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02阅读:1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属于健身器械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动跑步机中使用的普通辊筒,是两端和中间粗细一样的辊筒,能够使跑带平稳的运行,但基于某些跑步机内在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电动跑步机总会必不可免的出现跑带跑偏的现象,跑带跑偏后需要人为地进行手动调节,虽然可纠正跑偏的问题,但却耗费人力、物力,及其的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矫正、省时省力的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包括前辊筒和后辊筒,通过前辊筒和后辊筒安装跑带,其特征在于后辊筒两端呈锥形,跑带套装在前辊筒和后辊筒中部。所述的后辊筒两端的锥度为1° 2°。此结构用以实现跑带在运动过程中的自动找正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普通辊筒的基础上,将后辊筒两端加工为1° 2°的锥形,以此实现了跑带在运动过程中的自动找正,克服了电动跑步机在运行过程中跑带容易跑偏的问题,它可以在跑步机运行的过程中自动矫正跑带的跑偏情况,从而避免了跑带出现跑偏的现象,免去了跑带跑偏后人为地去矫正跑带这一环节,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免去了因跑带跑偏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跑步机的烦恼。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主视图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剖视图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俯视图剖视图示意图。其中1、电机2、前辊筒带轮3、前辊筒4、跑带5、后辊筒6、辊轴7、轴承。图1 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3:该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包括前辊筒3和后辊筒5,前辊筒3和后辊筒5两端通过辊轴6和轴承7安装在跑步机上,前辊筒3套在前辊筒带轮2内,电机1通过多楔带与前辊筒带轮2连接,通过前辊筒3和后辊筒5安装跑带4,后辊筒5两端呈锥形,跑带4套装在前辊筒3和后辊筒5中部,后辊筒5两端的锥度为1° 2°。工作过程如下电动跑步机通过电机1作为驱动力,电机1将动力间接传递给前辊筒3,前辊筒3 带动跑带4运动,跑带4带动后辊筒5运转,此时电动跑步机正常运转,由于某些人为因素或外界因素会使得跑带4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左偏或者右偏的现象,当跑带4左偏时,电动跑步机后辊筒5的左侧与前辊筒3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跑带4与后辊筒5左侧锥形面之间所受的摩擦力增大,由于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后辊筒5各处所受的摩擦力相等,因此跑带4就会在左侧增大的摩擦力作用下向右移动直至跑带4所受作用力平衡,即后辊筒5的中间位置,至此跑带4在后辊筒5作用下可正常运行;若跑带4在运行过程中往右偏,后辊筒5的调节原理与跑带4左偏的调节原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包括前辊筒⑶和后辊筒(5),前辊筒(3)和后辊筒( 之间安装跑带G),其特征在于后辊筒( 两端呈锥形,跑带(4)套装在前辊筒 ⑶和后辊筒(5)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辊筒(5)两端的锥度为1° 2°。
专利摘要跑步机自动矫正跑带跑偏锥形辊筒,属于健身器械零部件领域。包括前辊筒(3)和后辊筒(5),通过前辊筒(3)和后辊筒(5)安装跑带(4),其特征在于后辊筒(5)两端呈锥形,跑带(4)套装在前辊筒(3)和后辊筒(5)中部。具有自动矫正跑带跑偏、省时省力、经济实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3B22/02GK201949548SQ2011200621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崔峰, 李仲杰, 翟红彬 申请人:山东汇祥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