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粉碎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96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粉碎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小家电,特别是一种微粉碎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豆浆机中的刀片式豆浆机主要依靠刀片刃口的切割物料来达到粉碎效果,且只有单一的动刀片,所以粉碎效果一直不理想。另外,豆浆机只靠动刀片的切割完成粉碎,都要求转速非常高,这会造成很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微粉碎豆浆机,粉碎效果有明显改进,在较低转速下也能达到理想的粉碎效果,所以噪音有明显下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包括杯体(I)以及伸入杯体中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动刀(4)、定刀(5),所述微粉碎豆衆机还包括带动动刀转动的驱动电机(6),所述动刀上包括剪切部;所述定刀上包括围绕所述动刀设置的侧壁体(51),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内侧壁作用实现对剪;或者所述动刀围绕定刀的侧壁体设置,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外侧壁作用实现对剪。进一步的,所述动刀包括由驱动电机带动的连接部(42),所述剪切部设在连接部的外端;所述剪切部相对连接部向上或向下延伸;或者所述剪切部平行设在连接部的外端。剪切部平行设在连接部的外端简化动刀的加工工艺。进一步的,所述剪切部上设有刃口(43);或者所述剪切部和连接部上设有刃口。增加刃口结构使得干豆、大米的粉碎更简单、高效,拓展了物料适应性。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体(51)上开设有若干贯通侧壁体的槽口(52)。豆浆在定刀内外形成循环,粉碎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长度不相等;或者,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宽度不相等;或者,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长度和宽度均不相等。动刀转动一圈,与定刀之间有多处实现对剪,剪切面积大,粉碎效果好;可以拓宽物料适应性,适应粗、细物料。进一步的,所述槽口位于侧壁体内侧壁的开口小于所述槽口位于侧壁体的外侧壁的开口。槽口内窄外宽,粉碎物料经过槽时,不易卡在槽内,使得清洗更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之间的间隙为O. I 3mm。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体上位于两两相近的槽口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增加侧壁体与剪切部之间的间隙的凹进。提升粗粉碎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体为为圆筒状;或者所述侧壁体为断续排列的圆筒状。断续排列的圆筒状使手可以伸入定刀、动刀之间,方便清洗。进一步的,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头,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头上并向下伸入杯体中,所述机头与杯体同心设置或者偏心设置;[0014]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设在杯体下方的机座,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并向上伸入杯体中,所述机座与杯体同心设置或者偏心设置;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设在杯体旁边的机座,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并从杯体的侧壁伸入杯体中。偏心设置也能形成紊流,局部高速,粉碎效果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动刀、定刀之间的对剪来粉碎物料,能够获得动刀和物料之间最大的速度差,提升粉碎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动刀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3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中定刀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中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槽口设置成通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向上伸入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包括杯体I和机头2,所述机头2上设有伸入杯体I中的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动刀4、定刀5,所述微粉碎豆衆机还包括带动动刀4转动的驱动电机6,所述动刀上包括剪切部;所述定刀上包括围绕所述动刀设置的侧壁体(51),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内侧壁作用实现对剪。所述机头2设在豆浆机的杯盖3上,所述粉碎装置向下伸入杯体I中,所述机头2与杯体I同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刀4包括由驱动电机6带动的连接部42,在这里,连接部42直接固定在驱动电机6的转轴61上,连接部42也可以通过联轴器或其他传动机构如齿轮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6的转轴61传动连接。所述剪切部41设在连接部42的外端,所述剪切部41相对连接部42向下延伸,一般地,剪切部41可以倾斜设置,也可以垂直连接部42设置。为了使得干豆、大米的粉碎更简单、高效,拓展了物料适应性,所述剪切部41上设有刃口 43 ;也可以在所述剪切部41和连接部42上均设置刃口 43,如图2所示。所述定刀5上包括围绕动刀设置的侧壁体51,该侧壁体(51)上开设有若干贯通侧壁体的槽口(52),所述剪切部与槽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剪切部41与侧壁体51之间的间隙为O. I 3mm,例如O. 1mm、O. 3謹、O. 5謹、O. 8謹、I謹、I. 5謹、2謹或3謹。开设槽口(52)后,动刀4转动一圈,与定刀5之间有多处实现对剪,剪切面积大,粉碎效果好;可以拓宽物料适应性,适应粗、细物料。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体51为圆筒状,所述槽口 52中至少有两个槽口 52的长度不相等。这样能够打破流体的规则循环,形成紊流,粉碎效果好。