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54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取向硅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 的除尘装置,用于冷轧取向硅钢生产线,氧化镁涂层的去除。
背景技术
冷轧取向硅钢生产中,带钢在进环形炉前需要涂覆氧化镁涂层,防止带钢粘连。在出环 形炉后,后续工序中氧化镁粉末会从钢板上散落下来,沉积在生产设备上造成设备损伤,并 污染车间环境,损害工人健康。原来利用风机抽风的办法除尘,但由于氧化镁粉尘的黏附性 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第一吹扫气刀、上抽风罩、上穿带导板、下穿带导板、下抽风罩、 第二吹扫气刀、第三吹扫气刀、第四吹扫气刀;壳体内为空腔,壳体的上端、下端均开有抽 风口,壳体的上端与上抽风罩的下端固定连接,壳体的下端与下抽风罩的上端固定连接;壳 体的前后侧面分别开有穿带?L,上穿带导板、下穿带导板分别从壳体的后侧面的穿带孔穿入, 然后从壳体的前侧面的穿带孔穿出,上穿带导板位于带钢通过线的上方,下穿带导板位于带 钢通过线的下方,上穿带导板、下穿带导板分别与壳体固定连接,上穿带导板、下穿带导板 上均开有通孔;
壳体的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吹扫气刀、第二吹扫气刀、第三吹扫气刀、第四吹扫气刀;第 一吹扫气刀、第四吹扫气刀均位于带钢出口侧,并且第一吹扫气刀位于带钢通过线的上方, 第四吹扫气刀位于带钢通过线的下方;第一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上穿带导板,对着带钢的 运动方向;第四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导板,对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二吹扫气刀、 第三吹扫气刀均位于带钢入口侧,并且第二吹扫气刀位于带钢通过线的上方,第三吹扫气刀 位于带钢通过线的下方;第二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上穿带导板,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 三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导板,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吹扫气刀、第四吹扫气刀通入压縮空气,第一吹扫气刀、 第四吹扫气刀的喷气嘴迎向带钢进入方向对带钢板面进行吹扫,使黏附性强的氧化镁粉尘脱 离带钢板面,吹起的氧化镁粉尘穿过上穿带导板、下穿带导板的通孔,经上抽风罩、下抽风 罩抽走。与现有技术相比,除尘效果好。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放大); 图4为图3沿B-B线的剖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中标号1-第四气管,2-壳体,3-第一吹扫气刀,4-上抽风罩,5-上抽风口, 6-带钢 通过线,7-上穿带导板,8-带钢出口, 9-下穿带导板,10-下抽风罩,11-下抽风口, 12-第 三气管,13-观察窗,14-第二吹扫气刀,15-第三吹扫气刀,16-喷气嘴,17-第四吹扫气刀, 18-上喷气导板,19-下喷气导板,20-螺栓孔,21-通孔。
图3中的箭头表示带钢的运动方向。图l中的左边为左,右边为右。图3中的左边为后, 右边为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l、图2、图3、图5所示,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它包括壳体2、 第一吹扫气刀3、上抽风罩4、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下抽风罩10、第二吹扫气刀 14、第三吹扫气刀15、第四吹扫气刀17;壳体2内为空腔,壳体2的上端、下端均开有抽 风口,壳体2的上端与上抽风罩4的下端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或焊接;上抽风罩内的抽风 道由壳体2的抽风口与壳体2的空腔相连),上抽风罩4的上端(上端为上抽风口 5)由管道 与抽风机相连,壳体2的下端与下抽风罩10的上端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或焊接;下抽风 罩内的抽风道与壳体2的空腔相连),下抽风罩10的下端(为下抽风口 11)由管道与抽风机 相连;壳体2的前后侧面分别开有穿带孔,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分别从壳体2的后 侧面的穿带孔穿入,然后从壳体2的前侧面的穿带孔穿出,上穿带导板7位于带钢通过线6 的上方,下穿带导板9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下方,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分别与壳体 2固定连接(如螺栓连接或焊接),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上均开有通孔21 (风和氧化 镁粉尘通过该通孔到达抽风罩);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均各自由3块导板组成;
壳体2的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吹扫气刀3、第二吹扫气刀14、第三吹扫气刀15、第四吹扫 气刀17;第一吹扫气刀3、第四吹扫气刀17均位于带钢出口侧,并且第一吹扫气刀3位于 带钢通过线6的上方,第四吹扫气刀17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下方;第一吹扫气刀3的喷气 嘴穿过上穿带导板7,对着带钢的运动方向(迎向带钢进入方向,即对着带钢入口侧);第四 吹扫气刀17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导板9,对着带钢的运动方向(迎向带钢进入方向);第二 吹扫气刀14、第三吹扫气刀15均位于带钢入口侧,并且第二吹扫气刀14位于带钢通过线6 的上方,第三吹扫气刀15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下方;第二吹扫气刀14的喷气嘴穿过上穿带 导板7,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即朝着带钢出口侧);第三吹扫气刀15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 导板9,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
