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29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清洁设备,包括用于加热可由高压清洁设备排出的液体的以可以加热的换热器形式的、运行所需的第一功能装置;以及布置在换热器下面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运行所需的第二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已公知有依据分类的高压清洁设备,为了该高压清洁设备的以不能接触的方式布置在换热器下面的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的维护必须进行该高压清洁设备的劳动密集的拆卸。特别地,为了可以达到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换热器的拆除依据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将开头所述类型的高压清洁设备这样的改进,S卩,该高压清洁设备可以按照方便使用者的方式进行维护。该任务在依据分类的高压清洁设备中依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解决,S卩,该高压清洁设备包括带有上面保持有换热器的承载装置的第一设备单元以及带有上面保持有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的支撑装置的第二设备单元,并且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能够力锁合和 /或形状锁合地可松开地连接。依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单元和第二设备单元,它们具有承载装置或者说支撑装置。承载装置能够与支撑装置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可松开地连接。高压清洁设备的拆卸可以通过松开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彼此的这种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的连接进行。这允许了将第一设备单元与第二设备单元产生间距。因为换热器保持在第一设备单元上和特别是在承载装置上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保持在第二设备单元上和特别是在支撑装置上,所以按照这种方式给出了如下可能性,即,按照简单和节省时间的方式使换热器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产生间距。该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可以由使用者由此为了维护按照简单方式接触,从而事实证明依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比依据分类的高压清洁设备更加方便维护。为了维护,至少一个第二功能单元可以保留在支撑装置上和/或换热器可以保留在承载装置上。这特别是给出了如下可能性,即,在设备单元产生间距的情况下进行高压清洁设备的功能检测。由此免除了使用者在例如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维护之后,在可以执行功能检测之前必须又完整地组装高压清洁设备。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作为用于提高液体压力的泵机组和/或作为用于泵机组的马达以及需要时作为用于产生冷却马达的空气流的通风装置叶轮和/或作为用于产生为换热器的燃烧空气流的风机叶轮和/或作为用于为换热器推送燃料的燃料泵和/或作为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气装置构造。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由此也可以包括高压清洁设备的多个构件。例如该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可以是由泵机组和马达形成的单元或者泵机组、马达、用于马达的通风装置叶轮、风机叶轮和燃料泵形成的结构单元。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或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的遮盖装置在承载装置由支撑装置松开后可供使用者自由接触,因为这种类型的高压清洁设备更加方便维护。 这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第一设备单元在相互连接的状态下覆盖第二设备单元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布置在第二设备单元的上侧面上。在将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彼此松开之后,第一设备单元可与第二设备单元产生间距,用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的或需要时其遮盖装置的自由接触性。