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煮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733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煮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全自动煮饭装置,全自动煮饭装置,包括米仓、设于所述米仓下端且连通至所述米仓的洗米装置、电饭煲,所述洗米装置与所述电饭煲之间设有可以通过或阻断米和水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插设有可横向滑动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通道的隔板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全自动煮饭装置的密封装置设有用于通过米和水的通道,通道中插有可横向滑动的隔板装置,隔板装置能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通道。隔板装置位于密封装置内部,能从中间切断通道,密封效果好,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不会弄脏环境,同时能准确控制水量。而且采用通道式下米,口径大,也不会残留米。整个洗米过程不会浪费水、浪费米,而且煮米的米水比例容易控制,最后煮饭的结果好。
【专利说明】全自动煮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煮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为人们快节奏生活提供了便利。自动煮米装置可以自动完成下米,洗米,煮饭的过程,用户只需要设定好开始时间,可以提前进行煮饭或者熬粥,等用户回到家中就可以享受到已经煮熟的米饭。
[0003]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煮米装置一般由米仓、洗米装置和电饭煲组成,其中米仓用于储存米,可以将米输送到洗米装置,而洗米装置可以完成洗米和下米的过程,将洗好的米按照比例与水混合,输送进电饭煲,最后在电饭煲内完成煮米。由于洗米装置洗米结束后需要混合米和水进入电饭煲,因此在洗米装置和电饭煲之间需要可以开关的密封结构。在洗米过程中密封结构关闭,阻断洗米装置和电饭煲;洗米结束,米水按照比例混合后,密封结构打开,米水进入电饭煲后再次关闭。现有技术中的密封结构多为挡块或者阀门等类似结构,其中采用挡块的结构一般是直接在洗米装置下端设置挡块,其密封效果教差,容易从挡块和洗米装置下端的缝隙中漏水,影响环境卫生,还有可能影响煮饭米水比,影响煮饭结果;采用阀门式的结构是缩小洗米装置下端出口,在出口端设置阀门控制其开合,这种结构虽然密封性好,但是由于出口较小,下米能力差,容易内部残留米,浪费粮食,也会影响煮饭米水比,影响煮饭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煮饭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电饭煲密封能力差,下米效果差,煮饭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包括米仓、设于所述米仓下端且连通至所述米仓的洗米装置、电饭煲,所述洗米装置与所述电饭煲之间设有可以通过或阻断米和水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插设有可横向滑动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通道的隔板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中空壳体,所述通道包括所述壳体上端开设的上通孔和壳体下端相应位置开设的下通孔,所述上通孔下端和所述下通孔上端各设有密封圈。
[0007]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装置包括横向相对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装置内部设有用于增大所述间隙的撑开结构和缩小所述间隙的回缩结构;所述隔板装置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隔板装置横向滑动的推杆,所述推杆后端延伸出所述隔板装置外,连接有用于为推杆提供推力的动力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撑开结构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隔板的上支撑块、设置在所述下隔板内端面的下支撑块和设于所述推杆前端且插入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推叉,所述上支撑块下端面沿所述推叉前端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支撑块上端面沿所述推叉前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推叉前端设有多个用于配合所述上支撑块、下支撑块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下表面均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对应的所述上支撑块、下支撑块相同,所述回缩结构包括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两端固定在所述上隔板内端面