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6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壁结构的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能够通过电子加热元件加热填充在双层结构之间的腔体中的导热介质。
通常,烹饪锅由外部火焰或由电加热装置加热。这种相关技术的烹饪锅能够通过加热其底部表面烹饪容纳在其中的食物,由此引起许多问题,即由于直接加热烹饪的食物趋于烧焦和粘在锅的底部。由此,由于移去外部热量后烹饪锅突然冷却烹饪食物失去原来的滋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烹饪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烧焦食物并且改进食物的滋味。在韩国实用新型公开No.85-7307和No.95-24398中公开了这种思路中的一种,即在双层结构提供的空间之间注入石蜡并且其上设有空气孔。此外,在日本公开No.56-169825和63-48526中示出了一种锅,该锅具有其中注入工作流体的双层结构。
由于根据相关技术的烹饪锅不能完全密封,因此由于导热介质从双层壁的缺陷或泄漏的密封泄漏引起导热介质泄漏而污染其中的食物。
因此,根据相关技术的烹饪锅热效率低,因机械强度差使用寿命短,并且不能提供有效的热绝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内外壳之间具有可靠密封的双层烹饪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烹饪容器,以便通过间接加热导热介质提高热效率,从而提供给内壳持久和均布的热量。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提出并且部分将由于说明书不言而喻,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将由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详细指出的结构所实现或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所实施和概括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具有外壳和内壳的容器,其中通过连接和密封所述外壳和内壳的边缘形成腔室,所述容器包括安装在所述容器的下部,在所述外壳和内壳的底部之间的电加热元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不与所述内壳接触;及至少部分填充所述腔室的导热介质。所述容器的外壳限定用于在其中安装压力控制元件的夹紧孔。当腔室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所述压力控制元件被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压力控制元件包括弹簧容纳部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限定弹簧装置孔和连接到其上的压力控制孔,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在其圆周上具有螺纹并且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一端具有螺钉头部;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外壳上的螺母;设置在弹簧装置孔中以便阻塞所述压力控制孔的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中偏压所述压力控制阀,使其靠在所述压力控制孔上的弹簧;及弹簧悬置元件,所述弹簧悬置元件具有通孔并且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相连接,以便控制所述弹簧的偏压压力,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弹簧装置孔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压力控制元件还包括弹簧容纳部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限定弹簧装置孔和连接到其上的压力控制孔,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围绕其外部圆周具有凹槽;设置在所述弹簧装置孔中以便阻塞所述压力控制孔的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中偏压所述压力控制阀,使其靠在所述压力控制孔上的弹簧;及弹簧悬置元件,所述弹簧悬置元件具有通孔并且由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凹槽中的支承环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相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卷在一起,以便提供密封结构。此外,所述的烹饪装置还包括盖上所述容器的容器盖及盖在所述容器上的绝热盖。所述容器盖包括圆屋顶形的钢化玻璃圆盘,所述钢化玻璃圆盘的边缘由防护环围绕。所述绝热盖优选由不锈钢板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容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通过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内壳,在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腔室,其中所述腔室实质上沿所述内壳的高度形成并且至少部分容纳导热介质;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外壳内部的底部表面和所述内壳外部的底部表面接触,以便使热量在所述内壳的整个底部表面均匀分布;第二导热板,其与所述外壳的外部底表面相接触并固定其上;及与外壳侧面连接的压力控制元件。所述压力控制元件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类似。
