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操作式大电极消浊心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46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操作式大电极消浊心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配件,为射频消浊仪的配件。
现有用于射频消浊仪上的可操作大电极消浊心导管是由导管、导线和操作把手组成,采用注射器结构和推拉式调节方式。这种消浊心导管调节精度差、推拉振动大、定位时间长、准确性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调节方式的可操作大电极消浊心导管,其调节精度高、振动小、使定位时间短、准确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导管、导线和操作把手构成,导管的顶端为较软可弯曲导管,另一端接于操作把手前端。导线穿过操作把手和导管内,与较软可弯曲导管上的电极相连。操作把手上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转轴和转轴上的圆盘,转轴边缘有齿槽,与齿槽相配合的定位齿通过弹簧和调整螺丝压紧在转轴边缘的齿槽内。转轴上绕系有钢丝,钢丝的另一端焊接在导管前部较软可弯曲导管的电极上。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一步加以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导管3、导线14、操作把手5和调节机构7。导管为聚乙烯含金属粉导管,一端是较软可弯曲导管2,另一端插入操作把手5的前端,并由热缩导管4紧固。操作把手用尼龙制成空心的园柱型状。导线14置于操作把手和导管内,输出端与较软可弯曲导管2上的镀金电极1相连,输入端从操作把手尾部的孔槽12穿出,通过插头13与射频消浊仪相连。调节机构7安装操作把手5上。调节机构由转轴15和转轴上的圆盘11,以及调整螺丝9构成。转轴15边缘加工有齿槽16和绕在转轴上的紧固钢丝6,与齿槽16相配合的定位齿8,由弹簧10和调整螺丝9将定位齿压紧固定在转轴边缘的齿槽内。钢丝6另一端经由操作把手5和导管3内,焊接在较软可弯曲导管上的镀金电极上。较软可弯曲导管的前段和端部设有镀金电极,较软可弯曲导管前段的镀金电极呈环状且间断式分布。操作时,转动圆盘11,带动转轴15使钢丝旋转,钢丝拉动较软可弯曲导管2弯曲到所需位置。定位方式是调节调整螺丝9使弹簧10在定位齿8上的压力为操作者松开旋转盘11后转盘11不会滑动。而操作者给一定的力旋转,转盘11能克服定位齿8的压力而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在于采用旋转调节方式,使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调节精确。
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操作式大电极消浊心导管,由导管3、导线14、操作把手5构成,操作把手5用尼龙制成空心的圆柱型状,导管3为聚乙烯含金属粉导管,导管的顶端为较软可弯曲导管2,另一端插入操作把手5前端,并由热缩导管紧固,导线置于操作把手和导管内,输出端与较软可弯曲导管上的镀金电极相连,输入端从操作把手尾部孔槽12穿出通过插头13与射频消浊仪相连,其特征在于操作把手5上安装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包括有转轴,轴上有一圆盘,转轴边缘加工有齿槽16和绕系有钢丝6,与齿槽配合的为一定位齿8,定位齿通过弹簧10和调整螺丝9压紧在转轴边缘的齿槽内,其钢丝的另一端经由操作把手和导管内,焊接在较软可弯曲导管的镀金电极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旋转操作式大电极消浊心导管,其特征在于较软可弯曲导管的前段和端部设有镀金电极,前段的镀金电极呈环状且间断式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操作式大电极消浊心导管,它由导管、导线和操作把手构成。导管的一端为软软可弯曲导管,另一端接于操作把手前端,导线置于操作把手和导管内。操作把手上安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转轴和转轴上的圆盘,转轴边缘有齿槽和系着钢丝,与齿槽相配合的定位齿,通过弹簧和调整螺丝压紧在转轴边缘的齿槽内。钢丝另一端焊接在较软可弯曲导管上,从而起到旋转圆盘拉动钢丝使软软可弯曲导管弯曲后定位。
文档编号A61M25/00GK2122645SQ9221478
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楚森 申请人:李楚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