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拾放搬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16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弹性部件与挡片119相连,弹性部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限位部件117和挡片119上均设有第一刚性抵挡部(图未示),两个第一刚性抵挡部均于限位部件117和挡片119之间。挡片119始终抵靠在凸轮116上。外套筒114的内腔上设有一圈锯齿(图未示),弹性部件推动限位部件117,使得限位部件117始终卡入在锯齿中。
[0032]其中两个转动杆111设在其中一个外套筒114上,另外两个传动设在另一个外套筒114上(图1中右上角和左下角的转动杆111设在其中一个外套筒114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的转动杆111设在另一个外套筒114上)。调节装置可以起到卡紧四个转动杆111的作用。
[0033]具体如下:转动调节旋钮112,使得凸轮116的小半径顶住挡片119,同时由于,连接限位部件117挡片119的弹性部件为压缩状态,限位部件117的一端伸出通孔118,并卡在外套筒114的锯齿内,但是限位部件117的第一刚性抵挡部和挡片119的第一刚性抵挡部并没有接触。因此,外套筒114与限位部件117为弹性接触,施加一定的外力仍然可以使得外套筒114绕着内套筒113转动,四个转动杆111可以两两相互转动作用。
[0034]旋转调节旋钮112,将轴115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凸轮116的大半径的部分顶住挡片119,挡片119上的第一刚性抵挡部和挡片119的第一刚性抵挡部接触。因此,外套筒114与限位部件117为刚性接触,外套筒114不会与限位部件117发生位移,也即是外套筒114无法转动。四个转动杆111无法两两相互转动。
[0035]上述的支撑件11中的四个转动杆111两两相互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接件4相应的转动。如图1所示,支撑件11有三个,在每个支撑件11下方的转动杆111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4,左边的连接件4与左边的托起装置2转动连接,右边的连接件4与右边的托起装置2转动连接,因此,每个托起装置2均与三个连接件4转动连接,两边的连接件4优选为对称分布,当然,也可以不对称分布。在托起装置2上还可以增加绑带,绑带数量为两个,每个托起装置上均设置一个,绑带的一端设置在托起装置2的前端,另一端设置在托起装置2的后端。
[0036]上述的转动连接(连接件4与托起装置2的转动连接、连接件4与支撑件11的转动连接)均可以通过卡紧件来进行卡紧或者松开,具体的方式如下:
[0037]如图1和图5所示,中间的连接件4上安装有第一卡紧件31,第一卡紧件31包括按钮311、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312、外壳313和挡块314,其中,按钮311有两个。上端的按钮311与第一弹性部件(图未示)的一端相连,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313上(此处的第一弹性部件仅仅起到复位的作用,当将按钮311按下时,第一弹性部件被压缩,松开按钮311时,第一弹性部件带动按钮311自动复位)。支架1与连接件4的连接处设有锯齿部件15。图1中,锯齿部件15可以是支架1转动杆111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是连接件4的一部分),挡块314的一端与锯齿部件15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二弹性部件312的一端相连,第二弹性部件312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313上,第二弹性部件312处于压缩状态,按钮311的一端设有凸起3131,凸起3131顶住挡块314,并使得挡块314顶住锯齿部件15,或者凸起3131远离挡块314。
[0038]从图5中可以看出,当将按钮311按下时,按钮311会向左运动,按钮311上的凸起3131也相应的向左运动,使得凸起3131无法抵住挡块314,挡块314在第二弹性部件312推动力的作用下,挡块314仍旧卡到锯齿部件15中,此时为弹性卡入,也就是施加外力连接件4可以推动转动杆111,转动杆111的锯齿部件15可以使得连接件4向下运动,也即是连接件4仍然可以绕着支架下端转动。当松开按钮311时,上述的挡块314复位,卡入到锯齿部件15的锯齿中,为刚性卡入,此时,连接件4与支架1之间无法转动。
