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75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间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除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间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企业固体物料的运输、贮存和加工过程有时因为破碎和分离等工艺要求而产生扬尘,为了避免粉尘外泄,将车间设计成密闭或者半密闭形式。为了控制车间的岗位粉尘浓度,一般采用喷雾降尘,而对含水率要求严格的场合,喷雾降尘方式井不适合,而采用单纯的顶吸和侧吸的布袋除尘方式,车间内部气流组织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间除尘装置,能够回收利用粉尘,改善车间工作环境,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产产品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间除尘装置,包括机箱外壳、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控制面板、连接插口和外设配件,所述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配合或者螺纹连接在机箱外壳内部,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机箱外壳外部顶上,所述连接插口安装在机箱外壳外侧,所述外设配件插进连接插口处使用。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的数量为3个。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外壳是由PTFE微孔覆膜滤材制作。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插口的数量为4个。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设备开关、电源指示灯、半自动清灰开关和风机开关。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设配件有高负压吸气面罩、环保吸气焊枪、磁性吸座和高负压角轮打磨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车间除尘装置能够回收利用粉尘,改善车间工作环境,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产产品的安全性。


图1是本发明车间除尘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控制面板,2、机箱外壳,3、连接插口,4、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车间除尘装置,包括机箱外壳2、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4、控制面板1、连接插口 3和外设配件,所述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4配合或者螺纹连接在机箱外壳2内部,所述控制面板I安装在机箱外壳2外部顶上,所述连接插口 3安装在机箱外壳2外侧,所述外设配件插进连接插口 3处使用。另外,所述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4的数量为3个,能产生足够的风力吸收粉尘。另外,所述机箱外壳2是由PTFE微孔覆膜滤材制作,过滤精度高,可过滤O.1ym的烟尘。另外,所述连接插口的数量为4个。另外,所述控制面板I包括设备开关、电源指示灯、半自动清灰开关和风机开关。另外,所述外设配件有高负压吸气面罩、环保吸气焊枪、磁性吸座和高负压角轮打磨机。本发明车间除尘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按下控制面板I的设备开关,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4开始工作,产生强力的风力,使安装在连接插口 3的环保吸气焊枪可以吸取粉尘。外设换成高负压吸气面罩时,可以戴在使用者脸部,防止吸入粉尘。外设换成磁性吸座时,可以吸收铁屑。外设换成高负压角轮打磨机时,可以打磨零件。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车间除尘装置能够回收利用粉尘,改善车间工作环境,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产产品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外壳、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控制面板、连接插口和外设配件,所述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配合或者螺纹连接在机箱外壳内部,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机箱外壳外部顶上,所述连接插口安装在机箱外壳外侧,所述外设配件插进连接插口处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的数量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外壳是由PTFE微孔覆膜滤材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口的数量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设备开关、电源指示灯、半自动清灰开关和风机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配件包括高负压吸气面罩、环保吸气焊枪、磁性吸座和高负压角轮打磨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间除尘装置,包括机箱外壳、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控制面板、连接插口和外设配件,所述高真空涡轮式风机组配合或者螺纹连接在机箱外壳内部,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机箱外壳外部顶上,所述连接插口安装在机箱外壳外侧,所述外设配件插进连接插口处使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回收利用粉尘,改善车间工作环境,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了生产产品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08B15/00GK102989735SQ2012103990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蒋瑛倩 申请人:蒋瑛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