制作豆浆时,驱动电机6带动动刀4转动,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定刀5外侧壁运动,从而在定刀5内部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定刀5外壁的豆浆又被压回定刀5内,这样周而复始,在动刀4与定刀5之间形成有效地循环对剪,如此逐渐微细化粉碎物料,与现有刀片式粉碎相比,定刀5与动刀4的对剪效率明显提升,粉碎效果改进明显,且动刀4在较低转速下也能达到较好的粉碎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噪音。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区别于实施例一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剪切部41相对连接部42向上延伸。同样的,剪切部41可以倾斜设置,也可以垂直连接部42设置。这样动刀4和定刀5围成一个粉碎空间,粉碎效果好。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区别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2设在豆浆机的杯盖3上,所述粉碎装置向下伸入杯体I中,所述机头2与杯体I偏心设置。实施例四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槽口做了一些变化,所述槽口 52中至少有两个槽口 52的宽度不相等。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结合到实施例一中,即所述槽口 52中至少有两个槽口 52的长度和宽度均不相等,加强紊流,提高粉碎效果。实施例五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侧壁体51的结构做了一些变化,所述侧壁体51上位于两两相近的槽口 52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增加侧壁体51与剪切部41之间的间隙的凹进53。这样能提升粗粉碎效率。实施例六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侧壁体51的结构做了一些变化,所述侧壁体51为为断续排列的圆筒状,所述侧壁体51设有至少两块且在定刀5上周向均布,这样使用户可以将手伸入定刀5、动刀4之间,方便清洗。实施例七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动刀4的结构做了一些变化,所述剪切部41平行设在连接部42的外端,这样能简化动刀4的加工工艺。而且将连接部42设置成曲线形状,这样在同样的空间内,与物料接触的面积更大,也能形成一定的紊流效果。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述槽口 52设置成了贯通侧壁体的开口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如
图10所示的通孔结构。在上述所有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槽口 52位于侧壁体51内侧壁的开口小于所述槽口 52位于侧壁体51的外侧壁的开口。这样的槽口 52内窄外宽,粉碎物料经过槽口 52时,不易卡在槽口 52内,使得清洗更方便。另外如
图11所示,还可以在杯体I下方设机座7,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7上并向上伸入杯体I中,所述机座7与杯体I同心设置或者偏心设置;或者在杯体I旁边设机座,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并从杯体I的侧壁伸入杯体I中。而实施例四、五和六的结构也可以实施到实施例二和三中,实施例七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到实施例三中。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 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包括杯体(I)以及伸入杯体中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动刀(4)、定刀(5 ),所述微粉碎豆楽:机还包括带动动刀转动的驱动电机(6 ),所述动刀上包括剪切部;所述定刀上包括围绕所述动刀设置的侧壁体(51),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内侧壁作用实现对剪; 或者所述动刀围绕定刀的侧壁体设置,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外侧壁作用实现对剪。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包括由驱动电机带动的连接部(42),所述剪切部设在连接部的外端;所述剪切部相对连接部向上或向下延伸;或者所述剪切部平行设在连接部的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部上设有刃口(43);或者所述剪切部和连接部上设有刃口。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体(51)上开设有若干贯通侧壁体的槽口(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长度不相等;或者,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宽度不相等;或者所述槽口中至少有两个槽口的长度和宽度均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位于侧壁体内侧壁的开口小于所述槽口位于侧壁体的外侧壁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体上位于两两相近的槽口之间的侧壁上设有增加侧壁体与剪切部之间的间隙的凹进(53)。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之间的间隙为O. I 3mm。
9.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体为圆筒状;或者所述侧壁体为断续排列的圆筒状。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碎豆浆机包括机头(2),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头上并向下伸入杯体中,所述机头与杯体同心设置或者偏心设置; 或者所述微粉碎豆浆机包括设在杯体下方的机座(7),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并向上伸入杯体中,所述机座与杯体同心设置或者偏心设置; 或者所述微粉碎豆衆机包括设在杯体旁边的机座,所述粉碎装置设在机座上并从杯体的侧壁伸入杯体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粉碎豆浆机,包括杯体(1)以及伸入杯体中的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动刀(4)、定刀(5),所述微粉碎豆浆机还包括带动动刀转动的驱动电机(6),所述动刀上包括剪切部;所述定刀上包括围绕所述动刀设置的侧壁体(51),所述剪切部与侧壁体的内侧壁作用实现对剪。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刀、定刀之间的对剪来粉碎物料,能够获得动刀和物料之间最大的速度差,提升粉碎效果。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2760086SQ2012202969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王旭宁, 曾繁亮, 王胜华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