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4261发布日期:2020-05-29 13:1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医生在进行骨科手术时,由于患病位置不同,需要患者以不同的体位接受手术治疗,部分手术还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不断变换调节患者的体位姿态,以便于医生更好地开展手术,还有某些术后需要保持特定体态辅助恢复时,需要对患者的体态进行调整并维持。

发明人发现,传统骨科手术床较为简陋,患者的手术部位不能有效地固定,同时也难以让患者舒适地保持稳定的手术体位;目前较为先进的是三段式床体,可分别调节每一段的角度;然而三段式床体并不能完全贴合患者的身体,存在身体部分部位悬空现象,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伤害;同时若患者部分部位悬空,也会造成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身体的晃动,进而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精度,现有医生采取的方法为对悬空部位填充柔软物质,随着手术的不断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再不断补充或抽取填充物来贴合患者身体。该方法不仅操作十分不便,在手术前医生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调整患者体位,而且效果很不理想,患者的固定效果和舒适性无法得到保证,此外现有的手术床的高度大多无法调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弯腰以方便开展手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及方法,将以往的三段式手术台改为可发生形状改变的三段式手术台,能够贴合患者的身体,既缓解了不适,同时又能为患者身体提供有效支撑,从而方便医生进行手术,并且增加了压力测量模块,可以实时显示患者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以便于动态调整手术床,保证患者的不同部位都得到有利的支撑。本申请还可以升降床体、倾转床体,提供不同高度的操作环境。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依次铰接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上分别设有多个依次排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通过对应的调节杆安装在其对应的基板上,所述调节杆调节支撑板与其对应基板的间距及夹角,所有调节板远离基板的一侧共同形成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贴合人体并支撑人体姿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远离基板的一侧设有压力测量模块,所述压力测量模块用于获取承载面对应位置处的压力数据,从而对支撑板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相邻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支撑板侧面预设的连接孔配合,另一端与相邻支撑板侧面预设的连接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三基板分别铰接在第二基板的两端,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三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承载面的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三基板对应的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的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收纳有束缚带,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设有固定扣,所述束缚带一端固定在固定盒上,另一端用于绕过人体后与固定扣配合将人体约束在承载面上。

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者躺卧或趴卧在承载面上,通过调节杆对各个支撑板进行调整;

当人体达到所需的标准体态后,固定此时承载面的形状,实施手术;

使用过程中若体态发生变化,偏移标准体态,调整对应支撑板,使人体体态恢复所需的标准姿态。

进一步地,根据手术类型确定使用者的姿态,比如在身体正面手术时,如胸部手术,使用者躺卧在承载面上,在身体背面手术时,如脊柱手术,使用者趴卧在承载面上;以能够暴露出手术操作区域为准。

在使用前,根据所需的体态对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调整支撑板时,通过支撑杆对支撑板与对应基板的间距和/或夹角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当使用者离开承载面时,调节支撑板使支撑面整体倾斜,使支撑面两侧形成高度差,辅助使用者离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整个承载面的高度可以进行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手术的需求对承载人体距离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操作;

(2)每一支撑板的高度和角度均能够进行调整,从而对承载面整体形成的弯曲形状进行调节,使得床体适应患者体位;可单独更改每个调节杆的推出距离、推出角度,使得支撑板的高度和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承载面产生形变,使得承载面贴合患者身体形状,例如当实施脊柱手术时,随着脊柱手术的进行,患者的脊柱在不断的回正,可通过更改调节杆的高度和角度,保证手术台始终贴合患者身体;

(3)支撑板上方安装压力测量模块,可实时获取患者各个部位所承受的支撑力数据,与身体其他部位比较,当某个部位的压力测量模块显示的支撑力出现异常时,则证明此处的承托发生异样,比如某处压力测量模块的支撑力过小,其对应为该部位处于悬空或支撑力不足,需要加大调节杆的推出距离,托住患者悬空部位;

(4)优选的,支撑板顶面为垫板,垫板选用柔性结构,从而使得承载面为柔性面,相较于调整支撑板此刚体进行形变,更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将患者放置在承载面上后,调整承载面各个部位至合适高度后,由于承载面的硬度需求,对患者的身体贴合会有缝隙,在顶部添加柔性垫板,更加贴合患者身体,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当趴卧在承载面上时,第一基板或第三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方便对头部进行舒适的安置;

