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747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包括有一个机台、一个靠垫及一个安全装置,靠垫枢设于机台,靠垫能够在站立位置与倒立位置之间相对机台枢转,安全装置设于机台与靠垫之间,安全装置的周围形成一个包围层,包围层内形成一个中空空间,包围层封闭中空空间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包围层的一端连接于机台而另一端连接于靠垫,安全装置随靠垫移动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因倒立机具有安全装置,当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使用者的手或其余人等的肢体部位进入机台与靠垫之间的空隙,避免使用者转动靠垫由倒立位置回到站立位置时夹伤人员。
【专利说明】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倒立机,尤指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524615号的「倒立机」专利案,其为一种倒立机,其主要包括有一座体、一腿靠板及一动力装置,座体可平稳地摆置于地面上,腿靠板轴枢于座体的端部,并可以相对于该座体旋转,可供使用者双腿部位靠抵,于其下方则设有一挡杆,用以抵持操作者的腿窝部位,动力装置固设于该座体上,动力装置包括一升降马达,一导杆以及一作动杆,导杆的一端与该马达的出力轴枢接,另一端则与作动杆螺接,作动杆的另一端接设至腿靠板,启动马达可使作动杆产生上升、下降的动作,使腿靠板可以其与该座体的轴枢点作翻转倒立或是向上拉回呈直立状态的动作。
[0003]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倒立机在使用时,因腿靠板能够相对座体枢转,而使腿靠版与座体之间具有间隙,当使用者在翻转倒立的状态时,难以察觉是否有人靠近,尤其是家中年纪小的小孩,若小孩将手或头部伸入腿靠板与座体之间的间隙,使用者又在未察觉的情况下向上拉回到直立动作,将造成小孩被倒立机夹伤的情形,非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有一个机台、一个靠垫及一个安全装置的倒立机,靠垫枢设于机台,靠垫能够在站立位置与倒立位置之间相对机台枢转,安全装置设于机台与靠垫之间,安全装置的周围形成一个包围层,安全装置于包围层内形成一个中空空间,包围层封闭中空空间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包围层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机台,包围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靠垫,安全装置随靠垫移动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靠垫在站立位置时,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靠垫在倒立位置时,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当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彼此相靠近,当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彼此相远离,因倒立机具有安全装置,当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使用者的手或其余人等的肢体部位进入机台与靠垫之间的空隙,避免使用者转动靠垫由倒立位置回到站立位置时夹伤人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包括有:
[0006]一个机台;
[0007]一个靠垫,该靠垫枢设于该机台,该靠垫能够在站立位置与倒立位置之间相对该机台枢转;
[0008]一个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设于该机台与该靠垫之间,该安全装置的周围形成一个包围层,该安全装置于该包围层内形成一个中空空间,该包围层封闭该中空空间沿水平方向的两侧,该包围层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机台,该包围层远离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该靠垫,该安全装置随该靠垫移动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该靠垫在站立位置时,该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该靠垫在倒立位置时,该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当该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时,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彼此相靠近,当该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彼此相远离。
[0009]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包围层还封闭该中空空间远离该机台与该靠垫的一侧,该包围层为软性材质。
[0010]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包围层为橡胶材质,该包围层呈扇形且该包围层的外表面呈波浪状。