,中部固定在所述下隔板内端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电饭煲之间设有用于输送米和水的连接装置,所述电饭煲上端开设有进米口,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米和水进入所述进米口的内筒、套设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外筒和用于锁紧所述外筒和所述电饭煲的锁紧装置,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有用于排出蒸汽的间隙,所述外筒一侧开设有用于排出蒸汽的蒸汽孔,上端固定在所述密封装置下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外侧的固定圈、套设在所述外筒外侧的弹簧套上圈、弹簧套、弹簧套下圈和套设在所述弹簧套外侧的压圈,所述弹簧套上圈固定在所述固定圈下端,所述弹簧套上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套上圈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套下圈上,所述压圈下端连接在所述弹簧套下圈上端,所述固定圈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转动后能下压所述压圈使所述弹簧套下圈抵压在所述进米口外沿的压块,所述压块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压块转动的推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洗米装置包括洗米器和进水器,所述洗米器为圆锥形中空壳体,上端设有用于从所述米仓进米的输米孔,下端设有用于输出米和水的出米孔,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水口,另一侧开设有两个进水口,所述排水口内部设有用于防止米漏出的滤米网,所述进水器一端设有用于接入自来水的接水口,另一端连通至两所述进水口上,所述进水器内部设有可分别控制两个所述进水口进水或停水的输出电路和检测进水量并控制进水口开关的进水电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洗米装置包括圆锥形中空洗米器、搅动头和电动机,所述洗米器上端设有用于从所述米仓进米的输米孔,内部设有用于搅动洗米的搅动头,下端设有用于输出米和水的出米孔,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水口,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口内部设有用于防止米漏出的滤米网,所述进水口内部设有用于检测进水量并控制进水口开关的进水电路,所述电动机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搅动头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煮饭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各部件的支撑架,所述米仓设置在支撑架上端,通过米仓孔与所述洗米装置连接,且所述米仓孔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米仓孔的开关和用于检测米流量的测流器,所述支撑架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洗米装置的洗米装置腔,下部设有电饭煲腔,所述电饭煲腔下端设有可相对所述支撑架滑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端设有供所述电饭煲插设供电的供电公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煮饭装置还包括用于协调控制的总控电路,所述总控电路包括用于预定开始煮饭的定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米仓下米量的控米模块、控制所述洗米装置的洗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密封装置运行的密封装置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开始工作的电饭煲模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全自动煮饭装置的密封结构开设有供米和水通过的通道,内部插设一个可以横向滑动的隔板装置,滑块可以滑动至通道中,使米或水无法通过,也可以滑动离开,使米或水通过。这样滑动隔板装置的设计方式,密封效果好,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而且通道内径大,也减少了遗留米的问题,下米效果好,不会影响最后进入电饭煲的米水量,也不会浪费米水,煮饭的最终效果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煮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洗米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密封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板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动架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米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洗米器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洗米装置连接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洗米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全自动煮饭装置1,包括米仓11、洗米装置12、电饭煲131,米仓11连接在洗米装置12上端,且内部连通。洗米装置12与电饭煲13之间设有密封装置122,密封装置122设有用于通过米和水的通道,内部设有可横向滑动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通道的隔板装置1224。
