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52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排轮鞋,特别是一种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
传统式具有避震功效的直排轮鞋结构,如图1所示,是藉其设有避震弹簧的结构,而具有吸震、降低冲击力的功能,然却也存在诸多的缺点如下所述1、因传统直排轮鞋设有避震弹簧的结构,当在不同的使用场合时,(诸如竞速、越野、特技表演等比赛场合),为了争取较佳的成绩,势必要针对各种不同的使用状况,大费周章地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避震弹簧,才能得到最适度的吸震能力。
2、因传统直排轮鞋的鞋底具有固定的倾斜角度,当在加速滑溜的使用场合,使用者因为身体重心往前倾移,故而脚踝的倾斜角度将会变大,亦即脚踝将会受到极大的压挤作用力,因此脚踝发生运动伤害的机率,始终居高不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可容易地控制直排轮鞋避震弹性的强弱程度,而可适应各种不同场合所要求的避震效果,并能够大幅降低脚踝的运动伤害机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包括一连结在鞋体底部的鞋座,以及一底部枢设有若干个呈直排状排列轮体的轮座;其特征在于该鞋座与轮座间的前、后部位各固定夹锁一可充气、泄气的吸震囊;该鞋座前段二侧缘各设有一呈凸片状的耳片,该轮座后段二侧缘也各设有一呈凸片状的耳片,且以一牵引板的两端分别枢结于鞋座的耳片及轮座的耳片,而将牵引板和鞋座、轮座枢结为一体。
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吸震囊之间以一连通管相导通。
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鞋座的耳片上设有一呈弧形槽道状的定位导槽,该牵引板侧缘设有一呈穿透槽道状的牵引导槽,该定位导槽与牵引导槽间以一定位销活动地穿过并相结合在一起。
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震囊包括气囊、连结片、罩盖;该气囊呈中空状,且顶部、底部均呈开口状;该气囊开口部位内侧面的缘边,均各设有一呈环箍状的唇部;该连结片压覆在气囊开口部位的外侧面上,且又与鞋座、轮座相锁结;该罩盖由气囊内覆罩住气囊的唇部,且该罩盖以螺钉与连结片锁结为一体,并且将气囊的开口部位密封住。
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一端可设一进、出气阀。
在穿上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鞋滑溜时,身体的重心就算是会往前倾移,鞋座1亦将会因为前端吸震囊4此时呈扁缩状,而后端的吸震囊4此时呈鼓涨状的缘故,而自然地往前、往下倾斜,进而恰可形成一可有效抵减脚踝的弯曲角度,亦即可连带地消减脚踝因为弯曲时的受力,更能够藉以大幅降低脚踝运动伤害机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无须更换任何零组件,仅需通过连通管5调整吸震囊4内气体压力的大小,即可控制直排轮鞋避震性能的强、弱度,进而可轻松调整出适应各种场合如竞速、越野、特技表演等不同需求的直排轮鞋吸震装置,并可以有效抵减脚踝的弯曲角度、受力,更能够大幅降低脚踝运动伤害机率。
兹举本实用新型的一较具体实施例,并配合
于后,以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功效获得清晰的了解。
附图图面的说明图1是传统直排轮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不平衡受力时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包括有一鞋座1、一轮座2、一牵引板3,以及两个由连通管5相导通、又可自由充气、泄气的吸震囊4,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使用环境的吸震需求;其中该鞋座1,是一锁结在鞋体6底部,又可供吸震囊4相锁结的座体,且该鞋座1前段适当部位的二侧缘,均各设有一呈凸片状的耳片11;该耳片11上设有一可供牵引板3枢结的枢轴孔111以及一可供定位销113活动地穿套的槽道状定位导槽112。