[0011]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机台包括有一个底座及一个立柱,该立柱具有一个底端及一个顶端,该立柱的底端设于该底座上,该靠垫包括有一个前端、一个后端及一个底侧,该靠垫的底侧设有一个枢接部,该枢接部位于该靠垫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该靠垫的枢接部枢设于该机台立柱的顶端,该枢接部设有一个第一挡片、一个第二挡片及一个枢转轴,该第一挡片及该第二挡片分别位于该立柱顶端的两侧,该枢转轴同时穿设于该第一挡片、该第二挡片及该机台立柱的顶端。
[0012]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立柱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个第一卡掣槽,该靠垫于该第一挡片及该第二挡片还分别穿设有一个第二卡掣槽,该第二卡掣槽靠近该靠垫的后端,该包围层于第一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一延伸翼片及两个第一结合件,所述的两个第一结合件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第一延伸翼片后并插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卡掣槽中而结合于该机台,该包围层于第二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二延伸翼片及一个第二结合件,该第二结合件穿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二延伸翼片及所述的两个第二卡掣槽中而结合于该靠垫。
[0013]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底座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远离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立柱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凸设有两个踩踏部,该靠垫包括有一个顶侧,该靠垫于该后端往远离该底侧的方向凸设有一个挡杆,该挡杆与该靠垫的底侧彼此垂直,该挡杆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防脱件,所述的两个防脱件亦分别沿水平方向位于该立柱的两侧。
[0014]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底座第一端的顶侧设有两个短把手及选择性拆卸的两个长把手,所述的两个短把手沿水平方向分别位于该底座的两侧,所述的两个长把手沿水平方向分别位于该底座的两侧,该短把手沿铅锤方向的高度低于该长把手沿铅锤方向的高度,该立柱的底端设于该底座的第二端。
[0015]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底座包括有两个侧脚,该侧脚呈长杆状,且所述的两个侧脚彼此平行,该底座于所述的侧脚之间设有一个脚踏板,该脚踏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两个侧脚,使该底座呈H字型,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分别位于该底座沿该侧脚的延伸方向的两端。
[0016]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倒立机包括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为气压杆或油压杆,该缓冲装置包括有一个顶端及一个底端,该缓冲装置的顶端连接于该靠垫的底侧,且该缓冲装置的顶端位于该靠垫的前端与枢接部之间,该缓冲装置的底端连接于该立柱的底端及顶端之间,该缓冲装置的底端沿铅锤方向的高度恒小于该靠垫的后端沿铅锤方向的高度。[0017]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该靠垫于顶侧还设有一个软质件,该软质件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抵靠部,所述软质件的两个抵靠部分别由该靠垫的前端延伸至后端,该软质件于所述的两个抵靠部之间还形成有一个闪避槽,该软质件的闪避槽由该靠垫的前端延伸至后端,且该软质件的闪避槽靠近该靠垫的前端的一端由该靠垫的顶侧延伸至底侧,该软质件的闪避槽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底缘及一个外缘,该底缘靠近该闪避槽的底侧,该外缘靠近该闪避槽的开口,所述的两个底缘之间具有一个底部宽度,该底部宽度不小于9公分,所述的两个外缘靠近该靠垫前端的一端之间具有一个开口宽度,该开口宽度不小于该底部宽度的1.75倍。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倒立机具有安全装置,当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使用者的手或其余人等的肢体部位进入机台与靠垫之间的空隙,避免使用者转动靠垫由倒立位置回到站立位置时夹伤人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靠垫于倒立位置的立体外观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靠垫的前端平面外观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靠垫的顶侧平面外观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安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由靠垫后端观察的安全装置平面外观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靠垫于站立位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靠垫于倒立位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靠垫于站立位