[0029]在洗米未完成时,隔板装置1224可以横向滑动封闭所述通道,由于隔板装置1224位于密封装置122内部,而不是直接挡在洗米装置12下端,与挡块式相比,密封效果好,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当洗米结束后,隔板装置1224横向滑动,打开所述通道,米和水从通道通过,进入电饭煲。密封装置1224采用通道式下米和水,与阀门式相比,出口大,米残留量少,通过率高。不会浪费米,不会漏水,最后煮饭的效果好。
[0030]如图3所示,密封装置122包括上壳体1222、和下壳体1227,上壳体1222和下壳体1227之间为空腔。上壳体1222上开设有上通孔12221,下壳体1227对应开设有下通孔12272,两个通孔位置相对应,加上中间的空腔形成供米和水通过的所述通道。隔板装置1224插设在两个通孔之间的空腔中,可以通过横向滑动关闭或者打开通道,达到阻止或者通过米和水的作用。
[0031]上通孔12221下端安装有第一软胶密封圈1223,相应地在下通孔12272上端安装有第二软胶密封圈1226。隔板装置1224包括横向相对设置的上隔板12241、和下隔板12243,上隔板12241和下隔板12243之间有间隙。隔板装置1224内部设有变形结构,能使隔板装置1224横向滑动的时候增大或减小隔板装置1224内部的间隙。具体包括撑开结构和回缩结构。
[0032]撑开结构能使隔板装置1224滑动至封闭位置时,即上通孔12221和下通孔12272之间时,间隙增大,上隔板12241抵压在第一软胶密封圈1223下端,下隔板12243抵压在第二软胶密封圈1226上端。抵压后,软胶密封圈压缩变形,紧紧塞满通孔与隔板装置1224之 间的间隙,阻止了米或水的通过,杜绝了漏水的可能。
[0033]回缩结构能使隔板装置1224滑动至通过位置,即离开上通孔12221和下通孔 12272之间时,间隙减小。隔板装置1224对上下端的软胶密封圈压力减小,从而摩擦力减 小,最后离开软胶密封圈表面,顺利的抽出,使上通孔12221和下通孔12272连通,米和水可 以顺利通过。
[0034]增加了变形结构后,既能让隔板装置1224的密封效果增强,又能在滑动过程中减 小摩擦,同时保护了软胶密封圈不会被拉扯变形。
[0035]隔板装置1224还包括能推动隔板装置的推杆122424,为隔板装置1224提供横向 力。
[0036]推杆122424连接在隔板装置1224内部的变形结构上,在推动隔板装置1224滑动 的同时,也为变形结构提供了动力。变形结构包括撑开结构和回缩结构,其中撑开结构的设 计可以用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在螺杆122424前端设置滚轮,在隔板装置1224内部设置倾斜 的滚动槽,螺杆122424推动,滚轮在滚动槽内滚动撑大隔板装置1224的内部间隙,也可以 用滑块和倾斜设置的滑槽实现。回缩结构可以采用较重的上隔板1222,使其在没有支撑时 自动回落,也可以设置弹簧,依靠伸缩力回缩间隙,或者采用一体成型的弹性结构,利用本 身的弹力回缩。
[003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撑开结构设计方式如图4所示。上隔板12241的内端面上 设有多个上支撑块,下隔板12243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下支撑块,推杆122424前端为插 入隔板装置1224上下壳之间的推叉12242,推叉12242上设有多个用于配合支撑块的锥形 头。以设置在上隔板12241最左端的上支撑块122412和设置在推叉12242最前端的锥形头 122421为例说明,上支撑块122412下端面沿推叉12242前端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形成一个 斜面,而锥形头122421上端也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上支撑块122412相同。当推叉12242 向左推进时,锥形头122421的上倾斜面抵在上支撑块122421的下倾斜面上向前移动,二者 倾斜的斜面相贴,横向力被斜面转化竖直方向的力,从而上支撑块122421向上运动,带动 上隔板12241向上。同样的,下隔板12243的下支撑块上端面沿推叉12242前端方向向上 倾斜设置,推叉12242的锥形头下端也对应设置方向相同的倾斜面。带动其向下运动,从 而撑开隔板装置1224内部的间隙。多个支撑块和多个锥形头一起运作,能使整个隔板装置 1224平稳的被撑开,抵压上下端相邻的软胶密封圈。而且隔板装置1224上下端承担的压力 都传递给推叉12242,推叉12242承担压力,保证撑开的隔板装置1224不会因为受压而缩 回,能与软胶密封圈之间形成较大的压力,使软胶密封圈变形,填充了密封装置122和隔板 装置1224之间的空隙,提供了良好的密封环境。