优选地,承载装置具有用于保持换热器的第一承载部分,该承载部分可以与由支撑装置包括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可松开地连接。第一承载部分连同保持在其上的换热器可以在承载装置和支撑装置的相互连接状态下支撑在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上。这给出了在充分利用作用于换热器进而第一承载部分的重力情况下的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的力锁合连接的可能性。可以设置如下,即,第一承载部分可以附加借助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与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为构造补充的可松开的形状锁合的连接而连接。具有优点的是,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支撑元件,它们各在其面朝第一设备单元的侧上构造了用于第一承载部分的贴靠面和尤其支承面。第一承载部分可以贴靠或者说平放在该贴靠面或者说支承面上,以便构造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的力锁合的连接。承载装置的结构上简单的设计方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即,第一承载部分呈板形地设计并构造了用于换热器的安装面。换热器可以直立在安装面上,其中,该换热器可以借助连接元件保持在第一承载部分上进而承载装置上。呈板形的承载部分有利地贴靠或者说平放在两个或多个支撑元件的贴靠面上和尤其支承面上。由此可以例如在充分利用换热器的重力的情况下,构造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彼此的可靠的力锁合的连接。有利的是,在第一承载部分的下面形成有用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的容纳空间。如果第一承载部分如前所述呈板形地设计,那么该承载部分例如上侧面地可以界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从支撑装置的上侧面出发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并在其面朝第一设备单元的侧面上各构造了用于第一承载部分的贴靠面和尤其支承面。备选地或补充地可以设置,支撑装置构造了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的凹槽,该凹槽上侧面地由第一承载部分至少部分覆盖。具有优点的是,承载装置具有固定在第一承载部分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 并且支撑装置包括用于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的至少一个容纳部。使用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允许了如下,即,给承载装置授予更高的稳定性并将第一设备单元的重量更加均勻和更好分布地导出到第二设备单元上。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形状锁合地嵌入至少一个由支撑装置包括的容纳部内。这给出了如下可能性,即,在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之间构造形状锁合的连接。通过由容纳部松开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可以取消在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之间的这种形状锁合。为了获得承载装置的简单结构事实证明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作为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异型棒材构造。支撑装置用于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的至少一个容纳部在这种情况下有利地作为盲孔或作为套筒设计,异型棒材可以形状锁合地嵌入到盲孔或者套筒中。在盲孔或套筒的底部上,异型棒材此外可以支撑在支撑装置上。第一设备单元的重量由此可以通过承载装置按照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导出到第二设备单元上。在依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部分如前所述呈板形地设计,并且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则如前所述作为异型棒材构造。异型棒材贯穿嵌接呈板形的第一承载部分以获得承载装置稳定的结构并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安置在该承载装置上。异型棒材形状锁合地嵌入在支撑装置上的呈盲孔状的或呈套筒状的容纳部内, 并且呈板形的第一承载部分平放在支撑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上并覆盖用于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的容纳空间。