置的立体外观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0_倒立机;20_机台;21_底座;211_侧脚;212_脚踏板;213_第一端;214_第二端;215_短把手;216_长把手;22_立柱;221_底端;222_顶端;223_踩踏部;224_第一卡掣槽;30_靠垫;31_前端;32_后端;33_底侧;331_枢接部;332_第一挡片;333_第二挡片;334_枢转轴;335_第二卡掣槽;34_顶侧;35_软质件;351_抵靠部;352-闪避槽;353_底缘;354-外缘;36_挡杆;361_防脱件;40_安全装置;41_包围层;411-第一连接部;412_第二连接部;413_第一延伸翼片;414_第一结合件;415_第二延伸翼片;416_第二结合件;42_中空空间;50_缓冲装置;51_顶端;52_底端;W1_底部宽度;W2-开口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的立体外观图、靠垫的平面外观图及安全装置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倒立机10包括有一个机台20、一个靠垫30、一个安全装置40及一个缓冲装置50 ;其中:
[0029]该机台20包括有一个底座21及一个立柱22,该底座21包括有两个侧脚211,该侧脚211呈长杆状,且所述的两个侧脚211彼此平行。该底座21于所述的侧脚211之间设有一个脚踏板212,该脚踏板2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两个侧脚211,使该底座21
呈H字型。[0030]该底座21沿该侧脚211的延伸方向形成有一个第一端213及一个远离该第一端213的第二端214,该底座21第一端213的顶侧设有两个短把手215及选择性拆卸的两个长把手216,所述的两个短把手215沿水平方向分别位于该底座21的两侧,所述的两个长把手216沿水平方向分别位于该底座21的两侧,该短把手215沿铅锤方向的高度低于该长把手216沿铅锤方向的高度。
[0031]该立柱22具有一个底端221及一个顶端222,该立柱22的底端221设于该底座21的第二端214,且该立柱22插设于该脚踏板212上,该立柱22的顶端222沿铅锤方向向上延伸。该立柱22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凸设有两个踩踏部223,该踩踏部223靠近该底座21。该立柱22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个第一卡掣槽224,且该第一卡掣槽224位于踩踏部223与顶端222之间。
[0032]该靠垫30包括有一个前端31及一个后端32,该靠垫30的前端31与后端32分别位于该靠垫30上远离彼此的一端。该靠垫30包括有一个底侧33及一个顶侧34,该靠垫30的底侧33设有一个枢接部331,该枢接部331位于该靠垫30的前端31与后端32之间,该靠垫30的枢接部331枢设于该机台20立柱22的顶端222,使该靠垫30能够在站立位置与倒立位置之间相对该机台20枢转。
[0033]该枢接部331设有一个第一挡片332、一个第二挡片333及一个枢转轴334,该第一挡片332及该第二挡片333分别位于该立柱22顶端222的两侧,该枢转轴334同时穿设于该第一挡片332、该第二挡片333及该机台20立柱22的顶端222。该靠垫30于该第一挡片332及该第二挡片333还分别穿设有一个第二卡掣槽335,该第二卡掣槽335靠近该靠垫30的后端32,所述的两个第二卡掣槽335在同一轴线上。
[0034]该靠垫30于顶侧34还设有一个软质件35,该软质件35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抵靠部351,所述软质件35的两个抵靠部351分别由该靠垫30的前端31延伸至后端32。该软质件35于所述的两个抵靠部351之间还形成有一个闪避槽352,该软质件35的闪避槽352由该靠垫30的前端31延伸至后端32,且该软质件35的闪避槽352靠近该靠垫30的前端31的一端由该靠垫30的顶侧34延伸至底侧33,该软质件35的闪避槽352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底缘353及一个外缘354,该底缘353靠近该闪避槽352的底侧,该外缘354靠近该闪避槽352的开口,所述的两个底缘353之间具有一个底部宽度Wl,所述的两个外缘354靠近该靠垫30前端31的一端之间具有一个开口宽度W2,该底部宽度Wl不小于9公分,该开口宽度W2不小于该底部宽度Wl的1.75倍。
[0035]该靠垫30于该后端32往远离该底侧33的方向凸设有一个挡杆36,该挡杆36与该靠垫30的底侧33彼此垂直,该挡杆36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防脱件361,所述的两个防脱件361亦分别沿水平方向位于该立柱22的两侧。
[0036]请继续参照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的安全装置平面外观图。该安全装置40设于该机台20与该靠垫30之间,该安全装置40的周围形成一个包围层41,该安全装置40于该包围层41内形成一个中空空间42,该包围层41包围于该中空空间42外,该包围层41封闭该中空空间42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及该中空空间42远离该机台20与该靠垫30的一侧,该包围层41在本实施例中为软性橡胶材质的风管,该包围层41呈扇形且该包围层41的外表面呈波浪状。
[0037]该包围层41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连接部411,该第一连接部411连接于该机台20,该包围层41远离该第一连接部411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连接部412,该第二连接部412连接于该靠垫30。该包围层41于第一连接部411设有两个第一延伸翼片413及两个第一结合件414,所述的两个第一结合件414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第一延伸翼片413后并插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卡掣槽224中而结合于该机台20。该包围层41于第二连接部412设有两个第二延伸翼片415及一个第二结合件416,该第二结合件416穿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二延伸翼片415及所述的两个第二卡掣槽335中而结合于该靠垫30。