[0038]推杆122424后端延伸出个隔板装置1224外,连接到动力结构上,为隔板装置1224 和撑开结构提供横向推动力。其传动方式可以设计为多种,例如将推杆122424后端设计 为蜗杆,然后通过涡轮带动;或者设计为曲柄摇杆结构,通过电机带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 螺杆,通过设置在密封装置122上的电机1225带动内部设有螺纹的皮带轮的转动,使推杆 122424横向运动,从而带动隔板装置1224滑动。
[0039]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回缩结构采用了弹簧片的设计,在上隔板12241上固 定有弹黃片122414。弹黃片122414为长条形,两端固定在上隔板12241上,中部开设有小孔,下隔板12243对应位置开设有弹簧片固定孔122434,通过一个小螺钉穿过弹簧片固定 孔122434将弹簧片122414的中部固定在下隔板12243。推叉12242中部留有一个空白区 域,在其左右推动的时候不会碰触到弹簧片122414。当推叉12242向右滑动,支撑块122421 不再受到锥形头122421的压力时,由于弹簧片122414呈拉伸状态,会对隔板装置1224上 下壳施加收缩力,促使上隔板12241向下移动,下隔板12243向上移动,从而达到缩小隔板 装置1224内部间隙的作用。当隔板装置1224右移的时候,内部间隙缩小,与相邻的软胶密 封圈压力减少,最后脱离了软胶密封圈表面,这样在拉回的时候不会受到来自软胶密封圈 的摩擦力,既能使隔板装置1224右移的时候阻力减小,也不会因为大阻力的拉扯而导致软 胶密封圈被拉坏。
[0040]下隔板12243与上隔板12241之间设有连接杆122431,连接杆122431分别与上 隔板12241、下隔板12243转动连接,起到一个限位和连接的作用,一方面使隔板装置1224 上下壳不会分离脱落,而且能限制其最大的撑开范围。推叉12242的后端与隔板装置1224 之间连接有推叉弹簧122423,便于推叉12242拉动隔板装置1224前进和推叉在隔板装置 1224内部的回弹。隔板装置1224右端还设有缺口,包括上隔板缺口 122413和下隔板缺口 122434,可以卡住推叉12242的后端,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推叉12242右移动时,随着隔板装 置1224间隙的缩小,推叉12242后端会被缺口卡住,不会退出隔板装置1224外,而且抵在 隔板装置1224缺口的内端面,带动整个隔板装置1224右移动。
[0041]当推叉12242前推时,由于弹簧片122414的自身弹性和推叉弹簧122423的自身 弹性,会直接带动隔板装置1224前进,直到极限位置后,隔板装置1224无法继续前推,推叉 12242的前推力转化成为对上隔板12241和下隔板12243的推动力,然后将隔板装置1224 撑开。
[0042]为了使米和水能顺利的进入上通孔12221,在洗米装置12下端还设置了下米环 1221,下米环1221是一个桶状机构,厚度略超过密封装置上壳1222,通过弹簧连接在密封 装置上壳1222上,置于上通孔12221内部,下端伸入密封封装置122内部,上端伸入洗米 装置12下端,使米和水不会泄露到密封装置122的上表面其他位置。设置的弹簧使下米环 1221位置能细微调节,不会影响隔板装置1224的滑动。
[0043]在第一软胶密封圈1223和密封装置上壳1222下端之间,设有多个弹性支撑件,在 第二软胶密封圈1226上端设有多个弹性支撑件,软胶密封圈本身的位置能细微调节,更好 的配合隔板装置1224变形,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0044]电饭煲131上端开设有用于进米和水的进米口 1311,由于电饭煲131在工作过程 中会排出一部分蒸汽,有可能直接进入密封装置122和洗米装置12,对相关装置的运作造 成影响,如果密封过死,蒸汽无法排出又可能使电饭煲131内部气压过大,引发安全事故, 所以在密封装置122和电饭煲131之间,还设有连接装置123,既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又能向 外排出部分蒸汽的。
[0045]连接装置123设有内筒1231和外筒1233,外筒1233上端连接在密封装置122下 端,内筒1231上端与下通孔12272对齐,下端与电饭煲进米口 1311对齐。内筒1231和外筒 1233之间留有空隙,便于蒸汽通过,外筒1233上开设有用于排出蒸汽的蒸汽孔12333,内筒 1231置于进米口 1311上,且留有空隙,内筒的1231的内径小于进米口的内径,可以使米和 水进入进米口 1311,蒸汽从空隙进入外筒1233与内筒1231之间,通过蒸汽孔12333排出。同时外筒1233与电饭煲131之间有锁紧装置,能保证蒸汽和米水不会泄露外筒1233和电 饭煲131之外。
[0046]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结构如图5所示,外筒外侧设有固定圈12331,固定圈12331 下端固定有弹簧套上圈1234,弹簧套上圈1234下端连接有弹簧套1235,弹簧套1235下端 连接有弹簧套下圈1237,弹簧套1235外侧套设有压圈1236,压圈1236下端连接在弹簧套 下圈1237上端。弹簧套1235是具有弹性的中空圆柱形套状结构,可以对弹簧套下圈1237 和弹簧套上圈1234提供拉伸力。在固定圈12331上转动连接有压块12332,压块12332是非 对称设计,转动后能对压圈1236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弹簧套下圈1237抵压在电饭煲131 上端进米口 1311的外沿,形成密封环境。为了推动压块12332旋转,还设置了推柄1232,推 柄1232前端转动连接在压块12332 —端,推动推柄1232即可带动压块12332转动。
[0047]实际操作中,需要密封连接装置123和电饭煲131时,只需要将电饭煲131放至正 确的位置,向外拉推柄1232,带动压块12332旋转,下压压圈1236,使其抵压在电饭煲131 上端,完成密封。煮饭完成后,前推推柄1232,带动压块12332旋转,压圈1236上端压力消 失,在弹簧套1235的收缩力下,弹簧套下圈1237被向上拉,与电饭煲131上端分离,可以取 出电饭煲。