具有优点的是,承载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承载部分,因为这允许了承载装置的更加稳定的设计方案。有利地,两个第二承载部分各以前述的异型棒材形式构造,而且它们各形状锁合地嵌入在支撑装置上的容纳部内。两个第二承载部分在它们的各自的上侧面上优选彼此借助构造了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手柄元件的连接机构彼此连接。使用者例如可以握在手柄元件上,以便在安装面上运动高压清洁设备。此外,使用者可以握在手柄元件上,以便将承载装置与支撑装置松开并按照这种方式使第一设备单元与第二设备单元产生间距。优选地,高压清洁设备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在承载装置上的壳体壁。借助壳体可以保护高压清洁设备的功能装置并给高压清洁设备授予更加赏心悦目的外观。至少一个壳体壁在承载装置上和尤其在其第二承载部分上的保持此外简化了高压清洁设备的构造。至少一个壳体壁可以作为第一设备单元的组成部分与第二设备单元产生间距。可以设置如下,S卩,至少一个壳体壁构造了壳体的后壁。这也可以构造壳体的侧壁的部分、例如壳体的一部分左侧壁和/或一部分右侧壁。有利的是,支撑装置构造了呈浴盆形的凹陷部,第一设备单元部分地布置到该呈浴盆形的凹陷部中,其中,围住凹陷部的边缘贴靠在至少一个壳体壁的面朝支撑装置的侧面上。凹陷部的内部可以布置第二设备单元和尤其至少一个壳体壁的面朝支撑装置的区段。至少一个壳体壁贴靠在凹陷部的边缘上。这给出了如下的可能性,即,在边缘进而凹陷部与至少一个壳体壁之间构造了形状锁合。至少一个第二壳体壁进而第一设备单元可以按照这种方式相对于支撑装置进而相对于第二设备单元被固定。有利地,支撑装置构造了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底盘。由此可以给高压清洁设备授予更加简单的结构。在底盘上可以保持有例如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滚轮。承载装置进而第一设备单元可以支撑在底盘上。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有利地布置在底盘的上侧面上,从而在将承载装置由底盘松开后,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按照简单方式接触该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当支撑装置整体式地构造和/或由塑料材料制成时,该支撑装置获得简单和成本低廉的结构。在依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保持在支撑装置上。已经提到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例如是泵机组、马达、通风装置叶轮、风机叶轮、燃料泵和/或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气装置。如果第二设备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功能装置,那么这实现了高压清洁设备的更加紧凑的构造。也可能的是,第二设备单元包括用于功能装置的功能装置容纳部。
同样地,为了获得高压清洁设备的更加紧凑的构造具有优点的是,第一设备单元除了换热器外还包括至少一个其它的、高压清洁设备运行所需的功能装置和/或用于其它功能装置的功能装置容纳部。有利地,第一设备单元包括用于换热器运行所需燃料的燃料容器和/或用于容纳高压软管的软管卷筒和/或用于高压清洁设备运动的手柄元件。燃料容器是高压清洁设备的功能装置并且软管卷筒是用于高压清洁设备运行的高压软管的功能装置容纳部。优选地,将为了高压清洁设备运行所需的所有功能装置和/或用于功能装置的功能装置容纳部由第一设备单元和/或第二设备单元包括。这允许了高压清洁设备的特别紧凑的构造,其中所有功能装置或功能装置容纳部是第一设备单元或第二设备单元的组成部分。优选地,高压清洁设备具有通过液体排出管道与换热器连接的用于提高液体压力的泵机组,其中,液体排出管道可以无需工具地与泵机组和/或换热器可松开地连接。这简化了高压清洁设备的维护。第一和第二设备单元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更加简单地产生间距。此外出于同样原因具有优点的是,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气地起作用的(电动的)构件可以通过一根或多根电线无需工具地彼此连接。电气地起作用的构件和一根或多根电线可以例如借助插塞连接彼此连接。插塞连接可以由使用者无需工具地按照简单方式为了高压清洁设备的简化的维护而松开。有利的是,高压清洁设备具有用于推送换热器运行所需燃料的燃料泵,该燃料泵可以通过第一燃料管道方便维护地与燃料容器连接和/或可以通过第二燃料管道方便维护地与换热器连接。第一燃料管道可以为此例如以能够无需工具联接到燃料容器和/或燃料泵上的方式并各借助夹子、卡圈或诸如此类的部件来固定。以相应方式,第二燃料管道可以以能够无需工具联接到燃料泵和/或换热器上的方式并各借助夹子、卡圈或诸如此类的部件来固定。已经提到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可以作为用于产生燃烧空气流的风机叶轮构造。 