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酸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279阅读:1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氨基酸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保健饮料的制备领域。
目前,氨基酸口服液的生产大多采用盐酸水解法,个别生产厂家采用了胰蛋白酶加盐酸水解蛋白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生产的氨基酸口服液口感差,有盐酸味;生产过程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投资大,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深层通风培养微生物,制备蛋白酶,进而酶解蛋白质原料制备氨基酸口服液的方法,以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协调口感。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如下一、原料处理(一)原料配比豆饼(粕)∶玉米面=(6~9)∶(4~1)原料拌匀后,加水70%~85%(占混合料)。
(二)蒸料加水后的混和料采用12.74×104Pa的压力蒸煮12分钟。
二、接种培养1、菌种选用米曲霉,中科院编号AS.39512、按0.3%的接种量将AS.3951接种到蒸煮后的熟料中,移入曲池,按深层通风制曲常规工艺培养28小时,得固体粗蛋白酶制剂,其质量指标是(1)感官指标松散柔软,无硬块,有曲香味,菌丝密而粗壮、无长毛。
(2)理化指标含水量26~28%,蛋白酶活力每克干曲2000单位(福林法测定),细菌数不超过50亿。
在粗蛋白酶制剂中加50~60℃的温水,使其含水量为52~55%,然后移入保温的酶解池(如水泥池或大缸)中,或其他保温容器,压紧。上部盖塑料布,再加一层食盐,最后加盖,以防灰尘和杂菌落入。保温催化15天,开始品温50℃,维持5天;6天后品温上升至53℃,维持5天;10天以后品温升至55℃,维持5天。15天后,酶解催化结束。
四、浸汁把酶解催化好的物料,移入浸淋池,加热水,85℃以上保温浸泡12小时,淋汁,即得氨基酸原液,所加热水量应使该原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在0.9~1.2g/100ml。
五、脱色按氨基酸原液总量的1~2%加入活性炭,脱色2次。
六、灭菌脱色后的氨基酸原液采用85℃巴氏灭菌30分钟。
七、成品配兑灭菌后的氨基酸原液,加水,调整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g/100ml,所得氨基酸溶液可做为成品口服液。也可加入有机锌、有机锗,制成强化氨基酸口服液,还可加入Vc和B族维生素制成多维氨基酸口服液。
由于本工艺采用了深层通风制曲常规工艺,制备粗蛋白酶制剂,其设备不需要耐压耐腐蚀,因而投资少,成本低,技术简便易行;由于是酶法降解粗蛋白,不接触盐酸,因而,既保证了工人的安全操作,又解决了废水废料污染环境的难题。同时,酶解浸汁后的废渣还可进一步开发加工成饲料。另外,以天然微生物酶代替盐酸降解蛋白,还可使成品口服液具有天然的酱香气,并且口感柔和,彻底去掉了盐酸的邪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按豆饼∶玉米面=8∶2,取豆饼800公斤,玉米面200公斤,混匀后加水70%,拌匀,以12.74×104Pa的压力蒸煮12分钟,冷却后按0.3%的按种量加入AS、3.951米曲霉,入曲池通风培养28小时,即获得固体蛋白酶制剂。此时含水量约为27%,再补加52℃的温水,使总含水量达53%,然后全部移入保温的酶解池中。温度控制为前5天维持50℃,中间5天维持53℃,最后5天维持55℃,酶解催化15天结束。将固体酶解物料移入浸淋池,85℃热水浸泡12小时后,淋汁。按所得的氨基酸原液总量的1.5%取活性炭脱色2次,把脱色后的氨基酸原液加水配兑成氨基酸态氮为0.7g/100ml后,即得成品口服液。
若将葡萄糖酸锌、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加入上述口服液即可制得强化氨基酸口服液。在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加量要使口服液中锌离子量达10μg/100ml,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加量要使口服液中锗离子含量达8μg/100ml。
实施例2按豆粕∶玉米面为9∶1,取豆粕900公斤,玉米面100公斤,混匀后,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按豆饼∶玉米面=6∶4,取豆饼600公斤,玉米面400公斤,混匀后,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氨基酸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由原料处理、接种培养、酶解催化、浸汁、脱色、灭菌、成品配兑七个工序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处理工序中,原料配比为豆饼(粕)∶玉米面=(6~9)∶(4~1),原料拌匀后,加水70~85%,加水后的混合料,采用12.74×104Pa的压力蒸者12分钟。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接种培养工序中,菌种选用了米曲霉AS3.951,接种量0.3%,接种后的熟料移入曲池,按深层通风制曲常规工艺培养28小时,制得的粗蛋白酶制剂松散柔软,无硬块,有曲香味,菌丝密而粗壮,含水量26~28%,蛋白酶活力用福林法测定每克干曲2000单位,细菌数低于50亿。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酶解催化工序是将50~60℃的温水,加入粗蛋白酶制剂中,使其含水达50~55%,然后移入保温的酶解池,压实,上部铺塑料布,再加一层食盐,最后加盖,保温酶解催化15天,结束。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浸汁工序是把酶解催化好的物料,移入浸淋池,加入热水,85℃以上保温浸泡12小时,淋汁即得氨基酸原液,所加热水量要使淋出的氨基酸原液中氨基酸态氮保持在0.9~1.0g/100ml。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脱色工序是按所得氨基酸原液总量的1-2%,加入活性炭脱色2次。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灭菌工序是将脱色后的氨基酸原液,采用85℃巴氏灭菌30分钟。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品配兑工序是在灭菌后的氨基酸原液中,加水稀释原液,使成品氨基酸口服液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g/100ml,该口服液可加入有机锌,有机锗以制备强化氨基酸口服液,还可加入Vc或B族维生素以制备多维氨基酸口服液。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处理工序中,豆饼(粕)∶玉米面=8∶2,原料混匀后加水80%。
10.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酶解催化工序中将52℃的温水,加入粗蛋白酶制剂中,使其含水达53%;在保温酶解催化15天的过程中,其温度控制,开始品温50℃,维持5天;6天后品温上升至53℃,维持5天;10天后品温上升至55℃,维持至15天。
11.按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脱色工序中所用活性炭的量为制得氨基酸原液总量的1.5%。
12.按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品配兑工序中强化氨基酸口服液所用的有机锌由葡萄糖酸锌提供,以锌离子在成品中含10μg/100ml控制加量;所用有机锗由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提供(Ge-132),以成品中含锗离子8μg/100ml控制加量;多维氨基酸口服液中B族维生素选用B1、B2、B6,其在成品中的含量B1为3mg/100ml,B2为3mg/100ml,B6为2mg/100ml,Vc在成品中的含量为6mg/100ml。
全文摘要
一种氨基酸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属于微生物发酵保健饮料的制备领域。该工艺选用蛋白酶高产菌种米曲霉AS3.951,利用固体深层通风制曲常规方法,制备微生物蛋白酶,进而酶解蛋白质原料制得氨基酸口服液。与传统的盐酸水解蛋白工艺比较,本发明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技术简便易行,工人操作安全,无环境污染,成品口服液具有天然酱香气,口感柔和,无盐酸邪味,同时废渣还可开发加工成饲料。
文档编号A61K31/195GK1092290SQ93110319
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7日
发明者施安辉, 光登胜, 李荣庆, 王福昌 申请人:山东大学, 阳信县食品加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