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蒸锅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96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蒸锅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用品,尤其是打破了传统单一气道加热的旧观念,改变成为内外同时加热的高效节能蒸锅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蒸锅组合是由底锅、多层蒸屉及锅盖组成。大体分为两种加热方式 一种是多孔通气内加热式,此种加热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不同的食物虽然分屉加热,但还是串味,蒸汽水还会打湿食物,导致食物营养流失而失去原汁原味,而且蒸煮时间长。其二, 外壁夹层通气加热式此种加热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解决了蒸屉层与蒸屉层之间食物相互串味的问题,但有部分高温蒸汽不曾对食物进行加热就被直接从锅顶排除,而且蒸煮时间比前者更长。特别是两者都是将高温蒸汽热能效率还未发挥到极致就从锅顶直接排除掉,白白浪费了能源。发明类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里向外同时加热的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其特点在于设立内外气道,使高温蒸汽从内气道进外气道出,以此延长高温蒸汽在锅体内的加热时间,促使食物快熟和保温。更重要的是能使热能效率发挥到极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现有蒸锅技术之长,在蒸屉内壁上部位和底锅内壁上部位设同样大小的内结合圆,可套接在每一层蒸屉底部圆上成密封状;蒸屉外壁底边沿内的内圆面和钢化玻璃锅盖沿下的金属圆内圆面大小一样,均可套接在蒸屉外壁上部位外结合圆上成密封状;蒸屉壁是缓冲压而成的U字型夹层,U字形底部带有气孔的双层蒸屉壁随层层叠加的蒸屉密封套接形成夹层气道。夹层气道内壁即为蒸屉内壁、夹层气道外壁即为蒸屉外壁;依托蒸屉内壁,在蒸屉底部圆上按等份安装规格一样、顶端设结合圆可套入底端管圆孔内、且上部位有喷气孔并可调节喷气量大小的导气管, 随蒸屉层层密封套接。底锅壁内上部位结合圆以下对应底锅壁外圆周平行向外延伸,并垂直向上弯曲构成一聚水槽;套接在底锅上的蒸屉外壁底边沿与聚水槽底面相距约1毫米。 当底锅与多层蒸屉以及钢化玻璃锅盖密封套接,从底锅内产生的高温蒸汽,随导气管底端管圆孔进入逐级加热至锅顶后,因蒸屉外壁底边沿内的内圆面和钢化玻璃锅盖沿下的金属圆内圆面,与蒸屉外壁上部位外结合圆为密封套接状,迫使高温蒸汽进入U字型蒸屉壁夹层气道对蒸锅组合延续加热,然后从套接在底锅上的底层蒸屉外壁底边沿与底锅壁外的聚水槽底面间约1毫米的缝隙里排出。由于聚水槽内盛有积水可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所排出的高温蒸汽压力必须大于聚水槽中积水压力方能从积水里渗出。从而使得蒸锅组合内保持小于或等于聚水槽中积水压力的弱气压,延长了高温蒸汽在锅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了对食物的加热速度。垂直向上的聚水槽外壁,使排出的高温蒸汽自然向上散发在蒸屉组合周围,整个蒸屉组合笼罩在热气腾腾之中。排出的高温蒸汽为维持蒸锅组合周围热环境,起到了最后合理有效的利用。高温蒸汽为蒸锅组合加热可谓是耗尽殆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里到外同时对蒸锅组合加热,改变了直接从锅顶排出高温蒸汽的传统排气法,并使高温蒸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后再排出。使高温蒸汽热效率发挥到极致,省时、节能又减排,是真正低碳生活的标志。本实用新型仅对现有蒸锅做一些技术改造,成本低,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主视图图2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左视图图3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后视图图4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右视图图5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锅盖仰视图图6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蒸屉主视图图7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蒸屉俯视图图8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蒸屉仰视图图9是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底锅俯视图