[0038]该缓冲装置50在本实施例中为气压杆或油压杆,该缓冲装置50包括有一个顶端51及一个底端52,该缓冲装置50的顶端51连接于该靠垫30的底侧33,且该缓冲装置50的顶端51位于该靠垫30的前端31与枢接部331之间,该缓冲装置50的底端52连接于该立柱22的底端221及顶端222之间,且该缓冲装置50的底端52沿铅锤方向的高度恒小于该靠垫30的后端32沿铅锤方向的高度。
[0039]请继续参照图6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的使用状态图及靠垫于站立位置的立体外观图。该安全装置40能够随该靠垫30移动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该靠垫30在站立位置时,该安全装置40在收合位置,该靠垫30在倒立位置时,该安全装置40在展开位置。当该安全装置40在收合位置时,该第一连接部411与该第二连接部412彼此相靠近,当该安全装置40在展开位置时,该第一连接部411与该第二连接部412彼此相远离。
[0040]使用者在使用该倒立机10时,需先面向该靠垫30并将双脚跨置于该机台20挡杆36的两侧,使双脚的脚掌分别踩踏于该脚踏板212或所述的两个踩踏部223,此时该靠垫30在站立位置而该安全装置40在收合位置(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将上半身前倾的后,能够使该靠垫30转动至倒立位置,并且该靠垫30能够带动该安全装置40移动至展开位置(如图7所示)。
[0041]使用者在倒立的过程中能够先握持所述的两个长把手216再握持所述的两个短把手215,直至使用者完全呈倒立状态,以维持使用者的平衡感,使用者完全倒立后则取下所述的两个长把手216,以避免妨碍使用者运动,而使用者双脚的后侧抵靠于所述的两个防脱件361,避免使用者在倒立的过程中由该靠垫30上跌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使用者在倒立状态时能够通过作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来达到运动的效果。
[0042]因该倒立机10具有该安全装置40,当该安全装置40在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使用者的手或其余人等的肢体部位进入该机台20与该靠垫30之间的空隙,避免使用者转动该靠垫30由倒立位置回到站立位置时夹伤人员。因该短把手215沿铅锤方向的高度低于该长把手216沿铅锤方向的高度,供使用者在倒立或回复站立的过程中依序使用不同的把手。
[0043]因该底部宽度Wl不小于9公分且该开口宽度W2不小于该底部宽度Wl的1.75倍,使该靠垫30中形成足够空间的中空部位,当使用者使用该倒立机10时,能够利用双大腿抵靠于该靠垫30来支撑身体的重量,而耻骨联合则对应于该靠垫30闪避槽352靠近该靠垫30前端31的一端,能够有效避免该靠垫30对使用者的耻骨联合造成压迫。
[0044]同时因靠垫30底侧33具有该缓冲装置50,在该靠垫30转动的过程中,该缓冲装置50能够提供缓冲的力量,避免该靠垫30转动的速度过快,以减轻使用者来不及调整平衡感时的不安全感及该靠垫30产生震动时的不适感。
[0045]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46]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中倒立机包括有一个机台、一个靠垫及一个安全装置,靠垫枢设于机台,靠垫能够在站立位置与倒立位置之间相对机台枢转,安全装置设于机台与靠垫之间,安全装置的周围形成一个包围层,安全装置于包围层内形成一个中空空间,包围层封闭中空空间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包围层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机台,包围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靠垫,安全装置随靠垫移动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靠垫在站立位置时,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靠垫在倒立位置时,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当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彼此相靠近,当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彼此相远离,因倒立机具有安全装置,当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使用者的手或其余人等的肢体部位进入机台与靠垫之间的空隙,避免使用者转动靠垫由倒立位置回到站立位置时夹伤人员。