应当理解,前述的概括说明和下面的具体说明都是例证性和说明性的并且其目的是进一步解释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烹饪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压力控制元件;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布置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力控制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布置图。本发明通过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容器1可以避免食物在烹饪容器中烧焦以及防止食物突然被冷却,容器1提供具有空穴1a和导热介质2的腔室116。在本发明中,导热介质2优选为硅油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适合的介质。空穴1a优选填充诸如周围空气的气体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装置100的容器1包括外壳111和邻近外壳111设置的内壳112。外壳111和内壳112的边缘优选卷在一起,以便形成卷形接头117。由此,部分填充硅油2和空气1a的腔室116设置在外壳111和内壳112之间。空气空穴1a和硅油2被密封并且与外面没有液体或气体连通,除非打开压力控制元件3。在制造过程期间腔室116优选填充周围空气和硅油。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壳111和内壳112之间的距离约15到25mm,优选为约20mm。优选方式是,外壳111和内壳112由诸如厚度约为0.6mm的不锈钢AISI304的材料制造。在为选择,代替使用单层不锈钢,可以使用多层复合材料。典型地,优选是三层或更多层的不锈钢或不锈铜和钢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外壳111和内壳112共同地卷约2到8次,并且优选为3次,以便形成卷形接头117。即使烹饪装置100受到强热紧密卷起的接头117也可以防止容纳在腔室116中的空气或硅油通过卷形接头117逸出。
根据烹饪装置100的优选实施例,设置压力控制元件3,控制在外壳111和内壳112之间形成的腔室中的压力。特别是压力控制元件3释放由贮存在腔室116中的空气1a和硅油2所产生的过高的压力。
参见图1和2,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诸如电阻加热线圈的电加热元件4,以便给容器1提供热量。加热元件4优选设置在腔室116中,并且特别是设置在硅油2中。加热元件4具有一对插头5,插头5延伸通过浸没在外壳111中。插头5连接到供给加热元件4电力的电加热控制器上。加热元件4或者靠着外壳111的上表面布置或者共平面地布置在外壳111和内壳112之间,而不接触两个外壳中的任一个。
参见图1,压力控制元件3通过夹紧孔1b连接到容器1上,压力控制元件3包括固定在容器1的外壳111上的弹簧容纳部分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弹簧容纳部分6呈螺钉或螺栓的形状,通过利用紧固螺母7紧固到外壳111上。弹簧容纳部分6在一端限定长的弹簧装置孔6a并且在相对端限定压力控制孔6b,由此具有相同的中心轴。在限定弹簧装置孔6a的弹簧容纳部分6的外部表面上,提供有接收弹簧悬置元件10的螺纹6c。在弹簧容纳部分6的另一端,形成有螺钉头部6d,以便紧靠外壳111的内表面上。优选方式是,垫圈或密封12可以设置在螺钉头部6b和外壳111之间,以便确保其密封。
参见图1,由耐热橡胶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制成的压力控制阀8插入弹簧装置孔6a中。压力控制阀8优选包括针阀。弹簧9设置在压力控制阀8的后部中并且弹簧悬置元件10连接到弹簧容纳部分6上。
弹簧9偏压压力控制阀8,使其紧靠压力控制孔6b,以便实质上阻塞压力控制孔6b。弹簧悬置元件10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弹簧容纳部分6的外部螺纹6c配合并且紧固在其上。由此,腔室116中产生的任何过高压力通过压力控制元件3由压力控制阀8的弹性运动而释放。当腔室116中产生足够高的压力时,压力将压力控制阀8推回并且通过压力控制孔6b,弹簧装置孔6a和由弹簧悬置元件10所限定的孔口10a释放压力。
在优选实施例中,弹簧悬置元件10的纵向位置可以相对于弹簧容纳部分6可转动地调节。弹簧悬置元件10的位置调节弹簧9中的压力,以便控制压力控制阀8的打开和关闭。
在烹饪装置100的制造过程期间,硅油2可以在通过卷起内壳112和外壳111密封腔室116之前注入腔室116。作为选择,采用通过压力控制孔6b注射可以将硅油2引入腔室116中。再者,为了方便吸收机械振动以及提高热绝缘的保护盖可以连接到烹饪装置100的底部。
图1所示的烹饪装置100可以装配诸如图4所示的圆屋顶形玻璃盖51的绝热盖。该盖51优选由钢化玻璃圆盘制造,钢化玻璃圆盘的边缘由不锈钢环保护。此外,烹饪装置100可以具有类似于图4所示的不锈钢盖41的绝热盖。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力控制元件3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腔室116中加热的硅油2产生的压力由弹性悬置的压力控制阀38控制。具有弹簧装置孔6a和在外壳111的夹紧孔1b中的压力控制孔6b的弹簧容纳部分36通过焊接或其它适合的方法连接到外壳111上。压力控制元件30可以与图1所示容器1或图4所示的容器一起使用。弹簧容纳部分36焊接到容器1的外壳111上加快了装配并提高了生产率。
根据图3,压力控制元件30的弹簧容纳部分36形成象螺钉或螺栓的形状,该部分紧固到外壳111上。弹簧容纳部分36在一端限定长弹簧装置孔36a并且在相对端限定压力控制孔36b,由此优选方式是具有相同的中心轴。在限定弹簧装置孔36a的弹簧容纳部分36的部分的外部圆周表面上,在其中提供有接收支承环91的圆形外部凹槽36e。在弹簧容纳部分36的另一端,形成有螺钉头部36d,以便紧靠外壳111的内表面上布置。
参见图3,由耐热橡胶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制成的压力控制阀38插入弹簧装置孔6a中。压力控制阀38优选包括针阀。弹簧39设置在压力控制阀38的后部中并且弹簧悬置元件90连接到弹簧容纳部分36上。特别是弹簧悬置元件90的内壁具有与外部凹槽36e一样的相配的内部凹槽90b。支承环91位于外部凹槽36e和内部凹槽90b之间,以便可释放地将弹簧悬置元件90连接到弹簧容纳部分36上。支撑环91由金属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制成。
