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5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明显地改善。改善车间环境、减少员工职业病、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已成为企业首要任务。现有技术中,木门打磨车间包括多个工作室,各个工作室之间由木板或其它隔离装置隔开。员工在各个工作室内进行木门线条的打磨等工作,然而,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木屑粉尘。该些粉尘漂浮于工作室内,对员工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现有技术中的木门生产企业,其打磨车间的除尘装置采用轴流风扇(类似于抽油烟机)进行工作室的除尘工作。然而,粉尘在轴流风扇的作用下向上漂浮,更易于被人体吸收。故现有技术中,木门打磨车间除尘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提高木门打磨车间的除尘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以提高木门打磨车间的除尘效
^ 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工作室的顶部且产生的风流方向向下的吊扇;设置于所述工作室的下部的除尘通道,所述除尘通道的进口设有格栅盖板;设置于所述格栅盖板的下端的第一轴流风扇,且所述轴流风扇的风流方向与由所述除尘室至所述除尘通道内部方向一致;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除尘通道的出口端的水幕除尘装置,所述水幕除尘装置具有喷水装置。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水幕除尘装置的出水口相连的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入水口与所述水幕除尘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接的沉淀池;入水口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接的过滤池;入水口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相连接的清水池。优选地,所述清水池与所述除尘通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沉淀池与所述除尘通道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清水池与所述除尘通道之间设有将所述清水池内的水抽至所述除尘通道内的第一水泵装置,所述除尘通道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将所述除尘通道内的水抽至所述沉淀池的第二水泵装置。优选地,所述水幕除尘装置为多个,且依次相连接地设置于所述除尘通道与所述水处理装置之间。[0018]优选地,所述除尘通道的出口端设有第二轴流风扇,且所述第二轴流风扇的风流方向与由所述除尘通道至所述水幕除尘装置的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吊扇设置于打磨工作台的正上方,且所述除尘通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打磨工作台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工作室的顶部且产生的风流方向向下的吊扇;设置于工作室的下部的除尘通道,所述除尘通道的进口设有格栅盖板; 设置于所述格栅盖板的下端的第一轴流风扇,且所述轴流风扇的风流方向与由所述除尘通道的粉尘入口至其粉尘出口方向一致。如此设置,由于吊扇的旋转产生的风流方向向下,打磨车间产生的木屑粉尘在向下的气流的吹动作用下,通过格栅盖板落入工作室地下的除尘通道内。落入除尘通道内的粉尘在格栅盖板下端的第一轴流风扇的作用下,被排出除尘通道。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 除尘系统,可将工作室内的粉尘排除干净,有效提高了木门打磨车间的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除尘通道的出口端的水幕除尘装置,所述水幕除尘装置具有喷水装置。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除尘装置,其喷水装置可喷出帘幕状水流,当由除尘通道排出的含有粉尘的气流经过该帘幕状水流时,气流内部夹杂的粉尘可被水流过滤掉再排入外界环境中。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可有效规避因粉尘排出外界环境,而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与所述水幕除尘装置的出水口相连的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入水口与所述水幕除尘的出水口相连接的沉淀池;入水口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接的过滤池;入水口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相连接的清水池。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水幕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工序之后,过滤粉尘之后的水内夹杂有大量粉尘,若将该些水直接排至外界,必然对外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且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系统,还可具有水处理装置,带有粉尘的水可首先排入沉淀池,在该池内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密度较大的粉尘会沉淀于该沉淀池内。而后,将经沉淀处理的水排入过滤池内进行过滤处理,进而使得含有粉尘的水得到进一步净化。最后,将净化后的水排入清水池中待循环利用。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 可有效规避因向外界排带有粉尘的污水,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具有净化污水、节约能源的优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木门打磨车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幕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以提高木门打磨车间的除尘效果。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木门打磨车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主要应用于木门打磨车间,其内部可设有一个工作室11或多个工作室11。应当理解,上述工作室11系指工人进行单独工作的小房间,各个工作室11之间由木板或其它隔离装置隔开,其内部均设有打磨工作台 111等设备。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工作室11顶部的吊扇(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工作室11下部的除尘通道。当然,除尘通道的进口处需盖有格栅盖板。格栅盖板的下端设有第一轴流风扇1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吊扇固定设置于工作室11的屋顶,且其产生的风流方向需为由上至下。如此方可使得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在吊扇产生的向下的气流的作用下,被排入设置于工作室11地下的除尘通道内。此外,第一轴流风扇12产生的气流方向与除尘通道的粉尘入口至粉尘出口的方向一致。如此设置,在第一轴流风扇12的作用下,被排入至除尘通道的粉尘方可被排出至除尘通道的外部。如此设置,在吊扇的风流作用下,打磨车间产生的木屑粉尘通过格栅盖板落入工作室11地下的除尘通道内。落入除尘通道内的粉尘在格栅盖板下端的第一轴流风扇12的作用下,被排出除尘通道。故本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可将工作室11 内的粉尘排除干净,有效提高了木门打磨车间的除尘效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若含有粉尘的空气由除尘通道直接排出至外界,必然对外界环境造成粉尘污染。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幕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鉴于此,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除尘系统,还可包括设置于除尘通道的出口端的水幕除尘装置13,水幕除尘装置13需具有喷水装置131。