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52390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由于食物结构改变,饮食太丰,过量饮酒造成的常见的风湿病 之一,会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痛风(急性痛风性 关节炎),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形成发作为主,兼有不 同程度的骨质受损,多累及肾脏,患者中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甚 至出现尿毒症,临床上检测主要是病人血尿酸、尿尿酸偏高。此病好发于30岁以上青壮年, 男性高发于女性,主要诱因是食物结构改变,饮食太丰,过量饮酒造成日益增多的血尿酸、 尿尿酸增高,尿酸钠盐结晶引起炎症,人体白细胞吞噬尿酸钠盐结晶释放趋化因子,最后沉 积在肾脏,直导致肾衰。
[0003] 本病主要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 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或有偏胜,临床表现亦不同,风邪偏胜者 为行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其性凝滞, 故关节疼痛有定位;湿邪偏胜者为着痹,湿性重着粘腻,故关节肌肉麻木重着肿胀;热偏胜 者为热痹,经络蓄热,故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痹证初起属实证,久则正虚邪实,虚实 挟杂。痹证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痹证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血脉瘀阻, 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浊痹阻经络,出现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瘀斑、结节,屈伸不利等证。二 是病久气血耗伤,呈现气血双亏或肝肾亏损的证候。三是痹证不愈,由经络及脏腑,出现脏 腑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疗效确切 且无毒性作用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所述 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咸虾花、蛇婆子、大豆黄卷、通花根、石龙芮子、甲香、鸭脚艾、木棉 皮、白饭树根、腰骨藤、狗脚草根、跌打老、黄荆根、仙掌子、橹罟子、红楠皮、鸡肾参、石蜈蚣 和粽粑叶。
[0006]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咸虾花10~25份、蛇婆子 20~30份、大豆黄卷15~25份、通花根10~20份、石龙芮子15~30份、甲香15~25份、鸭脚艾 30~40份、木棉皮25~35份、白饭树根5~15份、腰骨藤10~20份、狗脚草根25~35份、跌打 老15~25份、黄荆根15~30份、仙掌子10~25份、橹罟子5~15份、红楠皮30~40份、鸡肾参 20~30份、石蜈蚣15~25份和粽粑叶20~30份。
[0007]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咸虾花15~20 份、蛇婆子25~30份、大豆黄卷20~25份、通花根10~15份、石龙芮子25~30份、甲香15~20 份、鸭脚艾35~40份、木棉皮25~30份、白饭树根5~10份、腰骨藤15~20份、狗脚草根25~ 30份、跌打老15~20份、黄荆根25~30份、仙掌子15~20份、橹罟子10~15份、红楠皮30~35 份、鸡肾参20~25份、石蜈蚣20~25份和粽粑叶25~30份。
[0008]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咸虾花16份、蛇 婆子29份、大豆黄卷21份、通花根15份、石龙芮子26份、甲香19份、鸭脚艾36份、木棉皮28份、 白饭树根7份、腰骨藤20份、狗脚草根26份、跌打老16份、黄荆根28份、仙掌子16份、橹罟子15 份、红楠皮35份、鸡肾参21份、石蜈蚣25份和粽粑叶26份。
[0009]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砂锅中炒40~60分钟,用粉碎机粉碎成 细末,过筛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0011] 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4~7倍的醇浓度为75~85 %的乙醇, 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过滤获得醇提液,醇提液减压浓缩,回收至无 醇味;过滤获得的药渣再每次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5倍的蒸馏水,每次煎煮1~3小时,煎 煮2~3次,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得水提液,水提液减压浓缩,与前面获得的醇提液的浓缩液 混合,进一步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干燥,获得干膏;将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 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0012]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微晶纤维素、 0.05~0.15倍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 质量0.02~0.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13]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第一步,将咸虾花、蛇婆子、大豆黄卷、通花根、石龙芮子和甲香按所述比例混合, 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 糊精的比例为1:3~6,搅拌75分钟~90分钟,温度30°C~50°C,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 水提取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0015] 第二步,将白饭树根、腰骨藤、狗脚草根、跌打老、黄荆根、仙掌子和橹罟子按所述 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8倍量醇浓度为80 %~90 %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 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0016]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 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5 °C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0017]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〇°C~70°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0018]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 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8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10~50重 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 %~90 %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 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 入明胶胶囊中。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治疗效果更好,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见效快,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中药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咸 虾花、蛇婆子、大豆黄卷、通花根、石龙芮子、甲香、鸭脚艾、木棉皮、白饭树根、腰骨藤、狗脚 草根、跌打老、黄荆根、仙掌子、橹罟子、红楠皮、鸡肾参、石蜈蚣和粽粑叶。
[0021] 各种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2] 咸虾花:【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鲫鱼草、狗仔花、万重花、牛鞭子草、晴蜓饭、 蜂仔草。【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咸虾花的全草。采收和 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味苦;辛;性平。【功能主治】清风清热;利湿 解毒;散癖消肿。主感冒发热;症疾;关痛;尚血压;泄与;病疾;风湿瘦痛;湿疼;寻麻诊;疮 疖;乳腺炎;颈淋巴结核;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0023] 蛇婆子:【别名】和他草、满地毯、仙人撤网、草梧桐、太古粥。【来源】药材基源:为梧 桐科植物蛇婆子的根和茎。【性味】辛;微甘;微寒。【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风湿 痹证;咽喉肿痛;湿热带下;痈肿瘰疬。【摘录】《中华本草》
[0024] 大豆黄卷:【别名】大豆卷、大豆蘖、黄卷、卷蘖、黄卷皮、豆蘖、豆黄卷、菽蘖。【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性味】甘;平。【归经】脾;肝;胃经。【功 能主治】清热透表;除湿利气。主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 胀满;小便不利。【各家论述】《本草便读》:豆卷,即黑豆浸水中生芽者也,其性味功用,与黑 豆大同。然其浸水生芽,则有生发之气,故亦能解表。至于宣风解毒,乃豆之本性,能舒筋者, 亦因水湿所困耳。【摘录】《中华本草》
[0025] 通花根:【别名】通草根、通打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根。【性 味】味炎;微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行气消食;活血下乳。主水肿;淋证;食积饮 胀;痞块;风湿痹痛;月经不调;乳汁不下。【各家论述】《草木便方》:除热利水,通五淋,消水 月中,利耳鼻,催生,下乳,阴耳目。【摘录】《中华本草》
[0026] 石龙芮子:【别名】鲁果能、地椹、天豆、石能、芮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 石龙芮的果实。【性味】苦;平。【归经】心经。【功能主治】和胃;益肾;明目;祛风湿。主心腹烦 满;肾虚遗精;阳痿阴冷;不育无子;风寒湿痹。【各家论述】1.《本经》:主风寒湿痹,心腹邪 气,利关节,止烦渴。2.《别录》:平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