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银屑病的复方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6671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复方膏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银肩病的复方膏剂。
【背景技术】
[0002] 银肩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皮肤病。目前确定银肩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多 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免疫异常性皮肤病。银肩病的复发一直以来都 是困扰银肩病患者和皮肤科医生的难题,目前仍只能通过合理的治疗试图延长缓解期以减 少其复发。预防措施也主要是被动的针对银肩病的诱发因素进行,其中常见的诱发因素有 链球菌感染、精神压力、吸烟和某些药物的影响以及外伤、饮酒还有合并疾病等等,但其具 体的预防方法很是有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银肩病的复方膏剂。
[000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银肩病的复方膏剂,它包含下述重 量配比的物质:硫磺50-100份、樟丹50-150份、青黛30-50份、脂松香20-50份、大风子油 50-100份、轻粉10-20份、冰片5-15份、儿茶50-150份、白僵蚕20-50份、白芷30-50份、 煅石膏50-100份、山慈菇15-20份、羊蹄根30-40份、大黄20-25份、皂矾20-30份、珍珠粉 15-20份、雄黄5-10份、银珠15-20份和没药15-20份。
[0005]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银肩病的复方膏剂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硫磺70 份、樟丹100份、青黛40份、脂松香30份、大风子油70份、轻粉15份、冰片10份、儿茶100 份、白僵蚕30份、白芷40份、煅石膏70份、山慈菇15份、羊蹄根35份、大黄20份、皂矾25 份、珍珠粉15份、雄黄8份、银珠15份和没药20份。
[0006] 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银肩病的复方膏剂还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五 叶薯20份、牛马藤10份、水马桑12份、过坛龙15份、红土子12份、韩信草10份、百日草10 份和地筋12份。
[0007] 本发明还提供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银肩病的复方膏剂中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包含下 述重量配比的物质:硫磺50-100份、樟丹50-150份、青黛30-50份、脂松香20-50份、大风 子油50-100份、轻粉10-20份、冰片5-15份、儿茶50-150份、白僵蚕20-50份、白芷30-50 份、煅石膏50-100份、山慈菇15-20份、羊蹄根30-40份、大黄20-25份、皂矾20-30份、珍 珠粉15-20份、雄黄5-10份、银珠15-20份和没药15-20份。
[0008]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硫磺70份、樟丹100份、青黛40 份、脂松香30份、大风子油70份、轻粉15份、冰片10份、儿茶100份、白僵蚕30份、白芷40 份、煅石膏70份、山慈菇15份、羊蹄根35份、大黄20份、皂矾25份、珍珠粉15份、雄黄8 份、银珠15份和没药20份。
[0009] 更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五叶薯20份、牛马藤10份、水 马桑12份、过坛龙15份、红土子12份、韩信草10份、百日草10份和地筋12份。
[0010]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银珠(学名:Peltophorum tonkinense)是豆科盾柱木属的 植物。
[0011] 不良反应:本品只供外用,不可内服,按说明使用无不良反应,但过量使用皮肤有 微量发热,发红反应,减量后症状消失,证明外涂使用,急性毒性甚小,使用安全。
[0012] 注意事项:忌椒、酒、鱼、虾、海鲜、牛羊肉、葱姜蒜含锌食品等。
[0013] 注明:上项忌口品种不是因药忌口,而是因病必需忌口,在治疗中能坚持忌口上项 品类,治愈速度快,成果好,不复发,治愈效率大于不忌口者,不忌口治疗者,速度缓慢,时好 时坏,常缠绵难愈,易反弹,易复发。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银肩病的复方膏剂润肤透皮,软坚散结,祛腐生新,消斑止痒。 主治用途:牛皮癣(银肩病),恶疮,顽癣,体癣,手足癣,头癣,狼疮,蛇盘疮,脓疱疮,疔疮, 痈疖,面部豆疮,湿疹,各类皮炎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
[0016] 称取硫磺70克、樟丹100克、青黛40克、脂松香30克、大风子油70克、轻粉15克、 冰片10克、儿茶100克、白僵蚕30克、白芷40克、煅石膏70克、山慈菇15克、羊蹄根35克、 大黄20克、皂矾25克、珍珠粉15克、雄黄8克、银珠15克和没药20克,粉碎,过100目筛, 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凡士林800克和液体石蜡300克,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所述的膏剂。
[0017] 实施例2:
[0018] 称取硫磺70克、樟丹100克、青黛40克、脂松香30克、大风子油70克、轻粉15 克、冰片10克、儿茶100克、白僵蚕30克、白芷40克、煅石膏70克、山慈菇15克、羊蹄根35 克、大黄20克、皂矾25克、珍珠粉15克、雄黄8克、银珠15克、没药20克、五叶薯20克、牛 马藤10克、水马桑12克、过坛龙15克、红土子12克、韩信草10克、百日草10克和地筋12 克,粉碎,过100目筛,混合均勾,然后加入凡士林800克和液体石蜡300克,搅拌均勾,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膏剂。
[0019] 实验例
[0020] 诊断标准
[0021] 参照《临床皮肤性病学》、《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外科学》1999年版、卫生 部1997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来制定如下:
[0022] ①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皮损以丘疹、斑丘疹和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为主,覆有多 层干燥银白色鳞肩,刮除鳞肩可见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有点状出血现象,基底浸润, 进行期可有同形反应。
[0023] ②皮损形态,可分为点滴状、钱币状、斑块状、地图状、混合状等多种类型。
[0024] ③自觉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0025] ④好发部位为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发于头皮者,毛发呈 束状;发于甲板(指、趾)者,可有点状凹陷,呈顶针状或甲板不平整,变黄增厚。
[0026] ⑤可有家族史。
[0027] 临床分期标准
[0028] ①进行期:发病急,新皮损多且不断有新皮损出现,旧疹不断扩大,炎症明显,可伴 瘙痒,常见同形反应。
[0029] ②静止期(稳定期):病情稳定,暂时停止发展,旧疹亦不见消退,炎症减轻,无新 发皮损。
[0030] ③消退期(退行期):皮损变薄,颜色转淡,鳞肩明显减少,直至皮损消退,留有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