过上钉器通孔穿过上钉器部30并拧紧第二连接螺栓34使上钉器部30与上钉器固定在一起得到上钉机构,上钉器的头部即为上钉机构的头部;将脊柱手术固定用丝攻器穿过丝攻器通孔4122穿过丝攻部40并拧紧调节螺丝42使丝攻部40与丝攻器固定在一起得到丝攻机构,丝攻器的头部即为丝攻机构的头部。在本实施例中,开路器、上钉器以及丝攻器均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杆件且具有顶端及供人握持的柄端。

将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由左至右依次对应嵌入初始位置校正板10上的开路器放置位11,上钉器放置位12以及丝攻放置位13上,如图1所示,此时,开路器、上钉器以及丝攻器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开路器、上钉器以及丝攻器的柄端均朝向初始位置校正板100的后方设置。

打开所有lpms-b2传感器,此时传感器上的通信指示灯为闪烁状态,如图8所示,将定位导向装置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和由装置操作员进行操作的中心管理装置200进行通信连接,中心管理装置200通过有线网络300或无线网络300中接收传感器的位置的三维坐标,识别传感器的位置三维坐标并对传感器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校准识别操作:中心管理装置200将接收到的开路器部20对应的第一传感器211的三维坐标、上钉器部30对应的第二传感器311的三维坐标以及丝攻部40对应的第三传感器411的三维坐标进行计算,得到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一连线的方向以及第二连线的方向,当中心管理装置200监控到第一连线方向与第二连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1/100度,第一间距及第二间距均等于1cm时,中心管理装置200对第一传感器211、第二传感器311以及第三传感器411校正识别完成。

此时,三个传感器上的指示灯由闪烁状态变为呼吸状态及中心管理装置200附带音箱发出每秒一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声时,即表示通信连接已完成,中心管理装置200将针对这三个传感器对应的内固定机构进行显示操作,如此,可杜绝错误的内固定机构被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导向装置与中心管理装置200通过蓝牙无线技术连接,定位导向装置与中心管理装置200的距离在10米之内,中心管理装置200为笔记本电脑。

通信连接完成后,中心管理装置200开始接受来自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上的传感器传来的传感器位置的空间三维坐标,并将该三维坐标作为内固定机构的位置数据,此时,将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丝攻机构分别从初始定位导向装置上取下准备进行脊柱手术内固定操作,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统称为内固定机构。

此时中心管理装置200将显示如图8所示的可以进行相应操作的管理画面。

管理画面50具有控制按键区域51、位置显示区域52以及数据显示区域53。

控制按键区域51包括连接开路器按键511、连接上钉器按键512、连接丝攻器按键513、入路器选择按键517、初始化按键516、记录按键515、标记按键518以及退出按键514。

连接开路器按键511用于选择是否与开路机构连接,连接上钉器按键512用于选择是否与上钉机构连接,连接丝攻器按键513用于选择是否与丝攻机构连接。这三个按键表面在定位导向装置100与中心管理装置200连接后分别显示为“断开开路器”、“断开上钉器”以及“断开丝攻器”,可通过单数次按下相应按键进行手动断开中心管理装置200与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的位置数据接收而使相应按键表面显示变为“连接开路器”、“连接上钉器”以及“连接丝攻器”,或者通过双数次按下相应按键手动恢复中心管理装置200与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的位置数据接收而使相应的按键表面显示变为“断开开路器”、“断开上钉器”以及“断开丝攻器”。

入路器选择按键517用于选择操作的内固定机构,此按键表面显示“入路器”及在“入路器”旁的一个倒置的小三角形,按下此按键后,将会此按键处出现三个对齐成一列的入路器按键,入路器按键表面分别显示为“开路器”、“上钉器”以及“丝攻器”,可通过按下相应的入路器按键选择将要进行操作的内固定机构并在入路器选择按键位置单独显示此按键。

初始化按键516用于选择进行内固定椎弓根种类及位置,此按键表面显示“初始化”。按下此按键后,如图9所示,该按键处将显示两排两列呈矩阵排列的三个按键和一个输入框,分别是位于矩阵左上角的准备进行操作的椎弓根种类的椎弓根类型选择按键,按下此按键,将在此按键处出现四个呈一列排列的按键,分别是:表面显示“c”的按键代表颈椎,表面显示“t”的按键代表胸椎,表面显示“l”的按键代表腰椎,表面显示“s”的按键代表骶椎;位于矩阵右上角的椎弓根位置选择按键,在椎弓根类型选择按键中选定相应的椎弓根类型后,再按下椎弓根位置选择按键,该椎弓根位置选择按键位置将出现多个呈一列排列的位置按键,该位置按键表面显示从“1”开始的表示选定椎弓根类型的顺序位置序号,顺序位置序号的确定基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位于矩阵左下角的椎弓根左右侧选择按键,按下后,在该按键处将出现两个呈一列排列的按键,分别是:表面显示“l”的按键代表左侧,表面显示“r”的按键代表右侧(根据本领域公知常识,人体椎弓根呈蝴蝶状,分左侧和右侧),上述三个按键选定后进行内固定操作的椎弓根类型、椎弓根顺序位置以及椎弓根的内固定操作方位就确定了;位于矩阵右下角的输入框为备注输入框,用以手动输入备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的按键组合则表示准备进行对第5节胸椎的右侧进行上钉器的操作。