[0048]为了使连接装置123与电饭煲131的连接更具有调节性,减少刚性压力,本实施例 中在弹簧套下圈1237的下端还设置了密封活动圈1238,压圈1236通过弹簧连接在弹簧套 下圈1237上,这样压块12332对压圈1236施加压力的时候,压圈1236就会通过弹簧对弹 簧套下圈1237施加压力,而不是直接施压,减少了对电饭煲131上端的刚性压力。在密封 活动圈1238下端可以设置橡胶圈等软性密封结构,即能起到密封作用,又降低了对电饭煲 131的直接压力。
[0049]全自动煮饭装置1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体为支撑架15,上设有多个腔体,最 顶层为米仓11,中间和下部设有凹腔,中部设有洗米机装置腔,用于放置洗米装置12,下部 设有电饭煲腔,用于放置电饭煲131。
[0050]如图7所示,米仓11下部设有下米通道112,米仓内部设有米量检测器111,在米 量过低的时候会检测报警,提示添米。下米通道112内部设有用于封闭或打开的开关1122 和检测下米量的测流器1121。测流器1121可以采用检测流量的方式检测下米量,也可以 通过计时的方式检测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数值时,自动控制下米通道112内的开关 1122关闭,停止下米。下米通道112与洗米装置12的进米的部位对齐,且留有一定空隙,这 样当米仓米量较多,引起米仓下壁变形时,洗米通道112位置下降,不会直接对洗米装置12 施压。
[0051]在支撑架15中部位置设置有洗米装置腔,用于放置洗米装置12,如图8和图9所 示洗米装置12包括洗米器121和连接在洗米器121上的进水器1214,洗米器121是圆锥 形中空壳体,内部有圆锥形凹腔,米从上端进米口 1211进入凹腔,从圆锥形凹腔下端尖部 的出米孔1212流出。出米孔1212内部套设下米环1221,下端与密封装置122连接。洗米 器121下端一侧设有排水口 1211,另一端设有进水管1213,进水管1213包括两个进水口, 彼此呈Y字型设置,交汇至进水管1213。进水器1214包括接水口 12142和出水管12141, 出水管12141包括两个出水口,彼此呈Y字型设置,相应的连接至进水管1213的两个进水 口。进水器1214内部设有输出电路和进水电路,其中输出电路控制两个出水口交替供水,同时外筒1233与电饭煲131之间有锁紧装置,能保证蒸汽和米水不会泄露外筒1233和电 饭煲131之外。
[0046]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结构如图5所示,外筒外侧设有固定圈12331,固定圈12331 下端固定有弹簧套上圈1234,弹簧套上圈1234下端连接有弹簧套1235,弹簧套1235下端 连接有弹簧套下圈1237,弹簧套1235外侧套设有压圈1236,压圈1236下端连接在弹簧套 下圈1237上端。弹簧套1235是具有弹性的中空圆柱形套状结构,可以对弹簧套下圈1237 和弹簧套上圈1234提供拉伸力。在固定圈12331上转动连接有压块12332,压块12332是非 对称设计,转动后能对压圈1236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弹簧套下圈1237抵压在电饭煲131 上端进米口 1311的外沿,形成密封环境。为了推动压块12332旋转,还设置了推柄1232,推 柄1232前端转动连接在压块12332 —端,推动推柄1232即可带动压块12332转动。
[0047]实际操作中,需要密封连接装置123和电饭煲131时,只需要将电饭煲131放至正 确的位置,向外拉推柄1232,带动压块12332旋转,下压压圈1236,使其抵压在电饭煲131 上端,完成密封。煮饭完成后,前推推柄1232,带动压块12332旋转,压圈1236上端压力消 失,在弹簧套1235的收缩力下,弹簧套下圈1237被向上拉,与电饭煲131上端分离,可以取 出电饭煲。
[0048]为了使连接装置123与电饭煲131的连接更具有调节性,减少刚性压力,本实施例 中在弹簧套下圈1237的下端还设置了密封活动圈1238,压圈1236通过弹簧连接在弹簧套 下圈1237上,这样压块12332对压圈1236施加压力的时候,压圈1236就会通过弹簧对弹 簧套下圈1237施加压力,而不是直接施压,减少了对电饭煲131上端的刚性压力。在密封 活动圈1238下端可以设置橡胶圈等软性密封结构,即能起到密封作用,又降低了对电饭煲 131的直接压力。
[0049]全自动煮饭装置1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体为支撑架15,上设有多个腔体,最 顶层为米仓11,中间和下部设有凹腔,中部设有洗米机装置腔,用于放置洗米装置12,下部 设有电饭煲腔,用于放置电饭煲131。
[0050]如图7所示,米仓11下部设有下米通道112,米仓内部设有米量检测器111,在米 量过低的时候会检测报警,提示添米。下米通道112内部设有用于封闭或打开的开关1122 和检测下米量的测流器1121。测流器1121可以采用检测流量的方式检测下米量,也可以 通过计时的方式检测下米量,当下米量达到预设数值时,自动控制下米通道112内的开关 1122关闭,停止下米。下米通道112与洗米装置12的进米的部位对齐,且留有一定空隙,这 样当米仓米量较多,引起米仓下壁变形时,洗米通道112位置下降,不会直接对洗米装置12 施压。
