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式弹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643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调整式弹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娱乐设施,具体是一种调整式弹跳装置。



背景技术:

蹦床属于一种娱乐设施,多年以来,在蹦床上弹跳被各年龄层的人们视为一种有趣的娱乐活动。然而,传统上只有那些能够在弹跳过程中保持平衡的人,才会使用蹦床。有研究表明,即使只是极少量的蹦床弹跳运动,也会对人们的健康很有益处,可以帮助发展平衡感、有氧运动的能力和运动技能,还能增强肌肉力量。同时也可以增强身体免疫系统、改善细胞修复功能,给组织提供更多的氧气等等其它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但是,现有蹦床可弹跳的范围是固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可能对蹦床的大小需求不同,而且根据不同地方容纳范围的大小,所需要加工的蹦床大小也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调整式弹跳装置,以解决不同人以及不同地方对蹦床大小的需求不同的问题。

基础方案:本方案中的调整式弹跳装置,包括跳布,还包括柔性框架,所述柔性框架包括若干个柔性单元,所述柔性单元左侧设有第一凸块,右侧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对于柔性单元的水平位置不同,相邻柔性单元沿周向顺次拼接而成,所述柔性框架上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跳布下表面密设有固定绳,所述跳布通过固定绳与柔性框架连接固定,所述柔性框架通过线圈编织为一体,线圈呈螺旋形设置。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一个柔性单元的第一凸块和相邻柔性单元的第二凸块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固定相邻柔性单元,若干个柔性单元顺次连接组成柔性框架,柔性单元的柔软度较大,可以横向弯曲和竖向弯曲,不仅提高了蹦床的柔软度,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柔性单元的弧度然后进行连接,从而组成不同大小的柔性框架,跳布下表面设满固定绳,柔性框架上的连接环间隔设置,固定绳套在连接环上将跳布和柔性框架连接固定。当改变柔性框架的大小后,用跳布相对应的固定绳套在连接环上即可,跳布多余的部分垂直搭在柔性垫外侧,同时,使用者可以身披镶有永磁体的盔甲进行玩耍,线圈本身将若干柔性单元合并为一体,提高蹦床整体的强度;而且当线圈通电后,使用者在下降时,线圈对使用者有向下的吸引力,使用者反弹时,线圈给使用者提供向上的推力,从而对其起到加速的作用,大大提高现有蹦床的使用高度。采用此方案,可根据不同地势改变蹦床支架的大小,同时极大提高了蹦床的娱乐性。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顶框、多根连杆和外围网,所述连杆上端可拆卸连接顶框,连杆下端可拆卸连接柔性框架,所述外围网上端连接顶框。顶框、连杆和外围网组成外围保护措施,防止使用者在上下弹跳的过程中,未调整好角度而飞出蹦床外,造成伤害;而且连杆与顶框、柔性框架的连接皆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更换。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杆为柔性杆。柔性杆对人体的冲撞有缓冲作用,防止人们飞出撞到连杆上受到较大损伤。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围网通过魔术贴连接在连杆上。外围网可绕连杆上下滑动,将外围网沿着连杆向上滑动,使用者可从外围网下方进入到蹦床跳布上,然后将外围网放下即可。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柔性框架为长方形、矩形或者圆形。柔性单元之间相互拼接固定,可在固定时改变拼接起来的蹦床支架形状,可以为方形、矩形或者圆形,然后将跳布上的固定绳和柔性框架上的连接环套接固定,跳布也形成和蹦床支架相对应的形状,为蹦床运动增加了乐趣。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柔性框架下方可拆卸连接有脚杆。防止柔性框架和地面直接接触摩擦,提高框架的使用寿命,而且脚杆可拆卸连接在柔性框架上,便于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调整式弹跳装置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相邻柔性单元拼接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整式弹跳装置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跳布1、柔性框架2、脚杆3、顶框4、连杆5、外围网6、连接环7、柔性单元8、线圈9、冷却塔10、冷却管30 、第一凸块80、第二凸块81。

实施例1:

实施例1基本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调整式弹跳装置,包括跳布1、柔性框架2、顶框4、外围网6、柔性连杆5和圆台形脚杆3,所述脚杆3是可伸缩的,圆台内部均设有若干螺旋形冷却管30,所述冷却管30连接与冷却管30相通的冷却塔10,所述柔性框架2由若干个柔性单元8沿周向拼接而成,所述柔性框架2上端设有连接环7,连接环7间隔设置,柔性单元8左侧设有第一凸块80,右侧设有第二凸块81,一个柔性单元的第一凸块80与相邻柔性单元的第二凸块8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跳布1下表面设满固定绳,跳布1通过固定绳与所述柔性框架2连接固定,所述连杆5上端螺纹连接顶框4,下端螺栓连接柔性垫2,所述外围网6上端连接顶框4,外围网6展开为矩形,沿外围网6的长度方向,分别在其两端的表面和背面设有魔术贴,外围网6通过魔术贴连接成环状,外围网6可绕连杆上下滑动,将外围网6沿着连杆向上滑动,使用者可从外围网6下方进入到跳布1上,然后将外围网放下即可。所述脚杆3连接在柔性框架2上。

首先将多个设有凸块的柔性单元8顺次进行拼接,最终可形成方形、矩形或者圆形柔性框架,跳布1的面积做得较大,可以同时适用不同尺寸的柔性框架2,跳布1上的固定绳套在柔性框架2上的连接环7上,多余的部分竖直搭在柔性框架2的四周,连杆5的上下两端设有孔,柔性框架2上端也设有和连杆5相应的孔,将连杆5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柔性框架2上,连杆5上端连接在顶框4上,顶框4为矩形支架,中部为空心,脚杆3连接在柔性框架2上。柔性连杆5对人体的冲撞有缓冲作用,防止人们飞出撞到连杆5上受到较大损伤,顶框4可采用钢性材料,强度较高,抗氧化能力也较好,跳布1采用PVC材料。在一些地势较窄的区域,需要设置蹦床,可随时改变大小,蹦床各部件之间都采用可拆卸连接,不仅便于零件的更换,而且方便运输,同时,在一些极端环境,比如在冬天或者严寒地区使用此蹦床时,雪通常堆积较厚,但是雪地是比较疏松的,当使用者在跳布1上弹跳时,蹦床的脚杆3和雪地摩擦,可能使得雪融化,此圆台形的脚杆外壳则可以将冰雪等聚拢在一起,冷却管30充当筋条并将冰雪冷冻成冰,防止冰雪融化导致蹦床脚杆3打滑,极大提高整体装置的重量和强度。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蹦床的侧面柔性框架2通过线圈9编织为一体,线圈9呈螺旋形设置,使用者身披镶有永磁体的盔甲进行玩耍。线圈9本身将若干柔性单元8合并为一体,提高蹦床整体的强度;而且当线圈9通电后,使用者在下降时,线圈9对使用者有向下的吸引力,使用者反弹时,线圈9给使用者提供向上的推力,从而对其起到加速的作用,大大提高现有蹦床的使用高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