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248发布日期:2020-05-22 21:1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护理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儿童的自律性差,在急诊外科或者内科急救时,儿科患者配合度差,在医生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儿童的紧张感较强,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肢体,会发生一些摆动或抖动等动作,会有挣脱检查所带来的恐惧感的趋势,易在外科处理或者内科治疗时造成延误,导致检查的不全面和不彻底,而传统的做法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孩子固定住,但此做法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引起儿童不能很好的来配合检查的姿势,操作不方便,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影响检查的效果,而且不能根据不同胖瘦的儿童作出调整,适用性差,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儿科护理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底部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竖向放置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顶端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下方的左右两端铰接设有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与移动柱铰接;固定壳体顶部贯穿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下方设有防护垫,所述第一调节杆下端设置有环形固定板,固定壳体上方设有调节架,所述环形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均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前后两端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有滑动块,滑槽与滑动块滑动连接,弧形板水平中部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远端的前后两壁对称铰接设有第二调节杆,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杆近端设有第四弹簧,缓冲腔水平贯穿设置有弹簧支杆,所述弹簧支杆近端设有锥形块,弹簧支杆远端设有调节垫,所述调节垫近侧的前后两端铰接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分别与滑动块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架包括两个丝杠,所述两个丝杠对称设置在固定壳体上方的左右两端,两个丝杠上均外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一调节杆固定连接,两个丝杠顶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固定螺栓,支撑板与第一调节杆滑动连接,第一调节杆上设有限位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柱底部设有第一弹簧,移动柱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设置有第二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杆下端套设有螺纹杆,所述防护垫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下方,所述螺纹杆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设置在环形固定板竖向中部,套筒上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螺纹杆为内外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垫和弹性板上设置有充气气囊。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垫内壁设有弹性带,调节垫的远侧面上设有橡胶垫。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移动柱位于同一铅锤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丝杠、固定板、支撑板、第一调节杆、限位孔、固定螺栓的作用,对第一调节杆进行上下移动调节,能够保证弧形板对儿童患者的肢体贴合固定,结合活动杆上的弹簧,保证贴合过程中平稳性,避免对儿童患者造成伤害;在贴合固定过程中,对于不同胖瘦的儿童的肢体,通过调节垫在支杆在弧形板上的滑槽进行扩展,压缩弹簧支杆,推动锥形块挤压两侧的第二调节杆,对调节垫的移动进行缓冲,保证肢体的贴合型,防止发生摆动或抖动,提高固定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结合转动环与螺纹杆的作用,对防护垫作出调整,提高固定性和适用性;防护垫和弹性板上设置有充气气囊,降低金属感对儿童带动的紧张感,防止装置对儿童造成的伤害;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移动柱、弹性板、液压杆的作用,提高在肢体