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健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23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健身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特别涉及一种辅助健身床。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人们要保持健康和身材都要通过运动和锻炼,仰卧起坐是男女都适合的一种简单运动,仰卧起坐能锻炼腹肌,众多女性朋友都喜爱这项简单有效的运动,但仰卧起坐需要有人配合压住双脚才能完成。

而为了健身而单独买个健身器材,存在价格昂贵,占用面积大等问题,对于小户型家庭来说,存在占据空间大,价格太高。而目前普通床,功能单一,尚且不能实现辅助健身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健身床,可辅助健身运动且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健身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尾部设置有床尾架(2),该床尾架(2)上安装有两个脚腕压紧块(3),该脚腕压紧块(3)下部设有用于脚腕约束的凹部(31),该两个脚腕压紧块(3)在所述床尾架(2)上可同步升降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床尾架(2)由两个尾架竖梁(21)和一个尾架横梁(22)所构成的倒“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尾架横梁(22)上竖向穿装有两个导杆(4),该两个导杆(4)与该两个脚腕压紧块(3)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尾架横梁(22)上方平行设有升降横梁(5),该两个导杆(4)下端分别与该两个脚腕压紧块(3)固接;该两个导杆(4)上端分别与该升降横梁(5)两侧固接;所述升降横梁(5)上穿装有竖向丝杆(7),所述尾架横梁(22)上安装有电机(6),该电机(6)输出端与所述竖向丝杆(7)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6)采用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1)或/和脚腕压紧块(3)采用弹性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6)启停的开关按钮(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满足睡觉功能的同时,还能具有辅助健身功能,且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不会额外占具空间,噪音低,成本小等到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健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健身床装上安全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一种辅助健身床,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尾部设置有床尾架2,该床尾架2上安装有两个脚腕压紧块3,该脚腕压紧块3下部设有用于脚腕约束的凹部31,该两个脚腕压紧块3在所述床尾架2上可同步升降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床尾架2由两个尾架竖梁21和一个尾架横梁22所构成的倒“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尾架横梁22上竖向穿装有两个导杆4,该两个导杆4与该两个脚腕压紧块3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尾架横梁22上方平行设有升降横梁5,该两个导杆4下端分别与该两个脚腕压紧块3固接;该两个导杆4上端分别与该升降横梁5两侧固接;所述升降横梁5上穿装有竖向丝杆7,所述尾架横梁22上安装有电机6,该电机6输出端与所述竖向丝杆7同轴连接。

其中,该尾架横梁22上开设两个导杆孔221,该两个导杆4分别间隙配合地安装在两个导杆孔221内,因此升降横梁5升降时,沿其该导杆4导向升降且对称平稳,不会转动,运动平稳,性能更好。

其中,所述升降横梁5中部开设有与竖向丝杆7配合的丝杆螺孔,该丝杆螺孔与所述竖向丝杆7螺纹配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6采用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1或/和脚腕压紧块3采用弹性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6启停的开关按钮11。

进一步地,所述床尾架2上安装有安全盖100,该安全盖100为壳体,其能覆盖所述尾架横梁22上安装的所有零件,该安全盖100下部开设有供双脚伸入所述两个脚腕压紧块3内的两个缺口101。该安全盖100安装后,密闭性好,可降低噪音,且使用安全。由于其外形与普通床外形基本一致,可作为睡床使用。

具体地,该床尾架2开设螺纹孔222,该安全盖100通过螺钉200固定安装在该床尾架2上。

本实用新型在常态时,床板1上可睡人,可作为睡床正常使用;当需要健身时,可启动电机6,电机6转动会带动竖向丝杆7旋转,进而带动升降横梁5上升,然后使两个脚腕压紧块3同步上升运动,以方便双脚伸入所述脚腕压紧块3的凹部31下方;再启动电机6反向运动,同理可知,通过该两个脚腕压紧块3下降而将双脚脚腕同时被约束在一对凹部31内,然后就可做仰卧起坐运动,实现辅助健身的功能。

另外,该电机6可通过开关按钮11点动控制,可控制该脚腕压紧块3的松紧程度,不同胖瘦的人均能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