记录按键用于中心管理装置200对内固定机构的初始及中止位置数据进行即时记录、记录按键表面初始显示“记录”,被按下后,按键表面的显示会变成“结束”,同时,内固定机构的即时位置数据将通过传感器传入中心管理装置200得到器械初始位置数据。再次按下按键的同时,按键表面显示将会变成“记录”,此时内固定机构的即时位置数据将通过传感器传入中心管理装置200得到器械终止位置数据。

退出按键表面显示“退出”,被按下时,中心管理装置200将删除最近一次得到的器械初始位置数据及器械终止位置数据。

标记按键用于对位置数据进行标记,按键表面显示“标记”,被按下后,中心管理装置200将通过对最近一次的器械终止位置数据与器械初始位置数据进行矢量计算得到的器械行进方向和器械行进距离。

位置显示区域52包括一个位置靶图图像521,位置靶图图像521由多个同心圆图形构成且多个同心圆的直径从小到大呈等差数列,位置靶图图像521显示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的位置,位置靶图图像521的多重环线初始状态下显示为红色。此时在位置靶图图像521中出现分别代表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空间位置的图形标记p1,p2,p3。在本实施例中,开路机构的图形标记p1、上钉机构的图形标记p2以及丝攻机构的图形标记分别为绿色圆点、红色圆点以及黄色圆点。

数据显示区域53有两块,分为位于位置显示区域v的两侧,包括3组数据显示框分别对应开路机构、上钉机构以及丝攻机构,每组数据显示框包括显示有内固定机构的名称的器械名称显示框531以及显示有对应这个内固定机构的当前空间坐标的坐标显示框532。

开始进行脊柱手术内固定操作时,在被手术病人体内确定要进行内固定的椎弓根类型、椎弓根的顺序位置以及椎弓根的固定方位(左侧或右侧),基于手术医师的医疗经验操作开路机构的头部对准手术病人该椎弓根断裂处周围的一个特定点,以对准的特定点作为椎弓根内固定操作的内固定螺钉的入钉点,保持开路机构的空间位置不变,在初始化按键516处选择相应的椎弓根类型、椎弓根的顺序位置以及椎弓根的固定方位,选定好后,在入路器选择按键517处选择“开路器”,此时,入路器选择按键517处将被“开路器”按键取代。选定好后,按下记录按键。与此同时,开路机构上设置的传感器将位置数据即时上传至中心管理装置200形成开路初始位置数据。

应用开路机构进行钉道开路操作,即在以上述入钉点为入口向椎弓根内部开出一个用于安放椎弓根内固定螺钉的笔直的内固定孔道。钉道开路操作完成后。保持当前开路机构的空间位置不变。再次点击记录按键。与此同时,内固定机构的即时位置数据将通过传感器传入中心管理装置200形成开路终止位置数据。此时开路机构已开出一条内固定孔道:若此条内固定孔道不能使内固定螺钉符合安放的要求,点击退出按键。此时,中心管理装置200将删除开路初始位置数据及开路终止位置数据,应用开路机构再次置于上述入钉点或者再次确定一个入钉点,点击记录按键再次形成开路初始位置数据,进行钉道开路操作。操作结束后,点击记录按键再次形成开路终止位置数据;若此条内固定孔道使内固定螺钉符合安放的要求,点击标记按键,中心管理装置200将通过对最近一次的开路终止位置数据与开路初始位置数据进行矢量计算得到的开路行进方向及开路行进距离进行记录。此时在位置靶图图像中,代表开路机构空间位置的绿色圆点上将覆上一个比该绿色圆点小的蓝色圆点作为标记标志。

接下来操作攻丝机构对内固定孔道进行攻丝以便后续可以进行上钉操作,使丝攻机构的头部对准入钉点后,手动微微转动丝攻机构,使丝攻机构的头部产生微小的方向变动,待位置靶图图像的多重环线颜色变成绿色并且中心管理装置200附带音箱发出的每秒一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声变为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时,表示此时丝攻器头部对准的方向与开路行进方向一致。此时在入路器按键处选择“丝攻器”按键,入路器按键处将被“丝攻器”按键取代。选定好后,按下记录按键,与此同时,丝攻机构上设置的传感器将位置数据即时上传至中心管理装置200形成丝攻初始位置数据。如图11所示。中心管理装置将不断地将接收到的丝攻机构传来的位置数据与按下记录按键瞬间接收到的丝攻机构传来的位置进行矢量运算得到攻丝距离。