(5)承载面整体可侧翻,当一侧调节杆的推出距离与另一侧调节杆的推出距离不同时,承载面发生侧翻,有效辅助患者上下床,操作简单,便利,采用多个支撑板进行组合设置,即核心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当存在故障时,仅需替换故障模块即可。

(6)床体两侧设有束缚带,可以保护、固定患者身体,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肢体晃动现象。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调整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调整支撑装置调节支撑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调节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支撑板与调节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固定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支撑板与束缚带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1、2中调节杆与调节套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1:底座,2:驱动机构,3:第一基板,4:支撑板,4-a:固定槽,4-b:连接孔,4-c:固定孔,4-d:螺纹孔,5:垫板,5-a:垫板孔,6:第二基板,7:连接绳,8:固定钉,9:第三基板,10:调节杆,11:固定垫,12:移动轮,13:压力测量模块,14:固定盒,15:调节套。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申请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采用三段式床体,可分别调节每一段的角度;然而三段式调节并不能完全贴合患者的身体,存在身体部分部位悬空现象,对患者的疼痛并未起到缓解作用;同时若患者手术部位不给予支撑,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手术操作精度,现有的支撑方法为对悬空部位填充柔软物质,随着手术的不断进行,再不断补充或抽取填充物来贴合患者身体,操作十分不便;同时,由于目前手术床的高度无法调节,在对不同部位进行手术时,如果高度不恰当,医生需要长时间进行弯腰操作,使得手术难度加大,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及方法。

实施例1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8所示,提出了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装置。

用于骨科手术或术后恢复,包括底座1、高度调节装置、支撑板、第一基板3、第二基板6和第三基板9。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三基板分别铰接在第二基板的两端,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三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均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调整承载面的形状。

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选用直线运动机构,比如滑块-滑轨机构、丝杠滑块机构等,可以选用电动机或液压缸作为动力源进行驱动,也可以选用液压马达等进行驱动,只要实现在底座固定后能够驱动基板平稳上升或下降即可;

整个承载面的高度可以进行调整,从而根据不同手术的需求对承载人体距离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医疗操作。

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上分别设有多个依次排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4分别通过对应的调节杆10安装在其对应的基板上,所述调节杆调节支撑板与其对应基板的间距及夹角;

所述支撑板底面上设有固定孔4-c,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调节套15,调节杆一端与基板配合,另一端与调节套配合,从而实现支撑板与基板的配合安装;

基板对应每个调节杆的位置设有驱动机构2,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选用液压缸,以实现平稳有力的推动支撑板;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板对应安装有两个调节杆,分别位于支撑板的前后两端,调节杆与调节套形成球铰结构,以实现支撑板相对于基板夹角的调整,通过两个调节杆对同一支撑板进行支撑和调节,完成支撑板与基板间距、角度的调整,从而配合其他支撑板形成不同形状的承载面以对应说所需不同的体态。

优选的,支撑板顶面为垫板5,垫板选用柔性结构,从而使得承载面为柔性面,相较于调整支撑板此刚体进行形变,更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患者躺卧在承载面上时,调整承载面各个部位至合适高度后,由于承载面的硬度需求,对患者的身体贴合会有缝隙,在顶部添加柔性垫板,更加贴合患者身体,从而缓解不适;当趴卧在承载面上时,第一基板或第三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方便对头部进行舒适的安置;

其中,支撑板顶部的垫板内安装有压力测量模块13,获取此处的压力信息,支撑板4长边两侧有连接孔4-b,支撑板上设有与连接孔相交的固定槽4-a,通过连接绳7将左右的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垫板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垫板上设有垫板孔5-a,支撑板对应垫板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4-d,垫板孔和螺纹孔共同配合有固定钉8,固定钉的顶部通过垫板孔后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垫板。

支撑板短边侧面安装有收纳有束缚带的固定盒14;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设有固定扣,所述束缚带一端固定在固定盒上,另一端用于绕过人体后与固定扣配合将人体约束在承载面上。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患者身体接触垫板时,垫板发生形变,开始适应患者的身体姿态,同时,支撑板发生倾斜,更好地的贴合了患者的身体。