优选地,第一设备单元具有用于风机叶轮的壳体,该壳体带有用于与换热器连接的燃烧空气通道的联接元件,该燃烧空气通道可以无需工具地联接到联接元件上。这允许了使第一和第二设备单元按照方便使用者的方式相对彼此产生距离。联接元件例如可以作为接管构造,该接管在高压清洁设备的运行中由燃烧空气通道搭接或相反。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随后的描述用于与本发明的详细阐释的附图结合。其中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立体图,具有下部以及套装在其上面的上部,该上部包括具有壳体壁和罩的壳体;图2示出取下罩后和省略两个电气装置和燃料容器的情况下具有部分经剖切的壳体壁的高压清洁设备的其它立体图;图3示出取下罩后具有部分经剖切的壳体壁的高压清洁设备的其它立体图;图4示出高压清洁设备的其它立体图;图5示出高压清洁设备下部的立体图,包括在上侧面上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功能装置的遮盖装置并省略两个电气装置;图6示出取下遮盖装置后到由图5的下部上的俯视图;以及图7示出取下罩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侧视图,其中,上部和下部彼此相距。
具体实施例方式依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4中立体地完整或部分地示出并在那里整体采用附图标记10标注。该高压清洁设备具有前侧面12、背侧面13、左侧面14、右侧面15、上侧面16和下侧面17。高压清洁设备10包括图6和图7中部分示出的下部18以及套装到下部18上的上部19,在该上部的构造方面随后还要探讨。下部18具有整体式地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底盘 20,在该底盘上在从左侧面14向背侧面13以及从右侧面15向背侧面13的过渡区域内,保持有两个绕共同转动轴线22转动的滚轮23和M。在下侧面17上,底盘20在前侧面12的附近构造了两个支撑脚沈和27形式的支撑元件。通过支撑脚沈和27以及通过滚轮23和M,高压清洁设备10可以直立在安装面 28上。正如特别是由图5和图6清楚看出的那样,底盘20大致在高压清洁设备10的中心与其纵向相关地在其横向上构造了容纳部30。该容纳部30从左侧面14上的由底盘20 形成的边缘31 —直延伸到右侧面15上的由底盘20形成的边缘32。高压清洁设备10的结构单元34插入到容纳部30中。结构单元34包括具有限定了驱动轴线38的驱动轴40的马达36、泵机组42、通风装置叶轮44、风机叶轮46以及燃料泵48。作为轴向活塞泵设计的泵机组42法兰连接到作为电动马达设计的马达36上并与该马达形成单元50。泵机组42和燃料泵48在轴向上与驱动轴线38相关地形成了在左侧面14附近的第一端部或者说右侧面15附近的第二端部。 马达36与高压清洁设备10的横向相关地布置在该高压清洁设备的中心。用于产生冷却马达36的空气流的通风装置叶轮44与驱动轴线38相关地轴向设置在马达的前面。用于产生燃烧空气流的风机叶轮46轴向设置在通风装置叶轮44的前面。泵机组42、通风装置叶轮44、风机叶轮46和燃料泵48全部可以由驱动轴40驱动。马达36、泵机组42、通风装置叶轮44、风机叶轮46和燃料泵48形成高压清洁设备10的各一个相对高压清洁设备的运行所需的功能装置。单元50以及结构单元34总体上也可以各视为高压清洁设备10的功能装置。结构单元34以如下方式保持在底盘20上,即,驱动轴线38水平地和平行于转动轴线22地取向。大致以安置在顶端上并在高压清洁设备10的横向上分布的槽形式的遮盖装置52部分覆盖结构单元34。特别地,遮盖装置52覆盖风机叶轮46、通风装置叶轮44以及单元50的大致半部(图5)。除了已经提到的功能装置外,下部18还包括其它两个功能装置,即第一电气装置 54以及第二电气装置56。第一电气装置M具有近似呈方形的壳体并在前侧面12附近保持在为了该第一电气装置所设置的容纳部58内(图3和图7)。第二电气装置56可松开地安置在泵机组42的上侧面上。下部18的底盘20为已经提到的上部19构造了支撑装置60,该上部按照还要描述的方式与支撑装置60共同作用。与高压清洁设备10的纵向相关,底盘20在遮盖装置52与容纳部58之间构造了两个支撑元件62和63 (图5和图6)。与高压清洁设备10的横向相关,支撑元件62大致处于单元50中心的高度上并且支撑元件63大致处于通风装置叶轮44的高度上。支撑元件 62和63在它们的上侧面上构造有贴靠区域和特别是支承区域64或者说65。其它经复杂形成的支撑元件66与驱动轴线38相关地对置于支撑元件62、大致在转动轴线22的高度上与高压清洁设备10的纵向相关地由底盘20形成。该支撑元件在高压清洁设备10的纵向和横向上具有多个出于稳定性的原因相互连接的壁。支撑元件66在上侧面上构造了部分呈肩形的支承区域67。其它支撑元件68与高压清洁设备10的纵向相关在支撑元件63的与驱动轴线38 对置的侧上由底盘20构造。支撑元件68包括大量用于加劲而相互连接的、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壁并按照这种方式在该支撑元件的表面上构造了呈栅格形的支承区域69。支撑元件 62、63、66和68这样地测定,即,这些支撑元件的支承区域64、65、67或者说69限定了用于高压清洁设备10的还要描述的承载部分的水平支承平面。在背侧面13的方向上与支撑元件66相邻,底盘20构造了具有底部72的以套管71