[0051]在支撑架15中部位置设置有洗米装置腔,用于放置洗米装置12,如图8和图9所 示洗米装置12包括洗米器121和连接在洗米器121上的进水器1214,洗米器121是圆锥 形中空壳体,内部有圆锥形凹腔,米从上端进米口 1211进入凹腔,从圆锥形凹腔下端尖部 的出米孔1212流出。出米孔1212内部套设下米环1221,下端与密封装置122连接。洗米 器121下端一侧设有排水口 1211,另一端设有进水管1213,进水管1213包括两个进水口, 彼此呈Y字型设置,交汇至进水管1213。进水器1214包括接水口 12142和出水管12141, 出水管12141包括两个出水口,彼此呈Y字型设置,相应的连接至进水管1213的两个进水 口。进水器1214内部设有输出电路和进水电路,其中输出电路控制两个出水口交替供水,行洗米。完成洗米后,排水口 1211开启,废水排出洗米器121。进水器1214的进水电路开始计算水流量,当满足水米比的水量通过后,关闭进水,米和合适水量充分混合。总控电路控制密封装置上122的电机1225开始带动隔板装置1224移动,隔板装置1224 —边移动一边上下壳体间隙缩小,移动至密封装置122通道以外,米水经过下米环1221进入密封装置122通道,流入连接装置123的内筒然后进入电饭煲131。
[0062]米水全部进入后,电机1225开始带动隔板装置1224移动,隔板装置1224在移动中开始撑大上下壳的间隙,移动到第一软胶密封圈1223和第二软胶密封圈1226之间后,挤压两软胶密封圈,使其变形,密封,阻止米水和蒸汽通过。同时电饭煲131开始加热煮饭,煮饭产生的蒸汽顺着连接装置123的外筒1233内侧,从蒸汽孔12333排出,不会影响到上部的各个装置。
[0063]煮米完成后,前推推柄1232,带动压块12332转动,释放对压圈1236的压力,在弹簧套1235的拉力下,弹簧套下圈1237带动密封活动圈1238上移,离开电饭煲131的进米口 1311。向前拉动电饭煲131,带动滑动架132滑动,滑动架132后部供电插头脱离电源,滑动至极限位置,滑动架132下端转轮架1322卡住支撑架15轨道,用户可以取下电饭煲131或者开启上盖直接盛饭。
[0064]盛完饭后,将电饭煲内锅洗净,放回,盖好电饭煲131,放至滑动架132上,插入供电公头1323,推回滑动架132。滑动架132回到原位置,后端的供电插头接入电源。
[0065]后拉推柄1232,带动压块12332转动,对压圈1236施压,压圈1236通过下端的多个弹簧对弹簧套下圈1237施压,带动密封活动圈1238抵压在电饭煲上端的进米口 1311外沿,完成密封。即可进行下一次煮饭过程。
[0066]本实施例中的全自动煮饭装置1,密封性好,既不会漏米漏水,也不会泄露蒸汽,煮饭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用户需要的操作只有拉动推柄1232和滑动电饭煲131,其余煮饭过程全自动化。而且米仓11内部有米量检测器111,米量过少提示补充,用户只需保证米仓11内部的米量,即可非常方便的完成煮米过程,极大的简化了做饭的过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0067]实施例二 :
[0068]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全自动煮饭装置1采用另外一种结构的洗米装置12b,包括洗米器121b和进水装置,洗米器121b为圆锥形中空腔体,和搅动头12141,搅动头12141设有多片扇叶,洗米器121b的上端连接有电动机12142,为搅动头12141提供转动力。洗米器121b的圆锥形洗米仓上端设有盖板1214,盖板1214留有进米缺口。洗米器121b下端与密封装置122固定,内设有与密封装置122上通孔12221对齐的输米孔,下端一侧设有带滤米网的排水孔1212b,另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装置一端连接在外接水源上,一端连接在进水口上,内部设有控制进水量的进水电路。本实施例中其他构件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结构不再赘述。
[0069]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洗米主要依靠搅动头12141的转动,带动扇叶搅动米水混合物,完成洗米。进水装置内部的进水电路控制进水量,开始洗米后进入水,电动机12142开动,带动搅动头12141转动,搅动米水混合物。洗米完成后,废水从排水孔1212b排出,米被滤米网阻拦不会排出,废水排完后,进水电路开始计算进水量,等水量达到要求关闭进水。完成洗米和混合米水过程。[007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 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全自动煮饭装置,包括米仓、设于所述米仓下端且连通至所述米仓的洗米装置、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米装置与所述电饭煲之间设有可以通过或阻断米和水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插设有可横向滑动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通道的隔板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中空壳体,所述通道包括所述壳体上端开设的上通孔和壳体下端相应位置开设的下通孔,所述上通孔下端和所述下通孔上端各设有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装置包括横向相对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隔板装置内部设有用于增大所述间隙的撑开结构和缩小所述间隙的回缩结构;所述隔板装置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隔板装置横向滑动的推杆,所述推杆后端延伸出所述隔板装置外,连接有用于为推杆提供推力的动力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结构