弹簧39偏压压力控制阀38,使其紧靠压力控制孔36b。由此,腔室116中产生的任何过高压力通过压力控制元件30由压力控制阀38的弹性运动而释放。当腔室116中产生足够高的压力时,通过压力控制孔36b,弹簧装置孔36a和由弹簧悬置元件90所限定的孔口90a释放压力。
当图1所示的烹饪装置100的加热元件4通电时,加热元件4产生热量,该热量又加热贮存在腔室116中的硅油2。由于硅油2的布置,容器1的内壳112被均匀加热,由此,容器1的烧焦和食物粘在容器1的里面实质上被最小化。此外,由于即使加热元件不再供电,加热的硅油2也可以使食物较长一段时间保持较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烹饪装置100具有优良的热量积累。
本发明提供了均匀排放腔室116中增加的内部压力的压力控制元件3或30。当内部压力升高时,压力控制阀8被向外推出,以便释放内部压力。再者,当腔室116中的压力返回预定的额定置时,弹簧9偏压压力控制阀8,关闭该阀。由此,在烹饪装置100的腔室116中实质上保持均匀的压力。
当需要清洗时,双层烹饪装置100可以简单地清洗,类似于任何其它的厨房烹饪装置。在室温中,压力控制阀8被偏压,阻塞压力控制孔6b,以便防止硅油2从此逸出。通过外壳111延伸的加热元件4的插头5部分也用硅密封,以便防止硅油2从此逸出。
图4示出了烹饪装置200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根据烹饪装置200的第二个实施例,内盖50由圆屋顶形圆盘51制造,该圆盘51的边缘围绕安全环52,安全环52优选由不锈钢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造。安全环52连接到圆盘51的边缘上,由此可以防止圆盘51的损坏。然而,可以不用圆环52使用内盖50。优选方式是,制造圆盘51,使其相对于该炊具的容器60形成稍凸其的表面。
内盖50的圆盘51优选由约4mm厚的钢化玻璃制造。作为选择,圆盘51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合适材料制造。
手柄53通过,例如在圆盘51的中部穿孔连接到圆屋顶形圆盘51的中部上。作为选择,手柄53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或其它紧固零件紧固在圆盘51上。
绝热盖40优选由不锈钢板41制造并且具有如图所示的圆屋顶形,不锈钢板41厚度约为0.5至0.7mm,并且优选厚度约为0.6mm。绝热盖40和内盖50形成水平的空气腔44,空气腔44用作绝热层,以便封闭和保持其中的空气。由此,一旦热源从烹饪装置200的下面移去,空气腔44和填充周围的空气的垂直的腔室66使内壳62与外部绝热并且减少了热损失,从而可以使容纳在内壳62中的食物较长一段时间保持较热。更重要的是,在从烹饪装置200移去热源后本发明的结构仍能允许食物被均匀烹饪。作为对单层结构的替换,盖40可以包括多层不锈钢和/或铝,以便增加耐久性和保存热量。在绝热盖40中,手柄42连接到绝热盖40的中部。在本发明中,手柄42可以包括用于测量炊具内部温度的内置温度计。温度计指示用户,一旦已经达到期望的温度,就从热源移去烹饪装置200。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装置200的容器60包括外壳61和邻近外壳设置的内壳62。外壳61和内壳62的边缘优选卷在一起,以便形成卷形接头67。由此,部分填充空气和诸如硅油68的导热介质的垂直的腔室66设置在外壳61和内壳62之间。腔室66被密封并且与外面没有液体或气体连通。在制造过程期间填充空气和硅油68的腔室66优选填充周围的空气。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壳61和内壳62之间的距离约15到25mm,优选为约20mm。优选方式是,外壳61和内壳62由诸如厚度约为0.6mm的不锈钢AISI304的材料制造。在为选择,代替使用单层不锈钢,可以使用多层复合材料。典型地,优选三层或更多层的不锈钢或不锈铜和钢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外壳61和内壳62共同地卷约2到8次,并且优选为3次,以便形成卷形接头67。即使烹饪装置200受到强热紧密卷起的接头67也可以防止容纳在腔室66中的空气或硅油68逸出。
参见图4,在外壳61和内壳62之间提供有第一导热板64。第一导热板64优选由铝盘,铜或其它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材料制造。第一导热板64优选齐平地固定在外壳61的底部。第一导热板64约1.2至2.5mm厚,并且优选厚度约为2mm。为了迅速将热量传导到容纳在烹饪装置200中的食物中,第一导热板64还邻接内壳62的底部。由于存在第一导热板64,在内壳62的底部和外壳61的底部之间没有空间或腔室66。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导热板65设置在外壳61底部表面的下面,优选在第一导热板64的下面。类似于第一导热板64,第二导热板65优选由铝盘,或其它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材料制造。第二导热板65约2至4mm厚,并且优选厚度约为3mm。第二导热板65通过铜焊或其它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法紧固在外壳61的底部上。
第二导热板65覆盖有支撑盖63。支撑盖63连接到外壳61的外部的底部表面上,完全包围并且与第二导热板65相接触。支撑盖63优选由与烹饪装置200的容器60相同的材料制造。特别是支撑盖63由厚度约为0.5mm的不锈钢AISI304制造。在容器60中,第一导热板64,外壳61的底壁,第二导热板65和支撑盖63彼此热连通。
在烹饪装置200中,腔室66部分填充硅油68,约到体积的40至70%。优选方式为,硅油68填充到腔室66的约55%,以便适应于增加的压力。例如,当烹饪时,由于硅油68的膨胀腔室66中的压力从200mmAG至600mmAG变化。
根据图4,容器60具有连接到外壳61的相对端上的一对手柄。压力控制元件3接近外壳61的上部安装。前面已经相对于图1和3提供了压力控制元件3的结构和说明,因此这里不再重述。此外,图3所示的压力控制元件30可以与容器60一起使用。
导热介质或硅油68可以在外壳61和内壳62在接头67被密封之前注入腔室66。作为选择,在容器60被制造后通过压力控制阀3的压力控制孔可以将硅油引入腔室66中。
一旦烹饪装置200的底部与热源接触,就可以由依次通过支撑盖63,第二导热板65,外壳61,第一导热板64及最后通过内壳62传导的热量加热。