形式的容纳部70。套管71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并具有近似呈三角转子形(wankelfbrmig)
的截面。以相应的方式,底盘20在背侧面13的方向上与支撑元件68相邻地构造了以套管 74形式的容纳部73。套管74也在高度方向上延伸,该套管具有近似呈三角转子形的截面并且下侧面地由底部75界限。在右侧面15的方向上与支撑元件68和套管74相邻,底盘20构造了下侧面地由底壁77界限的呈竖井形的容纳部76。为了在高压清洁设备10的组装状态下将上部19与下部18连接,上部19具有承载装置80,该承载装置能够与通过底盘20构造的支撑装置60按照后面描述的方式可松开地连接。承载装置80包括以平面的承载板84形式的第一承载部分82以及两个例如由金属制成的以异形棒材88和89的形式的第二承载部分86和87。承载板84整体式地和例如由金属制成,而且它平放在支撑元件62、63、66或者说 68的支承区域64、65、67和69上。在该承载板的面朝前侧面12的侧上,承载板具有两个经弯曲的接片90和91,这些接片借助两个连接元件92或者说93、例如螺栓可松开地安置在支撑元件62或者说63上(图2和图幻。借助图中未示出的其它连接元件,承载板84能够此外与支撑元件66在该支撑元件的呈肩状的支承区域67上可松开地连接。异型棒材88和89在图中未示出地,形状锁合地布置在容纳部70或者说73内,这些异型棒材支撑在这些容纳部的底板72或者说75上。异型棒材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在容纳部70和73的上面,异型棒材88或者说89在背侧面13的附近在穿孔95或者说96上贯穿嵌接承载板84(图2和图幻。在穿孔85和96的区域内,异型棒材88或者说89例如通过螺栓连接安置在承载板84上。这在图中没有示出。异型棒材88和89在其背离支撑装置60的端部上通过连接机构98相互连接。连接机构98以手柄元件100的形式构造了用于高压清洁设备10的操作件。使用者可以在手柄元件100上握住高压清洁设备10并绕滚轮23和M的支承点在安装面观上倾斜。这给出了如下可能性,即,高压清洁设备10类似于手推车那样在安装面观上运动。
在连接机构98的下面,在异型棒材88和89上保持有高压清洁设备的以软管卷筒 102形式的功能装置容纳部。软管卷筒102用于存放高压软管,通过该高压软管可以由高压清洁设备10排出经施加压力的清洁液体。高压清洁设备10的其它功能装置包括直立保持在承载板84上的以可以加热的换热器104形式的上部19。在该上部的背离承载板84的上侧面上,换热器与呈板形的保持元件106连接,将该保持元件由异型棒材88和89在两个穿孔上贯穿嵌接。在图3中这两个穿孔仅示出在图中的由异型棒材88贯穿嵌接的穿孔107。在穿孔107的以及没有示出的穿孔的区域内,异型棒材88和89与保持元件106牢固地连接。这在图中同样没有示出。换热器104用于加热由泵机组42施加压力的清洁液体,特别是水。换热器与泵机组42通过无需工具可松开地安置在泵机组42上的液体排出管道108连接。液体排出管道 108也可以无需工具可松开地联接在换热器104上。通过第二液体排出管道109可以排出借助换热器104加热的液体,其中,液体排出管道109进入到软管卷筒102中用于联接已经提到的高压软管。换热器104的燃烧空气借助可由马达36驱动的风机叶轮46产生并通过燃烧空气通道Iio输送给换热器104。燃烧空气通道110搭接由遮盖装置52构造的呈接管形的联接元件112,燃烧空气通道可以由该联接元件无需工具地松开。换热器104的电气地起作用的构件,例如像布置在该换热器上侧面上的并且图中没有示出的恒温器以及在其上侧面上的用于点火由燃烧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的点火装置 114与第一电气装置M通过图中没有示出的电线利用插塞连接进行连接。这些电线出于该原因可以无需工具地由恒温器、点火装置114和电气装置M松开。在异型棒材88和89上保持有壳体壁116,该壳体壁与罩118合作形成了高压清洁设备10的壳体120。将壳体壁116在此在软管卷筒102下面和保持元件106上面由异型棒材88和89贯穿嵌接。壳体壁116布置在背侧面13以及左侧面14和右侧面15的面朝背侧面的区段上。罩118布置在前侧面12上以及布置在左侧面14和右侧面15的面朝前侧面的区段上,而且该罩可松开地安置在下部18和壳体壁116上。该罩上侧面地界限在壳体 120下面的内空间122并且在此覆盖高压清洁设备10的前面所提到的功能装置。壳体壁16的下边缘IM形状锁合地嵌入边缘126内,将该边缘由底盘20在滚轮 23或者说M上面在背侧面13上以及在左侧面14和右侧面15上形成。边缘126围住由底盘20所成型的呈浴盆形的凹陷部128,此外从该凹陷部中支撑元件66和68以及套管71 和74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地突出(图4至图6)。按照这种方式,上部19利用壳体壁116形状锁合地嵌入下部19中和特别是该下部的底盘20中。除了上部19与下部18的这种形状锁合的连接外,存在借助嵌入套管71和74内的异型棒材88或者说89的已经提到的形状锁合的连接以及借助平放在支撑元件62、63、66和68上的承载板84的在上部19与下部18 之间的力锁合的连接。在壳体壁116上与换热器104相邻地在右侧面15的附近保持有以燃料容器130 形式的高压清洁设备10的功能装置,用于换热器104运行所需的燃料。燃料容器130布置在换热器104与壳体120之间的间隙内,并且该燃料容器构造了支撑元件132(图7),该支撑元件形状锁合地嵌入呈竖井形的容纳部76内并贴靠在该容纳部的底壁77上。由此在上部19与下部18之间形成有附加的形状锁合的连接。
