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变形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多种可以折叠变形的玩具,其基本形态为机械人形或是动物的形态,在通过折叠变形之后可以转化成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或是其他一些动物等形态,在折叠变形之后可以转化成交通工具的变形玩具中,由于其在变形前为拟人或是拟动物的形态,因此其一般都具有用于支撑的脚臂,而且在脚臂上会安装支撑脚掌,现有技术中支撑脚掌一般为直接固定在脚臂上,这种结构不能进行折叠变形,而有一些则直接将支撑脚掌铰接在脚臂上,这种结构虽然可以进行变形,但是其在站立的时候不够稳定,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翻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变形玩具,其能解决支撑脚掌站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两轮摩托车变形玩具,所述变形玩具包括摩托车机身,所述摩托车机身的后部且位于所述摩托车机身的下方设置有后车轮,所述摩托车机身的前部活动设置有脖颈部,所述脖颈部的中部设置有前车轮,所述摩托车机身的后部且位于所述摩托车机身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站立的时候支撑摩托车机身的上腿臂,所述上腿臂上活动安装有下腿臂,所述下腿臂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支撑脚掌部,所述下腿臂上设置有安装轴部,所述支撑脚掌部活动套装在所述安装轴部上,所述支撑脚掌部上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安装轴部上固定有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扭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腿臂的上部设置有活动的支撑脚,所述上腿臂上与所述支撑脚相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收纳支撑脚的收容腔。
优选的,所述摩托车机身的前部活动设置有前臂部,所述前臂部的前端设置有爪部。
优选的,所述摩托车机身的后端活动设置有可折叠的尾部。
优选的,所述脖颈部的前端设置有机头部。
优选的,所述摩托车机身上设置有座位部。
优选的,所述摩托车机身的前部且位于所述摩托车机身的两侧设置有侧护板。
优选的,所述摩托车机身的前部还设置有前护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下腿臂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支撑脚掌部,下腿臂上设置有安装轴部,支撑脚掌部活动套装在安装轴部上,支撑脚掌部上设置有环体,环体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安装轴部上固定有扭簧,扭簧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扭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由于存在限位部,因此支撑脚掌部与下腿臂之间的转动角度可以得到限制,站立的更加稳定,同时,由于限位部之间的间距,支撑脚掌部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而且在站立的时候,脚臂部和支撑脚掌部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在未变形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在变形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支撑脚掌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摩托车机身;2、支撑脚;3、收容腔;5、尾部;6、后车轮;7、凸起部;8、下腿臂;9、支撑脚掌部;10、上腿臂;11、前臂部;12、爪部;13、前车轮;14、机头部;15、脖颈部;16、前护板;17、座位部;18、前脚掌部;19、侧护板;201、第一限位部;202、环体;203、扭簧;204、第二限位部;205、安装轴部;206、第四限位部;207、第三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两轮摩托车变形玩具的实施例,所述变形玩具包括摩托车机身1,所述摩托车机身1的后部且位于所述摩托车机身1的下方设置有后车轮6,所述摩托车机身1的前部活动设置有脖颈部15,所述脖颈部15的中部设置有前车轮13,所述摩托车机身1的后部且位于所述摩托车机身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站立的时候支撑摩托车机身1的上腿臂10,所述上腿臂10上活动安装有下腿臂8,所述下腿臂8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支撑脚掌部9,所述下腿臂8上设置有安装轴部205,所述支撑脚掌部9活动套装在所述安装轴部205上,所述支撑脚掌部9上设置有环体202,所述环体202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01、第二限位部204、第三限位部207和第四限位部206,所述安装轴部205上固定有扭簧203,所述扭簧203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第二限位部204之间,所述扭簧20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207和第四限位部206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下腿臂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支撑脚掌部,下腿臂上设置有安装轴部,支撑脚掌部活动套装在安装轴部上,支撑脚掌部上设置有环体,环体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安装轴部上固定有扭簧,扭簧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扭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由于存在限位部,因此支撑脚掌部与下腿臂之间的转动角度可以得到限制,站立的更加稳定,同时,由于限位部之间的间距,支撑脚掌部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而且在站立的时候,脚臂部和支撑脚掌部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能力。
本实施例中,支撑脚掌部9的前端为前脚掌部18,支撑脚掌部9的前部为前脚掌部18,前脚掌部18的尺度大于后部的,且前脚掌部18的形状为宽平状,而且本实施例中,下腿臂8上设置有凸起部7,该凸起部7起到限位的作用。
上腿臂10的上部设置有活动的支撑脚2,所述上腿臂10上与所述支撑脚2相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收纳支撑脚2的收容腔3,现有技术中,如果在摩托车机身1上加装支撑脚2的时候其折叠变形很不方便,而本实施例中在不使用的时候将支撑脚2收在收容腔3中,在折叠变形之后上腿臂10翻转之后,在收容腔3位于下方,此时将支撑脚2拉出起到支撑作用。
摩托车机身1的前部活动设置有前臂部11,所述前臂部11的前端设置有爪部12。
摩托车机身1的后端活动设置有可折叠的尾部5。
脖颈部15的前端设置有机头部14。
摩托车机身1上设置有座位部17。
摩托车机身1的前部且位于所述摩托车机身1的两侧设置有侧护板19。
摩托车机身1的前部还设置有前护板16。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