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5224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所述隔尘装置由隔尘底座与隔尘护罩构成;所述隔尘基座中,隔尘护罩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由隔尘基座前端面延伸至后端面的第一电钻安置槽;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有吸尘基座,以及设置在吸尘基座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隔尘基座与吸尘基座内部均设置有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灰尘收集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可通过统一收集处理,避免了电钻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四溢而导致对环境、电钻性能或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专利说明】—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钻是人们常用的电动工具之一,但在电钻工作时,其钻头与加工物体之间的高速摩擦会产生相当的碎屑与粉尘,其会洒落至周边造成对环境的影响,或残留于电钻之上影响电钻的工作性能,甚至会飘落至使用者的身体内部而影响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可收集电钻工作时扬起的碎屑与灰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所述隔尘装置由隔尘底座与隔尘护罩构成;所述隔尘基座中,隔尘护罩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由隔尘基座前端面延伸至后端面的第一电钻安置槽;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有吸尘基座,以及设置在吸尘基座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吸尘基座中,第一电钻安置槽的轴线延长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电钻安置槽,其直接与第一电钻安置槽相等;所述隔尘基座与吸尘基座内部均设置有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灰尘收集室,两个灰尘收集室之间通过吸尘管道彼此连通;所述隔尘装置中,第一电钻安置槽与隔尘基座中的灰尘收集室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进行连接。
[000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尘护罩设置在隔尘基座与吸尘基座的相对端面上,隔尘护罩采用锥台形玻璃护罩,其底面固定安装在隔尘基座上,且径向直径由隔尘护罩的底座向端部逐渐减小,隔尘护罩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圈。采用上述设计,锥台形的隔尘护罩可使得隔尘基座中的第一电钻安置槽、隔尘护罩以及电钻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从而有效避免了粉尘四溢;隔尘护罩端部的橡胶圈与电钻发生接触,其不仅可以确保隔尘护罩的密闭性,同时亦可对电钻起到减振的作用,从而改善电钻工作的稳定性。
[000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尘管道采用可伸缩管件进行连接,吸尘管道与隔尘基座,以及吸尘基座的连接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圈。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电钻形状进行调节,从而增加粉尘收集装置的适用性;吸尘管道上的密封圈可避免粉尘在传输过程中泄漏至粉尘收集装置外侧。
[000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尘基座中,驱动装置包括有微型吸气泵,其端口连接至吸尘基座中的灰尘收集室;所述微型吸气泵的端口位置设置有滤网,滤网中网眼直径至多为80微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微型吸气泵产生气压差,从而将电钻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有效吸取至吸尘基座内的灰尘收集室内,从而避免粉尘残留在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内部,并可通过高密度的滤网有效避免粉尘落入吸气泵内。
[000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尘装置中,第一电钻安置槽与灰尘收集室之间的通孔宽度至少为隔尘基座宽度的2/3 ;所述吸尘装置中,吸尘基座的侧端面设置有盖板,其与吸尘基座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盖板位于吸尘基座内部灰尘收集室的对应位置。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电钻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沿隔尘基座中的通孔全部落入灰尘收集室内,避免其有所残留;吸尘基座上的盖板可便于使用者及时清理其内部吸附的粉尘,便于后续使用。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尘装置中,吸尘基座的下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把手,其可便于使用者通过握住把手进而增强粉尘收集装置与电钻之间的稳定性。
[0010]上述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通过将吸尘装置固定在电钻转头上,进而使得电钻沿第二电钻安置槽、隔离护罩以及第一电钻安置槽依次穿过,从而完成电钻与粉尘收集装置之间的连接。电机开启后,隔尘护罩可避免电机工作产生的粉尘四溢,而同时微型吸气泵开启,使得粉尘在微型吸气泵的影响下,由其产生位置经由通孔与吸气管道进入灰尘收集室中,从而完成粉尘收集工作。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可通过统一收集处理,避免了电钻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四溢而导致对环境、电钻性能或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其通过把手与橡胶圈对电钻进行稳定,使得电钻工作时的机械振动得以减小,提高了其工作稳定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I 一隔尘基座、2—隔尘护罩、3—第一电钻安置槽、4 一吸尘基座、5—第二电钻安置槽、6—灰尘收集室、7—吸尘管道、8—通孔、9 一橡胶圈、10—密封圈、11 一微型吸气泵、12—滤网、13—盖板、14 一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4]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所述隔尘装置由隔尘底座I与隔尘护罩2构成;所述隔尘基座I中,隔尘护罩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由隔尘基座I前端面延伸至后端面的第一电钻安置槽3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有吸尘基座4,以及设置在吸尘基座4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吸尘基座4中,第一电钻安置槽3的轴线延长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电钻安置槽5,其直接与第一电钻安置槽3相等;所述隔尘基座I与吸尘基座4内部均设置有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灰尘收集室6,两个灰尘收集室6之间通过吸尘管道7彼此连通;所述隔尘装置I中,第一电钻安置槽3与隔尘基座中的灰尘收集室6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8进行连接。