图10是导气管主视图图中1.手柄,2.锅盖,3.金属边圆,4.锅耳,5.蒸屉,6.聚水槽外壁,7.底锅,8.螺丝,9.垫片,10.外结合圆,11-3.导气管,12. U字型,13-10.气孔,14.内结合圆,15-3.管圆孔,16.底部圆,17.蒸屉外壁底边沿,18.夹层气道,19.聚水槽外壁沿,20.底锅沿,21.聚水槽底面,22.结合圆,23.喷气孔,24.金属圆内圆面,25.内圆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手柄1固定在锅盖2中央,金属边圆3包裹在锅盖2沿上,锅耳4固定在底锅7及蒸屉5外壁上,聚水槽外壁6为底锅内壁上部位内结合圆以下,对应底锅壁外圆周平行向外延伸并垂直向上。锅盖2沿下的金属圆内圆面24,与多层蒸屉5及底锅7密封套接,组成内外加热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在图2中,左视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只是锅耳4改变了位置,其他部分和
图1主视图
完全一样。在图3中,后视高效节能蒸锅组合与
图1主视图完全一样。在图4中,右视高效节能蒸锅组合与图2左视图完全一样。在图5中,螺丝8和垫片9用来固定手柄1至锅盖2上,金属边圆3是包裹在钢化玻璃锅盖2沿上的。金属圆内圆面M位于金属边圆3的内侧。在图6中,蒸屉外壁上部位的外结合圆10可套入图5中金属圆内圆面M内成密封状。在图7中,依托蒸屉内壁在蒸屉底部圆上安装导气管11-3,蒸屉壁上沿是缓冲压而成的U字型12,在U字型12的U字底部是排列有序的气孔13-10,蒸屉内壁上部位是内结合圆14。在图8中,蒸屉底部圆16可套入图7中内结合圆14内成密封状;蒸屉外壁底边沿 17内侧的内圆面25和图5中金属圆内圆面M大小一样,可套接在图6中外结合圆10上成
4密封状。管圆孔15-3为导气管11-3的底端,夹层气道18经气孔13-10可与每一层蒸屉上的夹层气道18畅通。在图9中,底锅壁内上部位内结合圆14和图7中蒸屉壁内上部位内结合圆14规格一样,可与图8中蒸屉底部圆16套接成密封状;底锅沿20低于聚水槽外壁沿19、聚水槽底面21与图8中蒸屉外壁底边沿17相距约1毫米,并低于底锅沿20。在
图10中,导气管11-3的顶端设置结合圆22,可与图8中管圆孔15_3套接成密封状,并在结合圆22以下设置向蒸屉内喷注高温蒸汽且可以调节喷气量大小的喷气孔23。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在底锅内壁上部位和蒸屉内壁上部位,设规格一样的内结合圆,与蒸屉底部圆层层密封套接,其特征是在蒸屉外壁上部位设外结合圆,与蒸屉外壁底边沿内的内圆面和锅盖金属边圆内圆面层层密封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其特征是依托蒸屉内壁,在蒸屉底部圆上按等份安装规格一样、顶端设结合圆可套入底端管圆孔内、且上部位有喷气孔并可调节喷气量大小的导气管,随蒸屉层层密封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其特征是蒸屉壁是缓冲压而成的U字型夹层,U字形底部带有气孔的双层蒸屉壁随层层叠加的蒸屉密封套接形成夹层气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蒸锅组合其特征是底锅壁内的内结合圆以下对应底锅壁外圆周平行向外延伸,并垂直向上弯曲与底锅外壁形成的聚水槽。
专利摘要高效节能蒸锅组合,是在底锅内壁上部位和蒸屉内壁上部位,设规格一样的内结合圆,与蒸屉底部圆层层密封套接;在蒸屉外壁上部位设外结合圆,与蒸屉外壁底边沿内的内圆面和锅盖金属边圆内圆面层层密封套接;依托蒸屉内壁,在蒸屉底部圆上按等份设规格一样、顶端设结合圆可套入底端管圆孔内、且上部位有喷气孔并可调节喷气量大小的导气管,随蒸屉层层密封套接形成独立内气道;蒸屉壁是缓冲压而成的U字型夹层,U字形底部带有气孔的双层蒸屉壁随层层叠加的蒸屉密封套接形成夹层气道。蒸汽进入导气管至锅顶,再进入U字形蒸屉壁夹层气道对蒸屉内外加热后,从蒸屉外壁底边沿与底锅外壁聚水槽底面间1毫米处的积水里渗出。
文档编号A47J27/05GK202223024SQ20102070036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汪畑, 黄必英 申请人:汪畑, 黄必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