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置眼内透镜的装置及折迭眼内透镜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7126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射器。
[0095]注射器是一种具有套筒状壳体1和壳体1中可轴向移动的柱塞9的操作工具。弹性推杆优选放置在柱塞9上。凹槽,例如狭槽,优选形成在壳体的套筒中,以装载透镜载体,SP本文所述的匣3。透镜载体或匣3具有优选圆柱形的装载通道39,其轴向连接注射器喷嘴11,朝尖端(透镜载体的末端)方向逐渐变细。透镜载体或匣3插入和夹持于注射器壳体1,使得柱塞9与所述装载通道对齐。推进时,柱塞9穿过装载通道39并将透镜推出注射器喷嘴11。
[0096]匣3具有前端5和后端7,插入到注射器1后,柱塞9可以从后端7在匣3和通过匣3推向匣3的前端5,并进一步进入注射套管11。
[0097]匣3包括两个半壳13和15,它们由第一接合点29以铰接的方式互相连接。两个半壳13和15特别形成断开的圆柱并纵向铰接在一起。以铰接方式互相连接的两个半壳13和15共同形成双半壳。每个半壳13,15内侧包括带有内表面17或19的开放半槽。内表面17和19共同形成装载表面20。第一边缘21和第二边缘23纵向地限制装载表面20。换言之:每个半壳13,15背离第一接合点29的一侧包括边缘21或23。每一边缘21,23上都有利地设置翼25,27。半壳13和15由第一接合点29以铰接的方式纵向互相连接,第一接合点29在功能上设计成铰链或薄膜铰链等。两个半壳13和15从而并置,使得两个半壳13和15的内表面17和19彼此邻接,特别是在纵向方向彼此相邻(或由第一接合点29从一个传到另一个),并形成共同的装载表面20。纵向或纵向侧在此是指沿半槽的延伸或定位方向一致的方向。匣3可凭借第一接合点29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在打开位置(图1和2),所述两个半壳13和15形成装载表面20,其上可装载眼内透镜33,且其上可选地没有张力地储存透镜。透镜33因此位于纵向边缘21,23之间,优选在导向结构上,所述导向结构在此包括,例如,滑轨35,37。闭合时,两个半壳13和15的翼25和27彼此接近,放置在装载表面20的人工眼内透镜33被抓紧和折迭。在闭合位置(图3和4),两个半壳13和15共同形成封闭的通道,也就是上述的装载通道39,其用于保持透镜33处于折迭状态,为注入眼睛作好准备。
[0098]眼内透镜33大致包括光学透镜主体41和一个或多个襻43,优选第一和第二襻43,431图5a,5b),通常以螺旋方式(特别是螺旋地向同一方向)从所述透镜的平面从透镜主体41周边弹性延伸。为了避免透镜33,特别是其襻43,在半壳闭合时被夹紧,匣3根据本发明配备有覆盖元件45。
[0099]覆盖元件45可移动地,特别是可换置或可折迭地(类似单扉弹簧门)设置或固定在第一半壳13的纵向边缘21。覆盖元件45有利地形成为覆盖板,特别是平坦、刚硬的覆盖板。在匣3的打开位置,覆盖元件45从第一半壳13的纵向边缘21跨越装载表面20到第二半壳15的纵向边缘23。
[0100]覆盖元件45有利地由第二接合点47可移动地固定在第一半壳13的纵向边缘21。所述第二接合点47功能上有利地是铰链,特别是薄膜铰链,并形成为弯曲的凹槽或接缝区。[0101 ]第一和第二接合点29和47的旋转轴优选彼此平行对齐。