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隔板的上支撑块、设置在所述下隔板内端面的下支撑块和设于所述推杆前端且插入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推叉,所述上支撑块下端面沿所述推叉前端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支撑块上端面沿所述推叉前端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推叉前端设有多个用于配合所述上支撑块、下支撑块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上下表面均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对应的所述上支撑块、下支撑块相同,所述回缩结构包括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两端固定在所述上隔板内端面,中部固定在所述下隔板内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电饭煲之间设有用于输送米和水的连接装置,所述电饭煲上端开设有进米口,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米和水进入所述进米口的内筒、套设在所述内筒外侧的外筒和用于锁紧所述外筒和所述电饭煲的锁紧装置,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有用于排出蒸汽的间隙,所述外筒一侧开设有用于排出蒸汽的蒸汽孔,上端固定在所述密封装置下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筒外侧的固定圈、套设在所述外筒外侧的弹簧套上圈、弹簧套、弹簧套下圈和套设在所述弹簧套外侧的压圈,所述弹簧套上圈固定在所述固定圈下端,所述弹簧套上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套上圈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套下圈上,所述压圈下端连接在所述弹簧套下圈上端,所述固定圈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转动后能下压所述压圈使所述弹簧套下圈抵压在所述进米口外沿的压块,所述压块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压块转动的推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米装置包括洗米器和进水器,所述洗米器为圆锥形中空壳体,上端设有用于从所述米仓进米的输米孔,下端设有用于输出米和水的出米孔,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水口,另一侧开设有两个进水口,所述排水口内部设有用于防止米漏出的滤米网,所述进水器一端设有用于接入自来水的接水口,另一端连通至两所述进水口上,所述进水器内部设有可分别控制两个所述进水口进水或停水的输出电路和检测进水量并控制进水口开关的进水电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米装置包括圆锥形中空洗米器、搅动头和电动机,所述洗米器上端设有用于从所述米仓进米的输米孔,内部设有用于搅动洗米的搅动头,下端设有用于输出米和水的出米孔,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水口,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口内部设有用于防止米漏出的滤米网,所述进水口内部设有用于检测进水量并控制进水口开关的进水电路,所述电动机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搅动头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煮饭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各部件的支撑架,所述米仓设置在支撑架上端,通过米仓孔与所述洗米装置连接,且所述米仓孔内设有用于封闭所述米仓孔的开关和用于检测米流量的测流器,所述支撑架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洗米装置的洗米装置腔,下部设有电饭煲腔,所述电饭煲腔下端设有可相对所述支撑架滑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端设有供所述电饭煲插设供电的供电公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煮饭装置还包括用于协调控制的总控电路,所述总控电路包括用于预定开始煮饭的定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米仓下米量的控米模块、控制所述洗米装置的洗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密封装置运行的密封装置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开始工作的电饭煲模块。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3407875SQ201320313386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1日
【发明者】刘伟强 申请人:刘伟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