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翻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7282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玩具翻斗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玩具翻斗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玩具车基本上都是电动玩具,人们只需要操控控制手柄,就可以驱使玩具车运动,并不能让人直观看到内部结构,及相应的部件之间如何相互驱动工作,不能培养起人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机械部件的直观认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直接观察将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齿条运动的直线运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玩具翻斗车。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玩具翻斗车,包括底盘、前轮组、后轮组、车头、用于载货的翻斗车厢,所述前轮组设置于底盘前端两侧,所述后轮组设置于底盘后端两侧,所述车头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前端上方,所述底盘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底梁,和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两个底梁的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连接有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摇动手柄,两个底梁之间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水平设置的直齿条,该直齿条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有连杆,且所述连杆与所述翻斗车厢的前端铰接,所述翻斗车厢的末端铰接于所述底梁。

优选地,所述摇动手柄连接有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梁上。

优选地,所述连杆与所述直齿条呈一钝角。

优选地,所述翻斗车厢的侧壁中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玩具车底盘设置直齿条和齿轮、手柄的配合,完成对翻斗车厢的抬升和下落,通过自己操作,间接明了,能直观了解齿轮的旋转运动与直齿条的直线运动及翻斗车厢的上下运动的配合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玩具翻斗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玩具翻斗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梁,2-前轮组,3-后轮组,4-车头,5-翻斗车厢,6-第一齿轮,7-摇动手柄,8-直齿条,9-连杆,10-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玩具翻斗车,包括底盘、前轮组2、后轮组3、车头4、用于载货的翻斗车厢5,前轮组2设置于底盘前端两侧,后轮组3设置于底盘后端两侧,通过前轮组2和后轮组3的配合,驱动玩具车运动。车头4设置于底盘的前端上方,底盘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底梁1,和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两个底梁的第一齿轮6,该第一齿轮6可以直接与摇动手柄连接,通过转动摇动手柄,带动第一齿轮6的转动,两个底梁1之间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的水平设置的直齿条8,该直齿条8靠近车头的一端铰接有连杆9,且连杆9与翻斗车厢5的前端铰接,翻斗车厢5的末端铰接于底梁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传动更加平稳,摇动手柄7与第二齿轮10固定连接,该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1啮合,第三齿轮11与第一齿轮6啮合,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均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梁上。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均通过设置在两个底梁的轴承进而固定在底梁上。

连杆9与直齿条8呈一钝角,方便直齿条8带动连杆9的运动。如果二者为180度,则容易造成传动的困难。

为了减轻翻斗车厢5的重量,翻斗车厢5的侧壁中空。

该玩具翻斗车的运动路径为:转动摇动手柄7,进而通过齿轮的传动,使得直齿条8前进或者后退。当直齿条8前进时,连杆9铰接于翻斗车厢5的一端斜向上运动,进而顶起翻斗车厢5;当直齿条8后退时,连杆9连接于翻斗车厢5的一端向下运动,进而使翻斗车厢5下降。

以上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