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76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振子驱动,能实现自身旋转的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小玩具如玩具娃娃、玩具小动物等,结构一般包括一像形壳体,于壳体内部装置机芯,该机芯包括电池、电机,电机输出连接转动机构,利用电机驱动转动机构来实现小玩具的移动、旋转、翻滚等功能。转动机构根据玩具实现的不同功能,一般需要由多个零件,如滚轮、转轴、履带等连接构成,结构相对复杂,玩具体积较大,而且耗电量较多,电池无法持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耗电量较小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包括一像形壳体,壳体内固设机芯,机芯上装有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装设偏轴旋转的振子。玩具利用振子转轴偏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带动整个玩具进行旋转。
所述的电池采用弹性导电体与振子连接,并且弹性导电体固有的自由频率与振子转动频率相同。这样振子与导电体形成共振,加强玩具的旋转效果。
为使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机芯主体为壳体下部装设的底座,上述的电池及弹性体嵌装在底座内。
为减少玩具底面的摩擦,有利于玩具旋转,底座底面为弧形,这样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便以该弧形顶点为中心作旋转。
为增加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的娱乐效果,在壳体内装置发声装置,其包括在壳体内装置蜂鸣器,蜂鸣器连接控制发声的IC电路。
为使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外形新奇趣致,所述的壳体上装置灯光装置,其包括在壳体表面装设发光二级管,发光二级管连接控制闪烁的IC电路。
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利用振子的偏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驱动整个玩具旋转,由于振子转轴的转向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玩具旋转方向可实现不断的变化,令玩具更具有趣味性。振子体积较小,因此整个玩具体积可以相应缩小,同时能大大减少玩具耗电量;另外,玩具只由几个零件构成,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中的机芯可以配套不同的像形壳体,如娃娃、动物、昆虫、卡通人物等,使玩具的款式多种多样。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中机芯的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壳体1采用一娃娃造型,并在娃娃身上套穿服饰。壳体内固设机芯2,机芯内装置蜂鸣器,再配合娃娃头顶装设的发光二级管3,玩具不但可以实现转动,而且可以发光、发声,效果栩栩如生;另外,娃娃的服饰也可以随意变换,吸引不同的玩家。
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中机芯包括一塑胶底座4,底座内嵌装纽扣电池5;底座上表面铺设一声闪IC电路板6,电路板下方焊接弹性导电体7、弹性触片8及开关13;弹性导电体为金属弹簧,弹簧位于电池正上方,与电池正极相连,电池的负极连接弹性触片。
电路板上方设置一莲花形安装座9,该安装座上部安装蜂鸣器10,下部安装偏轴旋转的振子11,振子下方与弹簧7连接,其中弹簧固有的自由频率与振子转动频率相同。
为能更换电池,底座设有通孔,电池嵌装在通孔内,通孔底部插装一底面为弧形的拉板12。拉开拉板,露出通孔,使用者可以随时更换电池,而且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可以该拉板的弧形顶点为中心作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包括一像形壳体,壳体内固设机芯(2),机芯上装有电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装设偏轴旋转的振子(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5)采用弹性导电体(7)与振子(11)连接,并且弹性导电体固有的自由频率与振子转动频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机芯主体为壳体下部装设的底座(4),上述的电池(5)嵌装在底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4)底面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4)上方装设安装座(9),安装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蜂鸣器(10)和振子(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装置发声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装置灯光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其包括一像形壳体,壳体内固设机芯,机芯上装有电池,所述的机芯装设偏轴旋转的振子;电池采用弹性导电体与振子连接,并且弹性导电体固有的自由频率与振子转动频率相同;机芯主体为壳体下部装设的底座,其底面为弧形。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子驱动的玩具,利用振子的偏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驱动整个玩具旋转,玩具旋转方向可实现不断的变化,由于振子体积较小,因此整个玩具体积可以相应缩小,同时能大大减少玩具耗电量。
文档编号A63H13/00GK2820261SQ20052006424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杨锦雄 申请人:杨锦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