由于热源通常对底部表面提供不均匀的热分布,因此烹饪装置200的底部被不均匀地加热。然而,由于存在支撑盖63,第二导热板65和第一导热板64,从热源产生的热量更均匀地分配给内壳62的底部,使容纳在其中的食物均匀受热。
第一导热板64和第二导热板65还用于加热烹饪容器60的垂直圆筒壁。尽管传导到外壳61的底部的大多数热量被引导到第一导热板64,但从第一导热板64和第二导热板65传过的其余热量被分别传送到外壳61和内壳62的侧壁上。然后,在空间66中的空气的温度逐渐增加并且空气的热能被传送到内壳62并且散布到内壳62的整个壁。由此,沿内壳62的温度实质上在其任何区域恒定。即,内壳62底部的温度与圆筒形壁的温度约相同。
由于通过烹饪装置200的外壳61传导的热量并不是首先传递到锅的内壳62而是通过空气部分地传送,因此腔室66中的硅油68和空气的存在延迟了外壳61和内壳62的侧面之间的热传递,提供了均匀的热分布。在内壳62中的均与分布的热量加热烹饪装置200中的物品。一旦加热,即使在热源移去后根据本发明的烹饪装置200的双层结构仍保持热量较长一段时间。通过内壳61和外壳62的侧壁的热量损失由于存在腔室66而减缓。
本发明提供了压力控制元件3或30,以便均匀排放腔室66中增加的内部压力。当内部压力升高时,压力控制阀8被向外推出,释放内部压力。再者,当腔室66中的压力返回到预定的额定值时,弹簧9偏压压力控制阀8,关闭压力控制阀8。由此,在烹饪装置200的腔室66中保持实质上均匀的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选择实施例,第二导热板可以具有嵌入铝盘中的内置加热元件。由此,在利用外部施加的热源的情况下,类似于图1所示的加热元件能够产生热量,以便加热第一导热板64和第二导热板65。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这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本发明覆盖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更,只要该修改和变更落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和等同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具有外壳和内壳的容器,其中通过连接和密封所述外壳和内壳的边缘在其间形成腔室,所述容器包括安装在所述容器的下部,在所述外壳和内壳的底部之间的电加热元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不与所述内壳接触;及至少部分填充所述腔室的导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容器的外壳限定用于在其中安装压力控制元件的夹紧孔,当腔室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所述压力控制元件被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所述压力控制元件还包括弹簧容纳部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限定弹簧装置孔和连接到其上的压力控制孔,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在其圆周上具有螺纹并且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一端具有螺钉头部;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外壳上的螺母;设置在弹簧装置孔中以便阻塞所述压力控制孔的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中偏压所述压力控制阀,使其靠在所述压力控制孔上的弹簧;及弹簧悬置元件,所述弹簧悬置元件具有通孔并且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相连接,以便控制所述弹簧的偏压压力,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弹簧装置孔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所述压力控制元件还包括弹簧容纳部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限定弹簧装置孔和连接到其上的压力控制孔,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围绕其外部圆周具有凹槽;设置在所述弹簧装置孔中以便阻塞所述压力控制孔的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中偏压所述压力控制阀,使其靠在所述压力控制孔上的弹簧;及弹簧悬置元件,所述弹簧悬置元件具有通孔并且利用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凹槽中的支承环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在各个的边缘卷在一起,以便提供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还包括盖住所述容器的容器盖;及盖在所述容器上面的绝热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圆屋顶形的钢化玻璃圆盘,所述钢化玻璃圆盘的边缘由防护环围绕并且其中所述绝热盖由不锈钢制成。
8.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通过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内壳,在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腔室,其中所述腔室实质上沿所述内壳的高度形成并且至少部分容纳导热介质;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表面和所述内壳的外部底部表面接触,以便使所述内壳的整个底部表面热量均匀分布;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底部表面上并与所述外壳的外部的底部表面相接触;支撑盖,构造所述支撑盖使其围绕所述第二导热板装配;及与所述外壳的一侧相连接的压力控制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所述压力控制元件还包括弹簧容纳部