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缝合止血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47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脉导管缝合止血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供在体外循环下,做动脉导管缝合术时使用的止血牵拉器。
对许多患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需在体外循环、深低温、低流量或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动脉导管缝合术。而这些方法对病人的身体均有损伤,并危险性较大,使手术复杂,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动脉导管缝合止血牵拉器,使其具有在体外循环下缝合动脉导管时,避免心脏停跳、深低温、低流量或深低温停循环、使手术变得简单易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身体的损伤及对生命的危险性,使手术更顺利、更安全,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动脉导管缝合止血牵拉器有壳体(2),壳体(2)的一端安装阀门(1),壳体(2)的另一端安装球囊(4),壳体(2)上开有孔(3)和孔(5),孔(3)的一端与阀门(1)相通。另一端通过孔(5)与球囊(4)相通。壳体(2)上标有刻度(6),壳体(2)上的安装球囊(4)的端头相对于壳体(2)的水平线弯折90度。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即使用时,球囊(4)充水时的状态;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球囊(4)的端头相对水平线弯折的形状。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图中(2)是壳体,呈直线形或在安装球囊(4)的端相对于壳体(2)的水平线弯折90度,如附图3所示。壳体(2)的一端安装阀门(1),壳体(2)的另一端安装球囊(4),壳体(2)上开有孔(3),孔(3)的一端与阀门(1)相通,另一端通过孔(5)与球囊(4)相通。壳体(2)安装球囊(4)的端头呈园形,壳体(2)上有刻度(6),以示进入的深度。
使用时,通过阀门(1),用注射器将水注入阀门(1),使水通过孔(3)和孔(5)进入球囊(4),使胀大的球囊(4)的直径略大于动脉导管的直径,记下注入的水量,抽出球囊(4)内的水,使球囊(4)完全回缩,把球囊(4)通过肺总动脉切口,放入动脉导管内,并使球囊(4)到达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口。把球囊(4)内注入先前的试验水量,球囊(4)的直径胀大到比动脉导管的直径略大后,即可阻断动脉导管的分流,使动脉导管肺总动脉端口更便于缝合,在打结闭合动脉导管口前,抽出球囊(4)内的水,把球囊(4)退出动脉导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使复杂手术变为简单,易做,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了手术时对病人身体的损伤及危险性的优点。
权利要求1.动脉导管缝合止血牵拉器,它有壳体(2),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一端安装阀门(1),壳体(2)的另一端安装球囊(4),壳体(2)上开有孔(3)和孔(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导管缝合止血牵拉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标有刻度(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导管缝合止血牵拉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安装球囊(4)的端头相对于壳体(2)的水平线弯折9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供在体外循环下,做动脉导管缝合术时使用的止血牵拉器。它的技术方案是牵拉器有壳体(2),壳体(2)的一端安阀门(1),壳体(2)的另一端安装球囊(4),壳体(2)上开有孔(3)和孔(5)。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减少了手术时对病人身体的损伤及危险性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11GK2215282SQ9423615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30日
发明者徐巨林, 于桂兰, 徐晓宇 申请人:徐巨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