其具体设置方式可如下所述。 水幕除尘装置13的喷水装置可设置于除尘通道的排气口的前端,且高于除尘通道的排气口,方可保证水幕除尘装置13喷出的水幕与除尘通道排出的气流充分接触,进而使得粉尘充分落入水中。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幕除尘装置13,其喷水装置131可喷出帘幕状水流,当由除尘通道排出的含有粉尘的气流经过该帘幕状水流时,气流内部夹杂的粉尘可被水流过滤掉再排入外界环境中。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可有效规避因粉尘排出外界环境,而造成污染的问题。当然,为了使得水幕将气流中的粉尘过滤地更加彻底,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除尘系统,其可设置多个水幕除尘装置13,比如,可设置四个,当然,也可设置三个、五个等, 本实用新型对水幕除尘装置13的具体数量不作具体限定。该四个水幕除尘装置13依次排列于除尘通道的排气口端。 如此设置,除尘通道排出的带有粉尘的气流,依次经过四个水幕除尘装置13的除尘工序,进而使得排出的空气更为洁净。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水幕对夹杂有粉尘的空气进行过滤之后,使得水中含有较多粉尘,若将该些含有粉尘的水排至外界,必然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且造成了水源浪费。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鉴于此,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除尘系统,还可包括水处理装置14,该水处理装置14可具体如下设置。水处理装置14可包括沉淀池141、过滤池142及清水池143。其中,沉淀池141的入水口与水幕除尘装置13的出水口相连接,即水幕除尘之后夹杂有粉尘的水可直接被排入至沉淀池141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密度较大的粉尘会沉入沉淀池141的底部。过滤池 142的入水口与沉淀池141的出水口相连接,即进行沉淀处理之后的水可被排入过滤池142 内进行过滤处理,如此可使得水得到进一步净化。最后,将净化后的水排入清水池中待循环利用,例如,其可再次被水泵144抽至水幕除尘装置13进行再次除尘。由于现有技术污水处理中,具有沉淀池、过滤池及清水池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相对成熟,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处理装置的具体设置,故本文不再对沉淀池141、过滤池142及清水池143的具体布置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如此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除尘系统,其可将带有粉尘的水可首先排入沉淀池141,在该池内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密度较大的粉尘会沉淀于该沉淀池141内。而后,将经沉淀141处理的水排入过滤池142内进行过滤处理,进而使得含有粉尘的水得到进一步净化。最后,将净化后的水排入清水池143中待循环利用。显然,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可有效规避因向外界排带有粉尘的污水,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具有净化污水、节约能源的优点。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清水池143与除尘通道的一端相连接,沉淀池141与除尘通道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清水池143与除尘通道之间设有将清水池143内的水抽至除尘通道内的第一水泵装置(图中未示出),除尘通道与沉淀池141之间设有将除尘通道内的水抽至沉淀池143的第二水泵装置(图中未示出)。需要指出的是,除尘通道内的水不能完全将除尘通道填满,其内部水平面与除尘通道的上侧壁应具有一定的距离,以免使得除尘通道的排气功能受阻。如此设置,清水池 143、除尘通道及沉淀池141三者形成了循环水路,除尘通道内的一部分粉尘可落于水中, 随水路进入沉淀池143。显然,通过该循环水路可进一步提高除尘系统的除尘性能。为了使得除尘通道内部的夹杂有粉尘的气体尽快被排出,以提高除尘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优选方案中,可于除尘通道的出口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轴流风扇15。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轴流风扇15产生的风流方向与由除尘通道至水幕除尘装置13的方向一致。如此设置,在除尘通道出口端的第二轴流风扇15与设置于除尘通道入口端的第一轴流风扇12的共同作用下,除尘通道内的粉尘可迅速排至水幕除尘装置13进行除尘工序。进而,加速了工作室11内粉尘气体被排出的效率。[0052]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吊扇可设置于打磨工作台111的正上方,除尘通道的进口可设置于打磨工作台111的正下方。应当理解,室内粉尘由打磨工作台位置扬起。如此设置,可使得粉尘在扩散前即被吊扇吹入其下端的除尘通道内部,有效减少了粉尘扩散量,提高了工作室11内的清洁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作室的顶部且产生的风流方向向下的吊扇;设置于所述工作室的下部的除尘通道,所述除尘通道的进口设有格栅盖板;设置于所述格栅盖板的下端的第一轴流风扇,且所述轴流风扇的风流方向与由所述除尘通道的粉尘入口至其粉尘出口方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除尘通道的出口端的水幕除尘装置,所述水幕除尘装置具有喷水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幕除尘装置的出水口相连的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入水口与所述水幕除尘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接的沉淀池;入水口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相连接的过滤池;入水口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水口相连接的清水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与所述除尘通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沉淀池与所述除尘通道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清水池与所述除尘通道之间设有将所述清水池内的水抽至所述除尘通道内的第一水泵装置,所述除尘通道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将所述除尘通道内的水抽至所述沉淀池的第二水泵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除尘装置为多个,且依次相连接地设置于所述除尘通道与所述水处理装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通道的出口端设有第二轴流风扇,且所述第二轴流风扇的风流方向与由所述除尘通道至所述水幕除尘装置的方向一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扇设置于打磨工作台的正上方,且所述除尘通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打磨工作台的正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工作室的顶部且产生的风流方向向下的吊扇;设置于工作室的下部的除尘通道,除尘通道的进口设有格栅盖板;设置于格栅盖板的下端的第一轴流风扇,且轴流风扇的风流方向与由除尘通道的粉尘入口至其粉尘出口方向一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于除尘通道的出口端的水幕除尘装置,水幕除尘装置具有喷水装置。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木门打磨车间除尘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木门打磨车间的除尘效果,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文档编号B08B15/04GK202151629SQ20112022099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余静渊, 李云龙 申请人:浙江华悦木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