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型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78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1相连接。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包覆层1、收容层2、透湿层3、吸收层4和导流层5中,透湿层3较收容层2长,而吸收层4较收容层2短;包覆层1为阻菌层;收容层2是由吸液树脂构成的吸收倍数为50倍的;透湿层3为聚氨酯膜;吸收层4为泡沫敷料;导流层为硅凝胶层,其上设置的导流结构51为漏斗状的孔洞即导流孔,该导流结构51的开口朝外,且外大内小(外是指靠近创面的一面),导流结构51的倾角Θ为30°。
[0026]其中,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智能调节型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以包覆卷11为基材,包覆卷11向前输送,在其路径上方设置收容机构21,收容机构21内容置有吸液树脂,收容机构21向经过其下方的包覆卷11上涂覆收容介质,并在包覆卷11上形成收容层2,再在收容层2上覆盖透湿卷31释放的透湿层3后,该半成品会依次经过吸收机构41和导流机构52,吸收机构41向透湿层3上涂覆吸收介质形成吸收层4,导流机构52则在吸收层4上涂覆导流介质,在120-200°C下烘干固化后,经打孔机6a打孔并在该半成品上导流介质上形成导流结构51,即完成导流层5的加工,再在其上覆盖保护卷8释放的保护层或保护膜,经挤压辊9挤压定型即可完成成品的加工。该种方式中,导流层5的加工包含了“涂覆”、“烘干”和“打孔”三步,一条流水线即可实现整个敷料的加工,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打孔机6a的打孔深度,既要避免打孔不穿,影响渗液的传递,又要避免打孔过深,破坏吸收层4、透湿层3的结构。
[0027]将本实施例应用于临床医疗,导流层5与皮肤直接接触,并顺势将包覆层1和透湿层3向皮肤方向推压,并使透湿层3与导流层5接触,而包覆层1则与皮肤接触,此时,吸收层4位于导流层5和透湿层3所形成的边侧封闭的空间内,而收容层2则位于透湿层3与包覆层1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
[0028]贴覆完成后,创口处的渗液首先经导流层5的导流结构51进入,该渗液在吸收层4的作用下,自动进入吸收层4,而吸收层4上的渗液则会在透湿性优于吸收层4的透湿层3作用下,自动进入透湿层3,最后进入收容层2,该收容层2作为一个储备机构将渗液吸收并汇集。
[0029]在上述渗液转移过程中,每层结构有机组合形成一个阶梯作用的敷料,贴近皮肤的导流层5为亲肤性好的硅凝胶制成,在提高敷料与皮肤创面贴合度的同时,也对创面上的渗液、泡沫进行导流入导流层5中,吸收层4采用泡沫敷料,其液体吸收性可达到10-30倍,从而赋予该吸收层4强大的吸引力,使进入导流结构51中的渗液、泡沫在该吸引力作用下快速自发的进入吸收层4,待整个吸收层4被渗液、泡沫润湿后,透湿性良好的透湿层3吸收渗液,大量的渗液经由吸液性强大的收容层2作用下,自透湿层3转入收容层2,收容层2具有极大的吸收倍率,相对于正常的大渗液量而言,完全可以将渗液容纳,包覆层1则将收容层2外侧封闭,避免渗液自收容层2溢出;上述敷料结构中,由外而内相互配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动力路径,并使渗液、泡沫随着该动力路径自发的自创面流向收容层,自动调整贴覆创面湿度,使创面最大程度的保持干燥,避免了渗液在创面滞留所引起的创面发白、溃烂等问题。
[0030]其中,导流层5上设置导流结构51,该导流结构51为外大内小的漏斗状结构,渗液、泡沫与导流层5接触过程中,朝外的开口面积较大的一面与创面接触,朝内的开口面积较小的一面则与泡沫和渗液接触,并在吸收层4的作用下快速由导流层5转入吸收层4,避免了渗液在导流层5表面滞留所引起的反渗透现象,漏斗状外大内小的导流结构51构成了渗液的第一道保液屏障;长度分布上,透湿层3较吸收层4大,确保了导流层5、吸收层4过来的渗液可以充分完全的被透湿层3所吸收,收容层2虽然也较透湿层3小,但收容层2与包覆层1形成封闭空间,确保收容层2吸液的同时,将渗液保留在该封闭空间内,为收容层2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吸纳渗液,避免了吸液不及时所引起的漏液现象,透湿层3、收容层2和包覆层1所构成的封闭空间形成渗液的第二道保液屏障;而贴覆完毕后,包覆层1处于最外层,其不仅发挥了阻菌作用,其两端可固定于创面附件的皮肤上,皮肤与包覆层1形成第二个封闭空间,并构成渗液的第三道保液屏障,三道屏障共同作用,确保了保液、吸液的同步尚效进行。