[00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尘护罩2设置在隔尘基座I与吸尘基座4的相对端面上,隔尘护罩2采用锥台形玻璃护罩,其底面固定安装在隔尘基座I上,且径向直径由隔尘护罩的底座向端部逐渐减小,隔尘护罩2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圈9。采用上述设计,锥台形的隔尘护罩可使得隔尘基座中的第一电钻安置槽、隔尘护罩以及电钻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从而有效避免了粉尘四溢;隔尘护罩端部的橡胶圈与电钻发生接触,其不仅可以确保隔尘护罩的密闭性,同时亦可对电钻起到减振的作用,从而改善电钻工作的稳定性。
[00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尘管道7采用可伸缩管件进行连接,吸尘管道7与隔尘基座1,以及吸尘基座4的连接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圈10。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电钻形状进行调节,从而增加粉尘收集装置的适用性;吸尘管道上的密封圈可避免粉尘在传输过程中泄漏至粉尘收集装置外侧。
[00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尘基座4中,驱动装置包括有微型吸气泵11,其端口连接至吸尘基座中的灰尘收集室6 ;所述微型吸气泵11的端口位置设置有滤网12,滤网12中网眼直径为50微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微型吸气泵产生气压差,从而将电钻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有效吸取至吸尘基座内的灰尘收集室内,从而避免粉尘残留在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内部,并可通过高密度的滤网有效避免粉尘落入吸气泵内。
[00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尘装置中,第一电钻安置槽3与灰尘收集室6之间的通孔8宽度为隔尘基座I宽度的2/3 ;所述吸尘装置中,吸尘基座4的侧端面设置有盖板13,其与吸尘基座4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盖板13位于吸尘基座内部灰尘收集室6的对应位置。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电钻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沿隔尘基座中的通孔全部落入灰尘收集室内,避免其有所残留;吸尘基座上的盖板可便于使用者及时清理其内部吸附的粉尘,便于后续使用。
[00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吸尘装置中,吸尘基座4的下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把手14,其可便于使用者通过握住把手进而增强粉尘收集装置与电钻之间的稳定性。
[0020]上述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通过将吸尘装置固定在电钻转头上,进而使得电钻沿第二电钻安置槽、隔离护罩以及第一电钻安置槽依次穿过,从而完成电钻与粉尘收集装置之间的连接。电机开启后,隔尘护罩可避免电机工作产生的粉尘四溢,而同时微型吸气泵开启,使得粉尘在微型吸气泵的影响下,由其产生位置经由通孔与吸气管道进入灰尘收集室中,从而完成粉尘收集工作。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可通过统一收集处理,避免了电钻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四溢而导致对环境、电钻性能或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其通过把手与橡胶圈对电钻进行稳定,使得电钻工作时的机械振动得以减小,提高了其工作稳定性能。
[0022]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隔尘装置与吸尘装置;所述隔尘装置由隔尘底座与隔尘护罩构成;所述隔尘基座中,隔尘护罩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由隔尘基座前端面延伸至后端面的第一电钻安置槽;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有吸尘基座,以及设置在吸尘基座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吸尘基座中,第一电钻安置槽的轴线延长位置上设置有第二电钻安置槽,其直接与第一电钻安置槽相等;所述隔尘基座与吸尘基座内部均设置有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灰尘收集室,两个灰尘收集室之间通过吸尘管道彼此连通;所述隔尘装置中,第一电钻安置槽与隔尘基座中的灰尘收集室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进行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护罩设置在隔尘基座与吸尘基座的相对端面上,隔尘护罩采用锥台形玻璃护罩,其底面固定安装在隔尘基座上,且径向直径由隔尘护罩的底座向端部逐渐减小,隔尘护罩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圈。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道采用可伸缩管件进行连接,吸尘管道与隔尘基座,以及吸尘基座的连接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基座中,驱动装置包括有微型吸气泵,其端口连接至吸尘基座中的灰尘收集室;所述微型吸气泵的端口位置设置有滤网,滤网中网眼直径至多为80微米。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装置中,第一电钻安置槽与灰尘收集室之间的通孔宽度至少为隔尘基座宽度的2/3 ;所述吸尘装置中,吸尘基座的侧端面设置有盖板,其与吸尘基座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盖板位于吸尘基座内部灰尘收集室的对应位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电钻的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中,吸尘基座的下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把手。
【文档编号】B08B15/00GK104028527SQ20141027798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吕昕炜 申请人:吕昕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