燃料容器130借助图中未示出的第一燃料管道与燃料泵48连接,该燃料泵借助图中同样未示出的第二燃料管道与换热器104连接。按照这种方式,在使用燃料泵48的情况下可以给换热器104输送燃料。第一燃料管道和第二燃料管道方便维护地能松开地与燃料容器130和燃料泵48或者说燃料泵48和换热器104连接并各在其上利用夹子、卡圈或诸如此类的部件固定。依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10尽管其结构紧凑,其中结构单元34在换热器104 的下面装入,但特色仍在于高方便维护性。为了暴露出结构单元34,使用者可以取下壳体 120的罩118,从而高压清洁设备10基本上如图3中所示呈现给使用者。为了接下来将形成高压清洁设备10的第一设备单元134的上部19由形成高压清洁设备10的第二设备单元136的下部18松开,可以依据如下进行使用者可以松开将承载板84与支撑元件62或者说63连接的连接元件92和93以及图中未示出的第三连接元件,承载板84利用该第三连接元件与支撑元件66连接。液体排出管道108可以无需工具地由泵机组42松开。此外,图中未示出的电线可以无需工具地松开。图中同样未示出的燃料管道例如可由燃料泵48、换热器104或燃料容器130松开。接着,可以将上部19相对于下部18产生间距,例如通过使用者在手柄元件100上握住上部19。由此松开承载装置80与支撑装置60的连接,特别是承载板84与支撑元件 62、63、66和68的力锁合的连接以及此外异型棒材88和89与容纳部70或者说73的形状锁合的连接。此外,松开壳体壁116的下边缘IM与在底盘20上的边缘126的形状锁合的连接以及燃料容器130的支撑元件132与容纳部76的形状锁合的连接。燃烧空气通道110由联接元件112的松开在上部19相对于下部18产生间距的情况下自动地进行,因为燃烧空气通道Iio仅搭接联接元件112。接着,高压清洁设备10可以例如基本上占据上部19和下部18彼此在图7中所示的相对布置。在承载板84下面形成的并由该承载板上侧面地覆盖的容纳空间138按照这种方式可供使用者自由接触。在容纳空间138内,结构单元34以部分地由遮盖装置52覆盖的方式布置。下部18因此基本上如图5中所示呈现给使用者,其中,在下部18上附加地还布置有电气装置讨和56。使用者现在可以自由接触的遮盖装置52可以按照简单方式由使用者松开,从而使用者可以抓取到全套结构单元34、该结构单元的单个组件进而高压清洁设备10的很多功能装置。在这些功能装置上,使用者可以实施所需的维护工作。特别地,高压清洁设备10在解体状态下的测试运行也是可能的。为此可以又按照功能联接前面所提到的燃料管道、电线以及具有液体排出管道108的功能的液体排出管道或该液体排出管道108本身。测试运行期间,结构单元34可以保留在支撑装置60上并且换热器104可以保留在承载装置80上。前面为使上部19与下部18产生间距所描述的举例的操作步骤清楚地表明,高压清洁设备10的特征在于高方便维护性。在容纳空间138内布置在承载板84下面的功能装置,特别是结构单元34以及其组件,在将承载装置80由支撑装置60松开之后可以由使用者按照简单方式达到。此外,高压清洁设备10的特征在于,该高压清洁设备可以再次按照简单方式安装。为此例如以与前述将上部19和下部18彼此分离的顺序的相反顺序进行。
权利要求
1.高压清洁设备(10),包括运行所需的第一功能装置(104)以及至少一个其它的、运行所需的第二功能装置(34、36、42、44、46、48、50),所述第一功能装置形式为能加热的换热器(104)用于加热能由所述高压清洁设备(10)排出的液体,所述第二功能装置布置在所述换热器(104)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清洁设备(10)包括具有其上保持有所述换热器 (104)的承载装置(80)的第一设备单元(134);以及具有其上保持有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34、36、42、44、46、48、50)的支撑装置(60)的第二设备单元(136),并且所述承载装置 (80)能够与所述支撑装置(60)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能松开地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34、 36、42、44、46、48、50)作为用于提高液体压力的泵机组02)和/或作为用于所述泵机组 (42)的马达(36)以及需要时作为用于产生冷却所述马达(36)的空气流的通风装置叶轮 (44)和/或作为用于产生所述换热器(104)的燃烧空气流的风机叶轮G6)和/或作为用于为所述换热器(104)推送燃料的燃料泵G8)和/或作为所述高压清洁设备(10)的电气装置(54,56)构造。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 (34、36、42、44、46、48、50)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34、36、42、44、46、48、50)的遮盖装置(5 在所述承载装置(80)与所述支撑装置(60)松开后能供使用者自由接触。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80)具有用于保持所述换热器(104)的第一承载部分(82),所述第一承载部分能与由所述支撑装置 (60)包括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62、63、66、68)能松开地连接。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支撑元件(62、 63、66、68),所述支撑元件各在其面朝所述第一设备单元(134)的侧上构造了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分(82)的贴靠面(64、65、67、69)。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分(8 呈板形设计并构造了用于所述换热器(104)的安装面。