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与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固定壳体、11为放置腔、12为固定槽、13为移动柱、14为弹性板、15为液压杆、16为第一弹簧、17为固定块、18为第二弹簧、2为第一调节杆、20为防护垫、201为螺纹杆、202为套筒、203为转动环、21为环形固定板、22为连接杆、23为弧形板、24为滑槽、25为第三弹簧、26为滑动块、27为缓冲腔、271为第二调节杆、272为第四弹簧、28为弹簧支杆、281为锥形块、29为调节垫、291为支杆、292为弹性带、293为橡胶垫、3为调节架、31为丝杠、32为移动块、33为固定板、34为支撑板、341为固定螺栓、35为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如图1所示,一种儿科护理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壳体1,固定壳体1底部设置有放置腔11,放置腔11内部设置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竖向放置有移动柱13,移动柱13底部设有第一弹簧16,移动柱13下端两侧设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顶端设置有第二弹簧18,移动柱13顶端设有弹性板14,弹性板14上设置有充气气囊,弹性板14下方的左右两端铰接设有液压杆15,两个液压杆15与移动柱13铰接;固定壳体1顶部贯穿设有第一调节杆2,第一调节杆2下方设有防护垫20,防护垫20上设置有充气气囊,第一调节杆2下端设置有环形固定板21,固定壳体1上方设有调节架3,调节架3包括两个丝杠31,两个丝杠31对称设置在固定壳体1上方的左右两端,两个丝杠31上均外套设有移动块32,移动块32之间设有固定板33,固定板33中部与第一调节杆2上端相连,第一调节杆2竖向中部设有通槽30,通槽30上端设有固定螺栓301,两个丝杠31顶端连接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上方设有固定腔34,固定腔34水平方向设有转动轴35,支撑板32竖向中部贯穿设有活动杆36,并延伸至通槽30内,活动杆36下端与转动螺栓301螺纹连接,并外套有弹簧,活动杆36上端与转动轴35齿轮啮合,第一调节杆2与移动柱13位于同一铅锤线上。

参考图1和图2,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固定板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杆22,两个连接杆22上均设置有弧形板23,弧形板23前后两端设有滑槽24,两个滑槽24内均设有第三弹簧25,第三弹簧25连接有滑动块26,滑槽24与滑动块26滑动连接,弧形板23水平中部设置有缓冲腔27,缓冲腔27远端的前后两壁对称铰接设有第二调节杆271,两个第二调节杆271近端设有第四弹簧272,缓冲腔27水平贯穿设置有弹簧支杆28,弹簧支杆28近端设有锥形块281,弹簧支杆28远端设有调节垫29,调节垫29内壁设有弹性带292,调节垫29的远侧面上设有橡胶垫293,调节垫29近侧的前后两端铰接有支杆291,两个支杆291分别与滑动块26铰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考图1和图3,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调节杆2下端套设有螺纹杆201,防护垫20设置在螺纹杆201下方,螺纹杆201外套设有套筒202,套筒202内套设置在环形固定板21竖向中部,套筒202上设有转动环203,转动环203与螺纹杆201为内外螺纹连接,防护垫20可为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将儿童患者从固定壳体1穿入,将肢体放在弹性板14上,移动柱13在第一弹簧16和第二弹簧18的作用下,保证弹性板14对肢体的贴合支撑,液压杆15对弹性板14的弯曲程度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一调节杆2向下移动,带动固定板33向下移动,在固定板33作用下,移动块32在丝杠31上移动,到达合适位置,通过固定螺栓341与限位孔35对第一调节杆2在支撑板34上进行固定,将第一调节杆2移动到与儿童患者肢体相接触,同时,根据不同的儿童的肢体,调节垫29向弧形板23内侧移动,支杆291通过滑动块26带动第三弹簧25在滑槽24向外扩展,调节垫29并不断压缩弹簧支杆28推动锥形块281挤压第二调节杆271,第四弹簧272对第二调节杆271的扩张进行缓冲,保证调节垫29能够更加贴合肢体固定,然后通过转动转动环203带动螺纹杆201下移,将防护垫20对肢体进行微调固定,最后对充气气囊充气,降低紧张感,提高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丝杠31、固定板33、支撑板34、第一调节杆2、限位孔35、固定螺栓341的作用,对第一调节杆2进行上下移动调节,能够保证弧形板23对儿童患者的肢体贴合固定,结合活动杆36上的弹簧,保证贴合过程中平稳性,避免对儿童患者造成伤害;在贴合固定过程中,对于不同胖瘦的儿童的肢体,通过调节垫29在支杆291在弧形板23上的滑槽24进行扩展,压缩弹簧支杆28,推动锥形块281挤压两侧的第二调节杆271,对调节垫29的移动进行缓冲,保证肢体的贴合型,防止发生摆动或抖动,提高固定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结合转动环203与螺纹杆201的作用,对防护垫20作出调整,提高固定性和适用性;防护垫20和弹性板14上设置有充气气囊,降低金属感对儿童带动的紧张感,防止装置对儿童造成的伤害;通过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8、移动柱13、弹性板14、液压杆15的作用,提高在肢体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