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凝血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972阅读:1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凝血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治疗胃肠道出血和阴道出血等出血病的快速凝血中药制剂。
目前,临床上治疗胃肠道出血和阴道出血及人体其他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病症所用药物主要有安咯血、止血敏、垂体后叶和云南白药等,这些药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见效慢,治愈率低。据《中国农村医学》杂志1993年第1期介绍,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使用安咯血、止血敏和垂体后叶治疗溃疡大出血12例,用药5天止血的2例,用药6天止血的2例,用药7天止血的1例,用药7天以上止血的5例。又据《中国农村医学》1994年第10期介绍,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使用安咯血、止血敏、垂体后叶和云南白药等治疗溃疡出血15例,其中,用药7天止血的2例(占13%),用药7~10天止血的11例(占74%),用药10天以上止血的2例(占13%)。这些药中,有的还有毒副作用,如垂体后叶由于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病人服用后,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悸、恶心、腹痛和面色苍白等症状,而且对高血压、冠心病、肝功能损害者还不能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效果好、治愈率高且无毒副作用治疗出血病症的快速凝血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快速凝血中药制剂,包括占总重量7.85-9.85%的黄芪、3.43-5.43%的炒白薯、12.28-14.28%的白芨、7.85-9.85%的马齿苋、5.64-7.64%的仙岳草、3.42-5.42%的地榆炭、7.85-9.85%的贯仲炭、7.85-9.85的煅牡蛎、3.42-5.42%的乌贼骨、3.42-5.42%的姜竹茹、3.43-5.43%的青皮、3.43-5.43%的陈皮5.64-7.64%的紫珠草、3.42-5.42%的益智仁、3.42-5.42%的赤石脂、2.15-3.15%的炙甘草。其中,将地榆炭、贯仲炭、煅牡蛎、乌贼骨四位药单独粉碎,用布包好,其余各味药按常规方法切碎,合并上述各味药加水浸泡后,煎煮过滤,然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合并两次煎煮液,经沉淀、过滤,加热浓缩,加防腐剂,装瓶,而制成快速凝血中药制剂。
按照本发明上述方案制成的快速凝血中药制剂,止血效果好,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经临床上在92例出血病人身上应用,用药1-3天止血的84人,占91.3%;用药3-7天止血的7人,占7.6%;用药7天以上止血的1人,占1.1%。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选用占总重量7.9%的黄芪、4.4%的炒白薯、13.2%的白芨、8.9%的马齿苋、7.6%的仙岳草、3.45的地榆炭、9.8%的贯仲炭、8.9%的煅牡蛎、4.5%的乌贼骨、4.4%的姜竹茹、3.45%的青皮、4.4%的陈皮、7.6%的紫珠草、3.45%的益智仁、5.4%的赤石脂和2.65%的炙甘草。上述各味药总重量为226克。先将地榆炭、贯仲炭、煅牡蛎、乌贼骨四味药单独粉碎,用布包好。再将其余各味药按常规方法切碎。合并上述各味药,加水浸过药面浸泡30分钟,徐徐加热,近煮沸时改用强火,煮沸后再改用微火,煎煮90分钟,过滤;然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合并两次煎煮液,经沉淀、过滤,并加热浓缩至60毫升,加防腐剂、装瓶,制成快速凝血中药制剂。经临床上对出血病人应用,日服三次,每次20毫升/人。服用1-3天止血的占91.3%,3-7天止血的占7.6%,7天以上止血的占1.1%,总有效率达100%。
实施例2选用占总重量8.85%的黄芪、5.3%的炒白薯、12.5%的白芨、9.8%的马齿苋、6.6%的仙岳草、4.4%的地榆炭、8.7%的贯仲炭、7.9%的煅牡蛎、5.4%的乌贼骨、3.45%的姜竹茹、4.4%的青皮、5.3%的陈皮、6.6%的紫珠草、4.2%的益智仁、4.4%的赤石脂和2.2%的炙甘草,上述各味药的总重量为226克。先将地榆炭、贯仲炭、煅牡蛎、乌贼骨四味药粉碎、用布包好。再将其余各味药按常规方法切碎。合并上述各味药,加水浸过药面浸泡30分钟,徐徐加热,近煮沸时改用强火,煮沸后再改用微火,煎煮90分钟,过滤;然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经沉淀、过滤,并加热浓缩至60毫升后,加防腐剂,装瓶,制成快速凝血中药制剂。经临床上对出血病人应用,日服3次,每次20毫升/人。服用1-3天止血的占91.3%,服用3-7天止血的占7.6%,服用7天以上止血的占1.1%。总有效率达100%。
实施例3选用占总重量9.8%的黄苠、3.65%的炒白薯、14.0%的白芨、8.1%的马齿苋、5.85%的仙岳草、5.4%的地榆炭、8.1%的贯仲炭、9.8%的煅牡蛎、3.45%的乌贼骨、5.4%的姜竹茹、5.4%的青皮、3.45%的陈皮、5.65%的紫珠草、5.4%的益智仁、3.45%的赤石脂和3.1%的炙甘草,其中上述各味药的总重量为226克。先将地榆炭、贯仲炭、煅牡蛎、乌贼骨四味药粉碎,用布包好。再将其余各味药按常规方法切碎。合并上述各味药,加水浸过药面浸泡30分钟,徐徐加热,近煮沸时改用强火,煮沸后再改用微火,煎煮90分钟,过滤;然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经沉淀、过滤,并加热农缩至60毫升后,加防腐剂,装瓶,制成快速凝血中药制剂。经临床上对出血病人应用,日服3次,每次20毫升/人。服用1-3天止血的占91.3%,服用3-7天止血地占7.6%,服用7天以上止血的占1.1%.总有效率达100%。
权利要求
快速凝血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占总重量7.85~9.85%的黄芪、3.43-5.43%的炒白薯、12.28-14.28%的白芨、7.85-9.85%的马齿苋、5.64-7.64%的仙岳草、3.42-5.42%的地榆炭、7.85-9.85%的贯仲炭、7.85-9.85%的煅牡蛎、3.42-5.42%的乌贼骨、3.42-5.42%的姜竹茹、3.43-5.43%的青皮、3.43-5.43%的陈皮、5.64-7.64%的紫珠草、3.42-5.42%的益智仁、3.42-5.42%的赤石脂、2.15-3.15%的炙甘草,其中将地榆炭、贯仲炭、锻牡蛎、乌贼骨四味药单独粉碎,用布包好,其余各味药按常规方法切碎后,合并上述各味药加水浸泡后,煎煮、过滤;然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合并两次煎煮液,沉淀、过滤,加热浓缩,加防腐剂,制成所说的快速凝血中药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肠道、鼻腔和阴道等出血病的快速凝血中药制剂。其特点是它由一定比例的黄芪、炒白薯、白芨、马齿苋、仙岳草、地榆炭、贯仲炭、煅牡蛎、乌贼骨、姜竹茹、青皮、陈皮、紫珠草、益智仁、赤石脂和炙甘草,经切碎(或粉碎)、浸泡、两次煎煮、过滤;合并两次煎煮液,加热浓缩而制成。经临床应用效果好,见效快,有效率可达100%,而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7/04GK1123149SQ94111538
公开日1996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17日
发明者许洪良 申请人:许洪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