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27259阅读:来源:国知局
a与10b、1b与1c或1c与1d],可以依据穿入于该两相邻支架单元[1a与10b、10b与1c或1c与1d]的枢销12,在一定角度内自由摆动。
[0046]如图4、图5、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所揭示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其中位于该支架组10首节的支架单元10a,设有一衔接部13 (该衔接部可为螺孔或扣孔等),以对应地为一衔接杆43衔接,借由首节所衔接的衔接杆43,如图11、图12、图13所示,操作地将本发明以正确角度植入人体两椎体30间的预定位置[通常为海棉骨(spongy bone)区域]。
[0047]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揭示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于该支架组10末节的支架单元1d上,穿设有一索孔14,于必要时,可供穿置一绳索,以牵引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以正确角度植入人体两椎体30间的预定位置。
[0048]如图2、图4、图13所示,本发明所揭示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其中构成该支架组10的各节支架单元10a、10b、10c、10d,其与脊椎的椎体30的接触面,含有数个突齿15,以啮合与其接触的椎体30 ;上述构成该支架组10的各节支架单元10a、10b、10c、10d,亦可令其与椎体30的接触面,如图5、图6所示,形成具数个微孔的表面16,各微孔的孔径可介于10ym?500μπι间,使患者术后,新生骨组织可以渗入各微孔中,以与该支架组10的各节支架单元10a、10b、10c、1d紧密地结合,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上述具数个微孔表面16的各节支架单元10a、10b、10c、1d可借3D打印成型方式一体成型,或可借3D打印填补方式,于各节支架单元10a、1bUOcUOd的表面16上形成数个微孔,本发明并不自限其制造方式。
[0049]本发明所揭示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其中该成型弹簧20,可为线簧或板型弹簧,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其它如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本发明并不予自限。
[0050]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揭示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其中该成型弹簧,形成至少一套孔21,以供穿套枢接于两支架单元[1a与10b、10b与1c或1c与1d]间的枢轴12。上述成型弹簧20令其两端,呈自由端,界定为第一簧端22及第二簧端23,令该第一簧端22穿置于该支架组10位于首节的支架单元1a的穿孔17中,该第二簧端23穿置于该支架组10位于末节的支架单元1d的穿孔18中。
[005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所揭示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由于构成支架组10的各该支架单元10a、10b、10c、10d,平时便受该成型弹簧20所限制,而呈一特定的排列形状,在椎间融合手术植入的过程中,如图4的假想线所示,该支架组10的各节支架单元10a、10b、10c、1d可以暂时弹性地展开略呈直线排列,进而如图11所示,置入一导管40内,朝脊椎的椎体30滑行,当滑出该导管40后,各节支架单元10a、10b、1c或1d逐一因外力消失,受成型弹簧20的作用,而恢复原本“记忆的”排列形状[如C形、马蹄形或圆形],如图12所示;由于本发明的形状约略吻合人体椎体30的轮廓形状,因此可以大范围地跨置在椎体的周围[如海棉骨区域的周围],而非呈一直线的跨置在椎体30上,使患者的椎体30可以获得更大且更平衡的支撑,有效避免椎体30再此受损,并提升两椎体30间的融合效果,使融合后的两椎体30更为稳固,而显本发明的优异性及新颖性。
[0052]本发明所应用于导引椎间融合固定装置的导管40,如图7、图8所示,包括:一外管41,该外管41的前段含有一导匣411,以容许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于内滑移,另于该导匣411的前端,突设一导引板412,该导引板412可以呈弧状弯曲;一操作杆42,含有一螺杆段421,该螺杆段421螺合于该外管41的后段,并于该操作杆42径向地设有把手部422,以联动该操作杆42旋转,使该操作杆42可沿该外管41轴向位移;以及一衔接杆43,其后端轴向贯穿该操作杆42,于该衔接杆43的中段设有肩部431,抵靠于该操作杆42的前端,为该操作杆42联动位移,另于该衔接杆43的前端设有一衔接螺杆432,以螺合该支架组10位于首节支架单元1a的衔接部13。于植入手术进行时,操作者可以借由该衔接杆43衔接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使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位于该外管41的导匣411中,当旋转该操作杆42时,可以联动地推移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沿该外管41的导匣411朝椎间位移。
[0053]如图8所示,上述的导管40,其中令该导引板412的宽度W大于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的各节支架单元10a、10b、1c或1d的高度H ;于植入手术进行时,如图9所示,令该导引板412可先呈水平方向,伸入两相邻椎体30间后,如图10所示,将该外管41旋转90度,使该导引板412可将两相邻椎体30略为撑开,使本发明所揭示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可以顺利地植入于两相邻椎体30间,待植入作业完成后,移除该导管40,便可使相邻两椎体30恢复原本的间距,使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100可以紧紧的被夹置在两相邻椎体30间,不易因外力产生位移,而完成植入操作。
[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组,含有数个支架单元,令两相邻支架单元相互枢接,使两相邻的支架单元,可在一角度内自由摆动;以及 成型弹簧,连接各支架单元,使该支架组的各支架单元可被弹性地展开后,于一导管内滑移,并于滑出该导管时,各节支架单元在无外力作用下,复归呈该成型弹簧所构成的原本记忆形状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的各支架单元,分别设有枢接孔,以容许枢销穿入于两相邻支架单元间,使相互枢连的两支架单元,可以依据穿入于该两支架单元的枢销,在一定角度内自由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架组首节的支架单元,设有一衔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架组末节的支架单元,穿设有一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支架组的各节支架单元,令其与脊椎的接触面,含有数个突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支架组的各节支架单元,令其与椎体的接触面,形成具数个微孔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微孔的孔径,介于100 μ m ~ 500 μ m |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弹簧,形成至少一套孔,以供穿套枢接于两支架单元间的枢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弹簧的两端,呈自由端,界定为第一簧端及第二簧端,令该第一簧端穿置于该支架组位于首节的支架单元的穿孔中,该第二簧端穿置于该支架组位于末节的支架单元的穿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管,该外管的前段含有一导匣,以容许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于内滑移,另于该导匣的前端,突设一导引板;一操作杆,含有一螺杆段,该螺杆段螺合于该外管的后段,并于该操作杆径向地设有把手部,以联动该操作杆旋转,使该操作杆可沿该外管轴向位移;以及一衔接杆,其后端轴向贯穿该操作杆,于该衔接杆的中段设有肩部,抵靠于该操作杆的前端,为该操作杆联动位移,另于该衔接杆的前端设有一衔接螺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的宽度大于该椎间融合固定装置的各节支架单元的高度。
【专利摘要】一种记忆型的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组,含有数个支架单元,令两相邻支架单元相互枢接,使两相邻的支架单元,可在一角度内自由摆动;成型弹簧,连接各支架单元,使该支架组的各支架单元可被弹性地展开后,于一导管内滑移,并于滑出该导管时,各节支架单元在无外力作用下,复归呈该成型弹簧所构成的原本记忆形状排列。本发明使患者的椎体可以获得更大且更平衡的支撑,有效避免椎体再次受损,并提升两椎体间的融合效果,使融合后的两椎体更为稳固。
【IPC分类】A61F2-44
【公开号】CN104644291
【申请号】CN201310581513
【发明人】叶中权
【申请人】宝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