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病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_3

文档序号:9605534阅读:来源:国知局
0、薄荷油0. 6g、月桂氮卓酮1. 5g,置于250毫升烧杯中,缓慢搅拌至完全溶 解,获得组合物A,待用;
[0059] 称取苦参提取物1. 0g、甘草提取物0· 3g、EDTA0. 05g、卡波姆0· 8g、黄原胶0· 3g,置 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纯净水168. 0g,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滴加5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值至6. 5,获得组合物B;所述苦参提取物含量以氧化苦参碱计,甘草提取物含量以甘草 次酸计。
[0060] 在搅拌条件下,将组合物B缓慢加入组合物A中,继续搅拌至完全混合为止,获得 本发明组合物乳液剂样品。
[0061 ] 实施例5酊剂样品制备
[0062] 在室温(25±5°C)条件下,称取茶树油5.0g、95%乙醇100.0g、甘油5.0g、5.0g吐 温80、乳酸薄荷酯1. 0g、月桂氮卓酮1. 5g,置于250毫升烧杯中,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 组合物A,待用;
[0063] 称取苦参提取物1. 0g、甘草提取物0. 3g、EDTA0. 05g,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纯 净水81. 0g,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滴加5%乳酸溶液,调节pH值至6. 5,获得组合物B;所述 苦参提取物含量以苦参碱计,甘草提取物含量以甘草酸计。
[0064] 在搅拌条件下,将组合物B缓慢加入组合物A中,继续搅拌至完全混合溶液澄清为 止,定容,获得本发明组合物酊剂样品。
[0065] 实施例6乳液剂样品制备
[0066] 在室温(25±5°C)条件下,称取茶树油10. 0g、丙二醇30. 0g、甘草提取物0· 4g、 5. 0g吐温80、2. 0g司盘80、薄荷油0. 6g、维生素El. 5g,置于250毫升烧杯中,缓慢搅拌至 完全溶解,获得组合物A,待用;
[0067] 称取苦参提取物1. 5g、卡拉胶1. 0g,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纯净水142. 0g,缓 慢搅拌至完全溶解,滴加5 %乳酸溶液,调节pH值至6. 5,获得组合物B;所述苦参提取物含 量以苦参碱计,甘草提取物含量以甘草次酸计。
[0068] 在搅拌条件下,将组合物B缓慢加入组合物A中,继续搅拌至乳化完全为止,获得 本发明组合物乳液剂样品。
[0069] 试验例1抑菌实验
[0070] 根据本发明产品特点及国家消毒产品的技术标准,实验选用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和 浸渍实验。
[0071]菌株:选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ATCC8099)、金黄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ATCC10231)、铜 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15442)。
[0072] ①实验用微生物菌种:
[0073] 培养基:细菌液体培养基、细菌固体培养基、沙堡液体培养基和沙堡固体培养基。 细菌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的培养,沙堡培养基用于白色念珠菌的培养。
[0074] (一)最小抑菌浓度测定一MIC:(营养肉汤稀释法)
[0075] 采用实施例1的水剂样品作为供试样品。
[0076] 将不同浓度抑菌剂混合溶解于培养基中,然后接种细菌,通过细菌生长与否,确定 抑菌剂抑制受试菌生长的最小浓度(MIC)。本方法适用于可溶性产品。
[0077] 实验步骤:
[0078] 制备细菌悬液;
