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可调的组合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89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助力可调的组合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材,特别是一种集多种训练功能于一体的助力可调的组合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工作条件和劳动强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基本上由机器所代替,上下班及出行也基本被机动车所代替。但人们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亚健康及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环境污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增强体质,许多户外健身运动也转移到室内运动,室内运动健身器材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室内运动健身器材种类繁多,健身功能各有不同。如引体向上综合训练器就是一款较受欢迎的运动健身器材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引体向上训练是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对许多初始训练或身体素质较差的训练者来说是无法跨越的,由于没有辅助手段只能选择放弃训练,器材的训练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达不到应有的训练效果。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和试制,但至今尚未有较为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引体向上组合训练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助力大小可调、训练功能多、效果好、妇女儿童都能使用的助力可调的组合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底座、左右立柱、左右伸缩杆、单杠,左右立柱对应固定在底座上,左右伸缩杆对应连接在左右立柱上,单杠固定在左右伸缩杆的顶部,所述的左右立柱之间设有位于单杠下方的助力装置,所述的助力装置包括上下连接杆、左右导向杆、托板、轮架、滑轮、拉绳、配重杆,上下连接杆对应固定在左右立柱上,左右导向杆对应固定在上下连接杆上,托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左右导向杆上,轮架固定在上连接杆上,滑轮对应设置在轮架的两端,拉绳一端与托板连接,另一端对应穿过轮架两端的滑轮与配重杆连接,配重杆上对应设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座对应固定有定位座,定位座上对应设有定位杆,配重杆套设在定位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配重块由多片配重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左右立柱上对应设有位于助力装置上方的左右双杠训练器,所述的双杠训练器包括对应固定在立柱上的支撑杆、支撑垫、握手杆,支撑垫和握手杆对应固定在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底座上对应固定有左右俯卧撑杆。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由于在单杠及双杠训练器下方设有助力可调的助力装置,可以帮助许多初始训练或身体素质较差者进行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支撑助力训练,使引体向上和支撑训练可以顺序渐进的进行,可以大大提高器材的利用率。二是通过调节配重片的数量,可以调节托板助力的大小,妇女儿童都可以使用。三是集单杠、双杠、俯卧撑等训练功能于一体,可以方便训练者进行各种健身功能训练,训练时间长,健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单杠,2伸缩杆,3双杠训练器,4握手杆,5支撑垫,6支撑杆,7上连接杆,8轮架,9滑轮,10托板,11导向杆,12滑轮座,13拉绳,14立柱,15配重杆,16配重块,17定位座,18定位杆,19底座,20俯卧撑杆,21下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助力可调的组合训练器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底座19、左右立柱14、左右伸缩杆2、单杠1,左右立柱14对应固定在底座19上,左右伸缩杆2通过调节孔配合可上下调节地对应连接在左右立柱14上并通过旋钮锁紧固定,单杠1固定在左右伸缩杆2的顶部,所述的左右立柱14之间设有位于单杠1下方的助力装置,所述的助力装置包括上下连接杆7、21、左右导向杆11、托板10、轮架8、滑轮9、拉绳13、配重杆15,上下连接杆7、21对应固定在左右立柱14上,左右导向杆11对应固定在上下连接杆7、21上,托板10通过滑轮座1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左右导向杆11上,轮架8固定在上连接杆7上,滑轮9对应设置在轮架8的两端,拉绳13一端与托板10连接,另一端对应穿过轮架8两端的滑轮9与配重杆15连接,配重杆15上对应设有配重块16。当训练者站立或跪在托板10上进行单杠训练时,在配重块16的重力作用下,即使是妇女儿童都可以连续进行引体向上运动,可以帮助许多初始训练或身体素质较差者进行顺序渐进的训练。

为了防止配重块16晃动,所述的底座19对应固定有定位座17,定位座17上对应设有定位杆18,配重杆15套设在定位杆18上。为了方便配重,所述的配重块16由多片配重片构成。

为了方便双杠训练,所述的左右立柱14上对应设有位于助力装置上方的左右双杠训练器3,所述的双杠训练器3包括对应固定在立柱14上的支撑杆6、支撑垫5、握手杆4,支撑垫5和握手杆4对应固定在支撑杆6上。

为了便于开展俯卧撑训练,所述的底座19上对应固定有左右俯卧撑杆20。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