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诊、治装置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55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诊、治装置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护套的电子诊、治装置电极。
以往的供人体诊断用的医用诊、治装置电极,由于没有带护套;所以容易被小孩、老人误插到电器的交流电源上造成仪器的损坏,甚至误及人的生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具有安全护套的,电极板与导线可以分离的新型诊、治装置电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极的结构特征是电极板(1)的一面上带有一突起的电极插孔柱(2);在插孔柱(2)内有一沿柱方向伸延的插孔(3);导线(4)的一端有凹状护套(5),导线(4)的金属插件(6)在凹状护套(5)的空腔伸出,其伸出部分不超出护套范围;导线(4)的另一端有一中间有空腔的护套(7),一导线(4)的金属插件(8)从护套(7)基部伸出,其伸出部分不超出护套范围。在使用的时候先将护套(5)的凹状开口面对准插孔柱(2),令插件(6)插入插孔(3);治插孔柱(2)的走向,将插件(6)顺势推进入插孔(3)内的孔道之中。一般,电极板可以用导电橡胶或导电塑料制成;其性质是既可导电、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以利于电极板固定在插件(6)上。护套(5)可用各种绝缘材料做成;例如绝缘塑料,绝缘橡胶等。导线(4)另一端的插件(8)插入诊、治装置的输出电极柱(12)的导电孔道(11)中,其护套(7)套住电极柱(12)。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完善电极板(1)的不带插孔柱(2)的一面上涂有一层导电的不干胶(9),不干胶的外面粘上一块保护膜(10);两条导线(4),其不带电极板(1)的端部共同处于一护套(7)之内。由于电极板(1)是用于固定在患部位置的人体皮肤上;所以既可以用粘胶皮将其粘住,也可以在电极板与皮肤接触的一面涂上不干胶(9)类;以方便使用;为了保护不干胶(9)不受污染,可反复使用;可在不干胶的表面贴上一层保护膜(10),例如透明的硬塑料膜片。在电极板(1)上的不干胶损耗或被污染后,可以拨出电极板(1),换上一片新的电极板(1);或者,在清除旧的被污染的不干胶(9)后,涂上一层新的不干胶(9)继续使用。又由于诊、治装置一般都具有两个电极,因此,可以将电极做成双导线(4)的结构;将其正、负极的电极板(1)端分开;而将它们接装置电极柱的一端同置于同一护套(7)之内;其正、负两极导线(4)分别接干插头的正、负端,以便插入电极柱上的插座上,从而使电极统一规范、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极结构示意图。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护套(5)、(7)的结构,使插件(6)、(8)被罩在绝缘护套内;因此不会由于误接电源线而造成装置损坏或人员的触电损害。又由于电极板(1)上采用不干胶(9)及护膜(10)结构,而且电极板(1)本身可以更换,所以方便了其使用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1见
图1,电极板(1)为导电橡胶片,护套(5)、(7)为绝缘硬塑料,插件(6)、(8)为铜制插脚,不干胶(9)为凝胶状导电不干胶,保护膜(10)为透明塑料片。将带有凹状护套(5)的导线(4)一端的插脚(6)沿电极插孔柱(2)方向插入插孔(3)内的孔道即构成诊、治装置的单极电极。该电极导线(4)的另一端的另一插脚(8)处于带空腔的绝缘护套(7)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2见图2,插件(6)、(8)合装为两导线(4)分别接于其正、负极的插头,共处于护套(7)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诊、治装置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板(1)的一面上带有一突起的电极插孔柱(2);在插孔柱(2)内有一沿柱方向伸延的插孔(3);导线(4)的一端有凹状护套(5),导线(4)的金属插件(6)在凹状护套(5)的空腔伸出,其伸出部分不超出护套范围;导线(4)的另一端有一中间有空腔的护套(7),导线(4)的金属插件(8)从护套(7)基部伸出,其伸出部分不超出护套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诊、治装置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板(1)的不带插孔柱(2)的一面上涂有一层导电的不干胶(9),不干胶的外面粘上一块保护膜(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诊、治装置电极,其特征在于两条导线(4),其不带电极板(1)的端部共同处于同一护套(7)之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诊、治装置电极,由于采用了电极导线两端的护套结构,避免了误接电源而造成的装置损坏或人员损害。本实用新型广泛适于各种用于人体内生物电流监测及应用电脉冲对人体患部进行电刺激治疗的装置电极之用。
文档编号A61B5/04GK2243315SQ95246280
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7日
发明者河本隆保 申请人:王满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