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音效积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634发布日期:2019-03-02 04:4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导电音效积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积木,尤其涉及一种可相互电连接的导电音效积木。



背景技术:

由于积木具有各种组合变化,其能透过相互卡合而成各种造型,因此风靡全世界而历久不衰。除了透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提供特异的视觉效果外,现有的积木内甚至设有电路及发光组件,因此还能藉由发出不同的色光或是藉由闪烁而提供更醒目的视觉效果。

然而,随着现有技术的导电发光积木问世的时间拉长,人们渐渐习以为常而不为导电发光积木感到新奇,于是仅能相互卡合而产生各种造型或是可以发光闪烁等等的视觉效果的积木已经渐渐的无法满足人们的娱乐性,所以现有技术的电连接积木确实有待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前述之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音效积木,其不仅可相互卡合而产生各种造型制造视觉效果,且可同时发出音效以制造听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导电音效积木,其包含一外壳,该外壳包含有:

一内部空间;

至少一楔柱,其突出形成于该外壳,各该至少一楔柱的外端贯穿有至少一穿孔,各该至少一穿孔与该内部空间相连通;

一底座,其位于与该至少一楔柱相对的一面,且该底座上贯穿形成有至少一楔孔,各该至少一楔孔与该内部空间相连通;

一电路板,其设于该外壳的该内部空间中,该电路板表面设有一正负极电极回路,该正负极电极回路正对该至少一楔孔;

一发声单元,其设于该外壳的该内部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

复数电连接件,其设于该外壳的该内部空间中,且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各该电连接件穿出该至少一楔柱的该至少一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藉由将电连接件穿出楔柱且连接于电路板的正负极电极回路,并且将电路板的正负极电极回路正对于楔孔使其可与外界连通,并且在内部设有一发声单元与电路板电连接,藉此本实用新型即可在复数个积木的楔柱与楔孔结合后以电连接件与正负极电极回路相接而在各积木间形成回路,藉此积木内部的发声单元即可通电而发出声音,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相互卡合而产生各种造型且可以同时发出声音,进而可同时包含有视觉效果及听觉效果以大幅增加娱乐性。

进一步而言,所述之导电音效积木,其中该发声单元夹设于该等电连接件与该电路板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之导电音效积木,其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绝缘膜,其位于该发声单元与该等电连接件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之导电音效积木,其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绝缘膜,其位于该发声单元与该电路板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之导电音效积木,其中该外壳进一步包含有一固定座及复数导音孔,该固定座突出形成于该外壳的顶侧内壁面,该等导音孔贯穿该外壳的顶面且位于该固定座内,该发声单元设于该固定座内且正对于该等导音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之导电音效积木,其中该外壳的顶侧内壁面设有复数卡榫,各该电连接件包含有复数扣合部,该等扣合部分别与该等卡榫榫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电音效积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电音效积木的组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内部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与电连接件以及楔孔之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与电路板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电音效积木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两个本实用新型导电音效积木相结合时的侧视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外壳 11内部空间

12楔柱 121穿孔

13底座 131楔孔

14固定座 15导音孔

16固定槽 17卡榫

20电路板 21正负极电极回路

211正电区 212负电区

30电连接件 31弹片部

32凸片 33扣合部

40发声单元 41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导电音效积木包含有一外壳10、一电路板20、复数电连接件30及一发声单元40。

外壳1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六面体,但是不以此为限,其包含有一内部空间11、至少一楔柱12、底座13、一固定座14、复数导音孔15、复数固定槽16及复数卡榫17。

楔柱12突出形成于外壳10,各楔柱12的外端贯穿有至少一穿孔121,各穿孔121与内部空间11相连通;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各楔柱12的外端贯穿有两穿孔121,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底座13结合于外壳10并于与楔柱12相对的一面,且与内部空间11相连通;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楔柱12与底座13系位于外壳10的相对两面;并且,底座13设有楔孔131,楔孔131与电路板20相对应。

如图3所示,固定座14突出形成于外壳10的顶侧内壁面,但不以此为限,固定座14系用以固定发声单元40,也可以没有固定座14并以其他方式固定发声单元40。

导音孔15贯穿外壳10的顶面且位于固定座10内,但不以此为限,导音孔15系用以让发声单元40的声音可以顺利地传出外壳10,但也可以设于外壳10的侧面。

请参阅图3及图6所示,复数固定槽16设于外壳10的内壁面且连通于楔柱12的穿孔121,且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楔柱12内有两个固定槽16分别连通两个穿孔121。

请参阅图7所示,复数卡榫17设于外壳10的顶侧内壁面,卡榫17系用以与电连接件30相结合,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没有卡榫17而是以其他方式与电连接件30结合。

请参阅图2、图4及图6所示,电路板20设于外壳10的内部空间11中,电路板20表面设有一正负极电极回路21,具体来说是位于面向楔孔13的一面。在本实施例中正负极电极回路21包含有一正电区211及一负电区212(见图4),正电区211与负电区212相互间隔设置,各楔孔13则对应于正电区211及负电区212;在复数个楔孔13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部分楔孔13对应到正电区211而部分楔孔13对应到负电区21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正电区211在电路板20上呈现树枝状,且于末端形成有一圆点;而负电区212则是以相同的形状环绕于正电区211外侧,但正电区211及负电区212的形状不以前述为限,并且也可以是负电区212在内侧呈现树枝状而正电区211环绕于外侧。

请参阅图2、图5及图6所示,复数电连接件30设于外壳10的内部空间11中;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该等电连接件30系分别设于该等固定槽16中,但不以此为限;各电连接件30与电路板20电连接,具体来说是各电连接件30分别连接于正负极电极回路21。

此外结合图7所示,电连接件30包含有至少一弹片部31、至少一凸片32及复数扣合部33。弹片部31位于楔柱12内且弯折延伸形成波浪状,但其形状不以此为限,弹片部31仅需要能藉其形状而产生弹性及可;凸片32突出形成于弹片部31且穿出相对应的穿孔121;复数扣合部33分别与外壳10的卡榫17榫合,用以使电连接件30可以稳固的贴靠于外壳10的顶侧内壁面,但不以此为限,可以没有扣合部33。

请参阅图2及图7所示,发声单元40设于外壳10的内部空间11中且电连接于电路板20;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发声单元40设于固定座14内且正对于该等导音孔15,且夹设于电连接件30与电路板20之间,但其位置不以前述为限,也可以是位于电连接件30的侧边。此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含有两绝缘膜41,其分别位于电连接件30与发声单元40之间,以及发声单元40与电路板20之间,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及图7所示,在使用时,先将一个本实用新型之导电音效积木连接至供电源,并且以其楔柱12穿设进入另一个本实用新型导电音效积木的楔孔13使两者相互卡合,此时穿设者的电连接件30即会与被穿设者的正负极电极回路21电连接,藉此两者皆形成电回路而可使电连接至电路板20的发声单元40导通并发出声音,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相互卡合而产生各种造型且可以同时发出声音,进而可同时包含有视觉效果及听觉效果以大幅增加娱乐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