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61756发布日期:2023-03-22 14: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软组织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脱细胞基质层、多孔海绵层和第二脱细胞基质层;所述第一脱细胞基质层具有致密结构,孔径<25μm;所述多孔海绵层的材料包括脱细胞基质;所述第二脱细胞基质层具有贯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为0.3mm~2mm,间距为1mm~1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为0.5mm~1mm,间距为2mm~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海绵层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个或几个:(1)所述多孔海绵层的材料还包括多糖、活性蛋白、生长因子及抗菌物质中的任一种或几种;(2)所述多孔海绵层的孔隙率≥80%;(3)所述多孔海绵层的孔径为50μm~3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厚度为3mm~6mm。6.一种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由动物组织制备第一脱细胞基质层,所述第一脱细胞基质层具有致密结构,孔径<25μm;将所述第一脱细胞基质层进行打孔,制备具有贯穿孔的第二脱细胞基质层;获得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及将所述第一脱细胞基质层置于模具中,然后在所述第一脱细胞基质层表面布满所述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再覆盖所述第二脱细胞基质层,进行复合,制备软组织修复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的步骤包括:将脱细胞基质粉末用浓度为0.01mol/l~0.1mol/l的酸性溶液溶胀,然后匀浆,制备所述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在所述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中,脱细胞基质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3%~2%;或者,用浓度为0.01mol/l~0.1mol/l的酸性溶液对所述第一脱细胞基质层进行溶胀,然后粉碎匀浆,制备所述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在所述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中,脱细胞基质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3%~2%。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含有脱细胞基质的溶液中,还含有多糖、活性蛋白、生长因子及抗菌物质中的任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的步骤包括:先在2℃~8℃下静置1h~4h,再在-15℃~-30℃下冷冻4h~24h;然后置于2℃~8℃下待完全解冻后,再在-15℃~-30℃下再次冷冻4h~24h;之后再在-40℃以下冷冻2h~24h,最后再进行冷冻干燥。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动物组织
制备第一脱细胞基质层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动物组织依次进行病毒灭活处理、脱细胞处理及脱水脱脂处理。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为0.3mm~2mm,间距为1mm~10mm。12.根据权利要求6~7及9~11任一项所述的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深度为3mm~6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软组织修复材料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脱细胞基质层、多孔海绵层和第二脱细胞基质层;第一脱细胞基质层具有致密结构,孔径<25μm;多孔海绵层的材料包括脱细胞基质;第二脱细胞基质层具有贯穿孔。上述软组织修复材料能够为新生软组织的生长提供的足够三维空间与时间支持,又有利于早期血管化与组织长入,促进伤口愈合。进伤口愈合。进伤口愈合。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军 钟梅玲 李丽花 谭荣伟 余振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3/3/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