[0031]在吸液过程中,透湿层3在未吸液之前的透湿性为3000-15000g/m2*24h,随着吸收层4吸收液体后,一部分液体透过吸收层4被透湿层3吸收,此时,透湿层3透湿性增加到15000-50000g/m2*24h。
[0032]将本申请技术方案应用于临床手术或创面修复,整体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液、保液性能,且吸收倍率高,渗液传导性好,可满足大渗液量的需求,确保创面无或仅有极少量渗液的残留,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修复。
[0033]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由包覆层1、收容层2、透湿层3、吸收层4和导流层5构成,收容层2位于包覆层1上,透湿层3位于收容层2上,吸收层4位于透湿层3上,导流层5则贴覆于吸收层4上,导流层5上设置有多个导流结构51,且导流层5的两端与包覆层1相连接;包覆层1、收容层2、透湿层3、吸收层4和导流层5中,透湿层3较收容层2长,而吸收层4较收容层2短;包覆层1为发泡层,该发泡层采用发泡膜;收容层2是由吸液纤维素绒毛浆构成,其吸收倍数为70-80倍;透湿层3为聚氨酯膜,透湿层3上设置微孔结构,开孔率为10-15% ;吸收层4为海绵结构;导流层5为硅凝胶层,其上设置的导流结构51为漏斗状的导流孔,该导流结构51的开口朝外,且外大内小(外是指靠近创面的一面),导流结构51的倾角Θ为25°。
[0034]收容层2的吸液性在70-80倍,为整个敷料提供了有力的容纳量,不仅适用于常规渗液量,对应较大创口渗液量同样使用,这是满足大渗液量使用需求的前提;透湿层3在未吸液之前的透湿性为3000-15000g/m2*24h,随着吸收层4吸收液体后,一部分液体透过吸收层4被透湿层3吸收,而本实施例的透湿层3具有吸液后可变形且透湿性随吸液量增大而增大的优势,且透湿层3上设置的微孔结构形成毛细效应,可显著增加透湿层3的吸液能力,其透湿性可增加到30000-50000g/ m2*24h ;吸收层4采用海绵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吸收层15-20倍的液体吸收性,吸收层4、透湿层3、收容层2形成一个完善的具有单一方向的渗液动力路径,很好的实现了吸收倍率的提高。
[0035]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由包覆层1、收容层2、透湿层3、吸收层4和导流层5构成,收容层2位于包覆层1上,透湿层3位于收容层2上,吸收层4位于透湿层3上,导流层5则贴覆于吸收层4上,导流层5上设置有多个导流结构51,且导流层5的两端与包覆层1相连接;包覆层1、收容层2、透湿层3、吸收层4和导流层5中,透湿层3较收容层2长,而吸收层4较收容层2短;包覆层1为发泡层,该发泡层采用发泡PU膜;收容层2是由丙烯酸纤维构成,其吸收倍数为75-88倍;透湿层3为聚氨酯膜,透湿层3上设置微孔结构,开孔率为10-15% ;吸收层4为泡沫敷料;导流层5为硅凝胶层,其上设置的导流结构51为漏斗状的导流槽,该导流结构51的开口朝外,且外大内小(外是指靠近创面的一面),导流结构51的倾角Θ为15°。
[0036]收容层2的吸液性在75-88倍,为整个敷料提供了有力的容纳量,不仅适用于常规渗液量,对应较大创口渗液量同样使用,这是满足大渗液量使用需求的前提;透湿层3在未吸液之前的透湿性为3000-15000g/m2*24h,随着吸收层4吸收液体后,一部分液体透过吸收层4被透湿层3吸收,而本实施例的透湿层3具有吸液后可变形且透湿性随吸液量增大而增大的优势,且透湿层3上设置的微孔结构形成毛细效应,可显著增加透湿层3的吸液能力,其透湿性可增加到30000-50000g/ m2*24h ;吸收层4采用海绵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吸收层15-20倍的液体吸收性,吸收层4、透湿层3、收容层2形成一个完善的具有单一方向的渗液动力路径,很好的实现了吸收倍率的提高。
[0037]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由包覆层1、收容层2、透湿层3、吸收层4和导流层5构成,收容层2位于包覆层1上,透湿层3位于收容层2上,吸收层4位于透湿层3上,导流层5则贴覆于吸收层4上,导流层5上设置有多个导流结构51,且导流层5的两端与包覆层1相连接;包覆层1、收容层2、透湿层3、吸收层4和导流层5中,透湿层3较收容层2长,而吸收层4较收容层2短;包覆层1为发泡层,该发泡层采用发泡PU膜;收容层2是由纤维素绒毛浆与丙烯酸纤维1:1复合形成的双组分层,其吸收倍数为120-180倍;透湿层3为聚氨酯膜,透湿层3上设置微孔结构,开孔率为20-25% ;吸收层4为泡沫敷料;导流层5为硅凝胶层,其上设置的导流结构51为漏斗状的导流槽,该导流结构51的开口朝外,且外大内小(外是指靠近创面的一面),导流结构51的倾角Θ为10°。
[0038]收容层2的吸液性在120-18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