[0102]由于重力和/或第二接合点47的弹簧力,覆盖元件45朝向纵向边缘23闭合。由于覆盖元件45是自支撑的(即具有足够的刚性),匣3在打开位置时于第一半壳13、第二半壳15及覆盖元件45之间形成覆盖室46。第二接合点47优选设置在从第一半壳13纵向边缘21突出的带49上。在相反侧,即第二半壳15的纵向边缘23,第二突出带51优选地形成,在匣3打开时当作覆盖元件45的支撑件。带49和51同样功能上有利地弯曲,并可选地形成锥形端部或锥形纵向侧。带49的优选锥形端部或优选锥形纵向侧功能上有利地连接到薄膜铰链。带49,51的曲度特别是沿其长度的拱曲。带49,51的曲度形成使得两条带在匣3闭合后彼此形成一个半圆形突出部,延伸到闭合的装载通道39。带49,51在内表面17,19的纵向延伸在各自的纵向边缘21,23形成与相应内表面17,19相反的表面,其中,一种内凹口53,55在各自的纵向边缘21,23形成(图3)。凹口 53和55与滑轨35和37可当作引导系统互相作用,用于引入透镜33。带49,51可连续(如图所示)或不连续(未在附图示出)地在纵向方向形成。引导系统功能上有利地设计成与半壳13,15的纵向延伸平行。
[0103]在室外部,所述带49优选形成有凹弯曲槽。弯曲槽特别包括沿第一半壳13纵向方向的线性位移,因此造成材料的可弯曲性。覆盖元件45从而可以铰接的方式朝向第一翼25折迭。弯曲槽特别用作薄膜铰链。
[0104]在室外部,所述带51优选设置有凹槽56。在相应配置的覆盖元件45自由端58中,覆盖元件45的自由端58可与该凹槽56啮合。凹槽56和自由端58的形成使按压(即用手致动)两翼25,27闭合时,覆盖元件45或其自由端58被推出凹槽56外并且沿翼面28滑动。为此,覆盖元件45的自由端58功能上有利地朝室内侧配备锥形凸曲线60,优选具有珠状接缝62的端部。带51因此形成一种具有卡合凹槽56的覆盖元件支撑件63。
[0105]如果覆盖元件45相对于半壳或其内表面17,19沿纵向方向缩短了,装载表面20的自由或无盖部分57可当作放置透镜33的位置,在所述透镜33沿覆盖元件45下的装载表面20被推进前,其上可放置透镜33,例如用手。
[0106]为了使已从放置透镜的自由或无盖部分57被推入覆盖室46的透镜33不从匣3前端面5移离,覆盖元件45配有档块59。档块59也用来使末端的襻应用于透镜的光学主体。档块59优选应用在匣前端面5上或其附近,即接近匣的位置。匣打开时(特别是覆盖元件45的自由端位于第二边缘23或在第二带51时),档块59可以形成为隆凸,从覆盖元件的平面突出至内表面侧(即内表面17,19上)。
[0107]功能上有利的是,第二翼27包括一个导向件,例如在匣端面的轨道或凹槽61,当匣3闭合,覆盖元件45沿第二翼被引导从装载通道39移出时,档块59可在轨道或凹槽61中或沿其滑动。
[0108]在半壳13,15的纵向方向,所述第二半壳15的翼27的直径优选大致相当于覆盖元件45的直径,或超过覆盖元件45的直径。
[0109]覆盖元件45可选包括开口 64,优选位于覆盖元件45的前部区域和可选地位于相对所述第二内表面19或抵接第二边缘23的覆盖元件45区域。在纵向方向,所述开口64功能上有利地以小于透镜主体41直径一半,优选小于三分之一的直径距离,与匣3的前端面5或档块59隔开。
[0110]通过该开口64,透镜的润滑液可被引入,特别是匣3的前部,即透镜33前方,和注射器喷嘴11因此亦充满润滑液。可以在例如透镜已被推入覆盖元件45下面后引入润滑液体。
[0111]覆盖元件45相对于半壳13,15纵向方向在匣的后部缩短,优选缩短和形成阶梯(图1和图6-8)。具体地,覆盖元件45相对于半壳13,15在覆盖元件的后方区域65缩短,其中主要是相对第二内表面19或-换句话说-抵接第二边缘23的位置缩短。在相对内表面17或-换句话说-抵接第一边缘21的覆盖元件45的后方区域67,覆盖元件45同样可相对于半壳13,15缩短,然而并不一定是这样。在第一内表面17上方的所述后方区域67,覆盖元件45优选比在第二内表面19上方的后方区域65缩短较小。具体地,邻近覆盖元件自由端的覆盖元件后方区域65相对于匣3的长度比邻近第二接合点47的后方区域67更强烈地缩短。由于上述缩短结构,只具有单边的凹槽可以在覆盖元件45的后部形成,其中注射器的柱塞9可推至止档69因而达至插入的透镜33,必要时达至透镜主体41而无需升起或以其它方式移动所述覆盖元件45。覆盖元件后方区域67宽度的尺寸使得匣3在闭合过程中,覆盖元件区域67滑过已经预先推至凹槽止档69的柱塞9,而不使覆盖元件45的自由端71(特别是接缝62)失去与翼的接触(特别是翼的内侧)。
