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565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煞车效果、使用安全并节省花费的滑板车。
众所周知,滑板车是目前时下流行的一种新兴代步工具,由于其具有小巧质轻且方便折收、携带的优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它来作为短途代步的工具,且为了使用上的安全,滑板车上面通常皆装设有一控制车速的煞车装置。请参阅


图1所示,一种以往的滑板车1包括有一踏板10、一把手架11、分设于踏板10前后端的一前轮12及一后轮13,以及一设于后轮13处的煞车装置2等构件。其中,请参阅图2所示,该煞车装置2是由一车轮盖21、一弹性元件22以及一锁固螺栓23所构成,其中,车轮盖21是以一端枢设于后轮定位架24上而罩盖于后轮13上方,该弹性元件22呈一L形状,其一端221借由该锁固螺栓23锁固在后轮定位架24上,另一端则形成一顶推车轮盖21的撑持部222。因此,当滑板车于行进期间须要煞车减速时,使用者可施力踩压车轮盖21,使其内面与后轮13接触产生磨擦阻力,而达到控制滑板车减速或止动的煞车作用,并在踩压施力消失时,可借由该受压的弹性元件22的回复力将车轮盖21复位,以供下一次煞车的使用。
上述以往滑板车的煞车装置2虽具有煞车减速的效果,却有如下的缺点1.弹性元件22容易产生弹性疲乏,因为弹性元件22为一L形状,其撑持车轮盖21的力臂长,容易产生弹性疲乏的现象,使得车轮盖21逐渐下弯而无法与后轮13保持适当的间距,以致妨碍滑板车行车的顺畅。
2.须常更换车轮盖21,因为以往的滑板车是以下压车轮盖21使与后轮13产生磨擦阻力的方式而产生煞车的作用,所以当车轮盖21被磨耗至一定程度以致煞车效果不佳时,即必须将整个车轮盖21拆掉,换装一新的车轮盖,而当煞车次数频繁时,使用者换装车轮盖的花费也就相对提高不少。
3.根据使用者的经验,因为以往的滑板车是靠车轮盖21与后轮13磨擦而产生煞车作用,但是因为车轮盖21会因磨擦生热,若车轮盖21为一金属材质且煞车时间较久(例如下坡时),将使整个车轮盖21因长时间磨擦变得热烫,而有会不小心烫伤使用者之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煞车效果的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使用者花费及使用安全的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车,它包含一踏板、一枢设于踏板一端的把手架、分设于踏板前后端的一前轮及一后轮、一设于踏板与把手架间的折收装置以及一设于后轮处的煞车装置。其中,该煞车装置具有一罩设于后轮上方的车轮盖,且于该车轮盖顶面设置有一压盖,该压盖于相对车轮盖顶面的一面延伸有推顶杆,此外,于该车轮盖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并于该车轮盖与后轮之间设置有一煞止元件,且该煞止元件是连设于该推顶杆上,而与该压盖形成一连动状态。
由上述可看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主要在于其煞车装置不与后轮的车轮盖成连动状态,而是独立动作的构造,它借由踩压设置於车轮盖顶面的压盖使连动设置於车轮盖与后轮间的煞止元件下压,以对后轮产生煞车效果;而当不踩压时,可借由设置於压盖与车轮盖之间的弹性元件使压盖及煞止元件复位,形成不煞车状态,而达到直接且快速的煞车效果。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已往的滑板车的侧视图;图2是已往的滑板车的煞车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煞车装置的侧视剖面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煞车装置未动作状态剖面示意图;以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煞车装置动作状态剖面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滑板车侧视图。本实施例滑板车3包含一踏板31、一枢设于踏板31一端的把手架32、分设于踏板31前后端的一前轮33及一后轮34、一设于踏板31与把手架32间的折收装置(图中未示)以及一设于后轮34处的煞车装置4等构件。其中,该踏板31、把手架32、前后轮33、34是以如图3中显示的一般方式组设(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所示,分别为煞车装置4的分解剖视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在于该煞车装置4主要包括有一车轮盖41、一压盖42、二弹性元件43以及一煞止元件44等元件。其中
车轮盖41呈一弧形,其一端411固定于一后轮定位架35上,使车轮盖41罩盖于滑板车的后轮33上方,且于车轮盖41顶面纵向凹设有一凹槽411,并于凹槽411底面设有两相间隔的穿孔412、413;压盖42是容置于上述车轮盖41的凹槽411中,其于相对凹槽411的该面形成有一第一阶面421及一第二阶面422,而于第一阶面421的相对侧缘分别形成有一限位部423、424,且于第二阶面422上,朝远离第二阶面422方向延伸有二个对应穿设于凹槽411的穿孔412、413中的推顶杆425、426,各该推顶杆425、426由其自由端420朝内贯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轴向固定孔427、428,且其自由端420的半径略小于杆身的半径;二弹性元件43是为一螺旋弹簧,其分别套设于各该推顶杆425、426上,而容置于车轮盖41与压盖42之间;煞止元件44是设于车轮盖41与后轮34之间,其相对车轮盖41的一面(顶面)上凹设有两个供推顶杆425、246的自由端420对应容设的组设孔442、443,且各该组设孔442、443形成上窄下宽的两种孔径,借此,当推顶杆425、426的自由端420容置於组设孔442、443的上半部后,可借由一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是一螺丝)5由煞止元件44的底面穿入组设孔442、443及推顶杆425、426的固定孔427、428中并与固定孔427、428的内螺纹螺合,而将煞止元件44连结在推顶杆425、426上,且固定件(螺丝)5的一扩大头部50被限制在组设孔442、443的下半部中。此外,该煞止元件44与后轮34相对的该面(底面)形成一配合后轮34的弯弧面,并可于该面上设有一煞车皮444。