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机台; 一个靠垫,该靠垫枢设于该机台,该靠垫能够在站立位置与倒立位置之间相对该机台枢转; 一个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设于该机台与该靠垫之间,该安全装置的周围形成一个包围层,该安全装置于该包围层内形成一个中空空间,该包围层封闭该中空空间沿水平方向的两侧,该包围层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该机台,该包围层远离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形成一个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该靠垫,该安全装置随该靠垫移动而在收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该靠垫在站立位置时,该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该靠垫在倒立位置时,该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当该安全装置在收合位置时,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彼此相靠近,当该安全装置在展开位置时,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彼此相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包围层还封闭该中空空间远离该机台与该靠垫的一侧,该包围层为软性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包围层为橡胶材质,该包围层呈扇形且该包围层的外表面呈波浪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台包括有一个底座及一个立柱,该立柱具有一个底端及一个顶端,该立柱的底端设于该底座上,该靠垫包括有一个前端、一个后端及一个底侧,该靠垫的底侧设有一个枢接部,该枢接部位于该靠垫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该靠垫的枢接部枢设于该机台立柱的顶端,该枢接部设有一个第一挡片、一个第二挡片及一个枢转轴,该第一挡片及该第二挡片分别位于该立柱顶端的两侧,该枢转轴同时穿设于该第一挡片、该第二挡片及该机台立柱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立柱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个第一卡掣槽,该靠垫于该第一挡片及该第二挡片还分别穿设有一个第二卡掣槽,该第二卡掣槽靠近该靠垫的后端,该包围层于第一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一延伸翼片及两个第一结合件,所述的两个第一结合件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第一延伸翼片后并插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一卡掣槽中而结合于该机台,该包围层于第二连接部设有两个第二延伸翼片及一个第二结合件,该第二结合件穿设于所述的两个第二延伸翼片及所述的两个第二卡掣槽中而结合于该靠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远离该第一端的第二端,该立柱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凸设有两个踩踏部,该靠垫包括有一个顶侧,该靠垫于该后端往远离该底侧的方向凸设有一个挡杆,该挡杆与该靠垫的底侧彼此垂直,该挡杆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防脱件,所述的两个防脱件亦分别沿水平方向位于该立柱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第一端的顶侧设有两个短把手及选择性拆卸的两个长把手,所述的两个短把手沿水平方向分别位于该底座的两侧,所述的两个长把手沿水平方向分别位于该底座的两侧,该短把手沿铅锤方向的高度低于该长把手沿铅锤方向的高度,该立柱的底端设于该底座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有两个侧脚,该侧脚呈长杆状,且所述的两个侧脚彼此平行,该底座于所述的侧脚之间设有一个脚踏板,该脚踏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的两个侧脚,使该底座呈H字型,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分别位于该底座沿该侧脚的延伸方向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倒立机包括有一个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为气压杆或油压杆,该缓冲装置包括有一个顶端及一个底端,该缓冲装置的顶端连接于该靠垫的 底侧,且该缓冲装置的顶端位于该靠垫的前端与枢接部之间,该缓冲装置的底端连接于该立柱的底端及顶端之间,该缓冲装置的底端沿铅锤方向的高度恒小于该靠垫的后端沿铅锤方向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安全装置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该靠垫于顶侧还设有一个软质件,该软质件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抵靠部,所述软质件的两个抵靠部分别由该靠垫的前端延伸至后端,该软质件于所述的两个抵靠部之间还形成有一个闪避槽,该软质件的闪避槽由该靠垫的前端延伸至后端,且该软质件的闪避槽靠近该靠垫的前端的一端由该靠垫的顶侧延伸至底侧,该软质件的闪避槽沿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底缘及一个外缘,该底缘靠近该闪避槽的底侧,该外缘靠近该闪避槽的开口,所述的两个底缘之间具有一个底部宽度,该底部宽度不小于9公分,所述的两个外缘靠近该靠垫前端的一端之间具有一个开口宽度,该开口宽度不小于该底部宽度的1.75倍。
【文档编号】A63B26/00GK203777611SQ201420104888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李昇翰, 李廷晖 申请人:李昇翰, 李廷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