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513106阅读:来源:国知局
(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 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3g的药丸。
[0060]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2粒,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0061] 实施例2
[006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3] 凤尾草74~85份黄精70~82份枸骨叶65~78份白紫草62~75份 石莽草58~70份麦冬55~67份金钱草53~65份墨旱莲50~62份 响铃草46~58份石斛43~53份三白草40~50份山萸肉38~46份 车前草35~43份石韦32~40份斑叶兰30~37份木通根26~34份 黑芝麻23~30份川号20~26份金丝梅18~23份决明子15~20份 :女東子11~17.份甘韋:~14份:山_:离舆5~1:0:份_玉味子3:~7
[0064]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5] 实施例3
[0066]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7] 凤尾草80份黄精76份枸骨叶72份白紫草69份 石莽草65份麦冬62份金钱草59份墨旱莲56份 响铃草52份石斛48份三白草45份山萸肉42份 车前草39份石韦36份斑叶兰33份木通根30份 黑芝麻27份川芎23份金丝梅20份决明子17份 女贞子14份甘草11份山莴夢8份五味子5份。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8] 临床资料:
[0069] 1、病例选择
[0070] 选择我院确诊的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74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 组。治疗组37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3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5. 6岁,病程最短 者1个月,最长者2年,平均0. 8年。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5例,年龄21~ 57岁,平均年龄44. 3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2. 1年,平均0. 9年。两组资历基本一 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71] 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日2次每次2粒,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 月艮,15天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对照组根据诊断出的慢性肾盂肾炎的症状,对症予以 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菌消炎治疗。
[0072] 3、疗效判定:
[0073] (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尿菌阴性,随访6个月无复发。
[0074] (2)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尿常规检查接近正常,尿菌阴性。
[0075] (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0076] 4、结果
[0077] 治疗组中治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治愈率62. 2%,总有效率91. 9%。
[0078] 对照组中治愈19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治愈率51. 4%,总有效率86. 5%。
[0079]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0] 典型病例举例:
[0081] 1、孙XX,女,45岁。该患者曾做胆囊手术,因插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后偶有发 作,近几个月因工作加班多,身体劳累,时常出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头晕、腰酸等症状,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缓解,但近两周上述症状又时有复发,来院检查,确诊为肝肾阴虚型慢 性肾盂肾炎,经服用本发明中药3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尿菌阴 性,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已痊愈。
[0082] 2、何X X,女,58岁。患者近半年来有口干唇燥、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 症状,其舌红少全苔,脉沉细,诊断为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经服用本发明中药3个疗 程后,上述症状完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尿菌阴性,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已痊愈。
[0083] 由于慢性肾盂肾炎易反复发作,肾脏炎症和修复过程交替进行,结缔组织增生和 瘢痕形成,局部血运差,抗生素不易进入病灶,常需加大抗生素用量,但抗生素治疗虽可暂 时缓解症状,但常不彻底,易复发,治疗效果不理想。本发明中药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方中女 贞子、枸骨叶、山萸肉、黑芝麻、墨旱莲、响铃草可补益肝肾;方中五味子、斑叶兰、木通根、川 芎、黄精可补肾益气、行气活血;方中黄精、麦冬、石斛、白紫草可清热养阴;方中三白草、山 莴笋、金丝梅、决明子、石韦、凤尾草、石莽草、车前草、金钱草等中药可清热利湿、利水通淋、 解毒消肿;方中甘草可调和诸药;方中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养阴益气、行气活血、清热 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标本兼治,可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肝肾功能,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 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治愈率较高。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 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凤尾草70~88份黄精66~86份枸骨叶62~82份白紫草58~78份 石莽草55~74份麦冬52~70份金钱草50~68份墨旱莲46~65份 响铃草43~61份石解40~57份二白草37~53份山英肉35~50份 车前草32~47份石韦29~44份斑叶兰26~40份木通根23~37份 黑芝麻20~33份川芎18~30份金丝梅15~26份决明子12~23份 女贞子9~20份甘草6~16份山萬舆4~12份五味子2~9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凤尾草74~85份黄精70~82份枸骨叶65~78份白紫草62~75份 石莽草58~70份麦冬55~67份金钱草53~65份墨旱莲50~62份 响铃草46~58份石解43~53份二白草40~50份山英肉38~46份 车前草35~43份石韦32~40份斑叶兰30~37份木通根26~34份 黑芝麻23~30份川芎20~26份金丝梅18~23份决明子15~20份 女贞子11~17份甘草8~14份山萬舆5~10份五味子3~7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凤尾草80份黄精76份枸骨叶72份白紫草69份 石莽草65份麦冬62份金钱草59份墨旱莲56份 响铃草52份石斛48份三白草45份山萸肉42份 车前草39份石韦36份斑叶兰33份木通根30份 黑芝麻27份川芎23份金丝梅20份决明子17份 女贞子14份甘草11份山萬舆8份五味子5份。4. 一种用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 艺步骤: (1) 将凤尾草、黄精、白紫草、石莽草、麦冬、墨旱莲、响铃草、石斛、三白草、山萸肉、车前 草、石韦、黑芝麻、金丝梅、女贞子、山莴笋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 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 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 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 将枸骨叶、金钱草、斑叶兰、木通根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 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 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0~ 1. 20的稠膏,备用; (3) 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 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 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 备用; (5) 取净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黄 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 将五味子粉碎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 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中所得 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3g的药丸。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凤尾草、黄精、枸骨叶、白紫草、石莽草、麦冬、金钱草、墨旱莲、响铃草、石斛、三白草、山萸肉、车前草、石韦、斑叶兰、木通根、黑芝麻、川芎、金丝梅、决明子、女贞子、甘草、山莴笋、五味子。本发明选用药材的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补益肝肾、养阴益气、行气活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盂肾炎治愈率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IPC分类】A61K36/8984, A61P13/12, A61K9/20
【公开号】CN105267696
【申请号】CN201510814981
【发明人】孙秀梅, 迟延伟
【申请人】孙秀梅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