[0079] 将抑菌液用蒸馏水做对倍系列稀释成不同浓度的受试液,各取2. 5ml受试液加入 2. 5ml双倍浓度的培养基试管中;以不含抑菌成分的溶剂2. 5ml加入2. 5ml双倍浓度的培 养基试管中(溶剂对照);取0.lml含108cfu/ml的细菌悬液接种于以上试管中,作为实 验组样本;取0.lml含108cfu/ml的细菌悬液接种于不含抑菌剂的试管,作为阳性对照;取 0.lml含108cfu/ml的细菌悬液接种于溶剂对照试管,作为溶剂对照;取2支培养基作为阴 性对照;
[0080] 将样品组、对照组放置于37°C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其结果见表1和表2。
[0081] 评判规定:
[0082] 阳性对照细菌生长,阴性对照不生长,实验组无细菌生长的最高稀释度所对应的 抑菌剂浓度,为该样品对受试菌的MIC。
[0083] 结果:根据样品配方特性,我们选择了样品原液、样品二倍稀释液和样品四倍稀释 液3个试样。
[0084] 表1 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
[0085]
[0086] 表2 48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
[0087]
[0088] 阳性对照生长,而阴性对照不生长,根据判定规则,实施例1水剂样品的最小抑菌 浓度为样品二倍稀释液。
[0089] (二)浸渍实验
[0090] 将试样和对照织物分别放入三角瓶,用含培养基的实验菌液接种于样品和对照织 物上,经培养,分别将培养前后试样上的细菌洗下,测定细菌数量,可计算出试样上细菌减 少的百分率。该方法使用于可溶出性的织物。
[0091] 试样的制备:
[0092] 距布边10cm以上,离布端1cm以上,剪直径5cm的圆形试样及对照织物若干,取若 干份试样和对照织物分别装于三角瓶,盖好瓶口,121°C15分钟灭菌备用。织物选用无纺 布。
[0093] 用双倍培养基和等体积的实施例1水剂样品混合,取1ml滴加到无菌的织物上,干 燥后可用。所用试样实际为实施例1水剂样品的二倍稀释液。
[0094] 实验步骤:
[0095] 分别取1ml菌悬液加在3个三角瓶的织物上,均匀分布,且不留残液,封口防蒸发; 分别在1个试样和对照织物的三角瓶中加50mlPBS,剧烈摇晃1分钟洗涤细菌,取lml做10 倍系列稀释,并接种平皿,作为"〇"接触时间样品和对照织物上的细菌数;阴性对照试样不 接种菌悬液,"0"接触时间加入50mlPBS,剧烈摇晃1分钟,接种平皿;阳性对照取装有织物 的三角瓶,接种lml菌悬液,37°C培养20+2小时,加50mlPBS,剧烈摇晃1分钟,取lml做 10?首系列稀释,并接种平皿;
[0096] 实验组取装有试样和织物的三角瓶,接种lml菌悬液,37°C培养20+2小时,加50ml PBS,剧烈摇晃1分钟,取lml做10倍系列稀释,并接种平皿;将各组平皿放入37°C培养箱, 48小时后计数,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0097] 实验平行重复3次。
[0098] 结果计算:
[0099] 抑菌率(% ) =[(BorCor(B+C/2))-AV(BorCor(B+C/2))xl00
[0100] A:实验组细菌数;B: "〇"接触时间试样细菌数;C: "〇"接触时间对照织物细菌数
[0101] 注:B、C差别较大,取大;B、C相差不大,取平均。
[0102] 评判规则:1)"0"接触时间对照组的菌落应在1000~5000cfu/ml;2)阴性对照 应无细菌生长,阳性对照应比"0"接触时间菌落数明显多;3)各次实验的抑菌率均彡50%, 方可确认该样片有抑菌作用。
[0103] 实验结果:
[0104] 1) "0"接触时间对照组和试样组的菌落: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根据规则1,白色念珠菌浓度偏低,结果会偏高;而大肠杆菌的浓度偏高,其结果会偏低;
[0105] 2)阴性对照无生长;
[0106] 3)阳性对照菌落无法记数,其数目明显比"0"接触时间菌落数要多;
[0107] 4)根据计算,实施例1水剂样品的二倍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 念珠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0%、73%、和63%以上。白色念珠菌浓度偏低,将导致结果偏高, 因此对白色念珠菌的实际抑制率会有所下降。不过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实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