[0039]下端的按钮311与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相连,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313上,托起装置2上、与连接件4的连接处也设有锯齿部件15,挡块314的一端与锯齿部件15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二弹性部件312的一端相连,第二弹性部件312的另一端设在外壳313上,按钮311的一端设有凸起3131,凸起3131顶住挡块314,并使得挡块314顶住锯齿部件15,或者凸起3131远离挡块314。上述的挡块314卡住锯齿部件15上面所述的一样,此处不再赘述。
[0040]如图1和图6所示,位于中间支架1两侧的支架1与连接件4的连接处设有锯齿部件15,锯齿部件15可以是支架1的一部分,托起装置2与连接件4的连接处也设有锯齿部件15,锯齿部件15可以是托起装置2的一部分。
[0041]两侧的支架1上均安装有第二卡紧件32,第二卡紧件32包括旋钮321、与旋钮321轴向相连的椭圆形转动部件322、两个顶杆323、挡片(图未示)和弹性部件(图未示),挡片和顶杆323上均设有第二刚性阻挡部324,弹性部件将挡片和顶杆323连接起来,弹性部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可以使得挡片始终与转动部件322接触,顶杆323始终插入到锯齿部件15的锯齿中。
[0042]如图6所示,现在以转动杆111与连接件4的连接关系来进行说明,当转动旋钮321时,与旋钮321轴向相连的椭圆形转动部件322也跟着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如90°),转动部件322的小半径部分顶住挡片,同时由于弹性部件324处于压缩状态,弹性部件324仍然可以推动顶杆323,顶杆323的上端卡入到锯齿部件15的锯齿中,但是为弹性卡入,由于顶杆323仅仅是弹性卡入到锯齿中,因此连接件4仍然可以绕着转动杆111转动。
[0043]转动一定角度(如90°),使得转动部件322的大半径部分顶住挡片向上运动,挡片上的第二刚性阻挡部324与顶杆323上的第二刚性阻挡部324相互接触,使得顶杆323刚性插入到锯齿中,连接件4无法绕着转动杆111转动。
[0044]当然,上述的第二卡紧件32也可以仅仅控制一个部位的转动,如仅仅控制托起装置2与连接件4的转动,或者支架1与连接件4的转动,只需要增设一个第二卡紧件32即可,同时,每个第二卡紧件32中只需要包括一个顶杆323。
[0045]如图1所示,托起装置2呈长方形,托起装置2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也可以不对称),托起装置为倾斜或者接近水平,托起装置2的下端面上安装有第一滚轮22,同时,在托起装置2的上端面上也安装有第三滚轮25,第一滚轮22和第三滚轮25均可以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004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托起装置2上还设有一个内托起装置21,内托起装置21位于托起装置2的内腔中,可以伸出托起装置2的内腔。图8显示了内托起装置21的一种具体结构,图8省略了托起板213的一部分。如图8所示,内托起装置21包括齿条211、齿轮紧固件212、托起板213和弹性部件(图未示),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当将齿轮紧固件212拔起时,托起板213不会受到齿轮紧固件212的紧固作用,同时托起板213受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作用,可以向右运动,伸出托起装置2,也即是内托起装置21伸出托起装置2的内腔。
[0047]为了方便后续人体已经被拾放,并且需要搬运时的操作,可以增设第二滚轮23,第二滚轮23与托起装置2的下端面转动连接,第二滚轮23的直径比第一滚轮22的直径大,第二滚轮23可以通过第二滚轮卡紧装置24来进行卡紧,第二滚轮卡紧装置24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套筒241、锯齿部件15、弹性部件,第二滚轮23固定在套筒241上,套筒241可以绕着托起装置转动,套筒241与图7中的圆环242固定在一起(通过螺钉等固定),弹性部件的左端固定在圆环242上,右端抵住锯齿部件15,套盖243通过轴与锯齿部件15连接在一起。正常情况下,锯齿部件15与套筒241的内齿(图未示)向配合,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套筒241无法转动,当套盖243向左拉动时,锯齿部件15跟着向左运动,锯齿部件15离开内齿,此时套筒241可以转动,也即是第二滚轮23可以绕着托起装置2转动。当松开套盖243时,锯齿部件15在弹性部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位置,卡入到内齿中,此时,第二滚轮23无法转动。
[0048]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所有的部件打开,第二滚轮23翻,所有部件均可以活动,至少两人操作,其中一人在左边,另一人在右边,两人均手握第一卡紧件31的外壳313,按下两个按钮311,用脚踩住按压板26,或者用手下压按压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