进行攻丝操作,即沿着上述内内固定孔道路径进行攻丝。将丝攻机构对应传感器即时传送的位置数据作为丝攻即时位置数据,中心管理装置200对丝攻即时位置数据与丝攻初始位置数据进行运算得出丝攻运动方向。操作时,若丝攻运动方向与开路行进方向一致时,则中心管理装置200的声音提示为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若丝攻运动方向与开路行进方向不一致时,则中心管理装置200的声音提示将从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变为每秒一次且持续时间为0.5秒的“bi-”声。当出现上述提示音变化时,应即时对攻丝运动方向进行调整,具体为手动微微移动丝攻机构,使丝攻机构的头部产生微小的方向变动,使得丝攻运动方向与器械行进方向再次保持一致从而使声音提示回复为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当位置靶图中代表丝攻机构的黄色圆点与覆盖着蓝色圆点的绿色圆点重合时,代表此时的攻丝距离与器械行进距离相等,结束攻丝操作。电脑附带音响发出的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恢复为每秒一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声。

操作上钉机构对相应椎弓根进行上钉操作,即在完成攻丝操作的内固定孔道中进行上钉操作,通过内固定螺钉完成相应椎弓根的内固定操作。基于本领域内通用技术及公知常识,在上钉机构头部附上内固定螺钉,上钉机构的头部即内固定螺钉对准上述入钉点,使上钉机构的头部带动内固定螺钉微微转动,待位置靶图图像的多重环线颜色变成绿色并且中心管理装置200附带音箱发出的每秒一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声变为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时,表示此时内固定螺钉对准的方向与器械行进方向一致。保持上钉机构方向不变,在入路器按键处选择“上钉器”。选定好后,按下“记录”按键,此时按键表面的显示将由“记录”变为“结束”,与此同时,上钉机构上设置的传感器将位置数据即时上传至中心管理装置200形成上钉初始位置数据。中心管理装置将不断地将接收到的上钉机构传来的位置数据与按下记录按键瞬间接收到的上钉机构传来的位置进行矢量运算得到上钉距离。

开始进行上钉操作,即沿着上述完成攻丝操作的内固定孔道路径将内固定螺钉拧入椎弓根从而将椎弓根固定。将上钉机构对应传感器即时传送的位置数据作为上钉即时位置数据,中心管理装置200对上钉即时位置数据与上钉初始位置数据进行运算得出上钉运动方向。操作时,若上钉运动方向与开路行进方向一致时,则中心管理装置200的声音提示正常;若上钉运动方向与开路行进方向不一致时,则中心管理装置200的声音提示将从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变为每秒一次且持续时间为0.5秒的“bi-”声。当出现上述提示音变化时,应即时对上钉操作方向进行调整,具体为手动微微移动上钉机构,使上钉机构的头部产生微小的方向变动,使得上上钉运动方向与器械行进方向再次保持一致从而使使声音提示回复为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当位置靶图中代表上钉机构的红色圆点与覆盖着蓝色圆点的绿色圆点重合时,代表此时的上钉距离与器械行进距离相等,结束上钉操作。电脑附带音响发出的每秒两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bi”声恢复为每秒一次且持续时间为0.1秒的“bi”声。

上钉操作完成后,此时一根内固定螺钉的固定操作就完成了。在实际手术中,一次椎弓根的内固定操作往往需要多根内固定螺钉的固定操作,每一根内固定螺钉的固定操作都是按上文描述的顺序辅以定位导向装置完成的。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初始位置校正板、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以及丝攻部,初始位置校正板具有开路器放置位、上钉器放置位以及丝攻放置位;开路器部设置在开路器放置位上且具有开路器通孔;上钉器部设置在上钉器放置位上且具有上钉器通孔;丝攻部设置在丝攻放置位上且具有丝攻器通孔,开路器通孔、上钉器通孔以及丝攻器通孔的孔径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以及丝攻部均设置有传感器,开路器通孔的轴线、上钉器通孔的轴线以及丝攻器通孔的轴线均相互平行。因为初始位置校正板使得多个传感器的相互位置关系保持固定进而使得传感器能与中心管理装置相连接,与装置连接完成后,即可对与传感器连接在一起的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丝攻部进行单独操作并进行中心管理装置跟踪标记,而椎弓根手术内固定器械分别与开路器部、上钉器部以及丝攻部连接在一起。所以,本实施例的定位导向装置将脊柱手术内固定器械结合传感器一起使用,能对相关固定器械的位置参数实时、准确地上传至相关中心管理装置,进而以标记位置的方式引导脊柱手术内固定操作的进行,如此有助于提高骨科手术操作的精确度,实现导航闭合手术功能,而且还具有全程操作中不产生辐射,连接相应管理装置方便及对应程序操作简单,且该实施例较以往技术具有更好的便携性、精确性、可操作性。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