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驱动式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043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后轮驱动式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包括车体、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在所述玩具车正常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所述车体的后部具有驱动所述后轮前后动作的后轮驱动机构,所述车体的顶部靠近所述后轮的上方设置有辅轮,所述辅轮和所述后轮在所述玩具车倒立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由于具有前轮、后轮和辅轮,因此这种玩具车能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行走,其动作更加丰富新颖,趣味性更强。
【专利说明】后轮驱动式玩具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车,特别涉及一种后轮驱动式玩具车。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玩具车,一般都是通过前轮驱动或者后轮驱动实现前后左右行走,这种玩具车非常常见,通过遥控这种玩具车一般只能实现前后左右的运动,而玩具车的使用者其需求是多样化的(特别是儿童对玩具车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其对新型的玩具好奇心较重),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新颖的、不同于常规的玩具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轮驱动式玩具车。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包括车体、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在所述玩具车正常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后部具有驱动所述后轮前后动作的后轮驱动机构,所述车体的顶部靠近所述后轮的上方设置有辅轮,所述辅轮和所述后轮在所述玩具车倒立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后轮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驱动部、对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进行传动的第一传动部、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与所述后轮相卡合的第一卡合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马达,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卡合部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上并与所述后轮相卡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前部具有驱动所述前轮旋转动作的前轮驱动机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前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前轮进行旋转动作。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第二驱动部、以及对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进行传动的第二传动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马达,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以及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上设有突出所述上固定部的第一孔部的输出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部的输出部上的旋转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上的支撑杆、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所述前轮相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包括具有使所述输出部突出的第二孔部的第一旋转部、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部上的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大致呈牛角状,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部内,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与所述前轮的中心轴相卡合的凸棱。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车舱和底盘,所述前轮和后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车舱呈机舱形状并在其两侧上设有第一发光装置,所述车舱在其后端上设有凸出部,所述玩具车的辅轮安装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车舱内设有第二发光装置,所述底盘的两侧设有第三发光装置,所述前轮和后轮内分别设有第四发光装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具有前轮、后轮和辅轮,因此这种玩具车能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行走,其动作更加丰富新颖,趣味性更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舱和辅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盘、前轮和后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装置和前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轮驱动机构中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轮驱动机构中第一固定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一传动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轮和后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一 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包括车体1、前轮2和后轮3,所述前轮2和后轮3在所述玩具车正常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这里的“正常行走”也即玩具车依靠前轮2和后轮3实现包括前后运动的行走动作,此时玩具车的车体I保持在水平方向),所述车体的后部具有驱动所述后轮前后动作的后轮驱动机构5,所述车体I的顶部靠近所述后轮3的上方设置有辅轮6,所述辅轮6和所述后轮3在所述玩具车倒立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这里的“倒立行走”是相对于正常行走而言的,此时整个车体I相对于正常行走时的车体方向而言,处于垂直方向);辅轮6的分解结构如图8所示;前轮和后轮的分解结构如图7所示。
[0026]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具有前轮、后轮和辅轮,因此这种玩具车能够在水平方向(通过前轮、后轮)和垂直方向(通过后轮和辅轮)上行走,其动作更加丰富新颖,趣味性更强。而且这种后轮驱动式结构能够保证玩具车的驱动效果更好,动作更加稳定。[0027]如图6所示,所述后轮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一固定部51 (这里的第一固定部51例如安装在底盘内)、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驱动部52 (例如采用马达)、对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进行传动的第一传动部53 (例如采用齿轮传动,如图6所示)、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与所述后轮相卡合的第一卡合部54 (如图6所示,第一传动部53可以只将马达的输出传递到与左后轮相卡合的第一卡合部54,从而使得左后轮能够转动,以驱动整个玩具车的车体前后动作;此外,第一传动部53也可以将马达的输出传递到与右后轮相卡合的第 ^合部54、或者与左右后轮分别卡合的第 ^合部54,只要能够使左右后轮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起来,从而带动整个车体前后运动即可)。这里的第一传动部53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部53 (例如马达)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齿轮531、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532、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驱动齿轮533,所述第一卡合部54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齿轮533上并与所述后轮相卡合。
