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刮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85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污刮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污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刮刀装置采用单刮刀,夹具采用重力式加压刮刀夹具,单刮刀沿烘缸横向的贴合力量的均匀性较差,难以调整;线压力依自重加压,压力不可调。因此,这种刮刀装置对烘缸表面污物的清除能力不足,烘缸与纸匹换热效率差,原纸表面均匀性差,而且会发生刮刀座背部的胶粘物掉落粘附于纸面的现象,造成纸机或复卷机断纸,影响设备运转效率;此外也可能出现过压光机形成纸面纸疤、浙青斑的情况,导致原纸不良品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污刮刀装置,清洁效果非常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污刮刀装置,包括刮刀座、刮刀组、控制装置,所述刮刀组设置于刮刀座上,所述刮刀组有两个,所述每个刮刀组包括刮刀、气囊式夹具,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包括加压气囊、分离气囊、夹具,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分离气囊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控制装置,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分离气囊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夹具连接于刮刀。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每个加压气囊的压力可调。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每个分离气囊的压力可调。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两个刮刀可以有效提升对烘缸横幅受力的均匀性,能提升双倍以上的清洁效果,有效改善烘缸表面的清洁度,提升烘缸的换热效率,改善原纸纸面的均匀性,而且新增加的第二个刮刀可以有效防止前一个刮刀背部累积的胶粘物掉落到纸面而导致原纸纸疤、浙青斑等不良品的产生。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刀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I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污刮刀装置的实施例,包括包括刮刀座I、刮刀组、控制装置,刮刀组设置于刮刀座I上,刮刀组有两个,每个刮刀组包括刮刀
2、气囊式夹具,每个气囊式夹具包括加压气囊3、分离气囊4、夹具5,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3、分离气囊4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控制装置,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3、分离气囊4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夹具5连接于刮刀2。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加压气囊3的压力可调;每个分离气囊4的压力可调。使用时,刮刀2的闭合/开启由加压/分离气囊控制夹具5动作来完成,刮刀2对烘缸6施加的压力取决于加压气囊3的压力(此时分离气囊4不进气),加压气囊3的进气压力越高,加压线压力越高,清洁效果越好,实际操作时加压气囊3的进气压力可以根据烘缸6的表面的状况做相应调整,操作非常方便;刮刀2打开时,加压气囊3不进气,分离气囊4进气即可实现刮刀2的分离,加压气囊3、分离气囊4的动作均通过人手操作控制装置来控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防污刮刀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刮刀座、刮刀组、控制装置,所述刮刀组设置于刮刀座上, 所述刮刀组有两个,所述每个刮刀组包括刮刀、气囊式夹具,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包括加压气囊、分离气囊、夹具,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分离气囊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控制装置,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分离气囊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夹具连接于刮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污刮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加压气囊的压力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污刮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分离气囊的压力可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污刮刀装置,包括刮刀座、刮刀组、控制装置,所述刮刀组设置于刮刀座上,所述刮刀组有两个,所述每个刮刀组包括刮刀、气囊式夹具,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包括加压气囊、分离气囊、夹具,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分离气囊的输入端均连接于控制装置,所述每个气囊式夹具中的加压气囊、分离气囊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夹具连接于刮刀。本实用新型清洁效果非常好。
文档编号B08B1/00GK202591141SQ20122017194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邹丙强 申请人:上海中隆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