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荡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9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助荡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类似秋千或荡船的游乐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秋千或荡船都需要外力推动或靠游乐者不停的下蹲站起才能荡起 来,当游乐者站立时重心升高,对安全会有一定影响,年龄较小的小孩会更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施,称为自助荡体,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 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绳索(D、绳索(7)、绳索(8),偏心杆(2),定滑轮(3)、 定滑轮(9),踏板(4),转轴(5),坐椅(6)。其特征在于定滑轮与偏心杆(2)联接,绳索的一 端连接在荡体的端部,绳索的另一端在定滑轮的上方绕过垂下,游乐者通过间歇的拉动垂 下的绳子使自己荡起来,另一种连接方式是垂下的绳索与踏板(4)连接,踏板(4)两端设置 有转轴(5),踏板(4)可以绕转轴(5)旋转,这样游乐者就可以用脚踏踏板的方式使自己荡 起来,所述的荡体包括单人秋千及座椅,偏心杆(2)的长度设置为100-3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助荡体不需要外力推动,靠游乐者自己拉动绳索 就能荡起来,安全性和游乐性都大大增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形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形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荡椅形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绳索(1) 、 (7) 、 (8),偏心杆(2),定滑轮(3) 、 (9),踏板(4),转轴(5),坐椅 (6)。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 结构包括绳索(D、绳索(7)、绳索(8),偏心杆(2),定滑轮(3)、定滑轮(9),踏板(4),转轴 (5),坐椅(6)。其特征在于定滑轮与偏心杆(2)联接,绳索的一端连接在荡体的端部,绳索 的另一端在定滑轮的上方绕过垂下,游乐者通过间歇的拉动垂下的绳子使自己荡起来,另 一种连接方式是垂下的绳索与踏板(4)连接,踏板(4)两端设置有转轴(5),踏板(4)可以 绕转轴(5)旋转,这样游乐者就可以用脚踏踏板的方式使自己荡起来,所述的荡体包括单 人秋千及座椅,偏心杆(2)的长度设置为100-300毫米。
权利要求自助荡体,包括绳索(1)、绳索(7)、绳索(8),偏心杆(2),定滑轮(3)、定滑轮(9),踏板(4),转轴(5),坐椅(6),其特征在于定滑轮与偏心杆(2)联接,绳索的一端连接在荡体的端部,绳索的另一端在定滑轮的上方绕过垂下,另一种连接方式是垂下的绳索与踏板(4)连接,踏板(4)两端设置有转轴(5),踏板(4)可以绕转轴(5)旋转,所述的荡体包括单人秋千及座椅,偏心杆(2)的长度设置为100-30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荡体,包括绳索(1)、绳索(7)、绳索(8),偏心杆(2),定滑轮(3)、定滑轮(9),踏板(4),转轴(5),坐椅(6),其特征在于定滑轮与偏心杆(2)联接,绳索的一端连接在荡体的端部,绳索的另一端在定滑轮的上方绕过垂下,另一种连接方式是垂下的绳索与踏板(4)连接,踏板(4)两端设置有转轴(5),踏板(4)可以绕转轴(5)旋转,所述的荡体包括单人秋千及座椅,偏心杆(2)的长度设置为100-300毫米。
文档编号A63G9/00GK201454067SQ20092012522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6日
发明者任一民, 任三三, 任那 申请人:任一民;任三三;任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