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871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现场在清理结构植筋孔的时候,一般采用常规鼓风机进行清孔,但鼓风机将风送入孔洞的时候,孔洞中的粉尘会涌出洞外并会在空气中弥散开来,而且清理工人的位置离孔洞不远,粉尘经常落在工人的身上甚至被工人吸入肺部,当粉尘过大遮挡视线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等粉尘沉积下来后再继续清理,影响了工作效率,这种清孔方法虽然可以达到清孔的目的,但是清孔时的飞扬的粉尘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影响到操作者的健康,不利于行业健康和绿色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清洁快速清理结构植筋孔的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避免了粉尘四处飞扬,实现了绿色施工,保证了操作者的健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包括用以向植筋孔洞中吹入空气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上连接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管口小于植筋孔洞,所述塑料管上设置可沿其滑动的碗型盘,所述碗型盘和一吸尘器相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当采用上述装置后,将塑料管伸进植筋孔洞中,并将碗型盘吸附到植筋孔洞位于的结构面上,覆盖孔洞孔启动鼓风机,然后再启动吸尘器,保证了粉尘完全通过碗型盘上的接口被吸入到吸尘器中,避免了粉尘四处飞扬,实现了绿色施工,保证了操作者的健康,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塑料管;2、碗型盘;3、接口 ;4、推柄;5、推板;6、鼓风机;7、吸尘管;8、吸
尘器;9、吸尘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包括用以向植筋孔洞中吹入空气的鼓风机6,所述鼓风机6上连接塑料管I,所述塑料管I管口小于植筋孔洞,所述塑料管I上设置可沿其滑动的碗型盘2,所述碗型盘2和一吸尘器8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碗型盘2盘口尺寸大于植筋孔洞尺寸。当采用上述装置后,由于塑料管I管口小于植筋孔洞,也就是说可以将塑料管I伸进植筋孔洞中,然后将管口的碗型盘2吸附到植筋孔洞位于的结构面上,碗型盘2覆盖孔洞后启动鼓风机6,鼓风机6将空气送进孔洞中,孔洞中的粉尘被气流送出,然后再启动吸尘器8,由于吸附圆盘的阻挡,粉尘进入碗型盘2,又因为接口 3通过吸尘管7和吸尘器接口 9连接到吸尘器8上,保证了粉尘完全通过碗型盘2上的接口 3被吸入到吸尘器8中。其中由于碗型盘2可沿着塑料管I滑动,所以可以根据植筋孔洞不同的深度调整碗型盘2的位置,当孔洞深度比较深时,将碗型盘2位置调整到吸尘管7相应的位置,使得塑料管I能伸入孔洞底部,让清理的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管I上设置可沿其滑动的推柄4,所述碗型盘2设置在推柄4上,所述推柄4上端设置推板5。也就是说,碗型盘2通过推柄4滑动连接在塑料管I上,推动推柄4的时候设置在其上的碗型盘2也会随着推柄4的移动而移动。通过移动推板5来移动碗型盘2所处的位置,更加方便操作,效果更好。因为推板5具有一定长度,较之将碗型盘2直接滑动连接到塑料管I上,不会产生由于碗型盘2和塑料管I由于密封不紧而产生缝隙的情况,所以就不会出现粉尘通过缝隙外泄的情况。更好的是,所述吸尘器8固连在鼓风机6上。也就是说吸尘器8和鼓风机6—体设置,使得整个装置所占用的体积变小,同时也方便移动,在储存的时候也更加方便。最好是,所述碗型盘2为橡胶材质。众所周知,橡胶价格低廉,弹性大,韧性好,使用橡胶作为碗型盘2的材料,不易损坏,经久耐用。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包括用以向植筋孔洞中吹入空气的鼓风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6)上连接塑料管(I),所述塑料管(I)管口小于植筋孔洞,所述塑料管(I)上设置可沿其滑动的碗型盘(2),所述碗型盘(2)和一吸尘器(8)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I)上设置可沿其滑动的推柄(4),所述碗型盘(2)设置在推柄(4)上,所述推柄(4)上端设置推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8)固连在鼓风机(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型盘(2)为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型盘(2)盘口尺寸大于植筋孔洞尺寸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植筋孔清灰装置,包括用以向植筋孔洞中吹入空气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上连接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管口小于植筋孔洞,所述塑料管上设置可沿其滑动的碗型盘,所述碗型盘和一吸尘器相通。当采用上述装置后,将塑料管伸进植筋孔洞中,并将碗型盘吸附到植筋孔洞位于的结构面上,覆盖孔洞并启动鼓风机,然后再启动吸尘器,保证了粉尘完全通过碗型盘上的接口被吸入到吸尘器中,避免了粉尘四处飞扬,实现了绿色施工,保证了操作者的健康,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08B15/02GK203155627SQ20132016074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李文亮, 丁凤保, 陈国清, 刘安, 王伟, 王有为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