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159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塔体包括第一、二加热筒体,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筒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筒体设置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A,所述环形电热体A在径向上具有数个向内侧伸出的凸起;第二加热筒体具有一个内筒B和外筒B,内筒B内置有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B;且所述第二加热筒体内筒B的外径为第一加热筒体的内筒A内径的1/2;过渡筒体内置一混合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加热筒体和第二加热筒体分别对填料以及流经填料的蓖麻油的外围和中心加热,并通过过渡筒体内置的混合器进行热量的重新混合、再分配,使得蓖麻油的加热均匀,提高脱水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蓖麻油是蓖麻油酸唯一的工业来源,它从蓖麻这种植物中得到。众所周知,蓖麻油主要是由蓖麻醇酸三甘油脂组成的油脂,很早就在工业上广泛用作制皂、化妆品的原料,现在作为具有功能性的油脂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蓖麻油精制在国内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现有精制工艺大致包括为酸洗、碱洗、水洗、脱水、脱色等工艺,其中碱洗、水洗、脱水三个环节直接影响了精炼蓖麻油的生产周期和产量。传统的蓖麻油脱水工艺为:从水洗釜放出的含水蓖麻油用泵打入脱水釜,开蒸汽升温,当水量越来越少时,脱水釜在蒸汽加热条件下抽真空,当没有水流下时,继续抽真空15分钟,停止加热,然后将合格的蓖麻油送入脱色釜。该方法生产周期长,不连续,脱水效果不佳。
[0004]经检索相关文件,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同的针对制皂用蓖麻油脱水的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水效果好的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脱水加热装置包括塔体,塔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封头筒体、第一加热筒体、过渡筒体、第二加热筒体、下封头筒体,上封头筒体的侧壁设置进油口 a,上封头筒体的顶端中心设置出汽口b ;在上封头筒体与第一加热筒体之间夹装第一分布板;第一加热筒体设置电热体,第一加热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孔板;第一填料层设置在第一加热筒体内并由第一孔板支承;过渡筒体与第二加热筒体之间夹装第二分布板,第二加热筒体设置电热体,第二加热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孔板;第二填料层设置在第二加热筒体内并由第二孔板支承,塔体设置有出油口 c ;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第一分布板和第二分布板均由圆形板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高于分布板上表面的管状分布头构成;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均由圆形板体上均匀设置通孔构成;第一加热筒体为由内筒A、外筒A构成的夹层结构,在夹层内设置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A,所述环形电热体A在径向上具有数个向内侧伸出的凸起;所述第二加热筒体具有一个内筒B和外筒B,内筒B内置有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B ;且所述第二加热筒体内筒B的外径为第一加热筒体的内筒A内径的1/2 ;所述过渡筒体内置一混合器,该混合器为一上表面为倒锥形导流型面的圆形板体,在导流型面倒锥形的中心设置有一出液管;所述第二分布板正对出液管处未设管状分布头。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加热筒体和第二加热筒体分别对填料以及流经填料的蓖麻油的外围和中心加热,并通过过渡筒体内置的混合器进行热量的重新混合、再分配,使得蓖麻油的加热均匀,提高脱水效果。【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的加热筒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图2中沿A-A线剖面图。
[0011]图4为图2中沿B-B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包括塔体,塔体自上而下依次上压盖1、上封头筒体2、第一加热筒体3、过渡筒体4、第二加热筒体5、下封头筒体6和下压盖7组成,上压盖I和下压盖7通过拉杆8将上封头筒体2、第一加热筒体3、过渡筒体4、第二加热筒体5、下封头筒体6夹住固定组成一个整体塔体。
[0013]在上封头筒体2内设置一圈环形挡板18,进油口 a设置在上封头筒体2的侧壁,出汽口 b设置在上封头筒体2的顶端中心并穿过上压盖I ;在上封头筒体2与第一加热筒体3之间夹装第一分布板12 ;第一加热筒体3设置电热体19,第一加热筒体3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孔板;第一填料层13设置在第一加热筒体3内并由第一孔板14支承;过渡筒体4与第二加热筒体5之间夹装第二分布板15,第二加热筒体5设置电热体20,第二加热筒体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孔板17 ;第二填料层16设置在第二加热筒体5内并由第二孔板17支承,下封头6的中心设置有伸出下压盖7中心的出油口 C。
[0014]其中,第一分布板12和第二分布板15均由圆形板体121上均勻设置有若干高于分布板上表面的管状分布头构成。上述第一孔板14和第二孔板17均由圆形板体上均匀设置通孔构成。第一填料层13和第二填料层16采用陶瓷填料。
[0015]本发明中的第一加热筒体3和第二加热筒体5具体如图2、3、4所示,第一加热筒体3为夹层结构,由内筒A、外筒A构成,在夹层内设置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A19,环形电热体A19在径向上具有数个向内侧伸出的凸起。第二加热筒体5具有一个内筒B和外筒B,内筒B内置有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B19。
[0016]当然,这里内筒B的直径肯定是小于内筒A的尺寸的,更具体的,该内筒B的外径为第一加热筒体的内筒A内径的1/2 ;
[0017]同时,为了确保加热均匀,提高脱水效率,在过渡筒体4内置一混合器21,该混合器21为一上表面为倒锥形导流型面的圆形板体,在导流型面倒锥形的中心设置有一出液管;且第二分布板15正对出液管处未设管状分布头122。
[0018]蓖麻油通过进油口 a进入脱水塔内,在环形挡板18的作用下,落在上封头筒体I底部的第一分布板12上,并从第一分布板12的分布管进入下层的第一填料层13内,在第一填料层13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并向下流动,同时,第一加热筒体3内置的加热体19对含水的蓖麻油加热,蓖麻油中的部分水分被蒸发;通过第一填料层13底部的第一孔板14后进入过渡筒体4,再通过第二分布器15再进入第二填料层16对蓖麻油加热,进而去除蓖麻油中的绝大部分水,最后经过第二孔板17进入下封头筒体6,被物料泵泵入脱色塔。脱水塔内的 水蒸汽则通过脱水塔顶部的管道进入冷凝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制皂用脱水加热装置,脱水加热装置包括塔体,塔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封头筒体、第一加热筒体、过渡筒体、第二加热筒体、下封头筒体,上封头筒体的侧壁设置进油口a,上封头筒体的顶端中心设置出汽口 b ;在上封头筒体与第一加热筒体之间夹装第一分布板;第一加热筒体设置电热体,第一加热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孔板;第一填料层设置在第一加热筒体内并由第一孔板支承;过渡筒体与第二加热筒体之间夹装第二分布板,第二加热筒体设置电热体,第二加热筒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孔板;第二填料层设置在第二加热筒体内并由第二孔板支承,塔体设置有出油口 c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布板和第二分布板均由圆形板体上均勻设置有若干高于分布板上表面的管状分布头构成;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均由圆形板体上均匀设置通孔构成; 所述第一加热筒体为由内筒A、外筒A构成的夹层结构,在夹层内设置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A,所述环形电热体A在径向上具有数个向内侧伸出的凸起;所述第二加热筒体具有一个内筒B和外筒B,内筒B内置有若干层沿垂直方向分布的环形电热体B ;且所述第二加热筒体内筒B的外径为第一加热筒体的内筒A内径的1/2 ; 所述过渡筒体内置一混合器,该混合器为一上表面为倒锥形导流型面的圆形板体,在导流型面倒锥形的中心设置有一出液管;所述第二分布板正对出液管处未设管状分布头。
【文档编号】C11B3/12GK203530279SQ20132056331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李旭峰 申请人:上海制皂(集团)如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