继而,如图5所示,是上述煞车装置4组设完成并装设在滑板车后轮34处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5中所示是煞车装置4尚未动作的状态。压盖42两相对侧缘的固定部423、424是嵌设于车轮盖41的凹槽411的两相对侧边,以限定压盖42仅能做上下的移动。二弹性元件43是圈设于该二推顶杆425、426外围而介于压盖42的第二阶面422与车轮盖41的凹槽411之间。煞止元件44是连设于该二推顶杆425、426上而与该压盖42间具有一连动关系,此时,该煞止元件44不作用,其位于后轮34上方并与后轮34保持一适当间隙,所以滑板车可顺畅行进。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5及图6所示,当滑板车于行进当中必须煞车时,使用者可施力踩压该压盖42,使压盖42下移并连带推顶杆425、426与煞止元件44朝后轮34方向推出,令该等弹性元件43受压,并迫使该煞止元件44的煞车皮444(弯弧面)贴触于后轮34表面并与其发生磨擦,形成阻挡后轮34转动的磨擦阻力,而产生使车行减速或止动的煞车作用。相对地,当施于压盖42的压力消失时,该压盖42即会受该等受压的弹性元件43的回复力推回至原位,以供下一次煞车的使用。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元件43不易产生弹性疲乏,因为弹性元件43是垂直设在压盖42与车轮盖41之间,可平均受到压盖垂直方向的压力,且没有以往滑板车弹性元件22力臂过长的问题,所以于正常使用情况下不易弹性疲乏。
2.本实用新型的煞车装置4不与车轮盖41连动,故并非借由车轮盖41来煞止后轮34,因此不需经常更换车轮盖41,因为本实用新型是以一煞止元件44与后轮34相互磨擦而产生煞车作用,所以当煞止元件44与后轮34接触的该面煞车皮444被磨耗时,只需更换一新的煞车皮444即可,而不用如以往滑板车须常更换被磨耗的车轮盖21,不但换装方便,而且节省花费。
3.本实用新型由於不是利用车轮盖41直接去煞止后轮34,故不易使车轮盖41生热,因为本实用新型在煞车时,只有煞止元件44与后轮34接触,即使于煞车过程中会因磨擦生热,但因煞止元件44并不与车轮盖41直接接触,所以该热也不易传导至车轮盖41上,避免习知车轮盖41因煞车时间久而易导致烫伤的疑虑,并确保使用者使用滑板车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控制压盖42使连设于推顶杆425、426的煞止元件44可随压盖42连动而适时产生煞车的作用,并借由设于压盖42与车轮盖41之间的弹性元件43地将被释压的压盖42推回原位,而达到直接且快速的煞车效果,并具有弹性元件43不易弹性疲乏、不需常更换车轮盖41的优点,并考量了可防止烫伤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包含一踏板、一枢设于踏板一端的把手架、分设于踏板前后端的一前轮及一后轮、一设于踏板与把手架间的折收装置以及一设于后轮处的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煞车装置具有一罩设于后轮上方的车轮盖,且于该车轮盖顶面设置有一压盖,该压盖于相对车轮盖顶面的一面延伸有推顶杆,此外,于该车轮盖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并于该车轮盖与后轮之间设置有一煞止元件,且该煞止元件是连设于该推顶杆上,而与该压盖形成一连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该推顶杆内设有一轴向的固定孔,并于该煞止元件上设有与该固定孔相对应的穿孔,可供一固定件由该穿孔插入并与推顶杆的固定孔紧配合,而将煞止元件固定于推顶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该煞止元件与后轮相对的该面设有一煞车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该车轮盖的顶面更设有至少一供上述推顶杆贯穿的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滑板车包括:一踏板,一把手架,一前轮,一后轮,一折收装置以及一煞车装置。该煞车装置包括一罩设于后轮上方的车轮盖,且于该车轮盖顶面设置有一压盖,该压盖于相对车轮盖顶面的一面延伸有推顶杆,此外,于该车轮盖与压盖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并于该车轮盖与后轮之间设置有一煞止元件,且该煞止元件连设于该推顶杆上,而与该压盖形成一连动状态。
文档编号A63C17/14GK2448420SQ00255178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6日
发明者许水木 申请人:享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