所述的压力测量模块可以选用压力传感器,对承载面上多个位置进行压力感知,当患者身体贴合承载板时,压力测量模块开始工作,显示出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可检测患者某一部位是否悬空或支撑不足,从而提醒操作人员进一步调整手术台;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身体会产生变形,此时压力测量模块会检测到各个部位的受力变化,医生可据此调节调节杆的推出距离,使得支撑板形成的承载面完全支撑住患者身体。

支撑板上方安装有压力测量模块,利用压力测量模块的传感器可实时获取患者各个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数据,当某个部位的传感器压力出现异常时,则证明此处的承托发生异样,比如某处传感器压力过小,其实际意义为该部位处于悬空状态,需要加大调节杆的推出距离,托住患者悬空部位;

每一支撑板的高度和角度均能够进行调整,从而对承载面整体形成的弯曲形状进行调节,贴合患者身体;单独更改每个调节杆的推出距离、推出角度,使得支撑板的高度和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承载面产生形变,使得承载面贴合患者身体形状,当实施脊柱手术时,随着脊柱手术的进行,患者的脊柱在不断的回正,可通过更改调节杆的高度和角度,继续保持贴合患者身体。

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三基板对应的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的头部。

支撑板顶面为垫板,垫板选用柔性结构,从而使得承载面为柔性面,相较于调整支撑板此刚体进行形变,更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患者躺卧在承载面上时,调整承载面各个部位至合适高度后,由于承载面的硬度需求,对患者的身体贴合会有缝隙,在顶部添加柔性垫板,更加贴合患者身体,从而缓解不适;

当趴卧在承载面上时,第一基板或第三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方便对头部进行舒适的安置。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可以对第一基板和第三基板进行调整,可以拆卸更换为带有凹槽的基板,也可以拆除基板替换为腿部牵引架等。

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移动轮12和固定垫11,分别用于移动和固定该调整支撑装置;利用移动轮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旋转固定垫,使得固定垫支撑伸长至移动轮悬空,固定调整支撑装置,防止调整支撑装置发生移动。

实施例2

本申请的另一典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提供一种骨科体态支撑调整方法。

利用移动轮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旋转固定垫,使得固定垫支撑伸长至移动轮悬空,固定调整支撑装置,防止调整支撑装置发生移动。

调整承载面高度。将头部、上肢、下肢分别对应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调整至水平状态,调节驱动机构使调节杆的推出距离至合适高度。

更改承载面形状。单独调节每个调节杆的推出距离,调整至近似贴合患者身体的形状。

根据手术类型确定使用者的姿态,比如在身体正面手术时,如胸部手术,使用者躺卧在承载面上,在身体背面手术时,如脊柱手术,使用者趴卧在承载面上;以能够暴露出手术操作区域为准。

当患者趴卧在手术台上时,若部分位置受力不均,则可以调整支撑板倾斜,将未贴合部位自动贴合,同时辅助柔性垫板,完全贴合患者身体,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压力测量模块显示出此时患者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即最佳状况;随着手术的不断进行,患者的身体形状产生改变,可能继续产生悬空部位;此时压力测量模块输出的数据随之改变,医生通过调节调节杆的推出距离,使得患者的各个部位受力情况保持在最佳状况。

将束缚带从一侧的束缚带固定盒中取出,绕过患者身体,固定到另一侧的束缚带固定盒中,从而达到固定患者身体的目的。

手术完成后,调整单侧调节杆的推出距离,使得两侧高度存在高度差,达到侧翻承载面的目的,辅助患者离开手术台。

当患者离开承载面时,由于调节套失去受力,支撑块自动回正,变平整。

当需要进行不同部位的骨科手术时,可通过调节第一基板、第三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夹角,从而调节头部和下肢床体的角度,达到便于手术的位置。同时,第三基板可更换为腿部牵引架,第一基板对应位置设有头部放置槽,如不需要可替换为不带头部放置槽的支撑板。

承载面整体可侧翻,当一侧调节杆的推出距离与另一侧调节杆的推出距离不同时,承载面发生侧翻,有效辅助患者上下床,操作简单,便利,采用多个支撑板进行组合设置,即核心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当存在故障时,仅需替换故障模块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