该轮座2,为一座体,其底部可枢设若干个呈直列状排列的轮体21,其顶部可供吸震囊4相锁结;且该轮座2后段适当部位的二侧缘,均各设有一呈凸片状的耳片22,该耳片22上设有一可供牵引板3枢结的枢轴孔221。
该牵引板3,为一呈板块状的板体;该牵引板3的二端头,均各设有一枢轴孔31,且恰可分别藉枢轴孔31与鞋座1的耳片11、轮座2的耳片22枢结为一体;另该牵引板3侧缘的适当部位,设有一呈穿透槽道状、可供定位销113活动地穿套的牵引导槽32。
该吸震囊4,可被夹锁在鞋座1、轮座2之间的前后端的适当部位,吸震囊4是由气囊41、连结片42、罩盖43等构件所组合而成;其中该气囊41呈中空状,为顶部、底部均呈开口状的囊体;且该气囊41开口部位的缘边均各设有一呈环箍状的唇部411。
连结片42,是一恰可压覆在气囊41的开口部位外、且又可与鞋底1或轮座2锁结为一体的片体。
罩盖43,是一恰可由气囊41内覆罩住气囊41唇部411的盖体;且该罩盖43,又可以螺钉与连结片42锁结为一体,并且将气囊41的开口部位封住。
两个吸震囊4由连通管5相导通,于连通管5的一端可设置一进出气阀,以便使吸震囊4可自由充气、泄气。据此,即可藉由吸震囊4自由充气、泄气,以及牵引板3的牵引定位,使得无须更换任何零组件,仅需通过连通管5调整吸震囊4内气体压力的大小,即可控制直排轮鞋避震性能的强、弱度,进而形成一可轻松调整出适应各种场合如竞速、越野、特技表演等不同需求的直排轮鞋吸震装置。
再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不平衡受力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当使用者在加速状态下滑溜时,其身体的重心将会往前倾移,此时前端吸震囊4内的空气,将会通过连通管5被挤压到后端的吸震囊4内,所以此时前端的吸震囊4将呈扁缩状,而后端的吸震囊4将呈鼓涨状,如此将会令鞋座1自然地往前、往下倾斜,并且有效地抵减脚踝的弯曲角度,亦即可消减脚踝因为弯曲时的受力,故能够大幅降低脚踝运动伤害的机率。
权利要求1.一种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包括一连结在鞋体底部的鞋座,以及一底部枢设有若干个呈直排状排列轮体的轮座;其特征在于该鞋座与轮座间的前、后部位各固定夹锁一可充气、泄气的吸震囊;该鞋座前段二侧缘各设有一呈凸片状的耳片,该轮座后段二侧缘也各设有一呈凸片状的耳片,且以一牵引板的两端分别枢结于鞋座的耳片及轮座的耳片,而将牵引板和鞋座、轮座枢结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吸震囊之间以一连通管相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鞋座的耳片上设有一呈弧形槽道状的定位导槽,该牵引板侧缘设有一呈穿透槽道状的牵引导槽,该定位导槽与牵引导槽间以一定位销活动地穿过并相结合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震囊包括气囊、连结片、罩盖;该气囊呈中空状,且顶部、底部均呈开口状;该气囊开口部位内侧面的缘边,均各设有一呈环箍状的唇部;该连结片压覆在气囊开口部位的外侧面上,且又与鞋座、轮座相锁结;该罩盖由气囊内覆罩住气囊的唇部,且该罩盖以螺钉与连结片锁结为一体,并且将气囊的开口部位密封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一端设有一进、出气阀。
专利摘要一种直排轮鞋的吸震装置,包括一连结在鞋体底部的鞋座以及一轮座,该鞋座与轮座间固定夹锁两个由连通管连通的、可充气、泄气的吸震囊;该鞋座前段二侧缘各设有一耳片,该轮座后段二侧缘也各设有一耳片,且以一牵引板的两端分别枢结于该鞋座的耳片、轮座的耳片,而将牵引板和鞋座、轮座枢结为一体。通过连通管可调整吸震囊内气体压力的大小,即可控制直排轮鞋避震性能的强、弱度,以适合不同场合的需要。
文档编号A63C17/06GK2431925SQ0023332
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1日
发明者林克泉 申请人:林克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