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04140阅读:来源:国知局
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海 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 子惊痫。《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纲目》:化痰软坚,清 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0017] 醋炙龟版: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主要为腹甲)的醋炙炮制品。味咸甘,性平。入 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 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瘘,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本经》:主漏下赤 白,破症瘕,痃疱,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不合。《别录》: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 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益气资智, 亦使人能食。朱震亨:补阴,主阴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续筋骨,治劳倦,四肢无力。《本草 蒙筌》:专补阴衰,善滋肾损。《纲目》: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 痈肿,烧灰敷臁疮。《医林篆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痔血,阴虚血热之症。
[0018]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 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 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 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 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 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0019]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 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擗,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药性 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 治热腹中痔痛,心腹坚胀。《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 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枳壳: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 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药性论》:治遍身风瘆,肌中如麻 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 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症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 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医学启源》:《主治秘诀》 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
[0020] 僵蚕:性辛咸,味平。功能主治: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 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瘆,丹毒,乳腺炎。《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酣, 男子阴疡病。《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男子阴痒痛,女子带下。 《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癥结,妇人乳汁不通, 崩中下血,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治头痛 胸痹,口噤牙疼,瘾瘆风瘙;烧研酒服,能溃痈破顶,又治血淋崩中。
[0021] 醋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 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癥瘕,久疟疟母。《本经》: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 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别录》:疗温疟,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药性论》:主宿食、症 块、痃癖气、冷瘕、劳瘦,下气,除骨热,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治妇人漏下五色羸瘦者。《日 华子本草》:去血气,破症结、恶血,堕胎,消疮肿并扑损瘀血,疟疾,肠痈。《本草衍义补遗》: 补阴补气。《医学入门》:主劳疟、老疟,女子经闭,小儿痢疾。《江西中药》:治软骨病。
[0022] 穿破石:味淡微苦,性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经。治风湿关节疼痛,黄疸, 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生草药性备要》:治酒顶,消蛊胀;浸酒祛 风。《本草求原》:壮筋骨,活血,理跌打。《南宁市药物志》:血通经,治淋浊,去远年瘀积、结 石。《闽东本草》:健脾益胃,舒筋活络,祛风湿,去瘀血。治腰痛、关节痛,虚劳黄肿,脾虚泄 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散瘀。治经闭。《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清热活血, 止咳祛痰,治劳伤咳血。《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湿热痹,疔疮痈肿。
[0023]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 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瘘,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 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别 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 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齄: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日 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 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 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0024] 天竺黄: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 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日华子》: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 痫痰。《开宝本草》: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本草纲 目》: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性。《本草汇言》载: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 也。李氏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第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 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 痰闭,发热气促,入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亦屡奏 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6] 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 ⑴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熟地250g、阿胶120g、黄连100g、黄芩80 g、肉桂50 g、 炒酸枣仁200 g、合欢皮150 g、柴胡100 g、枳壳100 g、天竺黄100 g、僵蚕100 g、醋鳖甲 200 g、醋炙龟板200 g、煅牡蛎200 g、穿破150 g。
[0027] (2)将熟地、柴胡、枳壳、合欢皮、僵蚕、醋鳖甲、醋炙龟板、煅牡蛎、穿破石用水提 取两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重量,煎煮1小时;将煎煮液合 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1. 15(55°C )清膏,喷雾干燥,备用; (4) 将黄连、黄芩,肉桂和新炒酸枣仁用10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提取 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备用; (5) 将阿胶、天竺黄粉碎后与步骤(2)和(3)所得到的产物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乳 糖,混匀,干压成颗粒,灌装成胶囊1000粒,每粒装0. 5g,即得。
[0028] 实施例2: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组成:熟地375g、阿胶180g、黄连150g、黄芩120g、肉桂75g、炒酸枣仁300 g、合欢 皮225 g、柴胡150 g、枳壳150 g、天竺黄150 g、僵蚕150 g、醋鳖甲300 g、醋炙龟板300 g、煅牡蛎300 g、穿破2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