第一吹扫气刀3由第一气管与空气压縮机的输出相连,第二吹扫气刀14由第二气管与空 气压縮机的输出相连,第三吹扫气刀15由第三气管12 (前段为软管)与空气压縮机的输出 相连,第四吹扫气刀17由第四气管1与空气压縮机的输出相连;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 三气管12、第四气管l上均设置阀门(阀门分别控制)。第三气管12、第四气管l固定在壳体2上。
第一吹扫气刀3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d为40° -65° ,第四吹扫 气刀17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为40。 -65° 。
第二吹扫气刀14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e为40。 -65° ,第三吹扫 气刀15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为40° -65° 。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二吹扫气刀14由吹扫管道、喷气嘴组成,吹扫管道上开有长条状 的出气口,吹扫管道的一端(即右端)为封闭端,吹扫管道的另一端(即左端)为与第二气 管连接的接口端;喷气嘴由上喷气导板18、下喷气导板19、螺栓组成,上喷气导板18、下 喷气导板19均为长方形,上喷气导板18沿吹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上边缘布置并与吹 扫管道固定连接(如焊接),下喷气导板19沿吹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下边缘布置并与 吹扫管道固定连接(如焊接),上喷气导板18与下喷气导板19之间形成喷气通道,上喷气 导板18、下喷气导板19上均设有螺栓孔20 (图4中为14个,具体个数可根据需要确定), 上喷气导板18与下喷气导板19由螺栓穿过螺栓孔20固定连接。
第一吹扫气刀3的结构与第二吹扫气刀14的结构相同(但第一吹扫气刀3的喷气量要大 于第二吹扫气刀14的喷气量)。
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三吹扫气刀15由吹扫管道、喷气嘴组成,吹扫管道上开有长条状 的出气口,吹扫管道的两端(即左右端)为封闭端,吹扫管道的中部设有进气接口,进气接 口与第三气管12的一端相连通;喷气嘴由上喷气导板、下喷气导板、螺栓组成,上喷气导 板、下喷气导板均为长方形,上喷气导板沿吹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上边缘布置并与吹 扫管道固定连接(如焊接),下喷气导板沿吹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下边缘布置并与吹 扫管道固定连接(如焊接),上喷气导板与下喷气导板之间形成喷气通道,上喷气导板、下 喷气导板上均设有螺栓孔(图4中为14个),上喷气导板与下喷气导板由螺栓穿过螺栓孔固 定连接。
第四吹扫气刀17的结构与第三吹扫气刀15的结构相同。第一吹扫气刀3、第二吹扫气 刀14、第三吹扫气刀15、第四吹扫气刀17的喷气嘴的结构相同。壳体2的左侧面设有观察 窗13。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的前端之间为带钢出口8。
工作过程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的作用是保证带头能顺利穿过,带钢从上穿带 导板7与下穿带导板9之间穿过。第一吹扫气刀3、第四吹扫气刀17通入压缩空气,第一吹 扫气刀3、第四吹扫气刀17的喷气嘴迎向带钢进入方向对带钢板面进行吹扫,吹起的氧化镁 粉尘穿过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的通孔(开口 ),经上抽风罩、下抽风罩抽入除尘器(由 抽风机抽风)。第二吹扫气刀14、第三吹扫气刀15通入压缩空气,第二吹扫气刀14、第三 吹扫气刀15的喷气嘴
权利要求1.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2)、第一吹扫气刀(3)、上抽风罩(4)、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下抽风罩(10)、第二吹扫气刀(14)、第三吹扫气刀(15)、第四吹扫气刀(17);壳体(2)内为空腔,壳体(2)的上端、下端均开有抽风口,壳体(2)的上端与上抽风罩(4)的下端固定连接,壳体(2)的下端与下抽风罩(10)的上端固定连接;壳体(2)的前后侧面分别开有穿带孔,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分别从壳体(2)的后侧面的穿带孔穿入,然后从壳体(2)的前侧面的穿带孔穿出,上穿带导板(7)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上方,下穿带导板(9)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下方,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分别与壳体(2)固定连接,上穿带导板(7)、下穿带导板(9)上均开有通孔(21);壳体(2)的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吹扫气刀(3)、第二吹扫气刀(14)、第三吹扫气刀(15)、第四吹扫气刀(17);第一吹扫气刀(3)、第四吹扫气刀(17)均位于带钢出口侧,并且第一吹扫气刀(3)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上方,第四吹扫气刀(17)