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压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58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尘压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钻机的吸尘压脚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钻机在加工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防止产生的粉尘影响加工精度,需要采用吸尘设备吸收这些粉尘。通常,会在钻机主轴下端设置一个吸尘压脚装置,该吸尘压脚装置具有用于容纳粉尘的内腔,吸尘设备通过连接到该内腔的吸尘管将粉尘吸走。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吸尘压脚装置包括套设在钻机主轴600下部的主轴固定块610,与主轴固定块610活动连接的中间固定块620,和固定在中间固定块620下端的压脚座630。如图2所示,压脚座630设有容纳粉尘的内腔631,内腔中具有多层台阶632,并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或孔633,以便与中间固定块连接。在作业过程中,压脚座、中间固定块和主轴固定块之间的缝隙中,以及压脚座内腔的台阶、安装槽和螺纹孔等处,会藏匿很多粉尘,不能被吸收,时间稍长就可能会堵塞吸尘管导致不能继续吸收粉尘,进而影响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压脚装置,可以提高吸收粉尘的效率。一种吸尘压脚装置,用于数控钻机,包括套设于钻机主轴下部的主轴座和活动连接在所述主轴座下端的压脚座;所述压脚座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压脚座上下表面的钻头通孔,该钻头通孔的中上端扩大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具有平滑的内表面;所述压脚座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两个以上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下边缘抵达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压脚装置,其压脚座的用于容纳粉尘的容纳腔具有平滑规则的内表面,从而可以避免藏匿粉尘;同时压脚座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吸尘口,且吸尘口的下边缘抵达容纳腔的底面,从而可以更高效的吸收粉尘,并避免堵塞连接到吸尘口的吸尘管。


图1是现有的吸尘压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吸尘压脚装置中的压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压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吸尘压脚装置中的压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吸尘压脚装置中的主轴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压脚装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压脚装置,包括套设于钻机主轴300 下部的主轴座200和活动连接在所述主轴座200下端的压脚座100。所说的压脚座100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压脚座上下表面的钻头通孔101,该钻头通孔101的中上端扩大形成容纳腔102,该容纳腔102具有平滑的内表面;所述压脚座100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两个以上吸尘口 103,所述吸尘口 103的下边缘抵达所述容纳腔102的底面。其中,所说的平滑的内表面,可以理解为该内表面的形状是规则的,且表面平滑, 没有台阶、凸起、凹槽、开孔等。所说的吸尘口的下边缘抵达容纳腔的底面,可以理解为,吸尘口的下边缘与容纳腔的底面平齐或者不高于容纳腔的底面,如果容纳腔中盛放有液体的话,液体可以全部由吸尘口流出而不会残留于容纳腔中。所说的压脚座100与主轴座200 为活动连接,包含了使压脚座100可以相对于主轴座200上下运动的所有连接方式,例如通过气缸连接。当需要加工PCB时,压脚座100位于上方的第一位置,其上表面与主轴座200的下表面贴合,通过主轴座200的下表面实现对容纳腔102上部开口的密封,防止其中的粉尘从上方飞溅。当需要更换钻头时,可以使压脚座100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露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钻头更换。作业过程中,钻机主轴300下端连接的钻头可以穿过所述压脚座100的钻头通孔 101,对PCB进行钻孔。在此过程中,压脚座100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方面,压脚座100用于压住PCB,防止PCB移动,以便对PCB进行钻孔等加工动作;另一方面,压脚座100用于吸纳粉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可以通过钻头通孔101进入容纳腔102中,然后,由通过吸尘管连接吸尘口 103的吸尘设备,将容纳腔102中的粉尘吸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压脚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仅包括主轴座和压脚座两个组件,减少了组件间的缝隙;且压脚座的用于容纳粉尘的容纳腔具有平滑规则的内表面,不会藏匿粉尘;从而可以保证容纳腔中的粉尘可以全部或者近乎全部被吸走。2、由于吸进容纳腔的灰尘会在吸力的作用下在容纳腔中高速旋转,通过在压脚座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吸尘口,可以使灰尘吸收更充分;且吸尘口的下边缘抵达容纳腔的底面, 底面不会残留粉尘;从而可以更高效的吸收粉尘,并避免堵塞连接到吸尘口的吸尘管。一种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钻机工作时,主轴及其连接的钻头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为了进一步保证容纳腔102中吸纳的粉尘可以被全部吸走,可以将容纳腔102设计为圆柱形或圆锥台形。并且,可以进一步将圆柱或圆锥台的底面和侧面的连接处设计为圆弧形,避免陡峭的转折部阻碍吸尘。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在吸尘时,吸力更加均勻,可以将所说的两个以上吸尘口 103均勻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且所述圆周与所述圆柱形或圆锥台形的容纳腔102同轴。