[0028]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玩具车依靠第一驱动部52、第一传动部53、第一卡合部54共同驱动后轮实现前后动作,这里第一驱动部52的输出(例如马达的旋转输出)动作经第一传动部53的传动,能够带动第一卡合部54转动,使得卡合在第一卡合部54上的后轮能够转动起来,从而使得整个玩具车实现包括前后行走的动作,这种后轮驱动的玩具车工作更加稳定,驱动效果更好,也能够使玩具车的整体结果更加紧凑。
[0029]如图1 一 3所示,所述车体I的前部具有驱动所述前轮2旋转动作的前轮驱动机构4。
[0030]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在车体I的前部具有驱动所述前轮旋转动作的前轮驱动机构,因此玩具车可以通过前轮驱动机构使得前轮进行旋转动作,这种玩具车的动作更加丰富新颖,趣味性更强。这里玩具车在水平方向运动时,前轮2实现旋转动作(也即前轮实现左右前轮翻转动作)的过程中,后轮3可以旋转也可以不旋转,在后轮3不旋转的时候,玩具车可以依靠后轮3和车体I保持整个玩具车的动作平衡。此外,玩具车可以依靠后轮3和辅轮6使得整个车体I保持在垂直方向,并能够使得整个玩具车实现包括前后运动的行走动作,此时前轮位于垂直方向,能够实现旋转或不旋转的动作,当其实现旋转动作的时候,玩具车可以依靠后轮3和辅轮6同时实现包括前后运动的行走动作,这种玩具车的动作更加复杂,旋转的前轮2可以实现类似于螺旋桨的动作,趣味性更强。
[0031]如图4 — 5所示,所述前轮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装置40 (如图5所示)和旋转装置41 (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前轮进行旋转动作。
[0032]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二固定部42、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第二驱动部43 (例如马达)、以及对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进行传动的第二传动部44 (例如齿轮传动)。所述第二固定部42具有上固定部421和下固定部422,所述第二驱动部43包括马达,所述第二传动部44包括安装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441、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哨合的第二齿轮442、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哨合的第三齿轮443、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444、以及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轮445,所述第五齿轮上设有突出所述上固定部的第一孔部423的输出部446。
[0033]通过这种方式,第二驱动部43的输出(例如马达的旋转输出)动作经第二传动部44 (例如第一齿轮441到第五齿轮445构成的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能够带动突出所述上固定部的第一孔部423的输出部446进行转动,方便后续动作。[0034]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装置41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部的输出部上的旋转部45、固定在所述旋转部上的支撑杆46、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所述前轮相卡合的第二卡合部47。所述旋转部45包括具有使所述输出部446突出的第二孔部450的第一旋转部451、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部上的第二旋转部452,所述第二旋转部大致呈牛角状,所述支撑杆46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部452内(这里呈牛角状的第二旋转部452例如可以采用上下扣合的结构,将支撑杆46固定在其内部),所述第二卡合部47具有与所述前轮的中心轴相卡合的凸棱(这里凸棱形状能够实现卡合安装,从而带动前轮动作)。
[0035]通过这种方式,旋转部45在输出部446的转动动作带动下,能够同时进行旋转(例如第一旋转部451在输出部446的带动下转动,而第二旋转部452随同第一旋转部451同时转动),其转动动作能够带动支撑杆46进行转动,从而最终带动与第二卡合部47卡合的前轮同步转动,从而最终实现玩具车的前轮旋转动作。
[0036]所述车体I包括车舱7和底盘8,所述前轮和后轮安装在所述底盘8上,所述车舱7呈机舱形状并在其两侧上设有第一发光装置71,所述车舱7在其后端上设有凸出部72,所述玩具车的辅轮6安装在所述凸出部72上(例如辅轮6安装在贯穿所述凸出部72的安装轴的两端),所述车舱7内设有第二发光装置73,所述底盘8的两侧设有第三发光装置81,所述前轮2和后轮3内分别设有第四发光装置82。
[0037]通过这种方式,车舱7呈机舱形状,更加美观,其两侧上的第一发光装置71能够在玩具车的动作过程中发光,趣味性更强,也可以增加发声装置(例如播放音乐);辅轮6安装在所述凸出部72上,能够在玩具车倒立行走时,与后轮共同作为车轮运动机构;车舱7内设有第二发光装置73,所述底盘8的两侧设有第三发光装置81,所述前轮2和后轮3内分别设有第四发光装置82,这些发光装置都是为了增加玩具车的趣味性而设置的发光装置,此外还可以增加相应的发声装置(例如播放音乐)来进一步实现更加丰富的玩具功能。
[0038]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不局限于上述较佳的实施例。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包括车体、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在所述玩具车正常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后部具有驱动所述后轮前后动作的后轮驱动机构,所述车体的顶部靠近所述后轮的上方设置有辅轮,所述辅轮和所述后轮在所述玩具车倒立行走时作为车轮运动机构;所述后轮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驱动部、对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进行传动的第一传动部、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部上与所述后轮相卡合的第一卡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马达,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卡合部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上并与所述后轮相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前部具有驱动所述前轮旋转动作的前轮驱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前轮进行旋转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第二驱动部、以及对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进行传动的第二传动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马达,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以及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上设有突出所述上固定部的第一孔部的输出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部的输出部上的旋转部、固定在所述旋转部上的支撑杆、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所述前轮相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具有使所述输出部突出的第二孔部的第一旋转部、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转部上的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大致呈牛角状,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转部内,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与所述前轮的中心轴相卡合的凸棱。
9.如权利要求1-6,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轮驱动式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舱和底盘,所述前轮和后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车舱呈机舱形状并在其两侧上设有第一发光装置,所述车舱在其后端上设有凸出部,所述玩具车的辅轮安装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车舱内设有第二发光装置,所述底盘的两侧设有第三发光装置,所述前轮和后轮内分别设有第四发光装置。
【文档编号】A63H17/00GK203469461SQ20132024059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7日
【发明者】吴坤海 申请人:吴坤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