[0112]在另一实施例(图10)中,覆盖元件45'相对于半壳13,15可如图所示沿纵向方向在匣的后部缩短,其后部中心具有槽或槽状凹部。在该凹槽,注射器的柱塞可推至止档,因而达至插入的透镜,必要时达至透镜主体41,而无需升起或以其它方式移动所述覆盖元件45。凹槽功能上有利地大约为1至3毫米,优选1.5至2.5毫米宽。
[0113]在匣3的闭合位置(图3),覆盖元件45大致位于覆盖室46形成的封闭装载通道39外,优选在翼25,27之间。一个闭合结构73,特别是啪扣,在翼25,27上形成。
[0114]柱塞装置75在半壳15形成。这种柱塞装置75用于插入到注射器壳体1的开口。例如,带有倒钩的弹簧钩77,77^充当封阻物。因此,在匣3插入到注射器壳体1后,建立了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固定连接。
[0115]图6至9所示的注射器大致包括注射器壳体1和在其中可换置的活塞9,用于输送和弹出透镜33。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匣3和可选的注射器喷嘴11表示为在注射器壳体1上分开使用的部分,但是它们也可形成为一个部件。图6和图7示出了注射器壳体1中带有匣3的注射器,透镜33放置于匣中(图中只可见透镜33的后襻43)。柱塞9安装在注射器喷嘴壳体内的起始位置(在图6中不可见),优选锁定,使其不干扰匣3的插入。在匣3(近侧)的后端7,即半壳13,15,斜面78,78'可选地沿周边的内表面17,19形成,所述斜面用于引入柱塞9。图8中,可见柱塞9处于一个被局部推入注射器的位置。在该被局部推入的位置时,柱塞9推入到覆盖元件45的后缘或止档69。在该柱塞9的位置,透镜33可选地与前部和后部襻43',43按压在一起。透镜33和襻43',43因此被定位在覆盖元件45下的覆盖室46;即襻不朝任何方向突出,透镜33的轴向移动一方面由档块59防止,另一方面则由柱塞9防止。柱塞9可选地被锁定在注射器壳体1中。因此,可能的是,注射器在工厂或已经设置有透镜33以供使用,例如,干燥储存的透镜便可以这样处理。因此,操作前,外科医生或其助手只需要闭上匣,使第一翼25向第二翼27移动,以便折迭透镜33和将覆盖元件45推出通道46 (或移出装载通道39)。
[01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匣的覆盖元件45两侧具有档块(特别是匣前端面上或其附近,或后端面上或其附近)。档块因此优选位于覆盖元件本身上,其中相对于所述匣的方向,其中一档块功能上有利地设置在前缘,另一档块在覆盖元件的后缘。这允许例如透镜储存在匣中(即预装载透镜)。这样的预装载透镜可选地储存在充满无菌液体的容器,使得透镜不能由此掉出匣。打开容器后,匣从此容器中取出,并插入到注射器壳体1。同样,在此,匣可以闭上(如上所述),其中覆盖元件45与档块被横向地推出通道46(或移出装载通道39)。
[0117]如果是局部推入柱塞9的情况,具有透镜主体41和襻43,43,的透镜33被定位在覆盖元件45下,匣3可有利地闭上,而在闭合过程中不会在边缘21和23或匣的翼25和27之间夹紧透镜主体41或襻43,43\匣的闭合过程具体如下:匣3的翼25,27优选用手合在一起。覆盖元件45因此从其在边缘23的锁定位置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