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442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5小时,蒸4. 2小时,取出, 干燥,研成细末,过130目筛; (2) 取南烛子,除去杂质,焙干,研成细末,过130目筛; (3) 将芜菁花和水白蜡放入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4倍的水,煎煮42分钟,滤出药液, 药渣备用; (4) 将除肉苁蓉、南烛子、芜菁花和水白蜡外的其余10味原料药放入锅中,加入10味原 料药6. 8倍的水,煎煮50分钟,滤出药液,加入步骤(3)的药渣,再加入10味原料药5. 2倍 的水,继续煎煮4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 (5) 将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1的稠膏,加入步骤 (1)和步骤(2)所得,搅拌均匀,55°C干燥15小时,取出,粉碎成细粉,过130目筛,以55%乙 醇泛丸,制成粒径为4mm的丸粒,干燥,即得。
[0027] 典型病例三:范XX,男,25岁。4年前,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伴有寐差多梦。到医院 检查,诊为近视。尝试过多种治疗近视的方法,疗效差。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我处就诊。患者 能近怯远,查眼底可见玻璃体液化混浊,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伴有寐差多梦,舌质淡,脉弦 细。远视力检查:右眼0.5,左眼0.5。服用本实施例所得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胶囊剂, 一日两次,每次2粒,温水送服。服用两周,患者自感视力明显提高。继续服用两周,视力恢 复正常。随访视力未下降。
[0028] 实施例5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 为620g):肉苁蓉11份,白侧耳10份,骨节草12份,钩藤10份,南烛子11份,芜菁花11份, 水白蜡9份,墨旱莲12份,胡豆草11份,桔梗10. 5份,太白花10份,蔓荆子12份,马耳草 13份,血风藤12份。
[0029] 上述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肉苁蓉,除去杂质,洗净,用水泡13小时,切成约6mm的厚片,加质量分数为20% 的盐水拌匀,盐水的量为肉苁蓉重量的1/4,置密闭容器内闷润3. 5小时,蒸4. 2小时,取出, 干燥,研成细末,过130目筛; (2) 取南烛子,除去杂质,焙干,研成细末,过130目筛; (3) 将芜菁花和水白蜡放入锅中,加入两味原料药6. 4倍的水,煎煮42分钟,滤出药液, 药渣备用; (4) 将除肉苁蓉、南烛子、芜菁花和水白蜡外的其余10味原料药放入锅中,加入10味原 料药6. 8倍的水,煎煮50分钟,滤出药液,加入步骤(3)的药渣,再加入10味原料药5. 2倍 的水,继续煎煮4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 (5) 将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3的清膏,加入步骤 (1)和步骤(2)所得,搅拌均匀; (6) 向步骤(5)所得中加入蔗糖粉和淀粉,蔗糖粉和淀粉的重量比为2 :1,蔗糖粉和淀 粉的总重量为步骤(5)所得重量的3. 2倍,搅拌均匀,1号筛制粒,干燥,整粒,即得。
[0030]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肉苁蓉:基原: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药性: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 功用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沥,腰 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
[0031] 白侧耳:基原: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或根。药性:辛;苦;寒。归肺 经。功用主治:解毒消肿,清热解毒。主治肺结核,喉炎,腮腺炎,淋巴结炎,热毒疮肿,跌打 损伤。
[0032] 骨节草:基原:为蕨类植物药木贼科植物犬问荆的全草。药性:平;甘;微苦。归 肝、肺经。功用主治:疏风;明目;活血;止痛。主迎风流泪;翳膜遮睛;跌打损伤;风湿痛。
[0033] 钩藤:基原: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主要成 分:含钧藤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异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硬毛帽柱木 碱、硬毛帽柱木因碱。异钩藤、赛鸡纳碱、异赛鸡纳碱、毛帽柱木碱、去氢毛帽柱木碱、兜花木 碱及二氢兜花木碱。药性:甘,凉。归肝、心经。功用主治: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 痫瘈疯,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0034] 南烛子:基原:为杜鹃花科村物乌饭树的果实。药性:酸;甘;性平。归肝、肾、肝 经。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固精气;止泻痢。主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筋骨无力;久泄 梦遗;带下不止;久泻外痢。
[0035] 芜菁花:基原:为十字花科芸苔植物芜菁的花。药性:《纲目》:"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补肝明目,敛疮。主治虚劳目暗,久疮不愈。
[0036] 水白蜡:基原: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叶。药性:苦,凉。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 烫伤、外伤。
[0037] 墨旱莲:基原: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药性:味甘;酸;性凉。归肝、肾经。功用主 治: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 崩;漏;外伤出血。
[0038] 胡豆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药性:味苦;辛;性凉。功用主治: 疏风解表;清肝明目。主感冒头痛;风热目昏。
[0039] 桔梗:基原: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药性:苦、辛,平。归肺经。功用主治:宣肺, 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0040] 太白花:基原:为石蕊科植物石蕊的枝状体。药性:淡;性平。归肝、胃经。功用主 治:平肝明目;止血调经。主风阳上扰;头晕目眩;偏头痛;目疾;鼻衄;月经不周;白带。
[0041] 蔓荆子:基原: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药性:辛、苦,微 寒。归膀胱、肝、胃经。功用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 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0042] 马耳草:基原:为鸭拓草科鸭拓草属植物饭包草的全草。成分:全草含正二十八 醇,正三十醇,正三十二醇,豆留醇,13-谷留醇,菜油留醇以及苄基腺嘌呤等。药性: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 月中,蛇虫咬伤。
[0043] 血风藤:基原:为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或茎。药性:甘;温。归肺、脾经。功用主 治:补气血;强筋骨;舒经络。主气血虚弱;月经不调;血虚经闭;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腰肌 劳损。
[0044]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2011年3 月-2012年12月,在2所医院筛选350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175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实 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使用方法:口服,一日两次,每次12g,开水 冲服,2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增光片、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益视颗粒等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
[0045] 疗效情况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视力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 转,视力提尚5彳丁以上;好转:临床症状改善,视力提尚3彳丁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视 力提高2行以下。总有效包括治愈、显效和好转,结果如表1所示。
[0046] 表1 :本发明所得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效果验证
治疗效果:在实验组的175例患者中,治愈84例,显效58例,好转29例,无效4例,总有 效率达97. 71%。在对照组的175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65例,好转37例,无效45例, 总有效率为74. 29%。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47] 本发明以肉苁蓉、白侧耳、骨节草和钩藤等为主要原料药,制成防治近视的滋肝补 肾制剂。方中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白侧耳解毒消肿,清热解毒。骨节草疏风;明 目;活血;止痛。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南烛子补肝肾;强筋骨;固精气;止泻痢。芜菁花 补肝明目,敛疮。水白蜡清热解毒。墨旱莲补益肝肾;凉血止血。胡豆草疏风解表;清肝明 目。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太白花平肝明目;止血调经。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马耳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血风藤补气血;强筋骨;舒经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明目、补 益肝肾、疏散风热、补气血、清利头目、清热解毒、补气血、清热平肝之效,能够从根本上治疗 近视,疗效显著。
[0048]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防治近视的滋肝补肾制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 肉苁蓉9-13,白侧耳7-12,骨节草8-14,钩藤6-15,南烛子7-13,芜菁花9-14,水白蜡7-11, 墨旱莲1〇 _14,胡草8-13,結梗9-12,太白花7-14,曼荆子9 -15,马耳草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