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下方;第一吹扫气刀(3)的喷气嘴穿过上穿带导板(7),对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四吹扫气刀(17)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导板(9),对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二吹扫气刀(14)、第三吹扫气刀(15)均位于带钢入口侧,并且第二吹扫气刀(14)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上方,第三吹扫气刀(15)位于带钢通过线(6)的下方;第二吹扫气刀(14)的喷气嘴穿过上穿带导板(7),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三吹扫气刀(15)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导板(9),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吹 扫气刀(3)由第一气管与空气压縮机的输出相连,第二吹扫气刀(14)由第二气管与空气 压縮机的输出相连,第三吹扫气刀(15)由第三气管(12)与空气压縮机的输出相连,第四 吹扫气刀(17)由第四气管(1)与空气压縮机的输出相连;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 管(12)、第四气管(1)上均设置阀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吹 扫气刀(3)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a为40° -65° ,第四吹扫气刀(17) 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为4(T -65°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吹 扫气刀(14)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e为40。 -65° ,第三吹扫气刀(15) 的喷气嘴的中心线与带钢通过线之间的夹角为40。 -65°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二吹扫气刀(14)由吹扫管道、喷气嘴组成,吹扫管道上开有长条状的出气口,吹扫管道 的一端为封闭端,吹扫管道的另一端为与第二气管连接的接口端;喷气嘴由上喷气导板(18)、 下喷气导板(19)、螺栓组成,上喷气导板(18)、下喷气导板(19)均为长方形,上喷气导 板(18)沿吹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上边缘布置并与吹扫管道固定连接,下喷气导板(19)沿吹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下边缘布置并与吹扫管道固定连接,上喷气导板(18)与下 喷气导板(19)之间形成喷气通道,上喷气导板(18)、下喷气导板(19)上均设有螺栓孔 (20),上喷气导板(18)与下喷气导板(19)由螺栓穿过螺栓孔(20)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吹 扫气刀(3)的结构与第二吹扫气刀(14)的结构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三吹扫气刀(15)由吹扫管道、喷气嘴组成,吹扫管道上开有长条状的出气口,吹扫管道 的两端为封闭端,吹扫管道的中部设有进气接口,进气接口与第三气管(12)的一端相连通; 喷气嘴由上喷气导板、下喷气导板、螺栓组成,上喷气导板、下喷气导板均为长方形,上喷 气导板沿吹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上边缘布置并与吹扫管道固定连接,下喷气导板沿吹 扫管道上的长条状的出气口下边缘布置并与吹扫管道固定连接,上喷气导板与下喷气导板之 间形成喷气通道,上喷气导板、下喷气导板上均设有螺栓孔,上喷气导板与下喷气导板由螺 栓穿过螺栓孔固定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吹扫气刀(17)的结构与第三吹扫气刀(15)的结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取向硅钢生产技术领域。用于清除带钢上氧化镁粉尘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第一吹扫气刀、上抽风罩、上穿带导板、下穿带导板、下抽风罩、第二吹扫气刀、第三吹扫气刀、第四吹扫气刀;壳体的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吹扫气刀、第二吹扫气刀、第三吹扫气刀、第四吹扫气刀;第一吹扫气刀、第四吹扫气刀均位于带钢出口侧,第一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上穿带导板,对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四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导板,对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二吹扫气刀、第三吹扫气刀均位于带钢入口侧;第二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上穿带导板,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第三吹扫气刀的喷气嘴穿过下穿带导板,顺着带钢的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效果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B08B15/00GK201324756SQ20082023016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2日
发明者胡立华, 董文浩, 屹 蔡 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