7.按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承载部分 (82)的下面形成有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34、36、42、44、46、48、50)的容纳空间 (138)。
8.按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80)具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承载部分(8 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86、87),并且所述支撑装置 (60)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86、87)的至少一个容纳部(70、73)。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86、 87)形状锁合地嵌入所述至少一个容纳部(70、73)内。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承载部分 (86,87)构造为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异型棒材(88、89)。
11.按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80)包括两个第二承载部分(86、87)。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清洁设备(10) 具有壳体(120),所述壳体具有保持在所述承载装置(80)上的至少一个壳体壁(116)。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60)构造了呈浴盆形的凹陷部(1 ),所述第一设备单元(134)部分地布置在呈浴盆形的所述凹陷部中,其中,围住所述凹陷部(128)的边缘(126)贴靠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壁(116)的面朝所述支撑装置(60)的侧上。
1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单元(134) 除了所述换热器(104)外还包括至少一个其它的、所述高压清洁设备(10)运行所需的功能装置(130)和/或用于其它功能装置的功能装置容纳部(102)。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单元(134)包括用于所述换热器(104)运行所需燃料的燃料容器(130)和/或用于容纳高压软管的软管卷筒 (102)。
1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清洁设备(10) 具有通过液体排出管道(108)与所述换热器(104)连接的用于提高液体压力的泵机组 (42),其中,所述液体排出管道(108)能够无需工具地与所述泵机组0 和/或所述换热器(104)能松开地连接。
1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高压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清洁设备(10) 的电气地起作用的构件(M、56、114)能够通过一根或多根电线无需工具地彼此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清洁设备(10),包括用于加热可由高压清洁设备(10)排出的液体的以可以加热的换热器(104)形式的、运行所需的第一功能装置(104);以及布置在换热器(104)下面的、至少一个其它的、运行所需的第二功能装置(34、36、42、44、46、48、50)。为了这样地改进这种类型的高压清洁设备(10),即,该高压清洁设备可以按照方便使用者的方式进行维护,依据本发明提出,高压清洁设备(10)包括具有其上保持有换热器(104)的承载装置(80)的第一设备单元(134);以及具有其上保持有至少一个第二功能装置(34、36、42、44、46、48、50)的支撑装置(60)的第二设备单元(136),并且承载装置(80)与支撑装置(60)可以力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可松开地连接。
文档编号B08B3/02GK102574163SQ20098016190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约翰纳斯·格茨, 维尔纳·施瓦布 申请人: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