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4022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20min,取出药汁,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
[0042]实施例3
[0043]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I)称取生产所需的原料,该中药组合物各原料重量如下:白芨9克,桔梗15克,陈皮10克,紫菀10克,百部15克,杏仁12克,枳实9克,茯苓15克,诃子13克,沙参8克,桑白皮16克,甘草10克,枇杷叶20克,半夏6克,薄荷7克;
[0045](2)第一次煎煮,将原料药物放入熬煮中药用的容器中,洗净,加水淹没过药物表面5cm,浸泡30min,然后用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火煎煮25min,取出药汁,剩余药渣;
[0046](3)第二次煎煮,在所述步骤(2)剩余的药渣中加水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20min,取出药汁,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
[0047]实施例4
[0048]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I)称取生产所需的原料,该中药组合物各原料重量如下:白芨12克,桔梗20克,陈皮15克,紫菀12克,百部20克,杏仁15克,枳实15克,茯苓18克,诃子15克,沙参9克,桑白皮20克,甘草10克,枇杷叶20克,半夏15克,薄荷10克;
[0050](2)第一次煎煮,将原料药物放入熬煮中药用的容器中,洗净,加水淹没过药物表面6cm,浸泡40min,然后用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火煎煮30min,取出药汁,剩余药渣;
[0051](3)第二次煎煮,在所述步骤(2)剩余的药渣中加水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20min,取出药汁,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
[0052]实施例5
[0053]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I)称取生产所需的原料,该中药组合物各原料重量如下:白芨8克,桔梗10克,陈皮10克,紫菀5克,百部15克,杏仁6克,枳实9克,茯苓12克,诃子10克,沙参5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枇杷叶10克,半夏5克,薄荷6克;
[0055](2)第一次煎煮,将原料药物放入熬煮中药用的容器中,洗净,加水淹没过药物表面4cm,浸泡30min,然后用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火煎煮20min,取出药汁,剩余药渣;
[0056](3)第二次煎煮,在所述步骤(2)剩余的药渣中加水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15min,取出药汁,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
[0057]临床疗效总结
[0058]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观察风热咳嗽病例100例,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16?68岁。病程2?15天。
[0059]二、诊断依据
[0060]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0061]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0062]3、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0063]4、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0064]三、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天采用实施例1-5当中的任一剂,水煎两遍合并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3天为一疗程。
[0065]四、疗效标准:
[0066]1、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
[0067]2、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0068]3、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0069]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I?3个疗程,痊愈83例,好转9例,未愈8例。治愈率83%,总有效率92 %。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0070]典型病例:
[0071]黄某,女,53岁。咳嗽气粗,咯痰粘而黄,咽痛,吞咽难,有发热,微恶风寒。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咳嗽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疫愈。
[0072]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白芨8?12份,桔梗10?20份,陈皮10?15份,紫菀5?12份,百部15?20份,杏仁6?15份,枳实9?15份,茯苳12?18份,诃子10?15份,沙参5?9份,桑白皮10?20份,甘草6?10份,枇杷叶10?20份,半夏5?15份,薄荷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该中药组合物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白芨8份,桔梗17份,陈皮13份,紫菀9份,百部18份,杏仁15份,枳实10份,茯苓16份,诃子12份,沙参6份,桑白皮15份,甘草6份,枇杷叶15份,半夏10份,薄荷9份。
3.—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生产所需的原料; (2)第一次煎煮,用水浸泡原料药物,然后用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min,取出药汁,剩余药渣; (3)第二次煎煮,在所述步骤(2)剩余的药渣中加水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15?20min,取出药汁,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原料药物,加水淹没过药物表面4?6cm,浸泡时间为30?40min。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白芨8~12份,桔梗10~20份,陈皮10~15份,紫菀5~12份,百部15~20份,杏仁6~15份,枳实9~15份,茯苓12~18份,诃子10~15份,沙参5~9份,桑白皮10~20份,甘草6~10份,枇杷叶10~20份,半夏5~15份,薄荷6~10份。本发明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2%,治愈率达83%。本发明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易于掌握。
【IPC分类】A61K36-904, A61P11-14
【公开号】CN104721665
【申请号】CN201510097793
【发明人】邓新平, 聂雄, 黄庭宝, 梁志壮, 聂伊芷
【申请人】广西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