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限定弹簧装置孔和连接到其上的压力控制孔,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在其圆周上具有螺纹并且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一端具有螺钉头部;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连接到所述外壳上的螺母;设置在弹簧装置孔中以便阻塞所述压力控制孔的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中偏压所述压力控制阀,使其靠在所述压力控制孔上的弹簧;及弹簧悬置元件,所述弹簧悬置元件具有通孔并且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相连接,以便控制所述弹簧的偏压压力,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弹簧装置孔流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所述压力控制元件还包括弹簧容纳部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限定弹簧装置孔和连接到其上的压力控制孔,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在其圆周上具有螺纹并且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一端具有螺钉头部;设置在弹簧装置孔中以便阻塞所述压力控制孔的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中偏压所述压力控制阀,使其靠在所述压力控制孔上的弹簧;及弹簧悬置元件,所述弹簧悬置元件具有通孔并且利用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凹槽中的支承环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外壳,所述内壳和所述支撑盖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其中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由铝制造。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在各个的边缘卷在一起,以便提供密封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还包括盖住所述容器的容器盖;及盖在所述容器上面的绝热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容器盖由圆屋顶形的钢化玻璃圆盘构成,所述钢化玻璃圆盘的边缘由防护环围绕并且其中所述绝热盖由不锈钢制成。
15.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外壳;通过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内壳,在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腔室,其中所述腔室部分容纳导热介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接近所述开口连接以便形成容器;安装在所述外壳中的压力控制元件,所述压力控制元件包括紧固到所述外壳上并且限定第一通孔的弹簧容纳部分,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具有阀,当腔室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所述阀被偏压打开;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以便偏压所述阀,使其在关闭位置的弹簧;及弹簧悬置元件,所述弹簧悬置元件连接到所述弹簧容纳部分上以便支撑所述弹簧,从而偏压所述阀,使其在关闭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具有外螺纹并且弹簧悬置元件具有可转动地配合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内螺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弹簧悬置元件相对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位置控制所述弹簧的压力,以便在所述阀上施加较强的偏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弹簧容纳部分围绕其外部圆周具有凹槽并且所述弹簧悬置元件利用放置在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的凹槽中的支承环与所述弹簧容纳部分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填充所述腔室的导热介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中所述导热介质是硅油。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器的下部位于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电加热元件,其中所述电加热元件不与所述内壳接触。
全文摘要
一种容器(1)形的烹饪装置(100)包括外壳(111)和内壳(112)。腔室(116)部分地填充诸如硅油的导热介质(2)。烹饪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容器的下部,在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电加热元件(4)。容器的外壳还具有压力控制元件(3),当腔室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压力控制元件被打开。
文档编号A47J27/00GK1452467SQ00819512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9日
发明者朴钟道, 李禹植 申请人:朴钟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