例如,在吸尘口 103为两个时,对称分布;在吸尘口 103为三个时,120度圆周等分;依此类推。考虑到较多的吸尘口可以提高吸尘效果,但同样会增加安装吸尘管的难度,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吸尘口 130设计为三个,以便在吸尘效果和安装难度之间取得平衡。并且,为了保证吸尘效率最高,可以使吸尘口 103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宽度介于所述圆周周长的六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之间,从而可以使容纳腔内形成吸力分布更加均勻的负压区,能够不留死角,更充分的吸收灰尘。一种实施方式中,主轴座200和压脚座100具有下述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主轴座200为一大致呈菱形的金属板,且各个顶端为圆弧形。主轴座 200的中心部位开设有主轴通孔201,用于套在主轴300的下端,主轴通孔201的周边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以便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轴300的壳体上。主轴座200的两个顶端部位各设置一个气缸400,气缸400的本体固定在主轴座200上,气缸400的活塞杆朝下从主轴座200 上对应位置开设的通孔中穿出。如图4所示,压脚座100包括圆柱形的本体和位于本体上端侧面的连接体104,所述气缸400的活塞杆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体104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是连接体104上开设通孔,活塞杆的顶端插入所述通孔,并用螺钉固定。再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压脚座100压伤加工件,可以在压脚座100的底部设置用于压住加工件的弹性压脚,利用其弹性保护加工件。所说的加工件通常为PCB。所说的弹性压脚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塑料垫或者是毛刷,该弹性压脚可以以胶粘等方式安装于压脚座 100底部开设的安装孔中。又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压脚座100和主轴座200之间的缝隙漏气,影响吸尘效率,可以在压脚座和所述主轴座之间设置起密封作用的环形垫。该环形垫可以由铝材或者塑胶制成。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控钻机的吸尘压脚装置,该装置仅包括主轴座和压脚座,且压脚座的用于容纳粉尘的容纳腔具有平滑规则的内表面,从而可以避免藏匿粉尘;同时压脚座上开设有两个以上吸尘口,且吸尘口的下边缘抵达容纳腔的底面,从而可以更高效的吸收粉尘,并避免堵塞连接到吸尘口的吸尘管。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尘压脚装置,用于数控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钻机主轴下部的主轴座和活动连接在所述主轴座下端的压脚座; 所述压脚座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压脚座上下表面的钻头通孔,该钻头通孔的中上端扩大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具有平滑的内表面;所述压脚座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两个以上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下边缘抵达所述容纳腔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呈圆柱形或圆锥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吸尘口均勻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圆周与所述容纳腔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脚座的侧面开设有三个吸尘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在所述圆周上的开口宽度介于所述圆周周长的十二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脚座通过气缸连接在所述主轴座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座包括圆柱形的本体和位于本体上端侧面的连接体,所述气缸的本体固定于所述主轴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顶端与所述连接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脚座底部设置有用于压住加工件的弹性压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脚具体为安装于压脚座底部开设的安装槽中的塑胶垫或毛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脚座和所述主轴座之间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环形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压脚装置,用于数控钻机,包括套设于钻机主轴下部的主轴座和活动连接在所述主轴座下端的压脚座;所述压脚座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压脚座上下表面的钻头通孔,该钻头通孔的中上端扩大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具有平滑的内表面;所述压脚座的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两个以上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下边缘抵达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本发明的吸尘压脚装置,其容纳腔具有平滑规则的内表面,其吸尘口有两个以上,可以避免藏匿粉尘,可以更高效的吸收粉尘,避免堵塞连接到吸尘口的吸尘管。
文档编号B08B5/04GK102284720SQ2011102109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黄金元 申请人: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